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团队前期研发的在线检测系统,对超临界CO_2流体中活性分散染料SCF-AOL1的溶解特性进行在线研究,并探讨系统温度、压力和溶解时间对活性分散染料溶解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升高系统温度、压力,适当延长溶解时间,能显著提高该活性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的溶解性。特别是当系统温度超过100℃时,该染料在流体中的溶解性显著增大;当系统压力从临界点压力升高到15 MPa时,流体中染料的溶解性增大明显,再继续升高系统压力,该染料的溶解性增大相对平缓。在试验系统条件下,当溶解时间达到120.0 min时,该染料溶解可达到或趋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
韩之欣  吴伟  王健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2022,43(1):153-160
为更好地筛选适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流体染色的分散染料,使用状态方程结合基团贡献法和计算化学法,得到不同工况条件及不同染料结构对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解度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工况条件会影响分散蓝79染料的溶解度,其中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对溶解过...  相似文献   

3.
《印染》2015,(11)
以2-氯-4-硝基苯胺为重氮组分,苯胺为偶合组分,在聚乙二醇200和水的混合体系中合成超临界CO2流体专用染料SCF-P1。探讨了合成反应中主要原料配比,并对染料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对涤纶织物的染色特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合成反应体系中,专用染料SCF-P1的产率可达96.02%;其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对涤纶纤维具有非常优良的吸附上染特性;即使未经任何染后处理,涤纶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也均达到4~5级或5级。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是应用最广泛的超临界流体.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介质时,许多酶在其中具有水解、酯化的反应活性,可以处理不溶于水的物质.综述了国内外在超临界CO2流体中酶促酯交换制备结构脂质、酶促脂质醇解制备脂肪酸酯、酶促脂质水解的技术进展.并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压力、温度和系统水分对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超临界CO2流体在纺织品染整加工中的应用,阐述了以超临界CO2流体为介质的染色原理;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染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阐述了超临界CO2在纺织品染整中的研究现状及对用超临界CO2流体在染整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棉纤维改性预处理、超临界流体极性调节和专用染料合成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涤棉混纺织物在超临界CO_2流体中染色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比较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发现采用专用染料实现涤棉混纺织物在超临界CO_2中一步染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进一步总结近年来不同种类专用染料染色效果,指出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技术应进一步加强专用染料开发研究,以促进涤棉混纺织物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米糠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米糠油研究,总结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物料水分含量对米糠出油率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80 min、物料水分含量为5%~6%,出油率达14.32%;同时测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米糠油中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得出油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和棕榈酸甘油酯占总脂肪酸甘油酯90%以上,其中,油酸甘油酯和亚油酸甘油酯占总脂肪酸甘油酯70%以上;通过超临界CO2法与压榨法比较,超临界CO2流体法萃取米糠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理化指标也优于压榨法,因萃取温度低,防止提取过程中油脂氧化,因此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是一种较好提取米糠油方法。  相似文献   

8.
彭帆  黄秀宝 《印染助剂》2006,23(4):10-13
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的合成和天然纺织纤维的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研究近况.主要包括羊毛用新染料的超临界流体染色,羊毛反向胶束系统的超临界流体染色,羊毛超临界流体染色的损伤问题,涤纶超临界流体染色时染料的溶解性与染料吸收的关系,等高子体处理羊毛的超临界流体染色,涤纶、棉、麻超临界流体染色时不同工艺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散染料在超临界流体染色中上染涤纶的染色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毛纺科技》2021,49(3)
为研究超临界CO_2流体中温度对专用染料在芳纶1313上的染色性影响和超临界CO_2流体预处理对该类纤维在传统水浴中的染色影响,采用专用红SCF-ANBL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内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芳纶1313进行染色,同时对超临界CO_2流体预处理的该类纤维在传统水浴内进行染色。实验结果表明,专用红SCF-ANBL在超临界CO_2流体及传统水浴介质中对芳纶1313染色良好。当超临界CO_2流体温度在60~120℃内变化时,专用分散红SCF-ANBL染料具有优良的低温上染性能,但随温度升高其上染性提高缓慢。芳纶1313经超临界CO_2流体预处理后,其在传统水浴介质中的染色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采用X-射线衍射(WAXS)、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研究了超临界CO2系统中流体处理时间对大豆蛋白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经不同时间处理后,其结晶结构、大分子链段间相互作用、纤维耐热性及表面形态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改性棉织物在超临界CO2状态下用分散染料染色的相关工艺参数,对超临界状态下染色色差值,摩擦色牢度、断裂强力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压力、高压泵动程即CO2流量等因素对超临界CO2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多元羧酸改性的棉织物在超临界状态下染色可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散红60在超临界CO_2染色中的动力学及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研制的生产型超临界流体染色样机中,对分散红60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过程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料在涤纶中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根据Arrhenius方程求得分散红60在超临界流体中染色涤纶的扩散活化能为22.22 kJ/mol,远小于在水介质中染色的扩散活化能163.84 kJ/mol。通过对分散红60染料在超临界CO2染色过程中的某些热力学参数研究表明,染料在超临界流体的上染量与染料用量成线性关系,上染过程是染料在纤维和流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系数和染色亲和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染色热和染色熵均为负值,二者分别为-23.63 kJ/mol和-26.09 J/(mol·K)。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水介质染色过程水耗、能耗、污水排放量大的难题,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 000 L复式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装备系统对涤纶筒纱进行无水染色工程化生产。基于研发的复式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装备,系统介绍了其超临界流体染色工艺过程;同时,利用独特设计的筒纱染色釜,进行了涤纶筒纱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研发的1 000 L复式超临界CO_2流体无水染色装备,可获得较高染色深度的筒纱,且染色产品具有良好的匀染性;此外,染色涤纶筒纱的耐水洗、耐摩擦色牢度可达到4~5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可达到6级以上,满足了工程化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An eco-friendly dyeing of cotton fabrics with Reactive Golden Yellow K-2RA was carried out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luid with different humidity. Effect of dyeing temperature, pressure, time, dye concentration, and gas humidity on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cellulos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ood dyeing effect was achieved because of the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monochlorotriazine reactive group in Reactive Golden Yellow K-2RA and hydroxyl functional groups in cotton. The color strength of dyed samples was improv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dyeing conditions. An optimized eco-friendly dyeing of cellulose fabrics was recommended with a dyeing temperature of 90°C, a dyeing pressure of 20 MPa, a dye concentration of 5%, and gas humidity of 5% for 60 min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luid. Furthermore, acceptable washing, rubbing and light fastness rated over 4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5.
针对活性染料常规染棉织物工艺中纯碱用量过多的问题,采用新型的低碱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工艺参数如盐、碱及温度等对K/S值的影响,得到了低碱活性染料染棉织物较佳工艺:染料1%(owf)时,纯碱1.5g/L,元明粉70g/L,80℃固色40min,浴比1∶25;染料5%(owf)时,纯碱3g/L,元明粉80g/L,80℃固色60min,浴比1∶25。低碱活性染料染色所需纯碱用量少,仅为传统活性染料染色时纯碱用量的1/10左右,染色织物得色量高,且染色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6.
涤纶传统水浴染色存在高耗水、高排放和高污染的技术难题,以高沸点、非极性的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为染色介质可以实现分散染料在低压条件下对涤纶织物染色。为了研究该体系中发色母体对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文章分别以邻氰基对硝基苯胺、3-氨基-5-硝基苯并异噻唑为重氮组分,N-氰乙基-N-乙酰氧乙基苯胺为偶合组分,合成了分散染料D-1(偶氮结构)和D-2(杂环结构)。选用D-1、D-2和C.I.分散红177在低压无水染色体系中对涤纶织物染色,探究了发色母体及促染剂与染料在染色介质中的溶解度、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促染剂时,以邻氰基对硝基苯胺为重氮组分的D-1的溶解度最低为0.081 g/L,上染率最高为95%;随着促染剂质量分数的增加,D-1的溶解度及上染率变化较小,而D-2和C.I.分散红177的溶解度明显降低,上染率提高15%;发色母体对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无显著影响,且均可达到4级或以上。  相似文献   

17.
织物的超临界CO2介质染色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胡望明  楼凡 《印染》1995,21(5):12-14,25
本文介绍了分散染料以超临界CO2为介质对聚酯织物染色的实验。实验采用静态法和流动法,测定了分散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对染色条件进行了优化,合适的条件下取得了与水浴染色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天然纤维超临界CO2染色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利用多元羧酸处理棉织物、等离子改性毛织物后,在超临界CO2状态下用分散染料染色的相关机理及工艺,并对影响染色的因素压力、温度等进行了研究,发现超临界状态下染色织物的色差值和对染料的吸收量明显得到改善,说明经改性处理后的天然纤维织物在超临界状态染色可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