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每日饮水情况,为促进大学生健康饮水行为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连续7d饮水调查法对58名学生的饮水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天气情况。结果:医学生的日均摄水量约1.64±0.49 L,男女生无显著差异。日均饮水量男生少于女生(0.82±0.28、1.21±0.57 L,P=0.004)。仅有1 2.5%的男生每日饮水超过1200mL,女生则是47.1%。男生每日摄入白水较女生少(0.78±0.26、1.15±0.54L),但摄入更多的饮料(0.21±0.16、0.10±0.04L)。结论:大学生每日饮水量不足,男生含糖饮料摄入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饮水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对饮水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大学生每日饮水情况,为促进大学生健康饮水行为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研究样本,利用自制问卷对592名研究对象的饮水知识及饮水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仅有45.3%的男生和31.1%的女生认为每日饮水最少应该在1 200m L以上,男生的正确率高于女生(χ2=12.392,P0.001)。有49.8%的男生自认为每日饮水量在1 200~2 000m L,女生为41.8%。男生更倾向选择碳酸饮料或含糖饮料(男生7.8%、女生0.9%)。必须购买水时,绝大多数学生更看重健康和口感。其中,女生更注重健康因素,而男生则更关心口感。结论:大学生健康饮水知识普遍欠缺,每日饮水量不足,男生含糖饮料摄入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饮水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分析和描述中国60~74岁老年人的饮水现状及特点。方法: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每日饮纯水和饮茶水情况,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量进行评价。结果:23122名60~74岁老年人纳入研究,日均饮水量为(846.0±10.8)mL,其中饮纯水为(607.1±8.4)mL、饮茶水(238.9±8.8)mL。男性日均饮水量、饮茶水量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居民日均饮水量、饮纯水量、饮茶水量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老年人饮水不足率为82.6%,以农村女性为最高(91.3%);饮水达到推荐标准率为13.1%,以城市男性为最高(22.8%)。结论:中国60~74岁老年人日均饮水量偏低,饮水不足率较高,以女性和农村居民饮水问题较为突出。建议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家庭和社会支持、关注重点人群等方式促进我国老年人足量饮水、健康饮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小样本膳食调查,利用称重记录法和食物频数法获得的膳食摄入量资料,计算居民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为膳食类胡萝卜素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夏、秋、冬、春4个季节,采用称重记录法调查不同社区134名居民连续3d膳食,采用食物频数法调查5种主要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频率及摄入量,分别计算5种类胡萝卜素每日摄入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获得的主要膳食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频数法的结果高于称重记录法。结论:食物频数法膳食调查可能会高估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调查首都医科大学166名本科生日常膳食摄入情况。分析膳食能量、营养素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能量及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甚至有严重缺乏的情况。男生食物净重、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硫胺素、尼克酸、磷和铁的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比较,食物净重、能量、脂肪、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量有统计学差异。脂肪(男生27.78%、女生29.05%)、蛋白质(男生17.10%、女生15.66%)提供能量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男生55.12%、女生55.29%)提供能量比例偏低。三餐能量分配基本合理,男女生间差别较小。结论:大学生营养素的摄入不够合理,应提高奶、蛋、瘦肉、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北京社区居民夏秋季节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摄入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算北京社区居民夏秋季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摄入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13种常见蔬菜、水果和蛋类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检测。运用定量食物频率表结合HPLC测定结果,计算居民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摄入量。结果:被调查的541名45岁以上社区居民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平均摄入量分别为10201.4±12852.6μg/d和245.0±260.0μg/d。二者的摄入量在月人均收入1000~1999元者中最低。39.1%和30.2%的膳食叶黄素来源于菠菜和韭菜,40.6%和31.9%的膳食玉米黄素来自韭菜和鸡蛋。结论:利用定量食物频率表结合对常见食物的HPLC测定结果,估计了北京社区居民膳食叶黄素、玉米黄素的膳食摄入量。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二者摄入量的因素之一。菠菜、韭菜为被调查者膳食叶黄素的主要来源,韭菜、鸡蛋为其膳食玉米黄素最重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膳食调查是最基本、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营养调查手段。为了正确了解淮阴工学院学生的营养状况,从而指导学生科学用膳、促进学生健康、提高学习质量,我们对其进行了一周的营养调查。一、 方 法膳食调查采用询问法又称24h回顾法。290名学生(男生174人、女生116人)从2002年5月12日至5月18日进行为期7d的膳食调查。学生对这一个星期内每日所食膳食按规定表格进行详细登记,然后计算每个人每日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再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供给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从而得出每人每天所摄入的3大营养素、热能百分比、蛋白质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中国高水碘地区人群膳食碘摄入量及其潜在风险。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中的食物、食盐消费量数据和饮用水推荐摄入量,以及中国食物成分表及盐碘和水碘监测数据,估计我国高碘地区13个性别~年龄组人群在食用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情形下的膳食碘摄入量,并与我国推荐的膳食碘摄入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水碘介于150~300μg/L地区,无论食用加碘食盐或不加碘食盐,各组人群的膳食碘平均摄入量均介于推荐摄入量(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之间;水碘高于300μg/L地区,7岁以上男性和11岁以上女性(含孕妇和乳母)食用加碘食盐时的碘平均摄入量均超过UL,而所有人群食用不加碘食盐时的碘摄入量均介于RNI~UL之间。两类地区所有个体碘摄入量均超过RNI;但食用加碘食盐时,摄入量超过UL的个体比例为10.5%和24.9%,远高于食用不加碘食盐的1.5%和1.7%。在两类地区饮用水对膳食碘的贡献率均高于食盐。结论在食用不加碘食盐的情况下,我国高水碘地区居民的膳食碘摄入量是适宜和安全的,食用加碘食盐会增加碘过量的风险;饮用水是高碘地区膳食碘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分析集体就餐学生群体能量摄入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水平。方便抽样集体就餐学生共40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称重法与24h膳食回顾法分别估算能量和营养素水平。在3d时间内,男生的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 260±588kcal/d;女生为2 022±461kcal/d,低于我国目前现行的轻体力活动成年男女能量推荐量。男女生各餐供能比分别为早餐14.2%、23.0%;午餐31.5%、24.4%;晚餐39.6%、27.6%;三餐外进食分别为14.7%和25.0%。3大营养素供能比(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男生分别为51.4%、35.2%、13.4%;女生分别为50.7%、36.1%、13.2%。膳食中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量普遍不足。膳食结构中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增加,早餐供能比过低,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摄入量不足,矿物质维生素未达到推荐量是目前该群体普遍现象,应增加在校集体就餐学生食物品种的多样性,对大学生集体就餐群体制定相应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营养宣教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小学生在校午餐中各类食物剩余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北京市丰台区选取4所中等规模的小学,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3个月的营养知识宣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前后采用相同方法记录学生午餐各类食物的剩余率。结果:基线调查发现,主食、肉菜、素菜和总剩余率分别为6.3%、6.3%、14.1%和6.4%;女生午餐剩余率高于男生、高年级剩余率高于低年级(P0.05)。干预后,男生干预组的肉菜剩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随访期素菜剩余率明显低于基线期(P0.05);女生、低年级组各类食物的剩余率均显著下降(P0.05);高年级组干预组总剩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随访期仅素菜剩余率明显低于基线期(P0.05)。结论:营养宣教可显著降低女生和低年级学生各类食物的剩余率,明显改善男生对肉菜和素菜的剩余情况,尚不能证明对高年级学生各类食物剩余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了解住院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对326名住院患儿进行连续5d的膳食调查,用营养评价软件对其进行营养素摄入分析,与中国营养学会1988年修订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进行比较。结果:住院患儿存在能量(小于80%RDA)、蛋白质(小于80%RDA)和脂肪摄入不足,维生素A(28%-38%RDA)、维生素D(63%-75%RDA)、维生素B,(42%12%RDA),以及钙(24%-6%RDA)、铁(40%-74%RDA)、锌(40%—67%RDA)摄入缺乏,而钠(104%-190%RDA)摄入过多。膳食结构中豆类、奶蛋类及其制品(分别小于8%和9%RDA)比例较少。结论:住院患儿膳食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应保证热卡和蛋白质摄入,增加豆类及奶蛋类,补充含VA、VD,以及含钙、铁、锌较高的食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食堂菜肴含盐量,评价大学生食盐摄入量,为预防和改善大学生高盐摄入以及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连工业大学2011级某自然班同学作为研究对象,用24h膳食回顾法连续调查其15d膳食,同时测定学校食堂各菜品的食盐含量。结果:被调查大学生人均从食堂获得食盐量为6.66±1.23g/d,高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建议的每人6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北方学生食盐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食盐摄入量略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值,但大部分同学认为该咸度适中。建议学生食堂减少菜品的食盐使用量,从学生食盐摄入的主要来源上减少其食盐摄入量,将食盐摄入量降低到健康饮食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连云港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探讨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他们的体质提供科学依据,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连云港市4个县的4所农村中学13—17岁初中学生637人,其中留守儿童422人(66.2%)、非留守儿童215人(33.8%)。采用问卷调查,对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留守儿童的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进行评定。结果:留守儿童三餐营养搭配基本合理、留守儿童存在不吃主食情况、优质蛋白摄入严重不足、日饮水量(500raL)过少、睡眠时间不足、吸烟、喝酒等男女生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留守儿童所占当地农村儿童的比例较高,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待改善,其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07)法,评价南京市秦淮区居民膳食模式和营养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9位年龄在34—92岁的社区居民,运用3d24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并根据DBI-07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判定其膳食类型,比较男性女性居民膳食特点。结果:(1)男性的低端分、高端分、膳食质量距分别为-19.8、9.62、29.53;女性的低端分、高端分、膳食质量距分别为.19.6、7.82、27.21;不同性别间的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4、0.027、0.012)。(2)主要膳食模式为A、B、D、E,其中女性拥有最优膳食模式A的比例为42.9%、男性为31.8%。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居民主要膳食问题是低度摄入不足、男性为中度摄入过量。出现此问题可能与女性更热衷于保持身材、男性拥有更多的公务应酬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膳食结构及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以指导其合理饮食。方法:对138例老年男性MS患者进行膳食调查,采用24h回顾法,记录平时2d及周末1d的膳食种类及数量.分析每日能量、三大供能营养素及膳食纤维等摄入情况。采用膳食评分法评价MS患者膳食质量。结果:MS患者能量摄入适中(24kcal/kg),在能量来源中,蛋白质供能比11.1%、脂肪33.1%、碳水化合物55.8%;膳食纤维摄入量12.1g/d,低于RNI(25g/d)50%,膳食评分该项达标率仅为10.8%。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饮食不尽合理,应调整膳食结构,在维持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降低脂肪供能。应适当增加豆类、鱼类、粗杂粮、蔬菜等摄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西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状况,了解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89、1991、1993、1997、2000、2004、2006、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8次追踪调查资料,选取18-6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获得居民每人每天食物消费量.结果:1989-2009年广西18-60岁居民谷类、豆类摄入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谷类食物由1989年的483.5±116.3g/d,下降到2009年的389.0±133.0g/d,下降幅度为19.5%;蔬菜类食物的摄入量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335.8-348.6g/d;水果、奶类、鱼虾类、蛋类食物摄入量和消费率虽然逐年均有所增加,但摄入量和消费率严重偏低;而禽畜肉摄入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89年的89.2±78.7g/d,上升至2009年的159.6±87.9g/d,上升幅度为78.9%;食用油、盐摄入量也偏高,至2009年分别达到38.8g/d和7.7g/d,超过推荐量标准.结论:21年间广西居民的膳食结构模式已从植物性膳食向动物性膳食转变,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产后不同阶段母乳渗透压的变化及其与乳母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的120例哺乳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膳食调查,计算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采用STY-2型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检测所收集母乳样品的渗透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产后4个阶段母乳渗透压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乳母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与母乳渗透压的关系。结果:产后5d、10d、50d乳母三大营养素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偏高,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摄入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偏低,多数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有不同程度的缺乏;膳食钾、铁、叶酸摄入量与渗透压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硒、锰摄入量与渗透压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母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母乳渗透压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A food and drink intak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staff members. Consump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on days when the participants took hot lunch in a university canteen. The dietary acrylamide exposure was calculated through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and revealed a median intake of 0.40 microg/kg bw/day [90% confidence interval: 0.36-0.44],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previous exposure calculations. Biscuits (35.4%), French fries (29.9%), bread (23.5%), and chocolate (11.2%) were identified to be the main sources of dietary acrylamide. Foodstuffs consumed in between the three main meals of the day (so called snack type foods)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the intake (42.2%). The exposure was lower in an intervention group which received free portion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indicating that a nutritionally balanced diet may contribute to a decreased acrylamide intake. French frie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crylamide intake, due to the frequent consumption in the canteen. This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caterers and canteen kitchens in the mitigation of acrylamide exposure through reduction of acrylamide in their prepared products, in particular in French fries.  相似文献   

19.
日的:调查城市及农村乳母维生素B1、B2和烟酸的膳食摄入情况,了解城乡乳母的相关维生素营养状况。方法:选择山东省某城市和农村0—2岁婴幼儿健康母亲(乳母)为调查对象,共92名;其中,某城市乳母34名、某农村乳母58名。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调查对象消费的食物种类,24h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维生素B1、B2和烟酸摄入情况;通过膳食多样化评分(DDS)对其日常膳食摄入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食物消费种类结果显示,城乡乳母均以粮谷类、蔬菜类消费最高,达到90%以上。城市乳母豆类消费较低,仅为61.8%;蛋类和奶及奶制品类每日摄入量较高,分别达到109.38g和220.12g;豆类及豆制品类摄入量偏低,仅为28.55g。农村乳母粮谷类每日摄入量较高,达到374.44g;畜禽肉类和鱼虾类摄入量偏低,分别仅为26.44g和20.19g。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乳母膳食中粮谷类摄入量高于城市乳母,而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奶及奶制品和水果类摄入量却明显低于城市乳母(P均0.05)。膳食多样化评分(DDS)结果显示,城市乳母DDS评分平均为7.24,农村乳母DDS评分平均为5.26;城市乳母得7分所占比例较高,达32.4%,而农村仅为9.0%;城市乳母烟酸量摄入量较为充足,达到RNI的80%以上,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不足,分别达到RNI的65%、77.6%;而农村地区乳母维生素B2、烟酸均不足,分别仅达到RNI的20%、39.9%;城市乳母维生素B2、烟酸摄入量明显高于农村乳母(P均0.05)。结论:城乡乳母膳食多样化差异显著,农村乳母膳食多样化水平更低,农村乳母维生素B2、烟酸缺乏,与膳食结构较单一有关,城乡乳母膳食结构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