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对变频器、逆变器等电气产品中抗电磁干扰设计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结合实践,提出硬、软件抗干扰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其他电子产品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电磁兼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于航空领域的传感器经常面临复杂的电磁环境,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同时不对其它设备形成干扰,需要对传感器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合理的设计方案,将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能。通过设计实例,提出了传感器应对电磁干扰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通过试验验证,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北斗船载接收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船用接收机的性能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磁兼容性能.首先介绍了抗电磁干扰的接收机总体设计原理,分析了船上电磁干扰源以及如何对北斗接收机造成干扰;提出了船载北斗导航接收机在系统设计时的电磁干扰优化措施;从系统关键电路原理设计、PCB设计的源头上应用电磁兼容理论降低各种干扰;在电源端口处采用串接前级抑制干扰滤波元件抑制噪声对系统电源的干扰.通过分析导线阻抗、传输信号的反射干扰、线间干扰、辐射干扰等来指导PCB的设计,并给出了PCB设计样图.以上的各种举措可以提高北斗船载接收机的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4.
电磁兼容是衡量电子产品的一项主要指标,其中产品中PCB的布线、元件的布局等既是干扰源又是被干扰对象。如何减少消弱这些电磁干扰,是提高产品电磁兼容的关键。文章从PCB板的设计、PCB元件布局、布线等方面进行设计,以达到提高电子产品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速PCB电磁兼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速,高密度PCB设计中,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PCB布局,电源线、地线和传输线的设计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改善高速PCBEMC性能的方法,并介绍了其它的一些抗电磁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6.
杨晓玲 《电子测试》2013,(12):17-19
通过分析电磁干扰对铁路变配电所综自系统的危害,讨论电磁兼容的内涵及研究重点,主要围绕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从硬件方面提出变配电所综自系统抗电磁干扰的措施,说明变配电所综自系统实现电磁兼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 抗电磁干扰连接器和继电器 导体传导是电磁干扰的主要传播途径。连接器是系统与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导体连接部位,所以连接器是抑制电磁干扰的重要环节。在电磁兼容浪潮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抗电磁干扰的连接器和继电器。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磁干扰下LCDs显示异常问题,基于信号传输完整性理论,提出提升LCDs抗电磁干扰能力方法,旨在提升LCDs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显示质量和电磁兼容性能。首先,基于信号完整性,分析电磁干扰下显示异常机理,分析画面异常原因。其次,基于自适应信号品质增强模型、信号传输路径优化和LCDs专用复合结构型吸波材料3个方面,总结LCDs抗电磁干扰性能提升的方案。最后,基于电磁仿真和产品实测,验证3种方案改善效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改善方案可有效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抗电磁干扰性能,提高LCDs产品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就在此前几天,国家公布了第一批需要通过电磁兼容认证的产品目录。对于许多电于企业的管理者与设计工程师而言,这意味着第一次将在国家的强制下修改产品的设计,以满足有关的电磁兼容(EMC)国家标准,同时也为产品出口打下良好基础。张林昌是北方交通大学抗电磁干扰研究中心的教授,作为中国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曾参与了多项与电磁兼容相关的国家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胡静波  王会方 《电子世界》2014,(13):200-201
随着起重机技术的发展,其电磁兼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介绍起重机电磁兼容性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起重机电磁兼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起重机中常见的电磁干扰源及其产生原因,最后给出了抗电磁干扰措施在起重机上的应用,为起重机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星  门涛  洪宇  何高陵  李欣玲 《电讯技术》2023,63(3):323-328
面向航天测控装备大口径天线抗电磁干扰能力验证工程应用需求,分析了测控天线抗电磁干扰技术指标,提出了基于干扰入射角的干信比估算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测控天线干扰试验系统,并通过某型12 m测控天线进行了干扰试验验证。该系统为大口径测控天线抗电磁干扰指标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郭景  廖永波  李平 《微电子学》2007,37(5):656-659
千万门级IP验证与评测专用平台的PCB具有信号频率高、布线密度大的特点,从而引起许多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PCB电磁干扰的来源,提出了增强PCB板抗干扰能力和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同时,从PCB的叠层设计、电源和地的设计,以及元器件的选择和布局方面,分别介绍了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应采取的抗电磁干扰措施,以及详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铁氧体磁环在电磁兼容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高频电磁干扰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文章介绍的智能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铁氧体磁环来解决抗电磁干扰(EMI)的问题.该方法具有经济、有效、使用灵活的特点,是一种在电磁兼容(EMC)领域中便于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信息安全评估过程中与EMC相关的要求和检测实施方法,介绍目前国内信息安全评估主要采用的GB/T 18336系列标准及GB 17859标准体系中电磁兼容检测项目,对一些在信息系统安全中抗电磁干扰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解决导弹舱体内部电磁干扰问题,对弹上电缆网电磁干扰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从弹上电缆网电磁兼容技术的根本任务出发,以导弹舱体内电磁环境为研究背景,给出了屏蔽、滤波、搭接及接地4种技术在电缆电磁兼容技术上的具体应用方法。该方法有效满足了武器系统对电缆的要求,优化了舱体内部的电磁环境,提高了整个武器系统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电磁兼容标准国际化北方交通大学抗电磁干扰研究中心窦维平编者按“电磁兼容”这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词汇,目前似乎只在从事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专家、学者的口中经常出现,但是,随着无线电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无线电产品的日益增多,“电磁兼容”这个课题终将会萦绕在你或我的...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中的微机保护及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等问题往往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由于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对电磁干扰的敏感与脆弱,常引起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本文主要对变电站受电磁干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抗电磁干扰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PFM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PFM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分析了PFM模式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抗电磁干扰原理,提出了随机载波频率调制技术和相应的电路实现方法;列举了几种电源系统抗电磁干扰设计技术,包括ESD保护结构的抗EMI设计方法、电源上干扰的去除方法和基于电压检测电路的抗干扰设计方法。将以上抗干扰设计技术应用在PFM模式开关电源控制电路SX1618中,采用1μm 40V高压工艺设计,通过进行流片和封装,并将之应用在实际的开关电源中,其传导EMI通过了相应标准的测试。  相似文献   

19.
一种电子引信抗电磁干扰封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日趋恶化的电磁环境,迫切要求提高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各种电子引信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文章以地雷电子引信为例,分析了电子引信技术的发展,工作原理及其抗电磁干扰技术,进行了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的设计和研究。采用自制的模拟电子引信,研究了在强微波辐射场中的电子引信的保护和失效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强的电磁辐射可以使电路失效,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对电磁波表现出良好的屏蔽效果,提高了电子引信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双力 《电子测试》2016,(12):125-126
本文从电源和接地在电磁兼容中的干扰出发,对电磁兼容设计的处理对策进行了探究,希望为PCB电磁兼容设计中的电源和接地工作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