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济南177原生质体和经紫外线照射的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形成杂种植株,但未能正常结实.杂种植株经子房诱导产生可育F0代;将F0代产生的4粒种子播种后产生F1代植株,对由其产生的F2代4个株系进行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分析表明,F2代植株的表现型及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亲本小麦.田间穗行、株系表型稳定,具有抗寒、茎杆硬、抗倒伏等优良性状.在分蘖数、单株粒重及千粒重等产量性状上亦有明显优势,此研究为培育体细胞杂种优良小麦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普通小麦济南177原生质体和经紫外线照射的高冰草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形成杂种植株,但未能正常结实。杂种植株经子房诱导产生可育F0代;将F0代产生的4粒种子播种后产生F1代植株,对由其产生的F2代4个株系进行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分析表明,F2代植株的表现型及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亲本小麦。田间穗行,株系表型稳定,具有抗寒、茎杆硬、抗倒伏等优良性状。在分蘖数、单株粒重衣千粒重等产量性状上亦有明显优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关联度分析法,对通辽地区25个蓖麻杂交F1代12个单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蓖麻杂交种产量构成各因素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一级分枝粒重>一级分枝蒴果数>门桩穗长>生育期>百粒重>主茎穗长>株高>一级分枝果穗数>主茎粒重>主茎蒴果数>主茎穗位,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为单株粒数,一级分枝粒重,一级分枝蒴果数,门桩穗长和生育期。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遗传背景相同的籼粳中间型重组自交系(RIL)9个品系与5个籼、偏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的F1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均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以单株产量、穗实粒数、株高和穗总粒数表现的优势较强,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的优势较弱;F1单株产量仅与父本穗长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杂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F1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父本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父本抽穗天数和千粒重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杂种的抽穗天数、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的获得关键在于要协调好产量目标、亲本产量构成因素和其杂种优势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麦杂种优势及遗传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单株粒重平均优势最强,次为单株穗数、千粒重。杂种一代除单株粒重和单株穗数外,其他经济性状与双亲的平均值密切相关。各种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为:株高;抽穗期;千粒重;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小麦双列杂交试验资料进行统算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株高、穗长、主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等六个性状基因作用方式属于加性——显性模型,不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小穗数以加性遗传为主,单株穗数的遗传只有部分上位性效应。本文并对供试亲本各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分布进行了讨论。该群体单株粒重最大潜力为20.576g/株,主穗粒数为63.07粒,单穗粒重为2.00g/穗。首次提了小麦各农艺性状适宜选择世代。  相似文献   

7.
利用25个蓖麻杂交种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一级分枝粒重、单株粒数、茎粗是蓖麻增产的重要因素,一级分枝粒重是育种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墨中小麦十四个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株高(X1),穗长(X2)、小穗数(X3)、穗粒数(X4)、穗粒重(X5)、千粒重(X6)、穗下节(X7)和单株粒重(Y)进行了相关遗传系数和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和穗粒数表现型值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大,因而可以把穗长,穗粒数作为高产组合的一个选择指标,通过两种方法的分析也得知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比遗传相关系数所给出的信息更佳,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不同红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对20个红花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证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百粒重单株有效果球数、二级分枝数分枝长度一级分枝数茎粗顶花球直径株高第一分枝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茎粗、一级分枝数、单株有效果球数、分枝长度、第一分枝高、百粒重为影响单株籽粒重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发现,百粒重、一级分枝数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在适当控制茎粗、分枝长度、第一分枝高、单株有效果球数的基础上,将提高百粒重、一级分枝数作为红花品种的主要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在0.0,3.0,5.0g/LNaCl胁迫下的抽穗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均达到极显著;在0.0,3.0g/LNaCl胁迫下,只有千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3.0,5.0g/LNaCl胁迫下,只有实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实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而千粒重的直接效应则较小。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水稻体细胞无性系与供体亲本、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与供体亲本杂种F1在8个谷粒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除千粒重及谷粒厚2性状显著小于亲本外,其余性状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无性系杂种F1的长厚比显著大于亲本杂种F1,而谷粒厚则相反.聚类分析将53个体细胞无性系及53个相应的杂种F1分别聚为4类 ,R3及R1F2各类别间8个谷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R3与R1F2谷粒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测定武昌夏季和广西秋季栽培的杂交早稻新组成威伐242F1、F2,汕优242F、F2,威20B,珍汕97B和湖大242的糙米率、精率、米粒长、米粒宽、粒形(长/宽)、垩白等级和碱消值。分析以上性状的F2变异,估算垩白等级和碱消值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52.26%和80.40%。同时研究了异地不同季别栽培条件对米质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对20个常用自选和引入的玉米自交系进行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到正向极显著吐丝期、株高、穗行数、单株叶片数、单株产量的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小,宜早代选择;单株产量的遗传进度较其余性状高,获得的遗传增量大,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以及它们所构成的选择指数对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进度都较高,通过这3个性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20个常用自选和引入的玉米自交系进行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到正向极显著; 吐丝期、株高、穗行数、单株叶片数、单株产量的遗传力较高, 受环境影响小, 宜早代选择; 单株产量的遗传进度较其余性状高, 获得的遗传增量大, 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 穗粗、行粒数、百粒重以及它们所构成的选择指数对单株产量的相关遗传进度都较高, 通过这3 个性状的间接选择或者综合选择, 都将会提高单株产量的遗传增量, 达到增加自交系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北方冬麦区建国以来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明显降低,尤以倒四节间缩短最大;茎粗、穗粒重、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均显著增大,千粒重对产量潜力的提高作用更大;干物重变化规律一致,但上部二叶和茎鞘干物重变化有所不同;80年代后推广的品种开花以后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增高,贡献率增大,而上部二叶光合能力提高;源—流—库逐步得到改良,今后品种选育应在改善库性状的基础上,协调三者平衡,进一步改良和选择源性状。  相似文献   

16.
The genetic basis of heterosis was studied through mid-parent, standard variety and better parent for 11 quantitative traits in 17 parental lines and their 10 selected hybrid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The characters were plant height, days to flag leaf initiation, days to first panicle initiation, days to 100% flowering, panicle length, flag leaf length, days to maturity, number of fertile spikelet/panicle, number of effective tillers/hill, grain yield/10-hill, and 1000-grain weight. In general the hybrid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respective parents. Significant heterosis was observed for most of the studied characters. Among the 10 hybrids, four hybrids viz., 17Ax45R, 25Ax37R, 27Ax39R, 31Ax47R, and 35Ax47R showed highest heterosis in 10-hill grain yield/10-hill. Inbreeding depression of F2 progeny was also studied for 11 characters of 10 hybrid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breeding depression were found in many crosses for the studied characters, but none was found significant. Selection of good parents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high yielding hybrid ric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7.
提出“多环节减少粮食损失,全方位降低粮食消耗”之对策,以实现2000年全国年产粮食5000亿公斤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农业生产上,杂种优势的利用是一项有效的增产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水稻杂种利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怎样进一步选育出早、丰、抗、优的新组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为了给选育杂交水稻新组合提供理论依据,现将1981年的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构建的遗传变异丰富的基础群体DNS2,进行了连续五轮歧化选择。本文综合选择结果,研究株高等性状在连续歧化选择中的效应。农艺性状的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各选择性状进展基本上与预期选择方向相符,选择同时引起了群体间非选择性状的差异。综合分析表明,对增加株高、增加或降低小德密度的选择效应比较明显。对株高的二向选择引起了性状间相关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具穗大粒多优势,但空壳粒多。喷施BA显著地降低杂交稻空壳粒和增加谷粒重量。三十烷醇对降低杂交稻空壳粒也有效果,对千粒重无明显影响。喷施GA、GA与磷或硼肥混合液,不同程度地降低杂交稻空壳粒,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乙烯利穗部处理,千粒重与对照持平或略有下降,但可促使结实粒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