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红外光谱作为一种无损、快速的新型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方面的研究已相当广泛。就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种类鉴别、掺伪掺假鉴别、理化指标定量分析及产地溯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油快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木本油料产品富含脂肪酸、植物甾醇、生育酚和角鲨烯等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其消费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新趋势。近年来,不法商家为谋取利益致使木本油料产品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高效和准确的无损检测技术用于木本油料产品鉴别与评估。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和无损等优势,目前已引起食品与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领域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在未来无损检测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该文简述了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总结了目前油料产品掺假行为、品质评估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当前油料产品检测方法的优劣,最后展望了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木本油料产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从事食品与农产品无损检测研究人员及相关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光谱技术在肉品掺杂掺假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肉品安全事件频发,掺杂掺假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市场潜规则,这严重威胁到消费者身心健康,扰乱了我国肉类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有利于从技术层面保障肉品真实性,从而保障肉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传统检测技术,如通过DN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脂肪鉴别的方法,存在有损、耗时长和操作复杂等缺点。光谱技术,如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拉曼光谱等,作为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在肉品掺杂掺假鉴别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和拉曼光谱技术在肉品掺杂掺假的定性判别和定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3种光谱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类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品种、产地和掺假真伪鉴别,致病菌、药物残留检测,污染物鉴别以及转基因食品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快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化学计量学分析工具与光谱技术相结合的策略逐步在食品的掺假鉴别和产地溯源等领域发挥独特的优势,成为品质鉴别及掺伪检测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太赫兹时域等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与化学计量学分析工具相结合在食用油脂品种鉴定、掺假分析、理化指标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为食品快检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的快速分析技术,文章主要介绍了LIBS技术的原理、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光谱信号的技术方法。综述了LIBS技术在食品掺假分析、食品营养物质分析、食品有害物质检测、食品分类鉴定和食品元素分布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LIBS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拉曼光谱技术在肉类掺假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肉要求的提高,对快速、可靠的肉类掺假鉴别需求也不断增加。拉曼光谱技术是基于非弹性散射原理建立起来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该技术能检测出官能团分子的化学结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具有快速、无损、无污染、简单、可重复等优点,在肉品掺假检测方面取得了较好研究结果,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对近年来拉曼光谱技术在肉类掺假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讨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品质鉴别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丹 《广西轻工业》2008,24(11):11-12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鉴别检测中的应用,重点列举了其在食品种类及产地鉴别、食品掺假鉴别、食品质量评估与分级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红外光谱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引用优势,并从食用油、肉食品、糖类物质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应用分析,以此规避食品掺假问题,旨在借助具体应用实例深化对中红外光谱技术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肉类掺杂掺假的高光谱成像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类的掺杂掺假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对社会经济、健康、环境等方面具有潜在影响。近年来,不法商家为牟取暴利导致肉类掺杂掺假现象层出不穷、多种多样,针对此类问题研究行之有效的检测技术与方法以保障肉品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成像技术以快速、非侵入、图谱合一等优势在食品农产品检测领域发展迅速,不仅可同时提取图像及光谱特征信息,还具备让肉类掺杂掺假"快速现形"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未来市场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肉类掺杂掺假现状,简述了高光谱成像原理及相关研究中数据解析方法,在探讨现有肉类掺杂掺假定性判别及定量预测研究进展基础上展望进一步研究突破方向,以期为相关肉品市场监管办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类农产品掺假检测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近红外光纤传感检测系统,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对葡萄酒中酒精度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以葡萄酒为研究对象,构建近红外光纤传感检测系统,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回归对葡萄酒中酒精度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进行模型参数的比较.采用国标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中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2.
红枣是新疆特色林果的支柱产业,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栽培生态的不同和病虫害的增加,致使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农药的滥用、误用、超量使用等不规范使用会导致红枣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增多。基于红枣质量安全的关注及红枣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需求,因红外光谱技术简单、快捷、经济、无损的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验证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结合数据处理方法,化学计量学方法等可建立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模型。本文概述近年来红枣中农药的残留和检测现状以及红外光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红外光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进展及其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对国内外近红外光谱的发展现状、分析技术特点、分析仪器、近红外光谱中常使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以及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认为近红外光谱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无污染、样品无需处理、适合在线分析等独特优点,值得在烟草行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拉曼光谱特别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是一种基于光的非弹性散射的光谱技术,具有实时、快速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检测茶叶质量安全和品质分析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拉曼光谱及SERS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真菌毒素等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在茶叶理化成分检测和茶叶种类分析等茶叶品质分析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多糖由于结构复杂使解析结构非常繁琐和困难,使对各种多糖的深入研究受限。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是解析物质结构最有效的手段,近年该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本文综述了一维核磁共振(1D-NMR)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法(2D-NMR,包括COSY,TOCSY,ROESY,NOESY,HMQC,HSQC与HMBC)在多糖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如多糖的单糖组成、单糖残基间的顺序、单糖残基在糖苷键中的位置、环状结构的类型和糖苷键的构型等许多信息,成为分析多糖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核磁共振波谱法在多糖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糖由于结构复杂使解析结构非常繁琐和困难,使对各种多糖的深入研究受限。核磁共振波谱法(NMR)是解析物质结构最有效的手段,近年该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本文综述了一维核磁共振(1D-NMR)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法(2D-NMR,包括COSY,TOCSY,ROESY,NOESY,HMQC,HSQC与HMBC)在多糖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如多糖的单糖组成、单糖残基间的顺序、单糖残基在糖苷键中的位置、环状结构的类型和糖苷键的构型等许多信息,成为分析多糖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为肉品消耗大国, 肉类品质一直是政府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肉品检测方法不仅所用试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且检测周期也很难满足当今快速增长的肉品消耗需求。近红外光谱作为一个快速、无损、无污染、效率高、低成本、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和多组分同时分析(即一个近红外光谱数据可获得样品多种物质信息)的检测技术已逐渐被广泛用于肉品检测领域。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品种类判别、产地溯源和品质分类定性鉴别中的研究, 以及在肉品颜色、pH值、持水力和常规化学组成定量分析中的研究, 并对近红外光谱在肉品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以期为更好评价肉类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制样简单,检测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实际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评述了近20年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研究与应用进展,内容涉及白酒酒体质量控制研究,白酒香型、真伪、年份及等级等真实性特征鉴别,高粱原料、大曲、酒醅等生产过程主要物料的关键指标检测,并对今后红外光谱技术在白酒行业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酒行业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果蔬品质安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果蔬产量和销量均居世界首位, 生产和消费正由产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对果蔬品质安全检测的要求与日俱增。当前, 果蔬采后品质分级、安全检测和货架期评价尚处于人工或简单机械的粗略检测阶段, 果蔬的内在组分和内部缺陷采用破坏性抽检, 货架期采用人工经验式, 效率低且成本高。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具有无损伤、快速绿色、适于现场检测和在线分析等优势, 适于构建果蔬快速、高精度、智能化的检测系统。本文分析了果蔬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 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别从果蔬内部光传输特性、内在组分检测、隐形缺陷判识、货架期评价4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品质安全检测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品质安全检测中的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解决思路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本文从农产品中各种物质成分含量预测、分类鉴别、腐烂鉴别、实时监测几个方面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上的应用,并对其在仪器硬件的研究和开发、化学计量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以及快速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