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史灵芝  孙华  庄少侠 《江苏医药》2012,38(17):2075-207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原发性肺淋巴瘤7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分型、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PPL患者以咳嗽、痰血、胸痛为主要表现而就诊,也有部分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影像学可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肿块影或实变。最终需通过胸腔镜、开胸或经皮肺穿刺获取病灶组织,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预后与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有关。结论 PPL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容易误诊,有创病理活检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方法运用光镜、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瘤细胞呈浆细胞样特征弥漫分布,胞浆嗜酸性或透亮,核大、偏位、深染。黏膜固有层及浅肌层见瘤细胞弥漫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CK20、CK7、CK5、CK18、CD138、EMA(+),E-cadherin、p63、CD38、LCA和vimentin,S-100.Desmin,MyoD1(-)。结论浆细胞样变异型尿路上皮癌罕见,具有浆细胞样特征,需与恶性黑色素瘤、横纹肌肉瘤、浆细胞瘤等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病理分型、复发转移、手术治疗等。结果70例患者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6例(65.7%),副神经节瘤24例(34.3%),其中膀胱副神经节瘤4例(5.7%),腹膜后副神经节瘤9例(12.9%),其他副神经节瘤11例(15.7%)。57例患者接受过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复发23例,出现远处器官及淋巴结转移58例。血压升高67例,心悸37例,头痛42例,大汗39例。结论嗜铬细胞瘤常表现以高血压为代表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恶性嗜铬细胞瘤易出现术后复发及多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宫颈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表型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主要由成熟浆细胞构成,分裂象可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D79α、CD38、CD138和Kappa均阳性, Lambda、MUM-1、CD3、CD5、CD20和EBV均阴性。 WT1 mRNA和PRAME mRNA水平分别为0.073%和0.080%;IGH基因继裂重组阳性。结论发生于宫颈的髓外浆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无特征性,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基因分析。  相似文献   

5.
喉部浆细胞瘤极罕见,按其原发部位可分三类。1.浆细胞白血病,2.髓内浆细胞瘤,3.髓外浆细胞瘤。喉部浆细胞瘤多属后一类,但也可能是髓内浆细胞瘤或浆细胞白血病在软组织的转移。喉部浆细胞瘤多属良性,也有人将其归为半恶性。临床表现:喉部浆细胞瘤多局限,少许可浸润到周围组织及所属淋巴结。生长缓慢,可单发,也可多发,肿瘤血管丰富,表面呈红色。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发生在会厌者症状多不明显,若在  相似文献   

6.
浆细胞瘤是一组疾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孤立性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EMP).EMP是指来源于B淋巴细胞、原发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浆细胞肿瘤,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4%左右[1],表现为浆细胞的单克隆增殖,多见于上呼吸道,以鼻腔、鼻窦、鼻咽部多见[2].  相似文献   

7.
摘要: 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是临床上少见的胸部肿瘤,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收治的1例病理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患者的诊治相关资料, 通过文献复习了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及病理特征, 同时探讨了原发性胸膜肺滑膜肉瘤的诊断、 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肺浆细胞(Primary pulmonary plasmacytoma,PPP)是髓外型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中一种极为罕见的肿瘤,迄今为止,国外报道44例,国内仅报道3例,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冯凭  王家驰 《天津医药》1994,22(11):665-667
报告、分析了24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异位嗜细胞瘤,其中2例为多发性嗜铬细胞瘤,3例为恶性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比较,异位嗜铬细胞中恶性肿瘤者较多,除膀胱嗜铬细胞瘤外,病人的临床表现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者相似。异位嗜铬细胞瘤的生化诊断无特殊,但定位因素,CT扫描联合超声波检查是异位嗜铬细胞瘤的最佳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恶性嗜铬细胞瘤(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简名 MP)约占全部嗜铬细胞瘤的20%,预后不良。MP 的表现多种多样,转移部位可有多处。如腹膜、肝、胰和骨骼等。个别病人可有肺转移。肺转移 MP 病人的临床表现除有嗜铬细胞瘤的表现外,常合并呼吸系统疾患的症状和胸部 X 线的改变,易与其它肺疾患混淆。我院曾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分析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7月23日收治的1例病人,长期误诊近10年,以肺不张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肺淋巴瘤普通病理检查不能鉴别肿瘤的来源,最终经免疫组化确诊为肺淋巴瘤。结论肺原发性淋巴瘤为少见病,临床缺乏特异性,最终确诊须结合肺活检或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病理分析。方法分析肺炎性假瘤发病机理及X线表现。结果炎性假瘤病理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无恶性表现,易与肺部恶性肿瘤混淆。结论肺炎性假瘤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与癌难鉴别,诊断应以术前及术中病理学诊断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淋巴结肿大。胸部X线表现以浸润影为主,其次为团块状影,厚壁空洞。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易造成漏诊,应提高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端粒酶hTERT基因在肺癌组织,良、恶性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肺癌,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相对定量RT.PcR法检测29例肺癌组织、29例癌旁组织、13例非癌性肺疾病组织、26例恶性胸腔积液、1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端粒酶hTERT基因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非癌性肺疾病组(P<0.0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O.05)。恶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0.05)。结论端粒酶hTERT基因参与了原发性肺癌及恶性胸腔积液的病理生理过程。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胸腔积液中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上肺癌的诊断和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为患者早日确诊,找到最佳的治疗时机。方法对近10年来我院的56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探究与分析。结果肺癌合并肺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发热、咳嗽、咳痰、气短、气促;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分别占42.1%(32例)和43.4%(33例),28例(36.8%)伴有胸腔积液;肺结核以浸润型为主而肺癌主要以鳞癌和腺癌为主;并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且比例为5∶2,平均年龄为57岁。结论肺癌合并肺结核以中年男性为好发人群,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肺结核的类型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瘦素及其受体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俊霞  冯源  郑肇巽  蒋理  陈亦江  束永前 《江苏医药》2008,34(3):217-219,I0002
目的 研究瘦素和瘦素受体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及3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并比较在这两种不同病变中表达的差异,分析该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组织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30例肺良性病变标本中瘦素及瘦素受体的表达率分别为33.3%(10/30)和30.0%(9/30).60例肺癌组织标本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率分别为73.3%(44/60)和71.7%(43/60),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并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结论 瘦素及其受体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急进性肺间质病变临床特征认识。方法结合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性肺间质病变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62岁,因咳嗽气喘5 d入院,诊断:①急进性肺间质病变,呼吸衰竭。②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强的松治疗有效。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急进性肺间质病变是一种少见严重并发症,胸部HRCT对急进性肺间质病变诊断和疗效评估起重要作用。早期诊断,积极免疫抑制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吴俊明 《安徽医药》2012,16(2):219-220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诊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肺曲霉菌病患者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结果肺曲霉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纤支镜活检、真菌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可确诊。结论肺曲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临床诊断应结合活检、细胞学、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总结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胃原发性NET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胃原发性NET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隐痛,部分伴有黑便。18例胃原发性NET中,NET14例,NEC3例,MANEC1例。突触素(Syn)和嗜铬粒素A(CgA)在低级别肿瘤中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高级别肿瘤则阳性表达较弱。结论胃原发性NET病理诊断主要依靠镜下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正确的病理分型对治疗和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及病理诊断研讨。方法 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结合有关文献及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论述。结果 本病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影像学特点为孤立性周围性病灶。病理表现有4种类型:乳头型、实体型、硬化型和血管瘤样型,镜下主要有2种细胞成分:立方细胞和多角形细胞。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术后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