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彦波  于加滨 《水泥》2005,(2):62-62
我公司3.95m56m回转窑采用档支撑。Ф×3一次生产运行中,靠近窑尾处的轮带把下挡圈挤掉造成轮带向窑头方向窜动100mm。我们首先采用整托轮的方法,使轮带向上(窑尾方向)受力,同时节液压挡轮,两者共同作用,但未见效果。后来借于自制的工具,利用轮带与窑筒体的相对运动(移),在少停  相似文献   

2.
杨华 《水泥》2006,(3):62-62
我公司Φ3.3m×52m回转窑使用6年后,窑头筒体沿着轴线方向,从窑口端到窑内0.6m段,出现多条裂缝,需要更换筒体.因为窑头罩为固定结构,更换窑口简体通常需拆除窑头罩部分结构,切割需要更换的窑口筒体段,再对接新简体,重新恢复窑头罩结构.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我厂特种水泥车间1号回转窑规格为φ3.3m/2.5×78m,回转窑斜度 4%,4档支承,邻近大齿圈的三档轮带两侧安装有2个普通挡轮。回转窑一档轮带垫板共有24块,垫板与筒体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轮带两边各有24块挡块与垫板焊接固定。1999年3月一档轮带垫板大部分开焊,并且一档轮带将上部挡块挤掉多块,轮带上移50~60mm,只好停窑检修。1 检修方案的制定 由于一档轮带位移过大,因此轮带找正是这次检修的关键。考虑到回转窑筒体的轴向伸缩量在停窑前后有很大变化,首先要确定轮带在简体轴向上的固定位…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Φ4.8×72m回转窑采用三档支撑,窑尾档采用液压挡轮控制回转窑上下轴向运行.轮带套装在简体上衬以活垫板.  相似文献   

5.
张伟  赵慧艳 《水泥工程》2015,28(5):66-66
<正>1概述某水泥厂5 000 t/d水泥生产线2010年建成,其中Φ4.8 m×72 m回转窑为唐山冀东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该公司2013年进行回转窑检修时发现窑头档的轮带与垫板的间隙过大,于是自行在筒体垫板下添加了5 mm的钢板。至2014年5月份发现垫板磨损严重,且轮带下筒体发现裂纹,裂纹长度约850 mm,方向沿筒体轴向,且有延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贾志军 《水泥》2003,(2):64-65
我厂氧化铝1号回转窑在2000年12月大修时,要求同时更换Ⅱ、Ⅲ、Ⅳ档3个轮带。由于起吊设施的限制,同时安装多个轮带具有很大的难度。1施工方案的确定1.1吊装方案回转窑轮带外径Φ5520mm,质量为28~30t,δ60筒节与垫板质量为17t,若在车间组装好,共计50t,120t吊无法完成。而自制桅杆复杂、成本高、速度慢。因此决定采用120t吊,筒节和轮带依次吊装。1.2安装顺序根据本次大修特点,考虑对窑体中心线的影响,决定先吊装对接Ⅳ档轮带、δ60筒节,Ⅱ档由于不换δ60筒节,因此不需割口,用120t吊…  相似文献   

7.
按照回转窑的设计原则,窑在冷态时,任一轮带在托轮上接触宽度不少于75%,热态下,轮带的中心线应与托轮中心线重合.我厂φ3m×48m回转窑I档(窑头档)轮带与托轮长期接触不良,冷态下,当Ⅱ档(传动装置及挡轮组在Ⅱ档)轮带已与下挡轮接触(即窑下窜到位)时,I档轮带与托轮的接触宽度仅为67.5%(270mm);热态时,接触宽度为78.8%(315mm).由于接触宽度不足致使托轮上的接触应力较大,再加上窑头密封效果较差扬尘大,I档托轮磨损及压溃、剥落严重,造成了窑运转中的振动.对此,我厂于1999年4月份更换了I档的两组托轮,并将轮带位置向窑头方向移动了100mm,现将轮带位置的调整情况作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筒体沿二档轮带滑动量大,磨损大,二档轮带对应筒体节段出现疲劳裂缝和变形,直接导致其内部耐火砖扭曲、挤碎、掉落,甚至发生红窑事故.在不拆除回转窑内耐火砖的情况下连轮带将变形筒体节段拆除并更换.更换筒体节段,需要切割筒体,存在施工难度,需要精心组织,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把控旧筒体切割和新筒体安装焊接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宜兴水泥厂1990年建成一条700t/d带RSP型预分解炉生产线。窑规格:Φ3m×48m,三挡支承;主传动转速:0.6~3.41r/min;主电机:Z_2-101,100kW。该窑于1995年10月9日窑中挡轮带突然和窑体发生相对位移,轮带向窑尾方向上窜115mm,窑体下窜约50mm,同时造成7块垫板脱焊移位,轮带与挡铁圈脱落,窑体下窜引起大齿轮严重擦壳。停窑后,待窑体温度稍降,即用1台200t千斤顶顶窑筒体,希望将简体顶起后,再将轮带强制复位,因窑筒体自重约308t(不包括窑皮、物料),且筒体温度较高,千斤顶上力后,筒体发生变形,我们立即停止顶窑,又重新开窑。1 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于守仁 《水泥》2011,(10):63-63
回转窑在窑自重和液压挡轮的共同作用下,沿筒体轴向上下窜行。在现有的文献中,几乎都把窑的工作行程限制在±10mm内。但在生产中发现,这个行程限制存在如下弊端:没有发挥出大小齿轮宽度、轮带和托轮宽度以及窑头和窑尾密封带宽度的裕量,使大小齿轮特别是小齿轮不可避免地出现台阶,轮带和托轮过早地出现表面磨损凹陷,托轮尤其严重,窑尾石墨密封带出现宽度窄的凹槽,窑头密封也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采用液压挡轮的回转窑,由于窑的上下窜动由液压挡轮控制,这样托轮中心线与窑筒体中心线便可安装成平行线,从而使托轮与轮带的受力更均匀,且能有效地调节窑筒体的上下窜动,使托轮与轮带、大小齿轮及窑头、窑尾密封的接触宽度得以控制,延长了托轮与轮带的使用寿命。然而,液压挡轮在使用中,存在液压系统的流量不好调节及泄漏故障、挡轮安装位置不当、行程控制不当、挡轮的受力大造成窑振动或轴承故障、限位装置失效等  相似文献   

12.
石景辉  孙敏志 《水泥》2008,(1):58-59
我公司现有2台Ф4m×60m回转窑,三档支撑,窑尾档采用液压挡轮控制回转窑上下行.其中一台窑于2003年4月10日开始运行后,由于液压挡轮不能正常使用以及各档托轮调整不当等原因,造成轮带和托轮接触面产生凹凸现象,最严重的中档处,轮带中间高出边缘5mm,托轮两侧高出中间7mm,使窑不能正常运转.为此,我公司于2007年8月对中档支撑装置进行现场车削.  相似文献   

13.
1995年,我厂将3号Φ4m×60m窑由40t/h的SP窑改造为NSP窑,目前产量可达65t/h,窑口护板结构也从甲、乙型护板改为单块的护板.改造后护板使用效果不理想,每半年更换1次.因窑口护板寿命短对窑口筒体保护不好,2000年大修就更换了窑口直段节筒体,到2002年大修又更换了一次,两次更换筒体段节对筒体损伤较大,维修费用较高.2004年我们利用筒体更换、轮带垫板改造、窑体提速改造的机会对窑口护板结构进行了改造,实践证明,改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铜陵海螺5000t/d国产化示范生产线,采用南京院自行开发研制的Y4874回转窑。该回转窑结构设计中,采用了实心铸造轮带,浮动垫板,液压档轮,自动调节滑动轴承和直流单传动装置,在窑筒体进,出料端设有耐热钢护板,窑头,窑尾的密封分别采用钢片径向及汽缸压紧端面接触式密封。Y4874回转窑投产至今,运行良好,目前产量基本稳定在5600t/d以上。  相似文献   

15.
Φ3 m×48 m回转窑Ⅱ挡轮带下挡块严重磨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一分厂Φ3m ×48 m立筒预热器回转窑采用三挡支承,轮带为松套式中空箱形轮带。在每挡轮带两侧,各焊有14块挡块限制轮带的轴向窜动。由于托轮推窑向下或向上的力是通过轮带传递到挡块的,而轮带与垫板之间由于间隙的存在又有相对滑动,故挡块是有一定的磨损的。然而,1999年2月中旬至3月初,此回转窑Ⅱ挡轮带的下挡块(窑头方向)却严重磨损,在20d左右的时间里,下挡块被磨掉了约45mm,窑在运行中,不停地有金属屑掉在托轮座上。同时,垫板与筒体的连接焊缝由于受力过大,也纷纷裂开,在筒体与轮带摩擦力作用下,一部分垫板发生错位。  相似文献   

16.
杨忠  刘光强 《水泥》2011,(8):64-65
天能水泥公司Φ4.3m×64m回转窑是三档支撑,筒体、轮带及窑衬总重超过1000t,2010年2月份在Ⅱ档轮带边缘产生向厚度方向发展的裂纹。为尽快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冷空气从窑头进入窑内,影响回转窑的热效率;为了防止熟料颗粒、生料粉从窑头、窑尾与简体的衔接间隙处喷出,减少粉尘污染,在窑头、窑尾需安装密封装置。我厂过去采用的是迷宫式、重锤式两种密封型式。由于回转窑筒体受热产生变形,造成  相似文献   

18.
水泥回转窑筒体是由钢板卷制面成,生产时窑内温度高达1600℃。为保护筒体并减少热损失,筒体内壁砌有耐火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耐火砖磨蚀过薄,会出现筒体受热而产生裂纹,或造成窑头短节烧成喇叭口,这时就必须更换损伤部分的筒体.我公司部有多次更换筒体的实践,如1988年更换^#1线回转窑窑口短节,1995年更换^#1回转窑Ⅱ、Ⅲ档之间筒体段节,2000年1月份又更换^#1线回转窑窑口短节,2001年1月份更换^#2线回转窑窑口短节等。本文就更换回转窑筒体的经验和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回转窑的设计原则,窑在冷态时,任一轮带在托轮上接触宽度不少于 75% ,热态下,轮带的中心线应与托轮中心线重合。我厂 3m× 48m回转窑Ⅰ档 (窑头档 )轮带与托轮长期接触不良,冷态下,当Ⅱ档 (传动装置及挡轮组在Ⅱ档 )轮带已与下挡轮接触 (即窑下窜到位 )时,Ⅰ档轮带与托轮的接触宽度仅为 67.5% (270mm);热态时,接触宽度为 78.8% (315mm)。由于接触宽度不足致使托轮上的接触应力较大,再加上窑头密封效果较差扬尘大,Ⅰ档托轮磨损及压溃、剥落严重,造成了窑运转中的振动。对此,我厂于 1999年 4月份更换了Ⅰ档的两组托轮…  相似文献   

20.
徐志勇 《水泥》2002,(6):65-66
我公司现有2条湿法回转窑,其中1台是1961年投产的Φ3.3m/2.7m/3.1m×95m从捷克引进的窑。从1995年起我公司先后4次对该窑1号、2号、4号、5号(按从窑头往窑尾的顺序)轮带下筒体和垫板进行了更换。1问题该窑轮带结构是中空箱形,活套在筒体上,并适当留有间隙。垫板一端与筒体焊接,另一端自由,焊缝交替排列,挡铁焊在垫板的自由端。轮带与垫板预留间隙过小,造成筒体膨胀受限,而产生颈缩现象。4号轮带处颈缩最大达40mm,使窑内耐火砖使用周期缩短(最长30d,最短只有5d),严重制约了生产。由于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