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14例的经验。方法:2001年9月至2005年4月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施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4例。回顾分析手术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随访1~43个月。结果:1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约为3h,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无切口复发及肠梗阻。结论: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右侧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手助式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Liu FL  Ye F  Lin JJ  Xu XM  Xu J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05-1307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手助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在结肠无力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2例结肠无力症患者分为传统开腹手术(22例)和手助腹腔镜手术(2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费用),并随访术后排便情况。结果开腹组与手助腹腔镜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42例均行全结肠切除术,无手术死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别;但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腹腔镜组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但平均住院费用手助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早期肠梗阻。手助腹腔镜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2~14个月,两组平均排便(3.55±1.80)次/d。结论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均安全、简捷、有效,前者更有手术外观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手助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性进行腹腔镜和手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18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直肠前切除术6例,腹会阴联合根治术3例。结果 18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4min.其中腹腔镜组165min,手助腹腔镜组115min;平均出血量约170ml。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6h。全组病例无邻近脏器损伤,无吻合口漏。恶性肿瘤13例,随访1~18个月.未见肝转移、切口种植及吻合口复发。结论 腹腔镜和手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应用技术上可行,手助腹腔镜技术架起了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之间的桥梁,扩大了腹腔镜手术的范围和适应证;选择适当的病例,微创结直肠手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17例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与同期施行的59例传统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与传统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缩短,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提前,住院时间减少(均P<0.05)。提出手助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较传统开腹手术更优越。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要熟悉手术步骤,备好特殊用物,手术中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吻合方法提供不同的器械,做好配合工作。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 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科技术在右半结肠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施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右半结肠分离,辅助小切口,于腹腔外行肠系膜上动静脉周围淋巴清扫、右半结肠切除和吻合。无手术死亡,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5.7%(2/35)。平均手术时间181min,平均出血量94ml,辅助切口平均长5cm,平均术后住院日9d,术后早期肠梗阻1例。33例患者术后随访1~48个月,1例DukesC2期中分化腺癌患者,术后4个月发现双肺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全组患者的Trocar穿刺孔及腹壁切口无肿瘤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合于各期的回盲部和升结肠肿瘤。只要手术医师遵守肿瘤处理原则、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就能顺利地完成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直肠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对109例结肠直肠肿瘤病人进行手术,并对手术操作、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09例病人中转开腹手术11例,占10.1%。98例采用腹腔镜方法完成手术切除,其中结肠直肠腺瘤3例,结肠直肠癌95例。95例结肠直肠癌行姑息性切除5例,根治性切除90例;术式为Miles手术31例,右半结肠切除27例,乙状结肠切除18例,前切除16例,降结肠切除2例,横结肠切除1例。本组病人术中无其他脏器损伤、大出血、气体栓塞等发生,术后无因出现并发症而行再手术治疗者,无一例死亡。在进行根治性切除并达到术后半年以上的病人中,目前有局部复发1例,肝和肺转移各1例,术后复发转移率为5.7%。目前尚未发现有腹壁切口和穿刺孔转移。结论:腹腔镜结肠直肠肿瘤切除手术创伤小,安全、可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正中小切口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为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采用正中小切口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其中升结肠癌6例,盲肠癌2例,肝曲结肠癌1例。结果:7例经完全正中小切口完成手术,2例因肥胖于预定引流处置入腹腔镜,通过手助腹腔镜完成升结肠剥离。6例行D3廓清,3例D2廓清。手术时间平均(132.0±39.0) min,切口长度平均(5.6±0.8) cm。结论:采用正中小切口行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不仅可达到开腹根治手术的要求,而且具有操作安全、简捷、微创、术后康复快的优点。对于有手术盲区的病例,可于预定行引流处置入腹腔镜施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近期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前者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酌情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中超声刀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经腹腔镜行全结肠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4年5月间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全结肠(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均为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经完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3例,手助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1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67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47ml。术后排便困难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平均排便为2次/d。结论 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分离结肠系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手术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7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7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97.4%)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横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8例、Dixon术19例、Parks术8例、Miles术12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例、全结肠切除术2例。2例中转开腹行Miles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出血和肠瘘等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4(平均2)d。术后随访时间2-42(平均15)个月;死亡2例。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操作安全、创伤小,可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