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1例绝经后妇女的体态与骨密度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测定111例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根据BMD测定结果与正常成BMD峰值相比较的标准差分成两组:≤-2.0者63例为骨质疏松组;〉-2.0者48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IL-6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66例,根据BMD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组(OP组),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NOP组)及27例绝经前健康妇女对照组9,采用IL-6酶标法、放免法检测血清中IL-6以及雌激素(E2)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雌激素骨度密(BMD)和雌激素(P〈0.01);OP组与NOP组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 I L- 6 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66 例,根据 B M D 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组( O P组) ,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 N O P组) 及27 例绝经前健康妇女( 对照组) ,采用 I L- 6 酶标法、放免法检测血清中 I L- 6 以及雌激素( E2) 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 I L- 6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而雌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1) ; O P组与 N O P 组亦存在显著差异( P< 0 .05) ;在 O P组中 I L- 6 与年龄无相关关系,与骨密度( B M D) 和雌激素( E2) 呈负相关。结果提示,雌激素的减少与 I L- 6 高表达有关,即可使分泌 I L- 6 的细胞活化, I L- 6 分泌增多,从而促使骨吸收增多,骨密度降低,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掌握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规律,为今后开展老年妇女保健工作提供有益的依据。选择1992.9~1994.10在我院就诊的78例绝经3~28a有骨痛症状病员,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_2)、骨钙素(BGP)、尿羟脯胺酸(OHPROL)、吡啶并酚(Pyd)、尿钙(Ca)、肌酐(Cr);行双光子(DEXA)、骨密度(BMD)检查。提供降钙素及1α-25(OH)D_3治疗3个月,判断疗效。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病员血清E2、BGP、BMD值下降(P<0.05),血FSH、LH,尿Pyd/Cr、Ca/Cr比值增高(P<0.05),经治疗后症状改善,BMD值升高(P<0.01)。病员BMD值下降与绝经年限及血清E_2下降呈正相关(系数r=0.6872)。提示绝经后妇女应警惕骨质疏松发生,降钙素及1α-25(OH)D_3应用有助于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病员经治疗后BMD增高可减少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发生,对减轻社会负担、减少医药耗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IDDM病人血管病变与血浆内皮素(ET)、6-酮-前列环素F1α(6-K-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IDDM病人血浆ET、TXB2、6-K-PGF1α的变化。结果NIDDM无血管病变组与NIDDM合并血管病变组ET、TXB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6-K-PGF1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有血管病变组ET、TXB2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6-K-PGF1α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结论血浆ET、TXB2、6-K-PGF1α的改变可反映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DNA斑点杂交方法,对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36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石蜡包埋组织中c-erbB-2癌基因扩增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例PA中,6例扩增(17.14%);36例MPA中,22例扩增(61.11%);两组扩增有显著差别(P<0.01).扩增组PA恶变率(83.33%)明显高于无扩增组(3.45%,P<0.01).各临床分期的MPAc-erbB-2扩增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分化程度的MPAc-rerbB-2扩增率有显著差异(P<0.05).扩增组MPA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无扩增组(P<0.01);MPA术后五年生存率无扩增组高于扩增组(P<0.01).提示:c-erbB-2癌基因扩增可能成为PA及MPA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60例不同临床期白血病患者和20正常对照者的血清唾液酸(SA)和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提示:初发组、复发组和完全缓解组的白血病患者的SA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初发组和复发组白血病患者的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完全缓解组的β2-MG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白血病的不同临床期SA和β2-MG变化不明显(P>0.05)。说明血清SA和β2-MG检测可做为白血病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测定238例Graves病患者和128例正常人的骨密度(BMD)以及血三碘甲腺原氢酸(T_3)、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尿羟脯氨酸(HYP)。结果:Graves组BMD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60.2%患者有BMD降低表现,>40岁组与正常组比有明显差异(P<0.01);Graves组尿HYP与正常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Graves患者中BMD降低者,桡、尺骨X线摄片均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果糖胺(Fructosamine,FMN) 与隐性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检测207 例健康体检者,119 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 ,35 例隐性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FBG) 和FMN。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BG) 及FM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 ,而隐性糖尿病组FB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 P> 0.05) ,FM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 。隐性糖尿病患者糖耐量试验阳性,餐后2 小时血糖增高,FMN与空腹时无差异( P> 0.05) 。结论:FMN是诊断隐性糖尿病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影响。方法:将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E组和HBO治疗组。在实验第7天后处死动物。测定病侧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HIE模型组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3,P<0.006),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2)HIE组HBO治疗1周后,脑组织中SOD、GSH-PX活力明显高于未治疗HIE组(P<0.0003,P<0.006),而MDA含量低于未治疗HIE组(P<0.003)。结论:HBO能增加HIE脑组织内自由基清除酶类的活力,降低局部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MVP和P-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MVP和P-MV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42例晚期NSCLC分别进行MVP及P-MVP方案各3 周期的化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学指标、AgNORs变化。③结果 MVP组有效率40.0% ,P-MVP组54.5%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0.898,P> 0.05);NSCLC病人的CD3,CD4,CD4/CD8 均低于对照组(t= 2.082~3.276,P均< 0.05)。MVP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降低(t= 2.042~3.013,P< 0.05),而P-MVP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t= 0.972~1.878,P> 0.05),P-MVP治疗后CD3,CD4 及AgNORs高于MVP组(t= 2.121~2.972,P< 0.05);MV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强度较P-MVP组稍高。④结论 P-MVP方案与MVP方案比较虽然不能提高疗效,但可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第3腰椎骨密度测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患者继发骨质疏松较多见,为探讨早期诊断,对3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的测定,拍照胸部、腰椎和骨盆X线片,并分别经CT进行第3腰椎骨密度(BMD)测量。结果,DM组BMD均值为127.1±25.77mg/cm3,对照组BMD均值为189.11±71.68mg/cm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第3腰椎骨密度测量对DM患者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病人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病人24h尿液特定蛋白变化的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了126例2型糖尿病(DM)病人和118例正常人的24h尿液清蛋白排泄率(UAE),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③结果DM病人、无DN病人、早期DN病人、临床DN病人的UAE,α1-M,TRF和Ig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03~89.85,P<0.01),而无DN和早期DN病人的β2-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6,1.51,P>0.05)。DN病人较无DN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t=11.02~52.48,P<0.01),临床DN组较早期DN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t=5.87~19.45,P<0.01)。DN病人的α1-M,TRF,IgG与UAE呈正相关(r=0.547~0,964,P<0.01),而β2-M与UAE无相关性(r=0.036,P>0.05)。④结论UAE,α1-M,TRF,IgG对D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而β2-M对早期DN诊断无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放射法检测34例大肠癌患者血清MG-Ags水平,并与32例大肠良性疾病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大肠癌组血清MG-Ag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血清MG-Ags水平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关系密切,A期低于B、C、D期(P<0.01),高分化癌低于中低分化癌(P<0.01);MG-Ags水平与大肠癌病变环绕肠管的程度及肝转移与否均相关,环绕程度>1/2者高于≤1/2者(P<0.01);有肝转移者血清MG-Ags水平高于无肝转移者(P<0.05)。此对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胫骨超声速率与两种骨密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国际新近发展的胫骨超声速率(SOS)与双能X线吸收法(DEXA)及单光子吸收法(SPA)测定的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对213名年龄22-83岁(平均54.3±15.2岁)的女性健康志愿者及56例年龄53-83岁(平均67.9±7.4岁)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患者进行胫骨SOS及DEXA、SPA骨密度测定。结果213名健康志愿者的胫骨SOS值与DEXA测定的4个部位BMD值和SPA测定的2个部位的BMD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选取104名年龄、绝经年限及体重指数与骨折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66.9±6.1岁)作为对照组,与椎体骨折组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的胫骨SOS值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胫骨SOS与DEXA及SPA测定的6个部位的BMD值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胫骨SOS在椎体骨祈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6.
用简易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及其抗体(Anti-MBP)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ELISA)法对6组共337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其中脊髓压迫症(CMP)36例,多发性硬化(MS)33例,脑血管疾病(CVD)3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ID)31例,癫痫(EP)161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ND)42例。结果显示:CMP、MS.CVD、ID和EP5组血清MBP均值明显高于OND组(P<0.01),其中又以急性外伤所致脊柱骨折伴截瘫为主(33例)的CMP患者血清MBP值最高,与MS组比较P<0.05,与CVD、ID和EP组比较P<0.01。CVD患者CSFMBP均值也明显高于OND组(P<0.05)。本法检测6组血清和CSF的Anti-MB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中髓鞘碱蛋白(MB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急性颅脑损伤组患者CSF中MBP。结果:CSF中MBP在急性颅脑损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ADCI患者明显高于ALCI患者(P<0.01);ADCI患者入院时GCS明显低于ALCI患者,而GOS明显差于ALCI患者(P<0.01);MBP与GCS和GOS均呈明显负相关(r=-0.612,r=-0.598,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SF中MBP升高,测定CSF中MBP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助于ADC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珍萍  王丽芬 《广西医学》1998,20(4):523-525
为研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及其意义,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39例,无肾病的糖尿病组(DM组)46例,对照组20例,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Alb)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发现,早期DN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IgG,尿β2-MG异常增高,与DM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常规测定尿,  相似文献   

19.
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Pomeroy结扎组(B),聚氨甲酸乙酯栓堵组(C)和电凝组(D)。12周后,测定卵管液中7种化学元素,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结果:B、C、D3组中总蛋白、Ca、Zn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Cu、Mn以及葡萄糖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K含量升高,其中B、D两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Na含量B、C两组却明显下降(P<0.05),Fe含量仅B组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0例急性脑血管病通过血清心肌酶谱测定,进行脑-心综合征研究。结果显示:(1)出血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PK)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和P<0.01)。(2)出血组中累及丘脑、脑干、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者的血清LDH、α-HBDH较累及其他部位者升高的幅度更大(p<0.05)。(3)出血组中死亡患者的血清LDH、α-HBDH明显高于存活者(P<0.01)。探讨了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在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