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提取精油后的地椒残渣为原料,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乙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地椒总黄酮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实验对地椒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地椒总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3%、液料比35:1(m L/g)、超声温度65℃、超声提取40 min,黄酮得率可达(4.28±0.08)%,与理论预测值误差较小。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95.3±0.9)%和(87.9±0.7)%,地椒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地椒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优化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结香花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结香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35:1,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85 min,总黄酮得率22.76 mg·g-1。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与总黄酮含量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75和0.98 mg·mL-1。  相似文献   

3.
超声破碎辅助提取灵芝多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声破碎辅助提取灵芝多糖工艺进行优化,比较灵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体外筛选最优抗氧化活性部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灵芝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得灵芝多糖GLP40、GLP60、GLP80,比较对DPPH·清除活性,羟自由基(·OH)的清除活性和还原力大小,分析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试验所得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mL/g)、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760 W,灵芝多糖的提取得率为3.60%,所得GLP40、GLP60、GLP80多糖比例为45∶29∶26,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GLP80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GLP40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强,GLP60还原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法优化金橘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酶解温度、乙醇浓度和超声时间对金橘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优化了金橘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法提取金橘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比例为1∶1的复合酶,复合酶用量1.0%,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50min,料液比1∶15(g·mL-1),pH为4.0,乙醇浓度64%,超声时间46min。在此条件下,金橘叶总黄酮得率为3.01%,与预测值较接近,该工艺条件准确可靠。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金橘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综上,本研究得到了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金橘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且提取得到的金橘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金橘叶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西藏芜菁为原料,研究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芜菁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对得率影响最显著的三个因素:复合酶配比、料液比及超声功率。随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芜菁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同时通过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了芜菁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芜菁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配比为1.9:1 g/g,复合酶用量为2%,料液比为1:38 g/mL,乙醇浓度为75%,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55 min,超声功率为204 W,超声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最大值1.458%。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芜菁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185.6 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164.3 μg/mL,说明芜菁总黄酮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综上,本研究得到了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芜菁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且提取得到的芜菁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西藏芜菁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迪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3):173-178,18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自变量,总黄酮含量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并通过马鞭草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为1:35 (g/mL),提取时间为1.5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达到(8.282±0.003) mg/g,与模型预测值8.280 mg/g相近。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总黄酮得率高,适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当马鞭草中总黄酮浓度为60 μg/mL时,其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3种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4.8%、43.2%、89.5%,表明马鞭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优选低共熔溶剂(DES)协同超声波提取麦冬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DES的种类和摩尔比、再考察已确定DES的含水量、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麦冬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并以麦冬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优化DES协同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氯化胆碱/(1,4-丁二醇)摩尔比1∶4、DES含水量20.5%,液料比21∶1 mL/g,超声功率195 W,超声时间20 min;在最优条件下麦冬总黄酮得率为0.728%;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麦冬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作用。DES协同超声波提取麦冬总黄酮工艺具有稳定、可行、绿色环保的特点,可用于麦冬总黄酮的提取,且麦冬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8.
马齿苋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浓缩汁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马齿苋总黄酮,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实验通过清除DPPH·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体外抗氧化性测定评价了马齿苋浓缩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马齿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5%、液料比25:1、提取时间25min、超声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3.19mg/g,马齿苋浓缩汁抗氧化性略低于Vc。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台湾林檎叶片总黄酮。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3 min、乙醇体积分数63%、料液比1∶41(g/mL)时,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12.23%;台湾林檎总黄酮对DPPH·清除率高达88.5%,接近于维生素C,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薄荷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薄荷叶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其超声提取条件;并通过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薄荷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40:1、提取时间118min、提取温度62℃,此条件下,薄荷叶总黄酮得率达6.11%。薄荷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并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了薄荷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且实验结果还表明薄荷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流苏花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评价提取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总黄酮超声提取条件;并通过总黄酮清除O2-·、DPPH·和·OH及抗脂质体过氧化等的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流苏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5%,液料比为37∶1 m L/g,水浴温度54℃,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达到10.736%。流苏花总黄酮对O2-·、DPPH·和·OH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具有较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并与总黄酮的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了流苏花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马鞭草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马鞭草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及H_2O_2的能力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马鞭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40 min,液料比50:1,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马鞭草总黄酮含量的预测值为3.31%,实测值为3.26%,误差为1.51%。马鞭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H_2O_2的能力。结论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总黄酮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方便、适应性广的优点;运用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误差小,方法准确,可行性强;马鞭草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代代花总黄酮的工艺,并研究代代花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代代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通过DPPH·和·OH的清除实验对代代花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0%、液料比20:1 mL/g、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为60℃,该条件下代代花总黄酮的得率为2.62%,该值与预测值2.66%高度相符;其对DPPH·和·OH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IC50值分别为0.385和0.255 mg/mL。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代代花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代代花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缬草为原料,缬草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缬草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及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优化,并与回流提取所得的总黄酮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抗氧化能力比较。结果表明:缬草总黄酮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 min、硫酸铵用量0.20g/mL、超声温度51℃、液料比为241(mL/g),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6.37±0.08)%。两种提取方法所得的缬草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和较高的还原力,且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的缬草总黄酮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一般回流提取。  相似文献   

15.
张剑霜  王地平  侯忠华  张旭  李艳  喻浩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7):206-211,218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赤水白茶中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甲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赤水白茶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69%,超声时间24 min,液料比102:1 mL/g,该条件下赤水白茶总黄酮提取量可达243.50 mg RE/g,与模型理论预测值241.14 mg RE/g相近。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赤水白茶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0.1%和99.8%,对亚铁离子螯合力达81.33%,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亚铁离子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82、0.027和0.781 mg/mL,且具有较好的还原力。响应面法优化赤水白茶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得到的总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表明赤水白茶总黄酮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并通过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100 min。在此条件下,菟丝子总黄酮得率为(34.65±0.02) mg/g,与模型预测值(34.37 mg/g)相对误差为0.81%,说明回流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工艺稳定可靠。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67、7.209、0.119 mg/mL,抗坏血酸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82、1.731、0.054 m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牡丹籽壳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以抗氧化剂V_C为对照,采用DPPH法测定牡丹籽壳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超声功率250 W、超声时间50 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牡丹籽壳总黄酮得率为13.66%;牡丹籽壳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V_C,且其抗氧化活性与质量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藤本豆豆荚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定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浓度为考查因素,利用Box-Behnken进行试验设计,回归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模型极显著(p0.000 1),试验方法可信度较高。藤本豆豆荚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如下:时间5 h,温度90℃,液料比1∶20(g/mL),乙醇浓度60%。在此条件下藤本豆豆荚总黄酮的得率为6.42%。藤本豆豆荚总黄酮对ABTS+·(IC_(50)=87.86μg/mL)和DPPH自由基(IC_(50)=71.91μg/mL)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Fe~(3+)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相关系数R~2=0.994),藤本豆豆荚总黄酮表现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菊苣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并探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以超声时间、液料比、酶解时间、超声功率和复合酶(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用量为自变量,菊苣根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根据菊苣根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来判断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法提取菊苣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用量2.2%、液料比37:1 mL/g、酶解时间66 min、超声功率59 W、超声时间24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5.43 ± 0.12 mg/g。当提取的总黄酮溶液浓度为0.1 mg/mL时,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4.45%和98.18%,IC50值分别为0.04和0.021 mg/mL。结论: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菊苣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建立了总黄酮得率的模拟回归方程,可用于菊苣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参数优化。菊苣根总黄酮有着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开发新的抗氧化药物。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伊犁薰衣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花色苷的工艺条件。以薰衣草花色苷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超声辅助提取伊犁薰衣草花色苷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为63℃、提取剂为61%的乙醇、料液比为38:1 mL/g、超声提取27 min,该条件下花色苷得率为4.88%。通过测定薰衣草花色苷的还原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和亚硝酸根离子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薰衣草花色苷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