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常规进场和着陆引导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目前国外航母着舰系统的组成和应用情况。为了提高舰载机在航母上着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相控阵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跟踪精度高、跟踪稳定等优点,研究了相控阵雷达作为航母主要着舰设备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体化双波段雷达和JPALS组成的联合着舰系统是未来航母着舰系统的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近舰区舰艉流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颢 《电子科技》2016,29(10):76
舰船在航行过程中会受到海洋大气环境的影响,导致在舰船艉部会产生舰艉流。在舰载机着舰的过程中,舰艉流的存在会对舰载机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舰载机着舰安全性和飞行品质的降低。文中研究了舰载机进舰过程中舰艉流的影响,结合美军标MIL F 8785C中关于舰艉流的相关说明,在Matlab环境中建立舰艉流模型并仿真舰艉流速度的空间分布,最终得到舰艉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产生的总扰动速度。该仿真结果需要实测数据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3.
潘海飞  王欣  沙峰 《信息技术》2013,(4):116-120
舰载机自动着舰引导系统是现代航母舰载飞机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舰载机安全着舰的重要保障。研究了自动引导着舰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甲板纵向和侧向运动分别进行补偿方法,纵向甲板运动补偿上采用基于AR模型的预估器和采用基于超前网络的补偿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舰载机纵向上同步跟踪甲板运动;侧向甲板运动补偿上,一方面让自动着舰引导系统的测量轴迅速跟踪到甲板中线,另一方面根据飞机侧偏速率等于舰船侧偏速率的原则引入侧向补偿指令,最终使得飞机侧向着舰轨迹沿着甲板中线。  相似文献   

4.
在舰载机着舰过程中,着舰指挥官需要根据飞机的飞行状态和外部条件等因素对舰载机着舰进行实时的调度,确定安全高效的着舰次序。针对舰载机群着舰排序问题,不仅考虑多种因素对着舰排序的影响,而且考虑舰载机着舰失败对着舰排序的影响,提出以减少延迟时间和延误成本为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提出改进遗传算法,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仿真实验发现优化后的着舰顺序能够有效地减少延迟时间和延误成本,从而提高甲板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纵向甲板运动补偿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纵向甲板运动主要造成理想着舰点高度的变化,给着舰过程增加了难度,同时也严重威胁了舰载机着舰的安全性。为了减小由甲板运动引起的着舰误差,基于超前网络设计了甲板运动补偿器,并通过卡尔曼最优预估理论设计了甲板运动预估器,将甲板运动通过预估器和补偿器后加入纵向自动着舰导引系统中,实现了舰载机着舰末端过程甲板运动的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甲板运动预估器与补偿器可以有效地补偿由于纵向自动着舰导引系统在有效频率段内存在的相位迟后所引起的着舰误差,提高了舰载机着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马瑞兴  岳艳 《电子测试》2020,(6):55-56,71
一舰载机着舰舰面效应与补偿方法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何为舰载机着舰舰面效应,随后分析力这种效应对安全着舰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来一些针对性的补偿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由光电载荷、信息发送设备、信息接收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等组成的无人僚机着舰进近引导系统(CAGS),利用方位导引方法实现长机对无人僚机的着舰进近引导。该系统摆脱了对卫星导航技术的依赖,且无人僚机无需额外搭载用于进近引导的雷达或光电设备。  相似文献   

8.
以舰载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舰载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H2全信息预见控制器的舰载机自动着舰控制系统,实现了舰尾流干扰的抑制和下滑道的跟踪。以某舰载机为受控对象,进行非线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H2全信息预见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对舰尾流干扰的抑制效果,获得较快的系统响应和满意的轨迹跟踪效果,控制效果优于PID控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建立了塔康导航系统测距和测向的数学模型,然后研究了塔康导航系统在航母舰载机编队作战中的重要性及干扰塔康后对航母舰载机作战的影响,最后从技术角度分析了干扰塔康导航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舰载机在着舰过程中需要清楚舰载机实时的真实空间位置。针对激光测距机距离交汇定位的方法,对该定位方法进行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激光测距机的测距误差,另一类是距离交汇定位方法的误差。以激光测距的原理为基础,分析影响激光测距的误差源并给出误差修正公式。以距离交汇定位方法模型为基础,分析各误差产生原因并给出用该方法解算时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分析结果表明,当舰载机距离航母1 km时,定位误差在分米级,能够满足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钱国红  顾海燕 《电讯技术》2016,56(5):591-598
回顾了美国着舰引导系统及着舰数据链发展历程,分析了各着舰引导系统对信息传输需求的差异,总结了各着舰数据链的功能性能特征,描述了美国着舰数据链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新型着舰数据链的技术体制,最后指出了对我国着舰数据链技术及应用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全自动着舰技术是保障航母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设计了一种全自动着舰仿真系统,并提出了设备切换和完好性判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仪表进近飞行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飞行程序设计理论和可操作的准则。进近飞行程序、资料是规范进近飞行活动的基本准则,是飞行指挥员、飞行人员组织和实施飞行活动的重要依据,对保证飞行安全、顺利完成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就起始进近航段、中间进近航段、最后进近航段有关程序、准则及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刘菁 《现代导航》2014,5(1):75-78
本文介绍由美国国防部(DOD)立项,能够满足未来"支持作战的精密进近与着陆系统"的联合精密进近与着陆系统(JPALS),分析了该系统在国外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5.
王鼎 《电视技术》2012,36(17):131-134,162
微波着陆系统(MLS)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地基着陆引导系统,它具有比仪表着陆系统(ILS)更加完善的引导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航空的精密着陆引导需求。简要介绍了MLS的系统组成和接收机测角单元的信号处理流程,提出了一种MLS中频数字化接收机载波同步的改进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人机着舰关键技术仿真验证的迫切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reator/Vega Prime的无人机着舰仿真验证系统。首先分析了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和结构组成,以此进行了实现方案流程设计。然后讨论了如何利用Creator/Vega Prime技术设计三维着舰场景,进而重点研究了飞行数字仿真和图像导航两项关键技术的仿真验证方法。最终基于智能可控飞行器的硬件平台实现了所提出的着舰仿真验证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具备多样化任务模拟、操纵手训练和关键技术验证三项功能。  相似文献   

17.
汤卫红 《现代导航》2016,7(6):391-395
SB-JPALS是联合精密进近与着陆系统(JPALS)中的一种重要应用,用于支持飞机的全自动着舰。为保障系统的完好性性能,SB-JPALS在舰载端通过一系列监测算法对包括卫星钟、卫星星历、电离层、对流层、多径和接收机故障等故障源进行分类监视。同时充分考虑了舰艇运动、载体形变对完好性监测的影响,在舰面端和机载端引入惯性导航系统对完好性监测性能进行辅助和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卫星导航着舰的高精度和高完好性性能要求以及着舰特殊的应用环境,对SB-JPALS系统的完好性技术开展研究,分析其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答着陆系统(Transponder Landing System,TLS)是一种基于应答机的精密进近着陆引导系统,采用相位干涉仪测角原理获得飞机的方位和仰角信息。从应答着陆系统的基本测角原理入手,分析了该系统的测角精度和误差来源。重点分析了因接收通道不平衡和多基线干涉仪测角的相位模糊引起的相位误差,并针对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消除接收通道失衡和噪扰条件下解相位模糊的办法。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目前四种传统的精密进近着陆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并在分析惯性导航设备、 气压高度计、无线电高度表等辅助着陆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模式处理架构,通过模式管理配置既可以使用单一手段的精密进近着陆模式,又可以包含基于惯导、 高度表辅助的增强精密进近着陆模式,着陆引导方式也更加灵活、高效,并能够获得更加精确、 连续、可靠的着陆引导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