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心伟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07-1608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对2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像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影像表现。结论:胸部X线片及CT对于ARDS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可用于ARDS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X线及CT表现. 资料与方法 26例ARDS均行X线检查,其中18例有2~6次胸部X线检查,2例同时行CT扫描. 结果初次检查,正常7例,肺纹理增多8例,毛玻璃样表现11例,胸腔积液6例.复查显示随着检查时间不同,上述肺内表现逐渐演变,数周后可以转归为网格状肺纹理. 结论胸部X线片对于ARDS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可用于ARDS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化学性混合中毒致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肼类及氮氧化物混合性中毒致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诊治方法。方法 肼类及氮氧化物混合性中毒致呼吸窘迫综合征 16例 ,早期进行X线检查 ;给予吸高浓度氧、二甲基硅油消泡、皮质激素、莨菪类药物、大剂量维生素B6、小剂量美兰、限制液体入量等综合治疗。结果  16例中 5例死亡 ,11例临床治愈。结论 X线检查对ARDS有早期诊断价值。维生素B6为肼类中毒特效解毒剂 ,皮质激素、莨菪类药物对化学中毒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 ,美兰、维生素C抗高铁血红蛋白剂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诊断。方法:选取36例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比较胸部X-线表现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胸部X-线表现为:(1)早期肺纹理增粗,模糊的间质水;(2) 早期肺内小点片状或大片状融合阴影;(3)中晚期两肺广泛片状阴影,常合并感染,临床表现严重,可伴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4)恢复期病变吸收缓慢;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方法,但要结合临床并与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5.
游剑雄  韦雄  陈文瑞  邓军  许明  王育  蔡琛  陈征  梁春杰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67-1370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生儿期ARDS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及部分复查改变。结果:足月新生儿ARDS 19例,其中肺纹理增粗、模糊伴散在中、大量斑片状影7例;肺透亮度下降,呈毛玻璃状11例;双肺弥漫斑片状渗出灶4例;支气管充气征4例;"白肺"2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后ARDS 3例,其中"白肺"1例,双肺弥漫斑片状渗出灶1例,大片状渗出灶1例。4例复查片,好转3例,加重1例;动态观察X线与临床、血气基本符合。结论:新生儿期ARDS的X线表现有其特点,是重要诊断指标;X线征与临床症状、血气各自反映某一阶段的表现,应各自前后对照及相互结合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9例有发生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危险的外伤性(11例)和代脓性(8例)休克病人进行的胸片随访观察和研究,以判断系列脑片在ARDS 诊断中的价值。ARDS 的诊断标准为:动脉血氧张力/吸入氧分数(PaO_2(KPa)/FiO_2)比值≤25,无其它直接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病史及X 线表现。每例病人观察了2—5天,每隔8小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床旁肺超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的47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ARDS 40例,无ARDS 7例,均行床旁肺超声和胸部CT检查。其中超声检查依据单侧或双侧肺部出现弥漫性B线(一个切面≥ 3条,B线间距≤ 3 mm),即诊断为ARDS。结果:47例中,超声诊断ARDS的敏感度95.0%,特异度85.7%,ROC曲线下面积是0.904。CT诊断ARDS的敏感度87.5%,特异度100.0%,ROC曲线下面积是0.938。结论:床旁肺超声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可作为危重症患者突发ARDS的初步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胸部X线表现及演变规律。资料与方法对7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的X线胸片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发病前期X线表现为肺内单发片状浸润灶,2例胸片无异常表现;病变早期的X线表现为肺内大片状浸润,多发病灶3例,单发病灶4例;病变迅速进展,表现为“白肺”3例,肺野呈“毛玻璃”样1例,双肺野呈“毛玻璃”样并有片状浸润改变3例。3例经治疗后肺野透亮度改善,病灶稍有吸收,4例病变进展。结论动态X线检查可反映老年ARDS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新生儿床头X线胸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7例共224份新生儿床旁胸片及临床资料,观察其心肺疾病X线表现.结果 224份床旁胸片中212份符合诊断要求,占 94.6 %.其中209份显示有心肺疾病: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21例,新生儿湿肺12例,胎粪吸入性肺炎(MAS) 37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2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1例,新生儿肺出血4例,新生儿气胸28例,急性肺水肿7例,肺不张4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及先天性肺发育不良 1 例.单发病例48例,占35%,伴有合并症89例,占65%.其中MAS、NRDS、ARDS、先天性心脏病的合并症多见,共69例,占78%.结合临床资料,床旁胸片对肺炎、湿肺、NRDSⅠ~Ⅱ型、ARDS、MAS、肺不张、肺水肿、中到大量气胸及胸腔积液的初诊的准确率达80%.误诊、漏诊共7例,占5%.肺水肿与ARDS及ARDS与MAS合并NRDS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需要结合临床随访复查.结论 床旁胸片能满足新生儿危重病的检查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旨在早期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0例,动态观察其X线变化及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60例患儿中,均为早产儿.依据X线Ⅳ级分类法,其中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17例(病死1例),Ⅳ级8例(病死2例).除3例患儿死亡,其余患儿2~3周治愈,胸部X线病变消失.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呼吸性呻吟,三凹征等.结论 胸部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对观察疗效和病情变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胸部影像学表现对其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胸部X线及CT表现,探讨SAP并发急性肺组织损伤的机理及联系,提高其对SAP临床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认识.方法对临床及胰腺CT诊断的39例SAP行X线胸片检查,其中11例加做胸部CT,所有病例均有3次以上的X线胸片复查.男17例,女22例,年龄26~64岁.结果在胰腺CT诊断SAP时显示腹水34例,同时胸片及胸部CT出现肺水肿征象者16例(41%),24h内出现者24例(61.5%),48h内出现者37例(94.9%),72h内均出现上述征象.共出现胸水19例.16例最早出现肺水肿征象者中11例有胸水,1例合并心包积液,10例发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7例.结论SAP的胸部影像表现对提示ARDS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亦可作为判断SAP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胸部诊断标准。方法:参照1994年美国和欧洲ARDS评审会议制订的ARDS诊断标准,对1999年1月一2002年3月我院符合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87例进行回顾性分折,对符合足月新生儿ARDS诊断标准的10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折。结果:X线表现为“白肺”4例;肺野呈“毛玻璃”样1例;双肺大片状浸润3例;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弥漫性小片状浸润伴代偿性肺气肿2例。结论:ARDS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同时可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的X线表现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近三年来62例经临味诊断、对症治疗并且有完整X线资料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结果 62例中X线表现与临床相符合55例(88.71%),不典型表现7例(11.29%);其中合并肺炎1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PDA),肺出血3例,气胸5例。根据X线征象分期,轻度37例,中度11例,重度7例。结论 X线平片是协助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应结合临床提高X线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肺挫伤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肺挫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188例肺挫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81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例,重型颅脑损伤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结论严重创伤患者肺挫伤的诊断首选CT检查,治疗后复查宜选胸部X线片。严重的合并伤和肺部并发症是肺挫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积极治疗合并伤,预防和治疗肺炎、肺不张及ARDS等是治疗肺挫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食管贲门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987年12月—2004年12月,本院4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发生AR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死亡19例,其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者死亡率低(2/15)。结论早期诊断,及早采用机械通气,控制感染,纠正休克,维护重要脏器功能,是防治AR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8例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男15例,女3例,年龄11~79岁,5例治愈。本组ARDS的主要病因是严重创伤(10例)、大手术(4例)、烧伤(4例)。诊断依据为:(1)病史中诱发ARDS的病因;(2)临床急性呼吸衰竭症状;(3)X线胸片“点状”及“雪片状”阴影;(4)低氧血症;(5)血小  相似文献   

17.
X线平片和CT扫描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长启  王素凤  李坤成   《放射学实践》2009,24(9):1012-1016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胸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86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影像检查,以临床诊断和影像复查为金标准,对X线平片与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6例中,胸壁骨折328例,气胸82例,血胸98例,血气胸136例,肺挫伤265例,肺撕裂伤150例,肺不张75例,支气管损伤11例,胸主动脉损伤8例,纵隔血肿9例,心包心脏损伤12例,膈肌损伤17例,创伤后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52例。X线平片分别漏诊22,22,20,22,133,72,36,4,6,9,11,17,28例,CT除17例肋骨骨折外均准确诊断。结论:X线和CT联合检查能够明确胸部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可监测病情演变,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1967年Ashbaugh等首次描述和报道了ARDS的病例。迄今,世界各国虽经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对ARDS的病理生理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针对ARDS的转归至今未能完全阐明,亦未能寻找到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预后并不乐观。美国每年有15000人发生ARDS,死亡率约50%,烧伤伴吸入性损伤并发ARDS者死亡率更高,维持在30%~90%“‘。近年来,ARDS已成为烧伤医学和危重病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992年欧美危重病及呼吸疾病专家在迈阿密会议上…  相似文献   

19.
<正> 胸部外伤是一种常见外伤性疾病,肺挫裂伤是胸部创伤患者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伴有严重复合伤时,它能进一步加重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对肺微循环的损伤,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和成人窘迫综合征,与创伤后的全身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展密切相关。胸部创伤诊断主要依靠X线平片与CT检查,而CT检查对胸部创伤的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ICU中收治的年龄12岁、持续ICU治疗超过24h的ARDS患者。结果 8482例患者中383例发生ARDS(4.5%),其中肺源性97例、肺外源性286例。脓毒症(21.7%)、肺炎(16.2%)、大手术(13.1%)、重症胰腺炎(12.8%)及严重创伤(10.7%)为ARDS最常见的原发病。ARDS总病死率52.0%,以APACHEⅡ评分对病死率进行调整,调整后5年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085)。多因素分析显示,ARDS死亡危险因素有年龄、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及住院时间。脓毒性休克(36.2%)与心功能衰竭(20.6%)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仅14.6%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ARDS是北京地区ICU中的常见危重症,死亡率仍较高,且近年来未下降。脓毒性休克与心功能衰竭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