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拉下式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排便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武汉同济医院胃肠外科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腹腔镜下拉下式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B组(腹腔镜辅助下双吻合器法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术后随诊,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按徐忠法五项十分的标准评价其肛门排便功能。结果 (1)A组与B组术后6个月内肛门排便功能受到影响(P<0.05),术后612个月肛门排便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2)A组术后早期(6个月内),在肛门排便感觉、肛门控制力、便意感三项指标上优于B组。结论作腹腔镜下低位保肛术的患者采用拉下式或双吻合器法术后近期肛门功能均受到影响,但半年后逐渐改善,在一年后可达到接近正常生活水平,而不影响生活质量。在术后早期(6个月内)腹腔镜下拉下式直肠超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优于双吻合器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12-4413
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收集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肛肠科2014年6月~2015年12月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腔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治疗组,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2134-2135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加前切除术或术前放疗加前切除术与Miles手术的远期效果.方法:15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其原发肿瘤距肛门中位距离6.4 cm.予以术前放、化疗加前切除术51例;术前单纯放疗加前切除术50例;单纯Miles手术53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随访,术前放化疗组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1.1%、61.5%、13.5%和23.1%;术前放疗组为47.1%、37.3%、15.7%和49.0%;Miles手术组为42.6%、35.2%、11.1%和46.3%.术前放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局部复发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远处转移率术前放化疗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前放疗组和Miles手术组远处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加前切除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方法可改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45例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84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61例(开腹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腹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检出淋巴结枚数也明显多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6,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淋巴检出个数多,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比开腹直肠癌手术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18-1319
3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选择开腹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及预后。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治疗效果.且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双吻合器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适应症、优缺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用双吻合器对187例直肠癌进行前切除术,术后随访。结果:应用双吻合器能够完成盆腔超低位结直肠吻合,提高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前切除率,并发症少,复发率为6.4%,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0.2%,60.8%。结论:双吻合器可作为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的首选吻合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吻合术与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某院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吻合术,对照组采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吻合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能缩短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超低位经括约肌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某院治疗的10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超低位经括约肌直肠前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直肠前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初始排便容量阈值、直肠末端静息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初始排便容量阈值、直肠末端静息压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超低位经括约肌直肠前切除术用于直肠癌治疗中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肛肠动力学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与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对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8例,均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54例采用Dixon手术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Dixon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排便困难、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肛门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 d的IL-6水平上升幅度明显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iles手术比较,腹腔镜下Dixon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总体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1例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41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便功能(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173.43±7.56)d]、术中出血量[(113.73±6.58)ml]、住院时间[(9.57±0.9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1例吻口漏;对照组出现1例吻口漏,1例吻合口出血,两组患者均无死亡,两组近期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无瘤局部复发情况,对照组2例(复发率5%);两组肛门均保存了控制排便功能,观察组在术后2周后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21,P=0.000);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每天排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切除并经远直肠段侧切口安置吻合器订座吻合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寻求简单适用的吻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贺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6月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组(对照组)30例和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术组30例(观察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以及肿瘤浸润深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住院费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4.2±1.2)万元vs(5.3±2.5)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2,P=0.039)。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1/30)vs 6.7%(2/3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易行的经肛门拖出式肿物切除并经远直肠侧切口安置吻合器订座吻合是一种新型吻合术式,可降低住院费用,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8—2007—08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手术治疗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经腹-会阴联合途径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且临床病理资料相匹配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术式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ICU治疗时间缩短(均为P〈0.05),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个月时,30例患者肛管直肠测压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30)和10.0%(3/30),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8.6%和5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性高、根治效果与对照组相当、预后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方法对1997~2002年期间36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根治手术组(A组)10例;姑息手术加放疗组(B组)13例;放疗组(C组)13例。中位生存期A、B、C组分别为26个月、17个月、14个月。A、B、C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30.8%、30.8%;30.0%、15.4%、7.7%。A组的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C组(P<0.05,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应密切随访.以便早期诊断局部复发。及时给予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In laparoscopic rectal surgery,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on a surgeon's ability to maneuver, especially in transection of the lower rectum. To achiev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safe anastomosis, including proper rectal transaction, is necessary. Methods: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in lower rectal resection, we followed a series of steps. First, we completely mobilized the rectum to the pelvic bottom, just above the anal canal, making the lower rectum mobile and allowing for an easy rectal transection. To secure the transaction, the mesorectum around the transection must be properly divided. We recommend placing the lower right quadrant port as caudal as possible to properly staple the rectum. We found a 60 mm compression‐type stapler most suitable for rectal transection. To wash and flatten the rectum, a detachable intestinal clip is quite useful because of its flexibility. Finally,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abdominal drains around the anastomotic site, we employed transanal tube to actively decompress rectal pressure inside the anastomotic site. Results: Between August 2009 and July 2010, 101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 using this technique. Most patients, 98.0% (99/101), underwent lower rectum transection using a single‐fire cartridge. The anastomotic leakage rate was only 1.0% (1/101) in total and 1.3% (1/78), when not including patients with diverting stoma. Conclusion: We have to follow up with more patients to conclude whether our technique is effective in the long term. However, this step‐by‐step technique could lead to safe anastomosis in laparoscopic low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5.
邓兵  徐永强  罗由平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177-1179
目的 评价直肠癌低前切除结肠J型贮袋吻合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行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的50例中低位直肠癌随机分为结肠J型贮袋吻合组25例,结肠直肠直接吻合组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6个月、12个月肛门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吻合口瘘和狭窄;直接吻合组术后肝转移1例,袋吻合组术后便秘2例;术后6个月和12月时随访患者肛门功能改善显著优于直接吻合组(P〈0.05).结论 对于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时选择结肠J型贮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的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比较直肠癌切除3种吻合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573例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按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A(传统手工吻合)、对照组B(单纯吻合器机械吻合)和实验组C(在吻合器机械吻合的基础上加用全层间断缝合吻合口)。对3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组患者术后3种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吻合口漏0.98%,吻合口出血0.49%,吻合口狭窄1.47%,均明显低于A、B两组患者(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采用在吻合器机械吻合的基础上加用全层间断缝合吻合口的术式,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吻合组和单纯吻合器机械吻合组,能显著降低术后3种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围术期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1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腹腔镜下ISR治疗,同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6例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均积极配合手术,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病例,未发生术后出血病例,所有患者恢复肛门排便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不适症状,患者主要包括坠胀感、患者急便感、患者肛门灼痛、患者排便不尽感等.出现肛周皮肤湿疹或溃烂11例,临床表现为大便稀、次数增多3~10次/d,经围术期精心护理,患者排便次数逐渐减少,控便时间逐渐延长,术后1年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排便控制.术后患者1年肛门括约肌功能评估,A级患者8例,B级4例,C级3例,D级1例,患者功能良好率为93.7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经腹腔镜下ISR治疗非常重要,应重视该期护理,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预防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前切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拟接受术前放化疗、直肠前切除术和预防性造口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在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用固态肛门直肠高分辨测压设备对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并评价患者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和直肠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能促进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感觉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