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覆盆子黄酮的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会霞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1):1484-1487
本文探讨了覆盆子黄酮的抑菌作用,研究了覆盆子黄酮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啤酒酵母、根霉、毛霉、青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覆盆子黄酮对试验菌的抑菌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霉,对啤酒酵母、根霉、毛霉没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0.16 mg/mL,枯草芽孢杆菌0.08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04 mg/mL,青霉0.64 mg/mL,在100℃以内,温度对覆盆子黄酮的抑菌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抑菌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覆盆子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pH值4~8范围内,覆盆子黄酮抑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麝香草酚的抑菌作用,采用滤纸片法、牛津杯法和扩散法(打孔法)等体外抑菌实验对食品中常见的10种污染菌进行抑菌作用研究,并测定麝香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乳酸链球菌、异常汉逊氏酵母、酿酒酵母、黑曲霉、黄曲霉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麝香草酚抑菌谱广,对食品中常见污染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麝香草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20μg/mL。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杜仲雄花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根霉、青霉和黑曲霉为供试菌种,采用打孔法和倍比稀释法,检测杜仲雄花正丁醇粗提物及经过硅胶柱分离得到的7种不同极性提取物对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并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粗提物及7种分离产物的活性。结果显示,杜仲雄花正丁醇粗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炭疽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分别为0.007 8g/mL和0.015 6g/mL;杜仲雄花正丁醇粗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根霉、黑曲霉和青霉没有抑制作用。然而经过硅胶柱进一步分离发现,经过分级提取的样品4和样品5对黑曲霉出现了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说明杜仲雄花正丁醇粗提物经过硅胶柱的分离能够得到对不同菌株的特异抑菌物质,这为寻找不同菌种的抑菌活性物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同时蒸馏法提取山葵精油,采用纸片法和打孔法研究其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山葵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及青霉都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0.075%,其他5种菌种的MIC为0.075%。  相似文献   

5.
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白刺果实的综合利用及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依据。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对白刺果实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纸片法测定各萃取部分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青霉、根霉和黑曲霉7种常见的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效果,并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乙酸乙酯部分对其中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白刺果实乙酸乙酯部分、乙醇部分和氯仿部分对3种供试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分抑菌效果最好,且乙酸乙酯部分对3种细菌的抑制强弱顺序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25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是50mg/mL。各萃取部分对供试真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芝胞外三萜物质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液体发酵获得紫芝发酵液物质,从中制备了胞外三萜,采用管碟法试验了胞外三萜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黑曲霉和青霉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紫芝胞外三萜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枯草芽孢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较弱.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紫芝胞外三萜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0、30、60mg/mL,对黑曲霉和青霉的最小抑茵浓度分别为120、60mg/mL.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试草果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草果提取物对11种微生物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南阳K氏酵母菌>炭疽杆菌>芒果蒂腐病菌>白色念珠菌>枯草芽抱杆菌>黑曲霉>产紫青霉>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75 mg/mL;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MIC为3.0 mg/mL;对黑曲霉的MIC最高达6.0 mg/mL;且通过对草果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研究显示,草果提取物对盐、温度、紫外光和pH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对糖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橄榄总黄酮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橄榄总黄酮对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常见腐败菌种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橄榄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黑曲霉和青霉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mg/mL;对枯草杆菌、青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mg/mL;对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625mg/mL。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并探讨了余甘子果实70%乙醇提取物的抗菌谱和抑菌特性,结果表明:70%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霉菌几乎没有抑菌活性;对啤酒酵母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强弱顺序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其MIC值分别为:2.0%、2.0%、2.0%、4.0%、4.0%,啤酒酵母的MIC值为8.0%。  相似文献   

10.
胡桃醌对几种常见食品腐败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胡桃醌对几种常见污染食品的腐败微生物的抑菌作用及胡桃醌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胡桃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及青霉、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约为75 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约为37.5μg/mL,黑曲霉约为75μg/mL,青霉和酵母菌约为1200μg/mL.研究还表明,胡桃醌的热稳定性强,在80℃、100℃、121℃的条件下不被破坏或破坏很小;在pH4.0~7.0范围内对几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沙棘果废渣中的总黄酮进行了超声提取,并采用单因素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提取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沙棘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40% (60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6%vol、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36mins、液料比为45∶1.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得率为9.187mg/g,与理论预测值拟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根据沙棘籽和紫苏籽原料特性,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分别提取沙棘籽油和紫苏籽油,然后进行复配,制备沙棘紫苏油软胶囊保健食品,并进行功能试验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沙棘紫苏油软胶囊具有降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13.
沙棘的营养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沙棘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介绍了已开发的沙棘产品,并对沙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沙棘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于洋 《食品科学》2006,27(10):370-372
本文研究了种子粒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等对沙棘油粗品最大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粒度和溶剂用量是影响提取效率的显著因子;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当提取时间为6h,粉碎粒度为40目,溶剂用量为6倍量时,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的阿勒泰大果沙棘为材料,采用自然阴干(NSD)、自然晒干(ND)、热风干燥(HAD)、热泵干燥(HPD)和真空冷冻干燥(VFD)对其进行处理,分析5种干制方式对大果沙棘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5种干燥方式中,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时间较短,分别为118和124 h,干燥率为100%,干燥时间较自然阴干和自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沙棘益生菌微胶囊, 并进行耐酸性和肠溶性研究。方法 以海藻酸钠、乳清分离蛋白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为壁材, 采用微胶囊技术将沙棘益生菌发酵液进行包埋, 制备得到沙棘益生菌微胶囊。 结果 选取半乳糖增殖培养基作为益生菌的活化培养基, 半乳糖浓度为2%时,对益生菌的增殖效果最佳,不仅缩短了益生菌的延滞期, 而且提高益生菌的生长速率;经过150 min的模拟胃液处理后, 仍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 存活率为61%;在模拟肠液处理中处理60 min之后, 益生菌就会被连续的释放出来。结论 沙棘益生菌微胶囊在胃液中具有良好耐酸性, 在肠液中具有良好的肠溶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沙棘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Hippophae rhamnoides,PBP)对长时间过量运动小鼠体力疲劳的缓解作用。小鼠分为空白组、PBP 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15 d,记录力竭游泳时间,测定血乳酸(lactic acid,LA)、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肝脏中肝糖原(hepaticr glycogen,HG)含量,以及体外 DPPH 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BP能够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其中中剂量组游泳时间增加极显著(P<0.01)。PBP中、高剂量组极显著(P<0.01)的降低了血清中BUN、LA含量,中剂量组极显著(P<0.01)的增加了肝脏中HG的储存量。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沙棘多糖对 DPPH 自由基、ABTS+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 IC50值分别为0.81、2 mg/mL,当浓度为1 mg/mL时,总还原能力为0.727。结果表明沙棘多糖具有一定的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小鼠运动能力和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沙棘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7种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沙棘总黄酮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X-5树脂效果最佳.通过对精制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以X-5树脂精制沙棘总黄酮最优的工艺条件,即提取液预处理采用95%乙醇沉淀,沙棘总黄酮水溶液浓度为1.202 mg/mL,pH为3,吸附流速为2 BV/h,用95%乙醇洗脱.采用X-5树脂柱纯化后,最终产品收率和纯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19.
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D)能快速分离、测定沙棘饮料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用乙酸乙醋将上述化合物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进行反相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是采用XDB-C18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360nm。测试结果回收率大于85%,相关系数为0.9979~0.9991。因此该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可用于沙棘饮料中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用热水提取沙棘果多糖,乙醇沉淀,并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条件,Sevage法去蛋白,酸性乙醇分级沉淀,分出A、B、C及D四个组分,其中C用DEAE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出C1和C2两个级分,Sephadex G-75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C1为单一组分,C2为两种多糖混合组分,经薄层层析分析,C1中含葡萄糖。C2的主要级分中含木糖和一未知组分。抗氧化实验表明沙棘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