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应用改良手助式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自2001年9月至2003年12月。应用手助式腹腔镜技术行右半结肠切除12例。结果 12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80~220min,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1~24个月,无切口肿瘤复发及肠梗阻的发生。结论 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右侧结肠恶性肿瘤病人,应用手助腹腔镜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Liu FL  Ye F  Lin JJ  Xu XM  Xu J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9):1305-1307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手助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在结肠无力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42例结肠无力症患者分为传统开腹手术(22例)和手助腹腔镜手术(2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费用),并随访术后排便情况。结果开腹组与手助腹腔镜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42例均行全结肠切除术,无手术死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别;但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腹腔镜组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但平均住院费用手助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早期肠梗阻。手助腹腔镜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2~14个月,两组平均排便(3.55±1.80)次/d。结论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均安全、简捷、有效,前者更有手术外观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手助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性进行腹腔镜和手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18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直肠前切除术6例,腹会阴联合根治术3例。结果 18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4min.其中腹腔镜组165min,手助腹腔镜组115min;平均出血量约170ml。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6h。全组病例无邻近脏器损伤,无吻合口漏。恶性肿瘤13例,随访1~18个月.未见肝转移、切口种植及吻合口复发。结论 腹腔镜和手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应用技术上可行,手助腹腔镜技术架起了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之间的桥梁,扩大了腹腔镜手术的范围和适应证;选择适当的病例,微创结直肠手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8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近期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前者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酌情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改良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14例的经验。方法:2001年9月至2005年4月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施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4例。回顾分析手术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随访1~43个月。结果:1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约为3h,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无切口复发及肠梗阻。结论:对于无远处转移的右侧结肠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手助式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三平面方式应用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右半结肠癌病人4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20例,应用三平面方式实施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以结肠上区为第一平面,以十二指肠外侧、结肠后叶筋膜间隙为第二平面,以胰十二指肠前间隙为第三平面。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中间入路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腹腔镜手术时间(66.8±6.5)分钟,术中出血(25.3±2.5)ml;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时间(90.4±15.8)分钟,术中出血(40.2±6.9)ml。研究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辅助切口平均长度、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穿刺口并发症、有无肠漏及腹腔感染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平面手术方式是将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分为三个平面进行处理,从而使手术本身难度减低,同时加强对局部胃结肠干的解剖认识,使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更易被医生掌握。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247例结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小切口组(小切口右半结肠切除术,123例)和腹腔镜组(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124例)。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处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种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相比腹腔镜组患者,小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减少[(193.6±44.3)比(130.5±51.2)min],住院费用明显降低[(402529±13658.5)比(35275.6±8446.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总存活率、远处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右半结肠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在结肠癌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具有手术创口小、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 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科技术在右半结肠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施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在腹腔镜下完成右半结肠分离,辅助小切口,于腹腔外行肠系膜上动静脉周围淋巴清扫、右半结肠切除和吻合。无手术死亡,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5.7%(2/35)。平均手术时间181min,平均出血量94ml,辅助切口平均长5cm,平均术后住院日9d,术后早期肠梗阻1例。33例患者术后随访1~48个月,1例DukesC2期中分化腺癌患者,术后4个月发现双肺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全组患者的Trocar穿刺孔及腹壁切口无肿瘤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合于各期的回盲部和升结肠肿瘤。只要手术医师遵守肿瘤处理原则、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就能顺利地完成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7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7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97.4%)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横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8例、Dixon术19例、Parks术8例、Miles术12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例、全结肠切除术2例。2例中转开腹行Miles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出血和肠瘘等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4(平均2)d。术后随访时间2-42(平均15)个月;死亡2例。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操作安全、创伤小,可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开腹的右半结肠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定型、而且普及范围广的手术方式,不同级别或普外科不同专业的医师,常常以此作为结直肠手术的入门术式.对于右半结肠癌,根据清扫淋巴结范围的不同,将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分为D1、D2和D3根治术,分别指清扫至肠周边缘淋巴结,系膜中饲养血管旁的中间淋巴结,以及各饲养血管根部的主淋巴结.传统的右半结肠切除术一般仅要求D2根治术,即清扫淋巴结至回结肠血管、右结肠血管、结肠中动脉右支即可.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ection,TME)原则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普及,以及腹腔镜技术的推广,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这一传统的手术方式也包含了崭新的内容,如完全腹腔镜手术、全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ection,CME)、D3根治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