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1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65例)、输卵管开窗手术组(81例)和输卵管切除手术组(69例),分别采用药物治疗、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比较3组的持续异位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和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输卵管开窗术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持续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宫内妊娠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输卵管开窗术组的宫内妊娠率与输卵管切除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开窗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更高的输卵管通畅率和宫内妊娠率,对患者生殖功能影响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病灶清除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病灶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观察组再次异位妊娠率、不孕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病灶清除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高输卵管通畅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率及不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05-1606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治疗的手术期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β-HCG下降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血β-HCG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中,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能提高患者宫内妊娠率,但仍不改善再次异位妊娠可能。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3933-3935
目的探究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切除术对异位妊娠术后妊娠及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异位妊娠术后复发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术期各项手术情况、术后7d血β-HCG水平及术后半年宫内妊娠率、宫外孕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β-HCG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宫外孕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相比,对异位妊娠术后复发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效果更优,能降低对患者机体损伤,提高宫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旋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2):153-154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取胚胎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这二种方式对输卵管妊娠治疗的效果,比较二种治疗方法 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治疗组68例,药物保守治疗组56例,术后跟踪回访1~3年,观察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术后宫内妊娠率腹腔镜治疗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后有更高的宫内妊娠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再次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的风险,因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不同手术方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8月入住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27例,按入组要求随机抽取38例进入A组,36例进入B组。A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或伞端妊娠物清除术(保守治疗),B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A组的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A组宫内妊娠17例(44.74%),B组12例(3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异位妊娠4例(10.53%),B组11例(30.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相比,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者再次宫内妊娠率稍高,异位妊娠率低,但具体术式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开取胚术联合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有再妊娠意愿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腹腔镜切开取胚术;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臀部注射甲氨蝶呤。比较2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水平下降至正常值范围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2组输卵管通畅率,以及2组随访1年后宫内正常妊娠率、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和流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输卵管再通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后宫内妊娠率显著增高,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切开取胚术联合甲氨蝶呤注射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再次妊娠,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与输卵管直接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71例)。两组分别行腹腔镜输卵管直接切除术、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再次异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治疗中,与腹腔镜下输卵管直接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刀、单极电切和开腹3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对术后再次妊娠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壶腹部妊娠177例,手术方式均为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其中采用腹腔镜下超声刀手术者71例(A组)、单极电切者54例(B组)、开腹手术者52例(C组),随访18个月,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A组再次妊娠42例(59.2%),其中宫内妊娠30例(42.3%),重复性异位妊娠12例(16.9%),继发不孕29例(40.8%),输卵管通畅60例(84.5%);B组再次妊娠22例(40.8%),其中宫内妊娠13例(24.1%),重复性异位妊娠9例(16.7%),继发不孕32例(59.4%),术后输卵管通畅37例(68.5%);C组再次妊娠19例(36.6%),其中宫内妊娠12例(23.1%),重复性异位妊娠7例(13.5%),继发不孕33例(63.5%),输卵管通畅35例(67.3%)。A组与B组、A组与C组再次妊娠率、宫内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但重复性异位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3组的继发不孕率均较高,可能存在更多的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3组重复性异位妊娠中输卵管粘连评分明显高于前次手术时的评分。 结论 输卵管妊娠采用腹腔镜下超声刀进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优于单极电切及开腹手术。输卵管粘连可能为术后重复异位妊娠及不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2%,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以往治疗方法大多采取患侧输卵管切除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已成为治疗输卵管妊娠且有生育要求患者的主要术式。目前对于患者输卵管切开后是否需要缝合尚存争议。本次研究对纳入患者分别行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术后全层缝合输卵管与输卵管开窗术,比较两种术式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再次妊娠结局,以期为临床开展腹腔镜输卵管异位妊娠保守手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开窗取胚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卵巢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镜手术且经病理确诊的14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66例和开窗取胚术83例,分别记为切除组和开窗取胚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和血清β-HCG水平下降率和恢复正常时间。术后均获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抗苗勒管激素(AMH)、阴道超声检查和随访妊娠情况。结果开窗取胚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54.37±6.38) min、(9.47±2.06) d,长于切除组[(49.50±5.75) min、(8.42±1.9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血清β-HCG下降率为(85.69±7.74)%、(90.17±4.36)%,低于切除组[(89.29±7.28)%、(93.25±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3个月血清AM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开窗取胚组术后3个月血清AMH为(3.52±0.48) ng/mL,高于切除组[(3.29±0.4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超声复查显示,开窗取胚组术后3、6个月患侧卵巢体积[(7.67±1.40)、(8.62±1.52) cm~3]和窦卵泡个数[(6.42±1.60)、(7.38±2.23)个]明显高于切除组[(6.95±1.34)、(8.07±1.46) cm~3和(4.98±1.35)、(6.53±2.0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随访资料显示,开窗取胚组宫内妊娠率(65.06%)高于切除组(4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延长且术后血清β-HCG恢复较慢,但较好保护卵巢生殖功能,提高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中非置入支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84例行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输卵管吻合术后管芯是否置入硬膜外支架分为置入支架组38例(76条输卵管)和未置入支架组46例(92条输卵管)。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吻合通畅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1年妊娠率。结果 2组均全部完成输卵管吻合术。置入支架组的术中输卵管吻合通畅率和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9%和96%,术后1年妊娠率为82%,未置入支架组相应分别为99%、98%和87%,2组的术中输卵管吻合通畅率、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1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未置入支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置入支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置入支架组(P均< 0.05)。结论 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中非置入支架法与置入支架法的效果相同,但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再孕的情况。方法对258例输卵管妊娠并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根据其意愿,187例采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观察组),71例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再孕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输卵管破裂现象。观察组,输卵管再通159例(再通率85.0%),宫内妊娠145例(再孕率77.5%),异位妊娠24例(异常率12.8%);对照组,输卵管再通47例(再通率66.2%),宫内妊娠37例(再孕率52.1%),异位妊娠9例(异常率12.7%)。两组再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输卵管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能够提高再孕率。  相似文献   

14.
林炫  陈丽平  杨进琼 《临床医学》2007,27(12):33-3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挤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03年至2005年腹腔镜下35例输卵管挤胚术(挤胚术)和30例输卵管开窗术(开窗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临床表现相似,挤胚术组及开窗术组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63.86%和3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挤胚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高,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挤胚术是异位妊娠特别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术过程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后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直接切开异位妊娠病灶取妊娠组织,观察组先于宫角处注射6U垂体后叶素,待子宫收缩后切开妊娠病灶,取出妊娠组织。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血清β-HCG、P、E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行输卵管切除术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的血清β-HCG、P、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术有较强的止血效果,术后血清β-HCG、P、E2水平降低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效果及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70例(观察组),另选取行开腹保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并分析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率密切相关的因素有r-AFS分期、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联合用药及接受助孕;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术后接受助孕、术后联合用药、输卵管通畅是影响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的独立因素.[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术后充分了解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时联合用药,并适当进行助孕措施,对提高术后妊娠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6年11月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21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开腹行保守性手术的13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再次宫内妊娠率、重复异位妊娠情况等。【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和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重复异位妊娠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及再次宫内妊娠率高的特点,对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宜尽早进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用药预防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患者41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患者4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或妊娠胚胎物挤出术,术中给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及腹腔灌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术,术后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结果 治疗组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用药预防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阴道子宫输卵管插管注入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方法:在X线透视下,采用输卵管再通专用器械,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了解孕囊位置,穿刺孕囊并注射甲氨蝾呤,使孕囊死亡。选择同期符舍保守治疗条件的输卵管妊娠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2例插管均一次成功,39例治愈,治愈率92.86%。3例治疗后13-hCG下降,转手术治疗。11例术后3个月输卵管造影提示惠侧输卵管通畅。结论:经阴道子宫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是输卵管妊娠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最大限度的保持输卵管通畅,从而保留生育功能,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