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番禺地区RHD变异体基因分型特征。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2010年11月~2011年8月到本站参加献血的26 172名次献血者进行RhD阴性筛查;采用抗球蛋白法对初筛RhD阴性的标本进行确认,采用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的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采用RH基因变异体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SSP法)对献血者模板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根据电泳图谱判断RHD基因分型。对血清学与基因分型结果不符的标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初筛检出60名RhD阴性,经抗球蛋白法确认59例为RhD阴性,阴性频率为0.23%;吸收放散试验检出10例Del表型。60例初筛阴性的基因分型检测发现40例RHDEXON1~10全缺失基因型,发生频率约为67.8%;10例RHD 1227A DEL基因型,发生频率约为16.9%;7例部分D,发生频率约为11.9%;1例RHD弱D15基因型,发生频率约为1.2%;2例RHD基因分型阳性需作进一步碱基测序分析。结论本地区血清学RhD阴性献血者中,存在RHD 1227A DEL、RHD-CE(2-9)-D,RHD-CE(5)-D、RHD-CE(6-9)-D和RHD弱D15等基因型,血清学结合基因分型能更准确鉴定RhD血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1例RhD阴性表现型而RHD基因分型阳性的献血者样本,了解其发生的分子基础.方法 采用微量板法对献血者进行RhD阴性筛查,采用抗人球蛋白法对初筛RhD阴性样本进行确认,从静脉血中提取献血者基因组DNA,采用PCR-SSP法进行RHD基因分型,并对RHD基因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经抗人球蛋白法确认33例RhD阴性献血者中,发现RHD阳性基因型1例.对该例样本测序分析,发现其RHD基因外显子5存在纯合的基因变异,即在744的位置插入了AG,同时删除了GTGGTGACAGCCATC15个碱基.结论 利用PCR-SSP法对血清学RhD阴性样本进行基因型检测,并结合RHD基因测序分析,更能准确鉴定RhD血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长春地区献血者RhD(-)基因型。方法 60名经间接抗人球方法确认的RhD阴性血样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检测弱D15、DVI Ⅲ型、RHD-CE(2-9)-D和1227DEL的等位基因。结果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出RhD(-)血液样本60例,通过PCR-SSP对这60例RhD(-)血液标本进行基因分型,检出DVIⅢ型1例、弱D15型5例1、227DEL 7例、RHD-CE(2-9)-D 9例和RHD基因缺失38例。其中1227DEL约占11.67%,长春与上海、新疆、日本等地区的1227DEL血液所占阴性血液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RHD-CE(2-9)-D约占15%,与国内RHD-CE(2-9)-D所占阴性血液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RHD基因完全缺失约占63.33%与云南等地区其所占阴性血液比率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R-SSP方法是一种检测弱D、部分D和DEL表型的有效方法。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和PCR-SSP方法结合检测弱D15、DVIⅢ型、RHD-CE(2-9)-D和1227DEL血型,有助于避免RhD血型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RhD阴性个体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RhD阴性个体;对RhD阴性个体再运用PCR-SSP方法分析其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154例IAT确定为RhD阴性的个体中,86例所检测的外显子完全缺全(55.84%)、36例完整(23.38%)、32例部分缺失(20.78%);其检出DelRhD1227A、弱D15型、RHD-CE(2~9)-D、DVa(Has)、DVIⅢ等多种RhD阴性等位基因.结论 江西地区血清学RhD阴性人群中存在RHD基因且呈现多态性,提示可联合应用血清学和基因分型两种方法来检测D抗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州番禺城区血清学检测RhD(–)孕妇的RHD基因分型及多态性,补充数据库,为番禺地区RhD(–)孕妇的产前血清学筛查及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给予更为有效的指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心血站孕妇初筛RhD(–)标本18例,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RhD(–)确认实验,对确认RhD(–)的标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确认DeL表型;采用PCR-SSP技术对所有标本进行RHD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18例初筛阴性标本均确定为RhD(–),吸收放散试验中确定4例DeL表现型(占22.2%)。基因分型检测结果:18例标本中,检出10例发生1~10外显子全缺失(占55.6%),4例RHD1227ADEL型(占22.2%),3例部分D为RHD-CE(2-9)-D型(占16.7%),1例RHD阳性。结论本地区RHD基因变异型以RHD1227A DEL为主。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对临床RhD(–)孕妇进行RHD基因型检测结合抗-D血清抗体滴度检测,指导RhD(–)孕妇预防性注射Rh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四川部分地区汉族献血者RhD阴性个体RHD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部分地区汉族献血者中RhD阴性个体的基因多态性。方法用PCR-SSP及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对经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吸收放散试验检测RhD均为阴性的标本分型。结果 69例RhD真正阴性的标本中,包括RHD基因完全缺失个体54例、13例携带RHD-CE(2-9)-D等位基因、1例携带RHD-CE(8-9)-D等位基因、1例携带RHD(711delC)等位基因。结论四川部分地区汉族献血者RhD阴性个体分子机制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和不同的遗传背景,主要为RHD全缺失为主,其次为RHD-CE(2-9)-D型,并存在其他稀有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鉴定RhD传统血清学方法和PCR-SSP基因检测方法在中国汉族个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9例用传统血清学试验初筛确认的RhD阴性汉族人群标本,用PCR-SSP的方法对RhD阴性表型中个体基因进行分析,检测RhD阴性等位基因的构成。结果 49例标本中,RhD阴性(RHD外显子全缺失型)29例,占总数比例59.2%;部分D型[RHD-CE(2-9)-D型]10例,占总数比例20.4%;弱D型(弱D15型)2例,占总数比例4.1%;D~(el)型(RHD1227A纯合型)8例,占总数比例16.3%。49例标本中,经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鉴定6例为D~(el)型,经基因检测确定8例为D~(el)(RHD1227A型);经血清学鉴定共12例标本为D变异型,经基因检测10例为部分D型[RHD-CE(2-9)-D2型],2例为弱D型(弱D15型)。结论 RHD基因分型比血清学方法更加精准,血清学方法联合基因分型技术对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中山地区初检 RhD阴性人群中 D变异体血清学和基因分型特征。方法 研究共收集 2017年 12月~ 2019年 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液样本 24 286例,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其中 RhD阴性样本进行初筛;再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AT)确认弱 D或部分 D变异型;然后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剩余样本进行 Del表型筛选。同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c primmer, PCR-SSP)技术对初筛 RhD阴性的样本进行 RHD等位基因分型以及血清学方法对初筛阴性样本进行 C, c, E和 e抗原表型的检测。结果 在 24 286例血液样本中初筛共检出 102例阴性样本,中山地区初检阴性比例约为 0.42%。经 IAT确认试验共鉴定出 7例弱 D或部分 D血液样本( 6.86%),且基因型表现多样,但未见亚洲地区常见的弱 D15和弱 D12表型。接下来的放散试验检测出 25例 Del型,通过 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又检出 3例漏检的 Del型,Del型在初检阴性样本中占比 27.45%,PCR-SSP结果显示该研究中所有 Del型血液样本等位基因均为 RHD1227A。该研究纳入的 102例初检阴性血液样本的 RhCcEe表型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 (χ2=2.625,P>0.05),表示相应等位基因所占比例在遗传中保持不变。在 Del型变异体中,除 Ccee和 CCee表型外,未见其他表型。结论 中山地区人群 RhD变异体有丰富的类型和不同分子机制,其中 Del型占比较高,血清学与基因分型结合可提高 D变异体的鉴定能力,防止漏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广东省肇庆市无偿捐血者RhD阴性血型样本2例、RhD阳性样本1例,采用盐水法进行C、c、D、E、e抗原分型,对D抗原阴性的样本采用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提取样本基因组DNA,并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特异性扩增RhD以及RhCE基因片段,并对D外显子进行检测。根据有无PCR产物以及产物长度,判断样本的基因型。结果1例RhD阳性样本以及ccdee样本的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相符合,1例Ccdee样本的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不相符。结论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在RhD血型鉴定中能识别血清意义上的假阴型,在临床输血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江西地区RhD表型确认为阴性者的RhCcEe表型与RHD基因型间的关系,确认RHD基因的外显子模式对RhCcEe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血清学直接凝集法检测D、C、c、E、e抗原,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RhD阴性血型,对IAT确认为RhD抗原阴性的样本,随机抽取111例,使用PCR-SSP法行RHD基因分型。结果 464例标本中,确认为RhD阴性者451例(97.1983%),RhD变异性13例(2.8017%),111例确认RhD阴性的标本中,共检出六种RHD基因型,包括RHD(-)5例,RHD-CE(2-9)-D 71例,DVI III 1例,DEL RHD1227A 12例,弱D152例,RHD(+)20例,血清学上,111例标本中共检出ccee61例(54.96%),Ccee36例(32.43%),CCee8例(7.21%),CcEe和ccEe各3例(2.70%)。结论 RhD阴性人群中RHD基因序列的不同影响RHCcEe各表型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海南汉族RhD阴性个体RHD基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探讨海南汉族Rh阴性献血者的RHD基因结构,为建立适合本群体的正确的RHD基因定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盐水法和抗球蛋白法筛选RhD阴性献血者,通过吸收放散试验确定其中RhDel,并采用PCR SSP技术分析其RHD基因存在情况,对存在全部外显子的个体进一步检测RHD内含子2、10和RHDψ假基因。结果筛选获得的106名RhD阴性个体中,31例(29.25%)为RhDel,存在完整RHD基因;剩下75例中,67例(63.21%)完全缺失RHD基因,8例缺失部分RHD基因;存在全部外显子的31例RhDel个体均存在RHD内含子2、10而无RHDψ基因。另外,在1例ccdEe样本中检测到外显子1、3、4、6、7、9及10,仅缺少外显子5。结论海南汉族RhD阴性群体中存在高比率的RhDel,且所有RhDel样本均可检测到全部的RHD基因外显子;海南汉族真实Rh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呈多态性,缺失部分RHD基因的个体均未检测到RHD外显子5,提示对本群体而言,特异性扩增外显子5在RHD基因定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分析检出免疫性抗体的RhD阴性献血者的RhD基因型。对自2008年4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哈尔滨市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确证为RhD阴性的献血者进行免疫性抗体筛查,对检出免疫性抗体的样本采用PCR-SSP及DNA序列分析进行RhD的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1265例RhD阴性献血者检出免疫性抗体12例(占0.95%),其中9例为抗-D抗体,3例为抗-(D+C)抗体;基因型检测结果 10例为RhD阴性、2例为RHD 711DelC。结论:RhD阴性和RHD 711 DelC献血者易被免疫产生抗体;RhD阴性人群尤其是女性应提高意识,避免误输RhD阳性血液,避免多次妊娠导致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汉族、藏族和维吾尔族RHD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RhD阴性机制相关性。方法对476例汉族(200例RhD阳性、228例RhD阴性、6例弱D和42例Del型)、57例藏族(50例RhD阳性和7例RhD阴性)和120例维吾尔族(50例RhD阳性和70例RhD阴性)标本,使用PCR-SSP方法检测RHD基因的Upstream盒、Down-stream盒和hybrid盒,使用PCR-SSP法和多重PCR法检测RHD基因启动子区-1~-1 246 bp内的4个RHD基因多态性位点。结果 348例RhD阳性标本(含6例弱D和42例Del型)、76例表型为RhD阴性但RHD基因型为RHD+/RHD-杂合子和RHD+/RHD+纯合子标本中均检测到4个RHD基因特异性多态性位点;而所有229例表型为RhD阴性基因型为RHD-/RHD-纯合子标本均未检测到RHD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结论汉族、藏族和维吾尔族RHD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与RhD阴性机制无关;本研究所建立的RHD基因启动区4个多态性位点PCR-SSP检测方法可用于RHD基因启动区多态性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究中国江苏地区血清学RhD阴性献血者中,含有RHD基因的献血者和不合RHD基因献血者中的RHCE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分析337例血清学RhD阴性无偿献血者的RHCE基因型;同时采用PCR-SSP扩增这些献血者RHD基因特异性位点.结果表明:337例血清学RhD阴性,其中RHD基因阳性献血者RHCE* C/C 20例,RHCE* C/c 62例,RHCE* c/c 24例,RHCE*C及RHCE*c基因频率分别为0.4811和0.5189;RHCE* E/E 0例,RHCE* E/e 25例,RHCE* e/e 81例,RHCE*E及RHCE*e基因频率分别为0.1179和0.8821.231例RHD基因阴性献血者中RHCE* C/C 3例,RHCE* C/c 34例,RHCE* c/c 194例,RHCE*C及RHCE*c基因频率分别为0.0866,0.9134;RHCE* E/E 0例;RHCE* E/e 15例;RHCE* e/e 216例;RHCE*E及RHCE*e基因频率分别为0.0325,0.9675.结论:在中国江苏地区RHD基因阴性人群中,RHCE基因主要以RHCE* ccee为主.中国江苏地区血清学RhD阴性的献血者中,RHCE基因型在含有RHD基因组和不合脚基因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hD phenotype is important in transfusion medicine.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D antigen expression, the routine serological method cannot differentiate all RhD variants. In addition, the induction of the anti-D antibody is still the major cause of sever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HD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RHD gene profiles. To analyze the RHD gene profiles of Taiwanese RhD-negative donors, the multiplex PCR method was applied to amplify RHD specific exons 3, 4, 5, 7, and 9. Based on the PCR results, the 156 RhD-negative donors were divided into 1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 patterns of the RHD gene. These 12 group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ype I=Rh D(el) (21.8%); type II = partial D, containing some exons (9.0%); and type III = true RhD-negative (69.2%).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21.8% of RhD-negative donors in Taiwan were RhD(el), and 9% carried a part of the RHD gene. Six defined RhD variants were found in this study: four R(O) (Har), one D(Va), and two D(IVb). However, no true RhD-negative or RhD(el) donor with the CcdEe phenotype was found in this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