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使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可以补偿稳态负载电压谐波,同时保证其动态响应特性,提出一种双闭环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和多重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并联运行的单相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复合控制策略。将SVPWM技术应用到DVR的H桥逆变单元,在引入单相坐标旋转变换的基础上分析了单相SVPWM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其实现方法。单相基波同步坐标系下双闭环PI控制保证了DVR对电压暂降的补偿效果,增加了对指定次谐波补偿的电压环多重PR控制,以代替多重同步旋转坐标下的PI控制,实现了对指定次谐波电压的无静差补偿。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动态电压恢复器的谐波补偿数字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可以补偿低次谐波电压,克服数字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其电压补偿效果,提出了一种电压外环基波比例谐振(PR)控制和电感电流内环指定次谐波PR控制的双闭环数字控制策略。重点分析了虚拟LC法和阶跃响应不变法对PR控制器的离散化效果,采用了更为直接的数字设计方法,并对离散域下基波PR控制器和指定次谐波PR控制器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设计,避免了采样、计算延时等对稳态误差和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11k V·A的DVR样机,并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DVR样机能够满足敏感负载对电压质量的要求,数字控制系统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无串联变压器型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DVR)装置中多电平逆变器的运行性能,使得DVR装置在补偿负载电压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系统电压的谐波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和改进比例谐振(Modified Proportional Resonant,MPR)双闭环控制器并联运行的单相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复合控制策略。将SPWM应用于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中,可使逆变器获得较高的等效开关频率以及较低的开关损耗;基于同步速旋转坐标系下的PI控制能够确保DVR装置对负载的电压暂降补偿能力;增加了对指定次谐波补偿的电压环MPR控制,可实现对谐波电压的无静差补偿。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电网中电压凹陷发生的时间不多,动态电压恢复器(DVR)通常都处于备用状态。为了提高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效率,提出了静止坐标下的谐振控制器,避开复杂的坐标变换方法简单地检测出指定次数的谐波。应用这种静止坐标下的谐振控制器对指定次数的谐波电压进行闭环控制,使DVR具备补偿谐波电压的功能,而对基本DVR的电压凹陷补偿性能的影响很小。还提出了应用δ算子实现谐振控制的途径,提高了DVR的效率。通过M ATLAB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消除指定次数谐波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静止坐标下的谐振控制器,避开复杂的坐标变换方法,简单地检测出指定次数的谐波。应用这种静止坐标下的谐振控制器对指定次数的谐波电压进行闭环控制,简单的加到动态电压恢复器DVR(DynamicVoltageRestorer)系统中以达到谐波电压补偿功能,而对基本DVR的电压凹陷补偿性能的影响很小,提高了DVR的效率。分析谐振控制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指出在加入DVR控制系统中进行谐波补偿时不会引起有功功率的流动,对直流侧的能量影响较小。通过Matlab仿真确定了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绝大部分指定次数的谐波。  相似文献   

6.
孙伟  任永峰  郭鲲  刘海涛  柳福 《电源技术》2016,(10):2017-2019
针对动态电压恢复器(DVR)传统PI控制器在跟踪快速变化的正弦信号时存在稳态误差和抗干扰性能差等方面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比例谐振(PR)控制的DVR复合控制策略,可实现对DVR指令补偿电压的无静差跟踪,并且设计了电流内环控制器及分析了比例谐振复合控制策略的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DVR能够很好地补偿各种电压跌落状况,保证了风电机组正常运行,提高了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相似文献   

7.
任意负载条件下动态电压恢复器的复合谐振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反馈控制器应用于动态电压恢复器时存在稳态误差较大、负载适应性差、难以对非线性负载进行电压补偿等问题,提出一种任意负载条件下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DVR)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利用谐振控制实现对负载的无静差电压补偿,结合前馈控制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针对非线性负载在DVR串接电容上产生的谐波电压问题,引入一种电容谐波电压的抑制方法,该方法实时检测电容谐针对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反馈控制器应用于动态电压恢复器时存在稳态误差较大、负载适应性差、难以对非线性负载进行电压补偿等问题,提出一种任意负载条件下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DVR)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利用谐振控制实现对负载的无静差电压补偿,结合前馈控制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针对非线性负载在DVR串接电容上产生的谐波电压问题,引入一种电容谐波电压的抑制方法,该方法实时检测电容谐波电压所对应的谐波电流成分并控制DVR产生反向的谐波电流,间接消除了DVR输出电压中的谐波成分,显著提高了动态电压恢复器对任意负载特别是对非线性负载的电压补偿能力。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带谐波补偿功能的动态电压补偿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石游  杨洪耕 《电网技术》2006,30(14):36-40
根据传统静止坐标和d-q坐标关系推导出相应的静止坐标下的谐振控制器来检测出指定次数的谐波,应用这种静止坐标下的谐振控制器对指定次数的谐波电压进行闭环控制,简单地加到动态电压补偿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DVR)控制系统中以达到补偿谐波电压的目的,而对DVR的基本电压暂降补偿性能的影响很小,提高了DVR的效率。分析了该谐振控制器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指出在将其加入DVR控制系统中进行谐波补偿时不会引起有功功率的流动,对直流侧能量的影响也较小。仿真验证了该控制器不会引起DVR直流侧的功率流向,并可消除绝大部分指定次数的谐波。  相似文献   

9.
电流跟踪控制策略是决定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补偿性能的关键。针对并联APF常规电流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方法对负载主要次谐波分量补偿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APF的新型指定次谐波电流控制策略。控制策略在常规电流PI控制基础上,对负载电流主要次谐波(5、7、11、13次)进行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而对其余次谐波采用常规PI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等效奇次谐波谐振器的单相DVR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单相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数字控制方法。采用单相构造三相的方法可以得到需要的旋转坐标量。使用旋转坐标系下的重复控制模块,该模块可以等效为静止坐标下的一组奇次谐波谐振器,从而可以补偿单相系统中的奇数次谐波。加入前馈和PR控制器可以增加基波频率处的增益,加快动态响应。文中控制系统无电流环,结构被简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抑制谐波,对电压跌落和负载扰动响应迅速。  相似文献   

11.
郁百超 《电源学报》2012,10(4):101-106
微功耗直流稳压器采用电压切割和电压补偿的方法,实现了对直流电压的稳定或调整,该直流稳压器最大特点是,主电路不采用PWM脉宽调制,不产生EMI干扰,因此功耗极小而寿命极长,输出直流电压调整率高,效率高达99.5%,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电路简单,制作安装容易,其成本、体积、重量、功耗都是传统直流稳压器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郁百超 《电源学报》2012,10(5):94-98,102
微功耗交流稳压器采用极简单的电子电路和稳定直流电压的方法,实现了对交流电压的稳定或调整,可稳定交流大功率或电力电源;该交流稳压器最大特点是,不采用工频变压器或工频电感,主电路不采用PWM脉宽调制,不产生EMI干扰,因此功耗极小而寿命极长,输出正弦波不失真,效率高达99.5%,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电路简单,成本低,制作安装容易。  相似文献   

13.
基于FPGA控制的多电平电压质量调节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基于4 H桥级联9电平结构的电压质量调节装置,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数字信号处理控制,针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电压质量问题,提供了综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电压暂升、电压暂降、电压谐波、电压波动等问题进行复合补偿,从而保证系统的电压质量。最后设计研制了0.1 MVA/400 V低压样机,对于各种电压质量问题进行试验,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装置可以有效补偿各种电压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电网电压不平衡对并网的电力电子装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采用传统控制方法时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在电网电压不平衡下的工作特性.为了降低不平衡电压对SVG的危害及其对负载的影响,在SVG补偿无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目标补偿控制策略.当电网电压严重不平衡时,SVG就从补偿无功的功能切换到补偿电压不平衡的功能,扩展了SVG的功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电压稳定研究述评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对国内、外电压稳定研究的现状做了概述,内容涉及到电压稳定研究的必要性、工业界的需要、模型与仿真、不稳定机理、防范措施和解析工具等,其中特别突出了对于与电压稳定性相关的安全性评估中的计算机方法和实时方面的问题。力求使读者掌握关于电压稳定研究的总体框架,并使一些重要概念清晰化。进而在此基础上指明了一些有待研究的方向,特别是紧密围绕工程需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省电力系统双母线接线方式中,因为设计原理的原因会发生因直流失压导致交流小母线失压的情况,为此简单介绍此种电压互感器二次切换原理,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供电系统的电压下凹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肖遥  李澍森 《电网技术》2001,25(1):76-77
随着用电设备的技术更新,尤其是数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用户对供电系统的电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美发达国家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供电电能质量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应用成果,并于90年代初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对电压下凹和上凸进行限制,介绍了电压下凹和上凸的基本概念,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并对中国今后在此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和投切无功补偿设备时对电压波动的限制要求,确定了1000 kV荆门变电站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和分组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保证低压设备运行的安全及灵活性,根据有关设计规程,结合工程实际经验,提出了主变压器第三线卷额定电压、低压电抗器和低压电容器的最高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研究结论已作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研制和开发的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它的基本特征.针对氧化锌避雷器的三个最重要的参数:额定电压、持续运行电压和雷电波残压,给出了不同使用场合的避雷器的技术参数及选用原则.正确选择氧化锌避雷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0.
瞬时电压补偿装置的零序电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瞬时电压补偿装置(DVR)产生零序电压及其放大机理。分析表明,即使系统不存在零序回路,DVR都会在补偿控制中向系统注入微小的零序分量,该零序分量会对无零序回路系统侧电压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并消除指令中的零序分量,以破坏无零序电流回路系统的零序电压正反馈条件,消除DVR注入零序电压的不良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策略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