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的自动表情识别系统(RAFERS),该系统首先对人脸表情进行预处理,然后依次进行特征提取、特征选择、训练情感分类模型,最后对待测试的人脸表情进行自动的识别.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准确的识别人脸表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语言障碍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交流障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手语到情感语音转换方法。首先,建立了手势语料库、人脸表情语料库和情感语音语料库;然后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手势识别和人脸表情识别,并以普通话声韵母为合成单元,训练基于说话人自适应的深度神经网络情感语音声学模型和基于说话人自适应的混合长短时记忆网络情感语音声学模型;最后将手势语义的上下文相关标注和人脸表情对应的情感标签输入情感语音合成模型,合成出对应的情感语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手势识别率和人脸表情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5.86%和92.42%,合成的情感语音EMOS得分为4.15,合成的情感语音具有较高的情感表达程度,可用于语言障碍者与健康人之间正常交流。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智能网络教学系统中存在情感缺失的问题,探索性地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表情识别的智能网络教学系统模型.该模型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人脸面部表情识别为关键技术,通过捕捉和识别学习者的表情,判断和理解其情绪状态,然后根据学习者特定的情绪状态给出相应的情感鼓励或情感补偿.该系统模型促进了人机和谐交互,从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网络教育中的情感缺失,为解决网络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并实现和谐人机情感交互做出了有益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人脸表情识别与合成的情感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已泛化的和非线性映射关系的五层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和输出层有相同数目的运动单元,在中间层可以实现特征的映射和情感空间的构造.从输入层到中间层的映射是表情识别,从中间层到输出层的映射是根据情感值进行表情合成.神经网络的训练采用典型的6种表情作为训练样本,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在进行表情识别与合成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赵黎 《福建电脑》2008,24(9):15-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情感模型用于人脸表情识别与合成中。该情感模型是基于已泛化的和非线性映射表现的五层神经网络,输入和输出层有相同数目的单元,在中间层可以实现特征的映射和情感空间的构造。从输入层到中间层的映射是情感识别,从中间层到输出层的映射是根据情感值进行表情合成。  相似文献   

6.
朱飒飒  王巍 《现代计算机》2010,(5):72-74,84
提出虚拟人的人工情感模型,并以模型输出的情绪向量对应人脸表情变化特征点,再由3DSMAX工具生成人脸模型,定义其各个与表情相关的特征点,并将其读入OpenGL中,再通过ViSual C++进行控制.通过实验仿真实现人工情感模型对人脸表情的实时驱动.结论表明,情感模型的建立,实现计算机更加智能、友好和更有能力,与表情表达相结合,实现人类与计算机能更好的交互.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型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表情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表情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视频人脸跟踪检验获取关键帧的感兴趣区域.然后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将人脸图像观测块转化为观测向量.最后实现嵌入式隐马尔可夫进行模型训练与表情识别.实验表明,采用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可有效识别表情,改进和优化后的设计方案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表情识别是基于视觉信息将脸部的运动或脸部特征的形变进行分类,包括三部分:脸部定位、脸部特征抽取和表情分类.本文首先使用肤色模型进行脸部定位;对提取出来的人脸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Canny鼻子和人脸形状模型相结合的Canny-AAM方法进行特征点定位;最后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基于上述算法建立表情识别平台,经过大样本对实时表情识别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光照下的实时表情识别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对话机器人交互过程的准确性,结合多模态融合思想,提出一种基于面部表情情感和语音情感融合的识别技术。其中,为解决面部表情异常视频帧的问题,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人脸进行检测,然后基于Gabor小波变换对人脸表情进行特征提取,最后通过残差网络对面部表情情感进行识别;为提高情感识别的准确性,协助学前教育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儿童情感,在采用MFCC对连续语音特征进行提取后,通过残差网络对连续语音情感进行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对面部和语音情感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在AVEC2019数据集上的验证结果表明,表情情感识别和连续语音情感识别均具有较高识别精度;与传统的单一情感识别相比,多模态融合识别的一致性相关系数最高,达0.77。由此得出,将多模态情感识别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对话机器人交互过程中的情感识别水平,提高对话机器人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情感建模的教学辅助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一个以情感交互为核心的人性化的教学辅助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情感计算、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移动Agent技术.系统以心理学和人工心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情感认知模型,定义了情绪空间、基本情绪和基本学习心理状态,并建立了基本情绪和基本学习心理状态与情绪空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情感认知模型对识别表情的处理,得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及状态评价值.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人脸检测、表情识别和姿态识别方法编程实现了教学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11.
Affective computing is important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Especially in interactive cloud computing within big data, affective modeling and analysis have extremely high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for emotional status as well as decreased computational accuracy. In this paper, an approach for affective experience evaluation in a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to help enh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ose findings. Based on a person-independent approach and the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as core factors, facial expression features and states as affective indicators are applied to do synergetic dependence evaluation and to construct a participant’s affective experience distribution map in interactive Big Data space. The resultant model from this methodology is potentially capable of analyzing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a participant’s inner emotional status and external facial expressions regardless of hidden emotions within interactive computing.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affective experience modeling approach outlined in this paper.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on real-time camera demonstrate an availability and validity comparable to the best results achieved through the facial expressions only from reality big dat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erson-independent model with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and synergetic dependence evalu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to construct a participant’s affective experience distribution, and can accurately perform real-time analysis of affective experience consistency according to interactive big data. The affective experience distribution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ndividual intelligent method for both an analysis model and affective computing, based on which we can further comprehend affective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and synthesis in interactive cloud computing.  相似文献   

1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表情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嵘  马希荣 《计算机科学》2009,36(1):231-233
在情感计算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S理论的信息融合的表情识别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系统IFFER.在表情识别模块中的分类器训练采用JAFFE表情库.识别中首先利用色度匹配及亮度匹配将人脸图像进行眼部及嘴部的分割,再分别用训练好的眼部SVM分类器及嘴部SVM分类器进行识别,将识别后的结果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对分割后的两部分图像进行识别,无论从训练上还是识别上,数据的维数都大大减少,提高了效率.在识别率上,融合后的结果相对于融合前的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情感在感知、决策、逻辑推理和社交等一系列智能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是实现人机交互和机器智能的重要元素。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数据爆发式增长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情感计算与理解引发了广泛关注。情感计算与理解旨在赋予计算机系统识别、理解、表达和适应人的情感的能力来建立和谐人机环境,并使计算机具有更高、更全面的智能。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情感计算与理解包含不同的研究方向。本文全面回顾了多模态情感识别、孤独症情感识别、情感图像内容分析以及面部表情识别等不同情感计算与理解方向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对于每个研究方向,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问题定义和研究意义;其次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国际和国内研究现状,包括情感数据标注、特征提取、学习算法、部分代表性方法的性能比较和分析以及代表性研究团队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了国内研究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例如考虑个体情感表达差异问题和用户隐私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机器的情感是通过融入具有情感能力的智能体实现的,虽然目前在人机交互领域已经有大量研究成果,但有关智能体情感计算方面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深入开展这项研究对推动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检索Scopus数据库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重点关注情感在智能体和用户之间的双向流动,分别从智能体对用户的情绪感知和对用户情绪调节的角度开展分析总结。首先梳理了用户情绪的识别方法,即通过用户的表情、语音、姿态、生理信号和文本信息等多通道信息分析用户的情绪状态,归纳了情绪识别中的一些机器学习方法。其次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具有情绪表现力的智能体对用户的影响,总结了智能体的情绪生成和表现技术,指出智能体除了通过表情之外,还可以通过注视、姿态、头部运动和手势等非言语动作来表现情绪。并且梳理了典型的智能体情绪架构,举例说明了强化学习在智能体情绪设计中的作用。同时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比较了已有的情感评估手段和评价指标。最后指出智能体情感计算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智能体情感计算研究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希望本文能够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BBN情感模型的和谐人机交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将个性、情感、情绪分层表示的思想,并且利用贝叶斯网络进行情感建模,通过虚拟人脸的面部表情来反映情绪的变化,旨在赋予机器类人的情感,达到更加真实和谐的人机交互。最后将此情感模型应用于情感虚拟人交互系统,实验证明,该模型简单、稳定,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6.
人脸表情生成是人机情感交互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通过研究人脸及表情特点,抽象具体的器官变化,归纳出针对人脸图像的网格划分法法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人脸表情生成的网格划分技术。该技术通过简单的定位,使用二次多项式曲线合理划分了人脸主要器官,继而将其参数化,实现对人脸各器官的独立调整变动。简化定义了6种基本表情的面部变化,使用新网格划分技术实现不同的人脸器官变化,生成各种特定的表情。同时尝试了皱纹等皮肤纹理的添加步骤。与已有的人脸表情生成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网格划分方式简单、变动参数多样、易于编码实现和计算量小等优点,最终生成的人脸表情在主观 评测中评价良好。  相似文献   

17.
表情和姿态的双模态情感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模态情感识别是当前情感计算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针对人脸表情和动作姿态开展双模态情感识别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双边稀疏偏最小二乘的表情和姿态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方法.首先,从视频图像系列中分别提取表情和姿态两种模态的空时特征作为情感特征矢量.然后,通过双边稀疏偏最小二乘(BSPLS)的数据降维方法来进一步提取两组模态中的情感特征,并组合成新的情感特征向量.最后,采用了两种分类器来进行情感的分类识别.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FABO表情和姿态的双模态情感数据库为实验数据,并与多种子空间方法(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对比实验来评估本文方法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态融合后相比单模态更加有效,双边稀疏偏最小二乘(BSPLS)算法在几种方法中得到最高的情感识别率.  相似文献   

18.
Multi-modal affective data such as EEG and physiological signals is increasingly utilized to analyze of human emotional states. Due to the noise existed in collected affective data,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emotion recognition is still not satisfied. In fact, the issue of emotion recognition can be regarded as channel coding, which focuses on reliable communication through noise channels. Using affective data and its label, the redundant codeword would be generated to correct signals noise and recover emotional label information. Therefore, we utilize multi-label output codes method to improv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multi-dimensional emotion recognition by training a redundant codeword model, which is the idea of error-correcting output code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on DEAP dataset show that the multi-label output codes method outperforms other traditional machine learning or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for the prediction of emotional multi-labels.  相似文献   

19.
人脸表情识别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脸表情识别作为情感计算的一个研究方向,构成了情感理解的基础,是实现人机交互智能的前提。人脸表情的极度细腻化消耗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影响了人机交互的时效性和体验感,所以人脸表情特征提取成为人脸表情识别的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国内外近五年的人脸表情识别的稳固框架和新进展,主要针对人脸表情特征提取和表情分类方法进行了归纳,详细介绍了这两方面的主要算法及改进,并分析比较了各种算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对国内外人脸表情识别应用中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了人脸表情识别方面仍然存在的挑战及不足。  相似文献   

20.
情感计算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情感建模。提出了在人脸情感的视觉识别范畴中基于PAD理论的情感建模。根据Mehrabian提出的PAD 3维情感理论,建立了EBM(emotional block model)模型,进行了非典型情感识别的尝试。采用88特征点的Gabor特征和SVM算法在Cohn-Kanade数据集上进行了非典型情感识别以及典型情感识别的实验,并就典型情感的识别与基本情感模型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识别非典型情感还是典型情感,基于PAD理论建立的情感模型都是可靠的。在会聚度高的情感子空间上的识别率比会聚度低的情感子空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