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安春 《陕西中医》2001,22(9):569-570
1 肾藏精主骨髓 ,肾虚髓亏是根本 再障是红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骨髓”肾中精气既可化生元气 ,促进脾胃化生水谷精微 ,进而奉心化赤为血 ,又可与血互化 ,即精血同源。基于这一观点 ,欲使再障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改善 ,必当从肾入手 ,即通过调节肾中精气所含的两种功能相反的成分 -肾阳和肾阴来实现。再障患者临床多见面色苍白 ,疲乏无力 ,腰酸腿困 ,畏寒肢冷 ,头晕耳鸣 ,五心烦热等也与此吻合。肾阳有促进机体温煦、兴奋、…  相似文献   

2.
范磊  张向农  欧阳兵 《光明中医》2010,25(10):1764-1765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俱是物质存在。肾精乃藏于肾中的精微物质,据其阴阳属性可分为肾阴、肾阳。精散为气,气聚成精,肾精与肾气是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因此肾阴与肾阳也具有两种状态,即肾阴精与肾阴气、肾阳精与肾阳气。  相似文献   

3.
补肾生髓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使红髓被脂肪髓所替代,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本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按其临床表现,多属祖国医学的“虚劳”“虚损”及“血证”范畴。  相似文献   

4.
蒋占平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163-1163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贫血性疾病,临床以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依据其发病急缓、病情轻重及骨髓受损程度等情况,临床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急性再障属于中医学“急劳”、“髓枯”、“发热”等范畴,而慢性再障则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虚”、“虚损”、“血证”等范畴。  相似文献   

5.
有问必答     
湖北省鄂州华容镇牌坊医务室李建和间: 肾的精气、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何? 答:肾的精气,包括了功能与物质两个方面,即肾精与肾气的综合。肾精即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水谷之精)两类。是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作用。肾精是肾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即“肾精化生肾气”之意,肾气就是肾的功能。“精能化气”“气化精生”就是物质与功能的辨证关系。从阴阳属性来讲,物质属阴,功能属阳,所以肾精也可称为肾阴,肾气也可称为肾阳。阳中还可分阴阳,肾气中又分阴阳,即对肾功能活动两方面的概括,其  相似文献   

6.
内外合治慢性再障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 ,是多种病因引起造血组织显著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以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及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贫血性疾病。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现代医学治疗再障以雄激素 (Adr)为主要药物 ,辅以免疫抑制剂、神经兴奋药、脾切除、骨髓移植、脐血输注等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再障属“虚劳”、“虚损”、“血枯”、“血证”的范畴。 6 0年代以前对再障的认识多从气血亏虚而论 ,以补益心脾为主要治法。 70年代重点从肾论治 ,兼顾脾肾。 80年代中期从毒入骨髓…  相似文献   

7.
高玉民 《山西中医》1991,7(1):37-38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中医虚劳、血证范畴,近年来临床报道,认为补肾中药对本病疗效肯定。然再障辨证当分肾阴虚,肾阳虚,阴阳两虚。而肾之阴、阳均离不开肾精为基础。阴阳互根互化构成了补肾精即以化肾阴、肾阳、肾气、血、髓的基本条件。据之理论,笔者在6例再障治疗过程中,以中医补肾益精法为主配合康力龙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4人,女2人,年龄最小16岁,最大58岁。治序前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年半;血红蛋白最低3克%,最高5克%。红细胞最低为88万/立方毫米,最高为216万/立方毫米。白细胞最低1700/立方毫米,最高3500/立方毫米。血  相似文献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肾之精血亏虚,饮食饥饱无常、气血生化乏源,外感六淫邪毒、耗气伤血损髓,烦劳房劳过度、阴精气血亏损,药毒邪毒损伤、血虚髓枯精竭,久病瘀血阻滞、新血生成不足等6个方面。临床辨证可分为热毒蕴结、肾阴亏虚、肾阳亏虚、肾阴阳两虚4型,用再障系列方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临证时应注意首辨病情缓急、注重阴阳互根、因人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对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基本涵义是物质性或功能性及相互关系的阐释,还很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现不揣浅陋,提出拙见,以期抛砖引玉。现仅就1978年以后正式出版的教材和著作以及有关的文章中对此问题的学术见解,加以归纳:1.认为“肾之精气阴阳是共存于肾中的不同物质,或”肾阴与肾阳都属于肾的  相似文献   

10.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是造血组织减少、造成功能部分或全部衰谒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全血细胞减少及并发反复的感染、死亡率极高。中医药有关于再障的病名记载 ,根据其贫血、出血、倦怠、头晕、乏力、苍白、痴呆等临床表现 ,属于祖国医学“血虚”“虚劳”的范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脾肾两脏虚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 从脾肾两脏功能上看二者之间的关系肾主骨生髓 :骨为奇恒之腑 ,髓居骨中 ,骨赖髓养 ,髓乃肾中精气所化。“肾藏精、精化血 :《素问·六节脏象论》 :“肾者主蛰 ,封…  相似文献   

11.
障愈活髓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障愈活髓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8例淄博市中医院(255300)孟涛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障愈活髓汤;温补肾阳;滋补肾阴;阴阳双补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方障愈活髓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68例,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  相似文献   

12.
介绍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及机理,认为本病关键是肾阴、肾阳及肾精的亏虚,肾精所化之髓不能充养于脑,大脑阴阳失衡而致全身经络失衡,治疗以启动先天经络,调任督二脉,并配合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AA)是一种常见的骨髓功能障碍性疾病 ,症状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特征 ,临床根据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再障 (AAA)和慢性再障 (CAA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 ,藏精 ,“精血同源” ,再障的发生与肾虚有关。临床常按症状不同 ,将再障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三型。1 再障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依据的研究1.1 现代医学研究再障的发生目前较公认的有造血干细胞异常、骨髓微环境障碍和免疫异常三种发病机制。从发生、发育学的角度看 ,免疫与造血系统关系密切 ,免疫活性细胞来源于多功能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反复感染发热及输血反应发热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常见的合并症。我院内科血液组护理人员,走中西医结合施护医治,紧密配合医生的治疗,对再障的发热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再障的疗效大为提高,总有效率达79.27%,护理工作也起到重要作用。祖国医学认为再障是“虚劳”血亏“血证”的范畴。再障的产生虽与脾肾两脏有关,但关键在肾,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亏损,则骨髓不充,髓虚则精血不能复生,肾亏血少常常引起血虚发热而正气不足,卫阳失职,易为外邪所侵。这是发热的另一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再障由于骨髓造血机能逐步衰竭,引起  相似文献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指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骨髓无异常细胞浸润和网状纤维增多,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依据其发病急缓、病情轻重及骨髓受损程度等情况,临床分为急性再障、慢性再障,依其发病分为先天性再障、后天获得性再障,其中获得性再障依其有无病因而分为原发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国内的再障发病率7.4/106,急性再障为1.4/106,慢性再障为6.0/106.慢性再障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血虚”、“髓劳”等范畴.其病机多为在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药物毒邪等因素的作用下,伤及脏腑阴阳,尤其是肝脾肾及骨髓,因肝主藏血、脾乃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及主统血、肾主藏精生髓,血之化生、运输储藏均有赖于肝脾肾与骨髓的正常运行,若其失调,则导致临床“虚劳血虚”之象.正如《内经》所云“精气内夺则积虚成损,积损成劳”.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多种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机能衰竭,临床呈现为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病证。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可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再障属于中医"虚劳"、"虚损"、"血证"、"血枯"等范畴。  相似文献   

17.
介绍赵彦教授采用二仙汤加味联合揿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赵教授认为,肾精亏虚是本病的病机。肾精是肾气和肾的物质基础,肾之阴阳是肾气活动的体现。肾阴肾阳为肾精提供动力和水源,故肾精亏虚必然会导致肾之阴阳失调。治疗上采用二仙汤加味补肾填精、调和阴阳,且联合揿针治疗,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同道。  相似文献   

18.
丛培玮  易杰 《中医药学刊》2008,26(3):574-575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中医认为,血虚是“再障”的主要表现。治“再障”,必须把住先天命火,后天脾胃,先天肾精。补脾益肾改善循环,祛瘀才可生新。  相似文献   

19.
张景岳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五脏之阴阳根于肾,即肾阴和肾阳是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肾阴可以滋生五脏之阴,肾阳可以产生五脏之阳。所以,无论五脏的阴虚或阳虚,日久皆会导致肾阴或肾阳的虚衰,故应从补肾之阴阳作为“治病求本”的大法,可以指导临床病证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戴锡孟教授为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血液病研究工作30余年,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自1991年起有幸拜读于戴锡孟教授门下,言传身教,使自己在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研究方面获益颇多。现总结导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些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1 肾虚血瘀为慢性再障的病理特征   祖国医学中虽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名,但根本其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腰酸乏力等证,可将其归属于“虚劳”、“血证”的范畴。“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主藏精”、“精血同源”,血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肾精化生。因此慢性再障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肾,一旦肾虚则髓无所生,血无所化,出现贫血的表现。肾虚可表现为肾阳虚,或肾阴虚,或病久不愈,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致阴阳俱虚。   出血是慢性再障的另一大主症。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势缠绵,脏腑虚衰日久,气虚无以帅血而致血瘀;或因寒凝而血行涩滞;或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血溢络阻而成瘀;或虚火煎熬血中津液,血燥失濡,运行迟缓而成瘀。虚久必瘀,瘀久必虚,二者互为因果,形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故临床常见皮肤晦黯或瘀斑,衄血,舌紫暗或有瘀点等血瘀之证。现代医学认为再障的发病机理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和造血微环境障碍,这与肾虚血瘀的病理机制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