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0 引言 我厂特种水泥车间1号回转窑规格为φ3.3m/2.5×78m,回转窑斜度 4%,4档支承,邻近大齿圈的三档轮带两侧安装有2个普通挡轮。回转窑一档轮带垫板共有24块,垫板与筒体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轮带两边各有24块挡块与垫板焊接固定。1999年3月一档轮带垫板大部分开焊,并且一档轮带将上部挡块挤掉多块,轮带上移50~60mm,只好停窑检修。1 检修方案的制定 由于一档轮带位移过大,因此轮带找正是这次检修的关键。考虑到回转窑筒体的轴向伸缩量在停窑前后有很大变化,首先要确定轮带在简体轴向上的固定位…  相似文献   

2.
吴敬 《水泥工程》2013,(1):42-43
某水泥公司一台Φ4 m×60m回转窑,三档支撑,其中第二档支撑轮带下简体段节,板厚δ=60 mm,长度2 000 mm.2010年发现该段节表面出现裂纹.在当年年末实施的更换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使更换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并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此作一总结介绍. 1 旧筒体段节的切割 (1)将简体总长分为三部分,二档简体段节为一部分,两端窑头筒体部分和窑尾简体部分各分为一部分.将窑尾简体部分设为固定端,制作支撑架,支撑在窑尾筒体与二档简体段节接口处靠窑尾简体端,支撑架下部安装一台500t压力机,用于调整支撑架高度.窑头筒体设为活动端,由200t吊车吊住,保证筒体可以轴向窜位,调整筒体轴向距离.在简体托轮支撑处安装支撑架,安装一台500t压力机,压力机顶住该处轮带,用于调整筒体轴向窜动.  相似文献   

3.
关于Φ47×75M回转窑冷热态中心线的研究报告安徽螺集团宁国水泥厂周智勇1.绪论在我国行业标准中,都要求回转窑筒体在安装后,即冷态时其纵向中心线在满足规定斜度条件下是直线。但由于回转窑是热工设备,工作时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由此,各档筒体、轮带和托...  相似文献   

4.
回转窑筒体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永安 《中国水泥》2002,(12):22-24
1回转窑筒体开裂情况回转窑是水泥厂的核心设备,它的运转状况和运转率直接影响全厂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原淮海水泥厂(现江苏巨龙集团)1978年由罗马尼亚引进一台回转窑,规格为Φ5.8m×97m。有关参数如下:筒体回转转速:n=0.7~2.0r/min驱动电机功率:N=2×500kW回转窑生产能力:Q=145t/h筒体材料:根据光谱分析报告确定为15MnVR.筒体结构示于图1。回转窑筒体长期在高温、重负荷下运行,1994年在Ⅰ、Ⅱ、Ⅲ、Ⅳ挡轮带的垫板与筒体相连的角焊缝处产生裂纹,特别在Ⅳ挡处开裂严重,严重危及到回…  相似文献   

5.
我厂2000t/d新型干法回转窑采用松套式浮动轮带。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轮带移位现象。现对轮带移位原因和复位方法作一介绍,供参考。1移位原因为满足热膨胀的需要,我厂回转窑轮带和筒体之间采取了活动垫板,预留了间隙。由于安装中该间隙不可能掌握得十分准确,轮带与筒体间存在相对滑动,进而造成档块磨损严重,不到半年磨损即达40mm,只得频繁更换档块。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档块全部脱落,1992年和1993年曾先后两次发生轮带移位400mm左右的严重事故。在检修中同时发现活动垫板上有许多沟槽,冷态时检查轮带和活动垫板的间隙的20mm左右。一…  相似文献   

6.
回转窑筒体的超长环向裂纹是指窑筒体发生长度超过筒体周长一半的裂纹。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焊接应力、疲劳、蠕变等。回转窑一旦发生超长环向裂纹,就会产生轴向开裂和径向错位,严重影响回转窑的正常运转。与修复回转窑一般的短裂纹相比,超长环向裂纹的处理显得要复杂一些。下面以直径为Φ3.6m的回转窑为例,对回转窑筒体超长环向裂纹的修复做以简介。1裂纹出现的部位及产生的原因裂纹发生在回转窑烧成带筒体,约两档轮带之间的断节焊缝处。发现裂缝时回转窑还在运行当中,由于回转窑长期运行,在筒体外表面附有较厚的灰垢,因此通…  相似文献   

7.
热态工作温升对回转窑轴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转窑安装、停窑检修时其轴线的找正都是在冷态下进行,但是当窑在热态工作时,窑体、轮带、托轮受热膨胀,使得窑体各档中心标高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在冷态下调整好的窑体直线度,影响回转窑的平稳安全运转。因此,在冷态下安装、调整回转窑必须考虑热态工作时温升对窑体轴线的影响。1 问题的提出 文献[1]、[2]给出了一种计算回转窑冷热状态中心标高变化的公式: 式(1)仅考虑了轮带、托轮和筒体受热膨胀对回转窑中心标高的影响,没有考虑窑体与轮带之间存在的间隙,这个间隙通常有6~12mm。因此,式(1)不能真实反映受…  相似文献   

8.
杨忠  刘光强 《水泥》2011,(8):64-65
天能水泥公司Φ4.3m×64m回转窑是三档支撑,筒体、轮带及窑衬总重超过1000t,2010年2月份在Ⅱ档轮带边缘产生向厚度方向发展的裂纹。为尽快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9.
我厂在铁建总公司川东水泥厂扩建工程安装一台3×100.94m回转窑,窑体材质为A_3,壁厚为20~28mm,共分10段,接缝开X型坡口,坡口设计对口间隙为2±0.5mm,回转窑的中心线在轮带处跳动为(?)4mm、接缝处跳动为(?)8mm。由于厂家加工精度的问题,回转窑筒体在吊装就位激光找正后,第四第五节筒体的对口间隙为1~9mm,超出了设计规范,对口缝距轮带距离为7.612m,中心线在轮带处跳  相似文献   

10.
赵行才 《水泥》2002,(1):37-37
我集团4号窑Φ3.0m冷却机第1档轮带处筒体近两年频繁发生颈缩变形,最大达40mm,轮带垫板弯曲变形,垫板焊缝开裂,垫板脱落,内部耐火砖被挤压破碎而掉砖引起筒体大面积烧红。轮带处筒体厚22mm,轮带垫板共24块,规格600mm×200mm×18mm,筒体变形原因有以下几点:1)该冷却机原配套回转窑熟料产量只有12t/h左右,经技改后,特别是窑尾带余热发电锅炉后,熟料产量最高可达22t/h,轮带支反力增大。2)冷却机经多年运转,设备磨损,筒体变形都较大,并且托轮表面变形,圆柱度较差,运转中造成筒体振颤,加剧了变…  相似文献   

11.
5.8m×97m回转窑是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水泥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之一,回转窑轴线位置偏差过大将会影响工艺操作,导致轴瓦发烧。因此获得回转窑运行过程中的筒体轴线动态位置及变化情况,对调整回转窑工艺规程及托轮摆放位置、改善筒体受力状况、预防托轮轴瓦发烧具有重要意义。1回转窑轮带直径的测量轮带直径测量,利用传感器和回转窑轴线测量仪测量托轮的转速及筒体的转动周期,从而获得各档位轮带的周长,并换算得到轮带的直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假设筒体转动一周期间速度传感器输出的整脉冲个数为N,测速轮直径为d,同…  相似文献   

12.
崔明  范雅娟  朱显国 《水泥》2003,(2):33-35
我厂1号窑为Φ3.5m×60m立筒预热器窑(克虏伯型)。该窑系统原为Φ3.5m/3.0m×60m立筒预热器窑,于1988年对其进行扩径改造,同时将3环4钵一级4个旋风筒的立筒预热器改造为2环3钵带二级旋风筒的立筒预热器,设计台时产量为25t/h。改造后,台时产量徘徊在22.5t/h左右,熟料3d抗压强度仅为22MPa左右,而且经过10多年的运行,设备老化严重,粉尘排放超标。在2002年5月份大修期间对该回转窑系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造。1改造内容1.1喂煤系统的改造由于煤粉潮湿,煤粉库挂壁严重,下煤不好,特…  相似文献   

13.
李国权 《水泥》2002,(6):39-40
1存在的问题某厂Φ3.2m×52m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倾斜度为3.5%,转速0.1~2.33r/min,液压挡轮油缸工作行程50mm,工作压力20MPa,挡轮推力50t。按图纸所给的轮带与筒体垫板间隙,窑头第Ⅰ档是1mm,Ⅱ档4~5mm,Ⅲ档3~4mm。1996年投产后,因疏于维护,技术状态较差。2000年因窑无法上行停修时,测得Ⅲ档轮带与筒体垫板的间隙已增大到约17mm,各档轮带与挡圈的间隙从20~40mm不等(正常情况下是2~3mm);筒体在烧成带一段曾因“红窑”而造成较大面积的变形;托轮磨损严重。在此前约1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14.
1997年2月,我厂1号水泥生产线φ4m×60m回转窑系统,在点火过程中,窑中轮带发生了突然断裂成两半的特大设备事故。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经多方联系,更换的轮带配件得到落实。由于轮带断裂失去了对筒体的加固作用,致使轮带下筒体产生了严重变形。按常规做法,此筒体应同时更换。当时,厂里资金非常紧张,更换筒体需增加投资20多万元;而该筒体更换后使用不足三年时间,垫板表面磨损甚微(只有0.7mm左右);专业生产厂家制造此类大型筒体(内径:φ4000mm,长:2100mm,厚:50mm,重约15t)需要近20…  相似文献   

15.
冀东水泥股份公司二线回转窑规格为Φ4.7m×75m,三档轮带支撑。自1996年10月达产以后,一直稳定运行,由于生料磨、预热器、窑尾提升机等设备的能力均有很大富余,因此公司决定进一步挖掘设备潜力,对篦冷机进行改造,以提高烧成系统热效率。本改造项目于1999年6月底实施,共20多天,改造后烧成系统工艺参数更加合理,能耗进一步降低,回转窑稳定运转,日产熟料达4700t,最高能达到4800t,超过设计能力20%。但到2000年10月,停窑检修期间发现I档轮带表面有4处微小裂纹(图1)。图1 I档轮带表面裂缝位置 轮带材质为铸钢35SiMn,工作温度…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5000t/d熟料生产线三档支承回转窑为φ4.8m×74m,在其托轮安装到位并进行二次灌浆后,进行窑筒体吊装对接前检查发现,托轮与轮带的制造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对此,经过分析研究确定,采用适当调整回转窑的中心线高度(将回转窑中心线高度下降5mm)和托轮中心距的方法,来实现回转窑三档处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生产实践表明,回转窑在此方案安装投产以来,没有出现掉砖和托轮轴承发热现象,回转窑运转良好,达到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回转窑过渡带筒体及轮带产生裂纹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设计方面来讲,回转窑热端悬臂的长短与Ⅱ档支承的位置(三档窑)是否合理,是关系到上下过渡带简体及轮带是否会产生裂纹的关键。当然,材质的选择、制造质量、耐火砖的选择、运行状态、维护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尽管二档支承短窑在结构上可避免上过渡带简体和轮带产生裂纹,但如果运行维护缺乏科学性,仍然逃不过筒体和轮带产生裂纹的厄运。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现有6台Φ3.5/3.3/3.0/3.3×118m水泥回转窑,其中三号水泥窑1998年发生掉砖红窑事故,致使五档人孔门处筒体处局部变形凸起,其最大变形径向20mm造成耐火砖脱落、严重影响了窑设备的安全运转。变形位置如图1所示。如果更换此节筒体不仅需较长时间,而且造成浪费需大量资金。为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变形筒体进行“挖补处理”。此次任务由我公司机修分厂承担,下面就修复工艺作一说明:1.回转窑筒体变形的修复(整个回转窑筒体修复工作分成三个阶段进行。)1.1修复前对回转窑筒体局部变形处进…  相似文献   

19.
我分公司有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其中2号线为6 000t/d生产线,于2007年7月投产,回转窑规格Φ5.2m×78m,筒体材质Q235C。2013年1月27号,在对2号线大修时发现,在窑筒体外侧,位于二档轮带靠窑头一侧,纵向焊缝出现开裂,开裂长度露出轮带100mm(见图1),向轮带内侧延伸约400mm,总长共计约500mm。由于此处筒体受力较大,筒体厚度为90mm,裂缝深度不能用肉眼判断,又处于轮带下方,无法用超声波进行探伤,只好拆除窑内耐火砖,对开焊的焊缝全长约2 300mm全部进行探伤  相似文献   

20.
回转窑更换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曦 《水泥》1994,(4):35-36
回转窑更换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曾曦陕西省耀县水泥厂(727100)目前,由于材质缺陷、疲劳、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水泥窑更换筒体已成为中老水泥厂大修及改造工程中的基本内容之一。特别是处于轮带下的筒体,由于受到过多的内外约束条件限制,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