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和传统的化疗方法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并选择高效的治疗组合,研究其凋亡机制。方法:鉴定3组肝癌细胞——MHCC97-H(原肝癌细胞株),HK3细胞(转染空质粒的MHCC97-H细胞)和21543细胞(转染含HBx-shRNA质粒的MHCC97-H细胞);RT-PCR检测RNA干扰对HBx mRNA沉寂作用,CCK8和TUNEL分别检测RNA干扰HBx后化疗药物对MHCC97-H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与MHCC97-H细胞组比较,21543细胞的HBx mRNA水平下降约91%,HK3细胞HBx mRNA水平下降不明显;RNA靶向干扰HBx基因后的肝癌细胞(21543细胞)较原肝癌细胞(MHCC97-H细胞)和HK3细胞增殖明显减慢,而后两种细胞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种不同细胞加用3种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0~120 mg/L)、顺铂(0~32 mg/L)后细胞生长明显减慢并呈浓度依赖性,以RNA靶向干扰HBx基因后的21543细胞生长抑制最明显;相同浓度的氟尿嘧啶对3组不同肝癌细胞均可引起细胞凋亡,以21543细胞凋亡最明显。结论:RNA干扰HBx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增加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RNA干扰HBx基因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使肝癌细胞凋亡更明显,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Cl_(2)诱导缺氧环境对肝癌MHCC97-H细胞产生的影响,研究CoCl_(2)处理下MHCC97-H细胞中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及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分别在对照组(21%O_(2))和实验组(20μmol/L CoCl_(2))处理下培养MHCC97-H细胞,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蛋白质表达(HIF2α、G9a、Reptin),于0h、6h、24h、48h、72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于6h、24h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Cl_(2)处理的MHCC97-H细胞中HIF2α、G9a、Reptin蛋白质表达显著升高(P<0.05),细胞活力降低,72h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h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CoCl_(2)处理可对肝癌MHCC97-H细胞产生明显影响,20μmol/L CoCl_(2)即可导致细胞内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变化,影响细胞的活力和凋亡。  相似文献   

3.
韩亚蓉  魏灿英 《中外医疗》2008,27(10):48-49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菌株HYR-08的色素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其的肝癌细胞MHCC97-H,用不同浓度的色素干预培养物,用显微计数法计数,观察其生长曲线的变化.用MTT此色分析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色素提取物对MHCC97-H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色素干预后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或促凋亡效果.这种效应存在剂量依赖性(P<0.05).肝癌MHCC97-H细胞的抑削率与色素浓度相关(r=0.928,P<0.001).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菌株HYR-08的色素提取物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存在抑制和促凋亡或死亡的作用,且这种效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和色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对体外培养MHCC97-H 肝癌细胞中肝再生磷酸酶3(PRL-3)表达水 平的影响,以及对肝癌细胞侵袭力的作用。方法 在24、48 及72 h 测定经不同浓度梯度索拉非尼处理 MHCC97-H 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以筛选合适的干预浓度和时间。采用MHCC97-H 肝癌细胞培养传代, 用索拉非尼干预处理,瑞氏吉姆萨法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MTT 法检测其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 法检测 PRL-3 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 实验检测癌细胞侵袭力。结果 该实验索拉非尼体外最佳干预实验浓度和时 间分别为16 μmol/L 和48 h ;索拉非尼能诱导肝癌细胞株MHCC97-H 的凋亡,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与时间 和剂量呈正相关。经索拉非尼作用后PRL-3 蛋白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肝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索拉非尼能降低MHCC97-H 肝癌细胞株中PRL-3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肿瘤细胞侵袭力,从而诱导肝癌细胞 凋亡;索拉非尼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可能是通过下调PRL-3 蛋白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臭牡丹含药血清对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及人肝癌MHCC97-H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15%臭牡丹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作用于MHCC97-H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臭牡丹含药血清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形态发生稀疏杂乱、折光性增强等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比例和G2/M期细胞比例亦相应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臭牡丹含药血清干预下各组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臭牡丹含药血清可以促进MHCC97-H肝癌细胞凋亡并阻止其细胞周期,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影响Bax/Bcl-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靶向整合于人肝癌MHCC97-H细胞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gene)基因的shRNA真核载体。方法依据从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克隆的HBx基因序列,设计合成X169、X220及MOCK(无关对照)3对寡核酸,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并克隆至pGenesil-Ⅰ载体;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将鉴定的shRNA质粒脂质体转染MHCC97-H细胞,流式细胞分析转染效率。结果酶切、PCR及测序证实pshRNA-X169/X220/MOCK质粒构建符合设计,转染48h后MHCC97-H细胞可激发绿色荧光,pshRNA-X220转染效率最低。结论成功构建靶向整合于人肝癌细胞HBVx基因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并成功转染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细胞,为沉默HBx基因实验性肝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索拉菲尼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orafenib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Sorafenib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6μmol/L的Sorafenib理HepG2细胞72d,时,HepG2 细胞周期中的S期比例明显升高,G0-G1期、G2-M期比例明显下降,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P<0.01).结论:Sorafenib对体外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其增殖和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重楼、土鳖虫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观察重楼及土鳖虫提取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两者联合应用的抑制率及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两者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利用金式公式判定两药舍用的效果。结果重楼及土鳖虫提取物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和剂量依赖性。两者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72h的IC50分别为0.17mg/mL和1.99mg/mL。重楼提取物0.1-0.8mg/mL与土鳖虫提取物1~4mg/mL同时给药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可产生单纯相加至协同杀伤作用.结论重楼、土鳖虫提取物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大蒜素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蒜素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大蒜素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且具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4h、48h和72h大蒜素抑制HepG2细胞的IC50分别为(48.26±1.66)μg/mL、(31.89±1.51)μg/mL和(23.79±1.32)μg/mL。32μg/mL大蒜素作用HepG2细胞48h,可诱导其产生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大蒜素作用HepG2细胞后,可将细胞阻滞在G2/M期。结论大蒜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和VEGF对HaCaT细胞增殖、凋亡及KLF6/p2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5、10、15、20、30、40μmol/L)作用于HaCaT细胞,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20μmol/L姜黄素及25ng/mL VEGF分别及联合作用于HaCaT细胞,CCK8法检测20μmol/L姜黄素对25ng/mL VEGF干预下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KLF6/p21蛋白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姜黄素在0~4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aCaT细胞增殖,20μmol/L姜黄素明显抑制HaCaT细胞增殖(P0.01),在0~40μmol/L范围内姜黄素浓度与HaCaT细胞增殖呈线性相关(r=-0.92,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5ng/mL VEGF对HaCaT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与25ng/mL VEGF组相比20μmol/L姜黄素明显抑制25ng/mL VEGF对HaCa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1)。(2)25ng/mL VEGF提高HaCaT细胞KLF6、p21蛋白的表达;20μmol/L姜黄素抑制HaCaT细胞KLF6、p21蛋白的表达;20μmol/L姜黄素能降低25ng/mL VEGF对HaCaT细胞KLF6、p21蛋白表达的增强作用。(3)与空白对照组(凋亡率2.2%)相比,20μmol/L姜黄素可促进HaCaT细胞凋亡(凋亡率54.1%);与25ng/mL VEGF(凋亡率1.4%)比较,20μmol/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25ng/mL VEGF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促进细胞凋亡(凋亡率46.9%)。结论姜黄素能抑制VEGF对HaCa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促进HaCaT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可降低HaCaT细胞KLF6/p2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治1例十二指肠降部间质瘤并皮肤软组织转移,结合文献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随访3个月未再排黑便.结论胃肠间质瘤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宜行手术切除,根据良恶性程度选择手术方式.确诊胃肠道间质瘤必需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