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内蒙古准格尔地区动力煤选煤厂主要采用块煤重介质浅槽分选、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粗煤泥螺旋分选机分选、煤泥压滤回收工艺,介绍了工艺流程制定、工艺总平面布置、主要设备选型与布置、工艺管道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梁北选煤厂采用原煤预先脱泥、块煤重介质旋流器、粗煤泥TBS分选、细煤泥浮选的工艺流程;因脱泥筛易发生粘结堵塞问题,致使脱泥效果差,影响了后续重介质和煤泥分选工艺;经分析,采取了改变喷水、更换聚氨酯筛板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脱泥筛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唐家会矿选煤厂入洗原煤煤质情况;为了使选煤厂能适应煤质变化及市场需求,以可全级入洗也可部分入洗为标准,设计了块煤重介质浅槽+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粗煤泥螺旋分选的工艺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丽 《洁净煤技术》2014,(3):33-35,38
针对亭南选煤厂存在的处理能力低,只是块煤入选,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产品结构、选煤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型4个方面阐述了选煤厂技术改造方案。本次改造确定的分选方案为: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末煤重介旋流器主再选+粗煤泥TBS分选+细煤泥压滤的联合工艺。产品结构根据入厂原煤的煤质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优化。通过选用重介浅槽分选机、重介旋流器、干扰床分选机等先进设备提升了选煤厂的分选效率和产品质量。实践证明,选煤厂改造后运行情况良好,提高了处理能力,实现了原煤全部入选,煤泥完全回收,洗水闭路循环,达到了环保要求。产品结构符合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优良,节约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玉溪选煤厂入洗原煤性质、块煤系统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国内当前主要块煤排矸设备的优缺点;针对玉溪选煤厂块煤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块煤的工艺流程,改造后选煤厂分选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选煤厂煤泥量高的原因,提出脱粉入洗、降低重介质浅槽分选下限、采用无压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优化煤泥回收工艺流程等措施,尽量实现煤泥减量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小鱼沟选煤厂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核算了矿井扩能后选煤厂主要设备的处理能力;对块煤分选系统、末煤分选系统、煤泥水处理系统、合格介质系统和介质库等工艺环节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精煤质量和产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文统 《洁净煤技术》2015,(3):18-20,24
基于弛张筛对动力煤的深度分级作用,阐述了动力煤深度分级后对生产工艺的优化,提出了分选动力煤的新工艺。对于全级入选的动力煤选煤厂,一是解决了煤泥减量化生产瓶颈,避免大量煤泥造成的后续处理问题,二是实现了末煤可以灵活地选择进入块煤分选系统分选或末煤分选系统分选,三是实现了粉煤可以灵活地选择进入水洗系统分选或直接作为末煤产品;对于仅入选块煤的选煤厂进行原煤深度分级后,降低了块煤分选下限,增加了块煤入选量,解决了动力煤25 mm粒级煤不能进入重介浅槽分选机分选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动力煤选煤厂处理粗煤泥常采用水力分级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或水力分级旋流器+弧形筛+煤泥离心机,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的方式较少。通过研究现场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压力、分选密度等方面因素,分析了动力煤选煤厂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对粗煤泥进行分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选煤厂粗煤泥处理中采用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回收方式,可有效实现粗煤泥分选。针对煤制油选煤厂粗煤泥特性,采用两产品煤泥重介旋流器时,通过调整入料压力及分选密度,并不能将末精煤灰分降低至3%以下。而采用三产品煤泥重介旋流器进行粗煤泥回收时,在采用现场实际生产密度时,适当提高入料压力,即可满足末精煤灰分在3%以下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巨龙公司选煤厂针对脱泥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再选工艺悬浮液中煤泥含量高和粗煤泥分选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对粗煤泥分选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对粗煤泥进行分选,提高了粗煤泥的分选效果和系统处理能力,降低了重介系统的煤泥量,进而降低了选煤厂能耗和介耗。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选煤厂预先脱泥与不脱泥两种煤泥回收工艺流程及特点以及在恒源公司各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浮选、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煤泥重介质分选工艺及干扰床分选工艺的分选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提出要根据不同的规模、现场条件、煤泥特性、产品结构来选择相应的煤泥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从工艺流程角度探讨了粗煤泥独立分选改造对传统炼焦煤选煤厂介质单耗的影响,传统重介+浮选分选工艺,粗粒煤泥进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往往以牺牲重介质分选精度和增高介耗为代价;粗煤泥独立分选改造,杜绝了预先脱除的煤泥重返重介分选系统,入选下限可提高到1.0 mm,改善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效果;重介质系统低煤泥运转,介质分流量减少,减少了介质在磁选尾矿中的损失,保证了磁选机入料稳定,入料浓度降低,磁选机回收净化效果达到最佳,实现了低介耗。  相似文献   

13.
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是保证选煤厂产品质量的关键,以同煤某选煤厂为研究载体在分析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重介质旋流器工艺参数(原煤灰分、悬浮液密度、煤泥含量以及磁性物含量)的在线检测方案,并研究得出分选效果对应最佳分选密度值,为保证选煤厂的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不脱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南桐选煤厂煤质状况,对原煤泥重介质系统进行了改造,研发出一种多功能煤泥重介质旋流器;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论述了该旋流器在南桐选煤厂应用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祁东矿选煤厂针对原分选工艺因脱泥效果差,影响重介质系统分选的问题,增大了脱泥筛筛孔,同时增设CSS粗煤泥分选系统,改善了重介质系统分选效果,提高了精煤产率,使选煤厂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吕家坨选煤厂为解决原有粗煤泥分选与回收系统分选效果差、回收效率低的问题,采用超级煤泥重介质旋流器+两段弧形筛+煤泥离心机回收工艺,对原有粗煤泥分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超级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对0.25~0.10 mm粒级分选可能偏差Epm低至0.087 kg/L,分选下限低至0.10 mm,两段精煤泥弧形筛筛分效率高达80.55%,增加精煤产率约0.6%,每年可给选煤厂增加税前利润3 6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宋新庄煤矿选煤厂选煤效率,分析了选煤厂入选原煤性质,根据产品用户对煤质的要求,确定选煤厂产品结构。以产品结构多样化、灵活性为目的,分析了选煤厂分选粒度及块煤、末煤的分选工艺。结果表明,宋新庄煤矿生产原煤为不黏煤,属低灰煤,矸石易泥化。块煤(200~25 mm)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末煤(25 mm)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并留有弛张筛进行6 mm干法筛分,6 mm粉煤不分选的旁路。宋新庄煤矿选煤厂可生产优质的大块煤(200~50mm)、中块煤(50~25 mm)、精煤(25 mm)、混煤(50 mm或25 mm)等产品,供应煤气化原料用煤、动力发电用煤、民用煤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单一介质分选系统工艺技术;论述了单一介质的重介浅槽和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系统与独立的块煤重介系统和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系统的不同点;结合单一介质系统在8座大型动力煤选煤厂的实践,从排矸降灰、入洗原煤粒度波动、介耗和操作运营等方面分析了单一介质工艺在动力煤选煤厂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粗煤泥分选工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双锥体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为核心,配套相关脱介、脱水设备组成的粗煤泥独立重介质分选工艺流程;其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粗煤泥独立重介质分选精度达到E_1为0.037 kg/L、E_2为0.087 kg/L、数量效率93.42%,整体效果优异,为选煤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动力煤入选比例,阐述了动力煤的分选特点,对比分析了干选、跳汰机排矸、块煤重介质排矸+末煤不入选、全级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工艺、重介质浅槽排矸+重介质旋流器排矸5种常用动力煤分选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分选动力煤时应采用简单工艺,提高自动化水平,选用单台处理能力大、高效节能、节水设备,降低基建投资,减少生产成本。最后对中国动力煤分选工艺进行展望,提出规模大型化、生产高效化、设计通用化和模块化是动力煤分选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应研究千万吨级动力煤选煤厂分选系统单元化的块煤分选、末煤分选、细粒煤分选的大型高效成套技术和关键装备,并开发与之配套的大型分级破碎、脱水、脱介等辅助设备,为建设千万吨级高效自动化动力煤选煤厂提供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