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索应急医疗救援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提高应急医疗救援的保障水平、效率与质量。方法:分析应急医疗救援成功的条件与临床医学工程的学科特点,提出临床医学工程应用于医疗救援的方法。结果:将临床医学工程相关理论、技术和保障措施应用于某院参加的历次抗震救灾、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医疗救援实践.均高质高效地完成了保障任务。结论:临床医学工程是医疗救援的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医疗救援的各个阶段,医学工程科的积极参与有助于高质高效地保障救援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厂矿化学事故前医疗急救准备工作刍议江西省南昌造漆厂(330013)邹志华化工企业是化学事故多发部门,作为厂矿医院及卫生所,如何在化学事故发生前积极做好医疗急救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其有效与否是应急救援成败的关键。现就厂矿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医疗急救的准备作一...  相似文献   

3.
以玉树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实践为基础,探讨高原地区抗震救灾及其他灾害救援行动中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军队医院在高原地区灾害医疗救援中的经验和不足,并对高原地区军队医院加强应急卫勤保障机制建设、提升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完成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军队医院非军人护士应急医疗救援培训的护理组织与管理.方法 配备合理的人力资源,明确应急医疗救援工作职责,制定科学的轮训制度,通过训练及严格的组织管理,做好应急医疗救援的准备工作.结果 非军人护士的考核成绩由75.26分升至85.23分;提高应急医疗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准备阶段的时间由25分钟缩短至15分钟,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是圆满完成应急医疗救援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常态荣耀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医务人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中国,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正如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所说,“是抗震救灾的医疗大救援,使人们从多角度、全视野真正审视了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体会到白衣战士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这次抗震救灾斗争检验了医疗卫生队伍的精神、作风、意志、毅力、技术和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特点,分析军队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体制的概念与特点,以期能为我军以后的抗震救灾医疗后送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归纳、总结本院在雅安芦山"4·20"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医疗救援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对军队医院如何建设、提升快速反应与应急救援能力并应用于各类医疗救援和卫勤保障任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军队医院应努力实现"卫勤战备制度执行科学化、应急救援综合培训全员化、医疗分队战备状态经常化、战备物资装备保障规范化",从而更好地应对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完成医疗救援等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8.
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在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新疆卫生厅党组积极向卫生部请战参加灾区医疗卫生救援,并立即组织全区卫生系统开展抗震救灾医疗防病工作,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成立卫生厅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医学救援实践为基础,探讨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军队医院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的经验和不足,并对新时期军队医院加强应急卫勤保障机制建设、提高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完成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总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医疗救援麻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军队应急卫勤分队的性质与任务,探讨地震医疗救援对野战麻醉工作的启示。提出了加强应急卫勤分队麻醉工作管理、改进或研制适合野战麻醉需求的设备、提高特殊环境下麻醉复苏救治水平等建议,对提高军队应急卫勤分队麻醉保障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既往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实践,介绍成都军区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预案中应急队伍、响应等级、响应机制、物资准备及机动方式等要素,明确伤员规模、救援范围、出动时限及救援时间等预案内容,阐述开展桌面推演、常态训练和模拟演练方法,总结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中情况研判、后勤保障、志愿者招募等三方面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拓展,建设应急医疗救援队成为灾害救援军事化新趋势的要求.本文借鉴军事斗争准备成果,探讨疗医合编单位应急医疗救援队建设,阐述应急医疗救援队建设实践及其思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陆路的一种全程救治链模式,在整合各个救援“孤岛”形成全程救治链的基础上,构建大型移动医学救援装备体系。方法:依照全程救治链的要求,建设由现场轻型方舱、公路运输手术救护车、批量转运卫生列车重症监护车和双向交互的指挥决策平台所组成的救治链装备体系,最优化地衔接全程救治链中的各医疗单元。结果:通过装备研审1和指挥调控.可最大程度地满足全程救治链中各环节对伤员的紧急救治的时效性,医学救援效果明显。结论:该装备体系有效解决了现有医学救援过程中暴露出的各医疗单元救援的“孤岛”问题.加强了应急医学救援支持,增强了应急医学救援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大型移动医学救援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汕头市普通民众对急救知识知晓及接受情况,为探索以医学生为主体对普通民众的急救普及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组织汕大医学院学生于2004-2010年间对汕头市金平区普通市民开展以现场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为主的急救知识调查及宣传教育;并选取其中1 526人分批进行技能培训并考核,分析结果.结果 仅8.5%的被调查者接受过CPR培训;经宣教后93.0%表示学会日常急救知识,85.0%表示学会CPR,76.0%表示愿意在他人需要时参与救助.所有参训者经培训后进行CPR操作考核,高中生通过率最高(91.0%),显著高于社会人员和初中生,P< 0.01;初中生通过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人员,P< 0.01.结论 汕头市金平区普通市民急救知识普遍缺乏,但学习急救知识的主观愿望强、积极性高;医学生对普通市民进行急救知识宣教和培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国际救援中消毒供应科应急救援储备模块的应用.方法 根据平时应急卫勤演练及实战任务要求,采用建立医院内消毒供应科应急救援日基数储备数据明细表法,根据实战实际,计算消毒供应携行最大的物资需求.结果 通过建立消毒供应应急救援日基数储备数据,为救援人员物资准备提供了详细的物资目录及携行量,结合战备拉动模拟任务,有效达到在既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出库、集装、送达的技术流程,保证了应急救援储备物资效期内质量安全及应急调配.结论 建立消毒供应应急救援储备模块技术,有效提升了消毒供应应急能力,达到应急救援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依据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特殊性,按照不同应急医学救援任务抽组、组合不同医学救援模块,进行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的模块化编组是提高军队医院以一种体系、应对多种任务能力的较好方法。本文对军队医院应急医学救援的模块化编组可行性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构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紧急医学救援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结果经过32名专家两轮咨询,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同时测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结论通过德尔菲法结合专家定性访谈所建立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评价内容完整、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制人口学和专业情况调查表及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量表,选取重庆市五所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5名护理人员综合平均得分为2.98±0.73,其中事故指挥系统知识得分最高(3.43±0.75),检伤分类知识次之(3.31±0.84),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知识得分最低(2.72±0.90);本科以上学历、军队非在编文职护士、应急医疗分队成员、有大型紧急事件救治经历、获得过应急准备继续教育学分的护理人员得分较高;大专学历、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及地方医院护士得分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应急准备继续教育学分是应急知识得分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普遍掌握灾害应急知识一般,需加强大专及以下学历、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地方医院护士的灾害应急知识学习,鼓励护士参加灾害护理方面的继续教育,积极参与应急医疗分队培训及大型紧急事件的救治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灾害救援能力,为国家及医院储备灾害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