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数控铣床、坐标钻床和多工位机床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这些机床在加工细小壳体零件时,其直接切削时间和更换刀具所需的时间差不多。因此,在零件加工的总时间中如果能减少刀具更换的次数和时间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多工位夹具,并采用可调节的组合刀杆和多刃刀具,以进行组合加工。采用以轴向进给的组合刀具形式,不仅能充分利用机床传动功率,而且有广阔的可能性来调整刀具的位置以适应成组加工,使之缩减加工时间。图1是可调多刀刀杆的简图。该刀杆做成法兰状,  相似文献   

2.
蔡锋 《工具技术》1993,27(11):21-21
<正> 目前精度IT6~IT9、粗糙度Ra3.2~0.8μm的中小孔多采用铰削加工,铰前底孔均需铰、扩、镗,铰削时一次切削完成。加工过程中标准铰刀对零件铰前底孔留量要求较严,留量太小,不能把前工序加工留下的痕迹铰去,余量太大,会使切屑挤塞在容屑槽中,冷却液不能进入切削区,影响加工面质量,并使铰刀负荷增大,磨损严重甚至崩刃,而且孔的圆柱度误差较大,尺寸精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批量小尺寸工件的多工序加工问题,提出了一种五工位钻攻一体专用小型机床设计方案。利用回转式工作台进行工位转换,配合立式滚珠丝杠结构和钻攻动力头,能一次装夹完成钻孔、倒角、粗铰和精铰等工序。文中介绍了机床整体结构,采用PLC作为机床控制系统核心,根据加工工艺对生产工序进行控制,实现多工序多工位连续加工。并以触控屏作为人机操控接口,便于操作者调整系统参数和监控加工过程,实现多孔零件的加工,简化机床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由苏联机床制造与工具工业部第一专业设计局(CKБ-1)设计,奥尔忠尼启则工厂制造的一些多工位组合机床,带有回转鼓轮的水平转动轴,因而称之为鼓轮式机床。这些机床是高生产率的。因为: а)在鼓轮式机床的装工件工位上安装、夹紧、放松和卸下工件,都是在加工工位上的工件加工的同时完成的。 б)鼓轮式机床是多位的,因而允许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各种工艺操作: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镗孔、铣削、利端面及其他。 в)在鼓轮式机床上,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与尺寸,在一个工位上同时加工几个工件。 由此可知,在鼓轮式机床上工作时,一个工作循坏中的…  相似文献   

5.
在设计缝纫机大连杆零件的专用机床时,按照零件的加工要求并考虑诸多因素,笔者采用了零件一次装夹、双面加工、夹具移动的机床配置型式。如被加工零件图1所示,在机床上要完成对零件的钻、扩、铰、挤压、刮端面等工序。  相似文献   

6.
16590-17590下大梁高效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晓伟 《广西机械》2014,(1):43-44,48
主要针对某型机梁类零件的典型结构的工艺性分析及加工方案的论证,全面阐述了在数字化加工中的具体实施过程,从而总结并提炼出指导性工艺生产资料,为生产大尺寸多型面薄壁零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变速箱上盖拨叉孔钻扩铰三工位组合机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速箱上盖拨叉孔直径小、孔深尺寸大、不连续且精度要求高,孔端无加工平面定位易折断钻头、精度难以保证等问题进行加工工艺分析,设计了工序比较集中的三工位钻扩铰组合机床,利用一套夹具装置对工件实行一次快速定位夹紧,避免了工件的重复定位误差;采用整体移动式导向模板,解决了细长刀杆刚度不足问题和精度不同的钻铰刀具的定位和导向问题;该机床实现了工件快速装卸,可靠定位夹紧,自动完成三个工位的工作循环,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为断续的拨叉深孔加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如何采用晶闸管调速系统控制1515型纺织机织机墙板加工中扩铰D25mm孔的切削用量;分析了墙板作为薄壁件的定位和夹紧方法以提高孔的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叫组合机床自动线生产实践证明,用组合机床加工那些需要完成大量工序的尺寸较大和较复杂的工件,能收到省人、省力、效率高、质量好及最佳的经济效果。然而,许多尺寸大而形状复杂的工件,由于工序多、精度要求高,不可能在一台单工位或移动工作台式组合机床上完成全部加工,由于工件尺寸和精度的限制又不能在多工位组合机床上加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高效率地完成全部加工,把工件的全部机械加工工序分摊在几台、十几台或几十台组合机床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组合机床通用部件朝着精度高、刚性好,结构先进、简单可靠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这些先进结构的采用使组合机床通用部件逐步更新换代。本文介绍的TEHY系列液压移动工作台是一种多工位的工作台,可将一个工件的钻、扩、铰或更多的工序由几台机床加工合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卡加工完成,可大大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并节省设备和人员。TEHY移动工作台系列有400、500、630三种台面宽度,570、700、800三种行程共九种规格,可满足各种加工的要求;其滑台体在全行程上可以在几个中间位置停留,并精确定位和锁死工作台;从一个工位到另一个工位的运动包括:快速运动→到位前缓冲(保证到位运动的平稳)→精确定位→锁死工作台→工序加工→加工完毕→松开工作台并拔销→快速运动到下一个工位→……;在工作台台面上可以安装夹具、工件或加工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珩磨工艺在汽车转向器阀套加工中存在的精度不足和效率不高问题,引入一种单冲程超硬磨料珩磨孔加工技术,即铰珩工艺.根据阀套的加工特点,设计相应的夹具和刀具方案,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铰珩工艺参数对加工性能的影响.参数经过优化的铰珩工艺,有效解决了阀套内孔加工的精度问题,取消了配磨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智能NC程序实现CIMS中的智能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加工中心主轴安装接触发式测头(TTP测头)作为加工的在线测量工具,针对本类零件的智能加工NC程序,及其与CAD/CAPP/CAM环境的集成方法。在加工中可以实现零件粗基准装夹定位自动调整;粗加工基于余量走刀次数自动划分;精加工质量监测补和钻孔、攻丝、故障预测等基于CIMS底层加工环境的智能化加工,并实现了智能加工质量监测补偿和钻孔、攻丝故障预测等基于CIMS底层加工环境的智能化加工,并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的电子枪G5/G6栅极部件全自动扩孔机,并着重介绍了设备各部分的设计构成。采用该设备可以自动完成电子枪G5/G6栅极部件产品的扩孔加工功能。该自动扩孔设备加工质量可靠,生产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在实际加工中有好多垂直面上的孔需要加工,而夹具又很难去夹持,因此这就给刀架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所设计的自动刀架主要实现两个面上孔的加工,同时也解决了垂直面上孔难加工的问题。所设计的刀架不仅可以实现钻孔加工,也可以实现扩孔、铰、攻丝和切削等加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工件进行在线实时检测的方法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了解决工件离线人工检测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设计了包括上料模块、图像采集处理模块、零件传送模块、筛选模块和控制模块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在线检测剔除系统。系统运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工业控制器,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作为检测方法,提高了工件检测的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该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改变程序的方法,运用和推广到其他表面品质检测的行业中。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用数控组合机床枪铰气缸盖组件的气门导管孔及座圈孔的工艺方案,并对机床关键部件的结构及功能做了介绍。该机床的设计及应用,解决了气缸盖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气门座圈面及导管孔的加工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新型钻、扩孔限位器的设计方案,配套在钻床上,适用于对孔深度要求高的工件钻孔、扩孔和攻丝。详细描述了该种专用限位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该限位器不仅能满足孔深度加工的尺寸精度,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对结构相似的零件加工具有较大的研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某厂原有铣钻机床在继电器控制系统方面的不足之处,通过采用编程控制对该机床进行改进,克服了原有的缺点,从而提高了机床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达到了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给系统的程序维护和改动带来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19.
GSHM7060四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卧式加工中心是一种高效、高性能的数控机床,在一次装夹中可进行四个面的铣削、钻孔、扩孔、镗孔、铰削、攻丝等多种工序的加工,最适用于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箱体零件以及曲型零件的加工。本文介绍了一种四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的机械结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通过建立高速加工中心机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床进行动力学分析,找出影响整机动态性能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结构设计修改方向,从而使机床具有更好的静态、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面向航空装配的六自由度钻铣机,利用0penInventor结合VS2008软件构建其加工仿真系统。以虚拟现实语言VRML为数据接口,从UG和CATIA中分别导入机床本体和加工零件,完成机床的三维运动学仿真。在研究0penInventor现有的挤压函数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工过程,给出改进算法,得到多轴加工过程中理想的刀具扫描体。最后利用生成的刀具扫描体完成加工仿真以及加工过程中的碰撞检测。通过验证,系统可以实现六自由度钻铣机的加工仿真,仿真效果真实,沉浸感强。此方法同样适用于任何形式多轴机床的加工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