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A.  Van  Deun  A.  Hamid  Salim  K.  J.  M.  Aung  Md.  A.  Hossain  N.  Chambugonj  Md.  A.  Hye  A.  Kawria  E.  Declercq  张宗德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06,(4)
地点:孟加拉国现场项目.目的:比较常规使用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法改变的有效性.设计:75个现场临床检查地点,使用常规1%碱性复红加热15分钟的萋-尼氏染色法(ZN).盲法对照检查ZN 1%与ZN 0.3%碱性复红染色5分钟,或ZN 1%5分钟与Kinyoun冷染色法的双份涂片的结果.结果不符时进行复检.结果:假阳性的数目可对照时,Kinyoun 氏法的敏感性比ZN 1%5分钟低的多(85.6%对93.0%,P<0.001).ZN 1%5分钟的敏感性不比0.3%5分钟染色高(89.9%对86.5%).常规使用的1分钟的ZN检查法比本研究中的其它方法查出的阳性数都要高.结论:Kinyoun 氏冷染色法在现场临床条件下的敏感性不令人满意.WHO/IUATLD推荐的0.3%复红5分钟的敏感性和原来的1%ZN法5分钟没明显区别,但1分钟加热染色法更好.降低复红浓度、减少染色时间可能会增加出错的机会.结核项目中使用的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的热ZN法不应当鼓励去改变.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痨与肺病联盟的指南所提供的萋尼氏染色内容,在某些方面缺乏实用性,本文给出的建议意在对指南加以补充。这些建议是建立在有关碱性复红染色和染色液的试验以及实际经验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地点:孟加拉国现场项目。目的:比较常规使用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法改变的有效性。设计:75个现场临床检查地点,使用常规1%碱性复红加热15分钟的萋-尼氏染色法(ZN)。盲法对照检查ZN 1%与ZN 0.3%碱性复红染色5分钟,或ZN 1%5分钟与Kinyoun冷染色法的双份涂片的结果。结果不符时进行复检。结果:假阳性的数目可对照时,Kinyoun氏法的敏感性比ZN 1%5分钟低的多(85.6%对93.0%, P<0.001)。ZN 1%5分钟的敏感性不比0.3%5分钟染色高(89.9%对86.5%)。常规使用的1%15分钟的ZN检查法比本研究中的其它方法查出的阳性教都要高。结论:Kinyoun氏冷染色法在现场临床条件下的敏感性不令人满意。WHO/IUATLD推荐的0.3%复红5分钟的敏感性和原来的1%ZN法5分钟没明显区别,但1%15分钟加热染色法更好。降低复红浓度、减少染色时间可能会增加出错的机会。结核项目中使用的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的热ZN法不应当鼓励去改变。  相似文献   

4.
地点:孟加拉国现场项目。 目的:比较常规使用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法改变的有效性。 设计:75个现场临床检查地点,使用常规1%碱性复红加热15分钟的萋-尼氏染色法(ZN)。盲法对照检查ZN1%与ZN0.3%碱性复红染色5分钟,或ZN1%5分钟与Kinyoun冷染色法的双份涂片的结果。结果不符时进行复检。 结果:假阳性的数目可对照时,Kinyoun氏法的敏感性比ZN1%5分钟低的多(85.6%对93.0%,P〈0.001)。ZN1%5分钟的敏感性不比0.3%5分钟染色高(89.9%对86.5%)。常规使用的1%15分钟的ZN检查法比本研究中的其它方法查出的阳性数都要高。 结论:Kinyotm氏冷染色法在现场临床条件下的敏感性不令人满意。WHO/IUATLD推荐的0.3%复红5分钟的敏感性和原来的1%ZN法5分钟没明显区别,但1%15分钟加热染色法更好。降低复红浓度、减少染色时间可能会增加出错的机会。结核项目中使用的较高浓度和较长时间的热ZN法不应当鼓励去改变。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结核杆菌抗酸染色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抗酸染色中温度因索对痰涂片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比较不加热染色方法与经典萋-尼染色法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不加热染色20min以上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与经典萋-尼染色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温度变化观察可为基层痰检的染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抗酸杆菌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现今仍采用比较古老的萋一尼氏染色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染色效果也可靠,但其缺点是复红染色时间较短,因而抗酸杆菌着色浅,镜下不易发现,阳性检出率往往不高。我们通过较长期的实践摸索,为提高染色质量,对染色法做了一些改进,使用效果较佳,现作简要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1000例初发结核患者痰样本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荧光镜检法和萋-尼氏抗酸染色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其中荧光镜检法检出阳性569例,阳性率56.9%,萋-尼氏抗酸染色法检出阳性395例,阳性率39.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荧光镜检法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氏抗酸染色法,建议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可避免假阴性和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萋尼石炭酸复红法是抗酸性细菌的一种标准染色技术。据以往一些作者的试验报告,这种染色方法能使组织切片中的各种血吸虫卵产生不同的染色反应。本文作者对动物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的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牛血吸虫、S、inter-calatum,S.mattheei,S.rodhaini及曼氏血吸虫与S.rodhaini的杂交种的虫卵进行了试验。将各种宿主的组织标本经Dubosq-Brazil液固定后制成的切片,用Rousset等  相似文献   

9.
继1882年Koch用特殊染色法,在结核病人和实验感染动物的病理材料中发现结核杆菌后,1885年Ziehl-Neelsen又成功地革新了Ehrlich的广泛对比染色法,创造了沿用至今的萋—尼氏染色法,为结核病病源学诊断奠定基础。痰涂片萋—尼氏染色法操作技术简便,比较客观,误差较小,可靠性强,并且有较高的可比性。在现代防痨工作领域中广为采用。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萋-纳二氏法与贵刊1989年11卷3期介绍的改良法进行迫试,结果200份痰标本,萋-纳二氏法和改良法阳性率分别为39.0%和36.5%;以全片1~3条菌的阳性痰10份和 ~ 的阳性痰20份进行检菌量的比较,前组萋-纳二氏法和改良法分别检菌16条和19条;后组萋-纳二氏法和改良法分别检菌557条和493条,两法阳性率及检菌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改良法对某些菌株有褪色作用,故其是否理想,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过去作抗酸菌的涂片检查,认为涂片不宜过厚,否则染料会遮盖标本影响检出率。实际上过去采用萋尼氏薄涂片取痰液标本太少,检出率不够高。采用厚涂片法,取痰液标本比薄片量多3~5倍,大约0.1毫升,从而提高了检出率。据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所报道,330份痰标本同时采用厚涂片、浮游集菌、培养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检出率分别是21.9%、11.6%、21.3%,以厚涂片的检出率为最高。我们曾选择肺结核患者痰标本300份,每份标本用萋尼氏抗酸染色(即薄涂片法)和厚涂片抗酸染色两种方法,每种方法作两张痰片,结果是萋尼氏法检出率为27%,而厚涂片检出率为42%,厚涂片法明显高于薄涂片。  相似文献   

12.
结核杆菌由于长期化疗,菌体着色不均,萋尼氏抗酸染色有涂片、固定、脱色及复染等步骤,在专科医院大批检查时,这种染色方法比较繁琐。我们将金永(Kinyoun)和盖鲍特《Ganbott)染色法加以改进。方法如下:一、金永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配合防痨工作。我们参照美国学者GP.Youm as介绍的抗酸杆菌冷染法与萋奈氏加热法做了比较。冷染法结果满意,菌体易辨认,操作简单,易掌握,值得推广使用。多年来实验室一直沿用加热法做抗酸杆菌的染色,操作时深感此法烦琐,除需专人定时加热外,还可因加热距离不当,致染色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涂片与培养的结果,结核杆菌培养对诊断结核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萋尼氏抗酸染色镜检和改良罗氏(L-J)培养.结果 痰涂片阳性率为26.78%,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30.35%.结论 结核杆菌培养敏感性优于涂片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85年用痰厚片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核杆菌。并与萋纳氏抗酸染色薄片法作了比较,证明该法操作简便,阳性率高,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一) 试剂配制:(1)染色剂:碱性复红8克,溶于95%乙醇100毫升中,研磨溶解均匀,加5%石碳酸溶液900毫升。(2)脱色剂:5%盐酸酒精:浓盐酸5.0毫升95%乙醇95毫升混合。(3)复染液:亚甲兰0.1克,95%乙醇50毫升,10%氢氧化钾1.0  相似文献   

16.
结核分支杆菌染色时加温因素对菌量检出影响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312000钱小毛本文对萋尼氏染色时的加温条件,包括热染法和冷染法,以及热染法不同的保温时间进行了实验效果比较,现将结果简报如下。收集痰检阳性患者昼夜痰液,经NaOH处理、3000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痰标本质量对抗酸杆菌检出的影响.方法 直接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对2005~2006年莎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8 860份痰标本分析.结果 8 860份痰标本中1 881份抗酸菌阳性,阳性检出率 21.23%.结论 痰标本的质量、性状、留痰时间与阳性检出有很大关系,应提高留痰质量,重视晨痰的留取.  相似文献   

18.
3479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痰标本抗酸杆菌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法抗酸染色。对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479例痰标本。抗酸杆菌阳性829例。阳性率23.8%。痰标本的性状、留痰时间对抗酸杆菌检出有很大影响。结论:应提高留痰质量。重视晨痰的留取。  相似文献   

19.
背景:塞内加尔达喀尔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目的:比较荧光显微镜和明视野显微镜检查抗酸杆菌的结果。方法: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期间2630份痰标本被同时制备2种涂片,在1000倍物镜下分别进行萋-尼氏染色和荧光显微术检查,并应用这两种方法同时检查一例标本的68张涂片来确定判断一张涂片为阴性所需的检查时间。结果:诊断和随访检查时两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6.9%和92.3%。当标本中每100个视野至少10条菌时,两者的检出率相似,但当标本中每100个视野少于10条菌时,荧光显微术的检出率较高。在同倍物镜下,荧光显微术判断一张涂片为阴性所需的检查时间平均为3分34秒,而萋-尼氏染色技术需7分44秒。结论:两者的检查结果非常相似。对于含菌量少的病例,荧光显微镜似比明视野显微镜的检出率更高,而且所需检查时间少一半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1984年3月6日至4月13日门诊或住院病人所送之痰200例作为标本。每一痰标本分别作薄厚涂片各1张,以萋—尼氏法染色,每片观察100个视野。记录标准为1~10条;11~20条;21~30条;31~40条;40条以上及数不清等6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