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空减压病     
1 高空减压病的分类  高空减压病分类如下 :①屈肢症 :肠道或下肢疼痛。②气哽 :呼吸困难、奇怪的气哽感。③神经型减压病 :脊髓型 :麻木、感觉异常、无力、瘫痪 ;脑型 :头痛、视觉障碍。④全身性减压病 :气哽、严重的屈肢症、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⑤皮肤型减压病 :瘙痒、蚁走感。2 高空减压病易感因素  高空减压病易感因素有 :所处的高度、前次低压暴露情况、潜水后飞行、年龄、运动、关节受伤、肥胖等。3 高空减压病发生的原因  客机和运输机内通常处于增压状态 ,机内增压装置发生故障、事故或急剧减压会引发高空减压病 ;在高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空飞行时减压病发病的概率或危险度 ,建立概率模型 .方法 用生存分析方法分析高空减压病的信息 .结果 减压病危险度先是增加 ,到一定时间后 ,再因吸氧排氮而减少 .风险函数可以叙述这种变化特点 .高空减压病概率模型的参数用最大似然法估算 .结论 以对数 logistic分布为基础的生存模型 ,预测能力良好 .高空减压病概率模型@赵民 @王睿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78年3月31日收治了一例严重的高空减压病,经再加压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魏××,病案号67078,男性,42岁,空军飞行员。患者于1978年3月28日上午8时10分驾驶歼六型战斗机,进入12,000米高空,按规定带面罩吸氧(氧纯度  相似文献   

4.
我部自1974年起,分别用我国与苏、美潜水减压病治疗表(以下称三种表)对221例减压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三种表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21例减压病患者均系男性,20~30岁76例,31~40岁102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1977—1986十年间由于高空停留(飞行或低压仓)所致的528例减压病及其高压疗法效果。病例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年份、发病及治疗时的地理位置、高空停留期间的工作位置、低压仓或飞行停留、症状发作——返回地面2小时以内或返回地面2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海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水下领域探索深度的不断加深,水下作业不断增加,与潜水密切相关的减压病日益增多.减压病分为Ⅰ型(轻型)和Ⅱ型(重型)2种类型,其中Ⅱ型减压病损伤人体多个器官功能,患者病情严重.Ⅱ型减压病肺损伤最终会发展为呼吸衰竭,是导致潜水员死亡的重要原因,更是治疗的重点内容.本文对Ⅱ型减压病肺损伤的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压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神经系统减压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8例接受氟桂利嗪和加压治疗,B组32例只接受加压治疗.另收集未进行加压治疗的神经系统减压病患者36例作为比较,其中病初使用扩血管药物的20例为C组,未使用扩血管药物的16例为D组.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扩血管治疗组ESS分数迅速增加,组间(A组与B组,C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痉挛可能是减压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因而扩血管治疗对神经系统减压病有效.  相似文献   

8.
减压病( 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是由于体外环境压力值减小的幅度和速度过大而导致体内气泡形成所造成的一种疾病,常见于潜水作业、高空飞行、隧道开挖等。人体在高压环境暴露一定时间后进行不安全减压,如果此时体内溶解的惰性气体张力大于组织绝对压力,便会达到过饱和状态,经过异相成核化过程[1]而产生血管内外的原位气泡,进而导致皮肤、关节、骨骼、心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甚至可造成机体死亡。为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对减压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对减压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相关治疗方法不断完善,且日益注重早期救治和辅助治疗措施。笔者对近年来减压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失事潜艇艇员获救后的医学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减压病患者的医学处理  减压病的处理或治疗是援潜救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医学问题 ,因为无论是逃生艇员还是被援救艇员均有可能发生减压病。有的艇员在脱险后不久即可出现减压病症状 ,也有些艇员的减压病症状经数小时后才延迟出现。减压病的发病率、起病的急缓及严重程度随脱险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 ,后脱险的艇员更易发生减压病 ,因为每次艇员经脱险舱脱险后 ,用于调压的高压气体排入舱内 ,舱内压力会随之增高 ,故后脱险的艇员发生减压病的机率更大。由于现场条件设备差 ,且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减压病患者 ,故应视以…  相似文献   

10.
林显伟 《吉林医学》2014,(4):758-759
目的:高压氧治疗潜水减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2例潜水减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潜水减压病患者,经高压氧治疗,治愈率为52.38%,好转率为30.95%,其中14例轻型患者,治愈率为50.00%;19例中型患者,治愈率为21.05%;9例重型患者,治愈率为33.33%;7例无效患者,有6例因发病时间太久未及时治疗而造成永久性损伤,其余患者高压氧治疗后无明显后遗症。结论:高压氧治疗潜水减压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两年收治脊髓型减压病23例。潜水深度20-55m,水下作业时间20-180min,不减压潜水。患者采用再加压、高压氧治疗同时,用中药1号作为辅助治疗。结果:痊愈16例(69.56%),好转4例(17.39%),无效3例(13.04%)。无效者均为慢性完全性脊髓型减压病患者,延误治疗时间30-42d,这可能由于脊髓组织损伤已有不可逆的器质性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型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Dcs)的效果。方法在医院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接受急救、空气再加压治疗、高压氧治疗、对症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常规治疗的急性脑型Dcs患者100例为对照组。100例急性脑型Dcs患者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β-七叶皂苷钠治疗。检测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同时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治疗结果。结果 ICP治疗后第3天,对照组和治疗组颅内压正常率分别为72.1%和95.7%;治疗后第5天,脑水肿正常率分别为84%和96%;出院时治愈率、好转率分别为88%和98%,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β-七叶皂苷钠的应用,可迅速降低急性脑型减压病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提高治愈率,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法治疗脊髓型减压病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法治疗脊髓型减压病引起排尿障碍患者30例为治疗组采用膀胱训练法治疗脊髓减压病排尿障碍30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法治疗脊...  相似文献   

14.
减压病是在环境压力快速降低并发生不安全减压时,由溶解的惰性气体在血管或组织中形成气泡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以威胁生命安全。目前,再加压吸氧治疗是减压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但并不能满足重症减压病的治疗需求,仍需药物辅助治疗。然而,防治减压病的可选药物有限,且尚未发现特效药物。多年来,学界在不断探索用于治疗减压病的药物,已探索并研究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炎药物、抗氧化药物、气泡消融药物及中药等。其中,应用中药防治减压病可能会是减压病防治领域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就20世纪80年代至今减压病药物治疗的研究与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减压病中,以脊髓型减压病较为多见,患者经过治疗后仍有下肢瘫痪伴大小便功能障碍也并不罕见。我院自1990~1996年共收治脊髓型减压病12例,分析发病至获得治疗的间隔时间与预后的关系及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来自沿海渔民,年龄18~45岁,从事潜水工作时间最短者为第一次水下作业,最长者为10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潜水作业后各种类型减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各种救治及预防措施的利弊。方法:统计我院2000~2007年间35例各种类型的减压病的致病因素、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5例全部痊愈,无效0例。根据不同类型的减压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确切,有效的预防是防止减压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结论:在高压氧舱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采用积极的前期防治措施可以减轻减压病的进程,为后期的治愈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慢性减压病是指急性减压病未能及时得到正规有效再加压治疗,患者症状和体征长期持续存在,以及在有或急性减压病基础上出现的减压性骨坏死.经市级职业病诊断组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丁洁  肖莉  张三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30+132-130,13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潜水捕捞致减压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7-9月间采用高压氧加压综合治疗56例潜水捕捞致减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采用高压氧加压综合治疗,其中痊愈32例(56%),好转23例(42%),无效1例(2%)。结论高压氧加压对潜水捕捞致减压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潜水医学中,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减压病以脊髓减压病较为多见.在失事潜艇的艇员脱险时,往往由于没有立即救治的条件,使脊髓减压病成为减员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实验通过对脊髓减压病大鼠NGF、TrkA和TNF-α蛋白表达的观察,分析减压病致脊髓损伤的自身保护因素与加重损伤的因素,及其时间分布的特点,认识脊髓减压病的发病规律,为治疗脊髓减压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两批高空减压飞行人员,第1批5例减压后14d拟Ⅱ型高空减压病(DCS)入院;第2批4例,减夺后次日入院。对两批的航卫保障及临床诊治进行了研究,制订出DCS的防治方案。预防DCS方案:高空飞行时要严格按规定用氧,尽可能多的吸氧排氮,在减压后立即着陆,卧床休息,禁止重复暴露,及时送院;治疗DCS方案:空军医院需装备治疗DCS高压氧舱,对高空减压者应全面检查血液生化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