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人参叶微量新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叶中分离出14种单体化合物。其中4种微量成分用IR、MS、~1HNMR、~(13)CNMR及化学方法等分别鉴定为20(R)-原人参三醇(Ⅰ)、胡萝卜甙(Ⅱ)、3β,12β-二羟基-20(22),24-达玛二烯—3—0—β—D—葡萄吡喃糖甙(Ⅲ)及20(R)-原人参二醇—3—0—β—D—葡萄吡喃糖甙(Ⅳ)。其中Ⅲ及Ⅳ系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人参皂甙-Rh_3(ginsenoside-Rh_3)及20(R)-人参皂甙-Rh_3[20(R)-ginsenoside-Rh_2]。  相似文献   

2.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芦头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和薄层析分别鉴定为:20(R)-人参皂甙-Rh_1(Ⅰ),人参皂甙-Rg_3(Ⅱ),20(S)-人参皂甙-Rg_2(Ⅲ),-Rg_1(Ⅳ),-B(Ⅴ),-Rd(Ⅵ),-Rc(Ⅶ),-Rb_2(Ⅷ),-Rb_1(Ⅸ),-Ro(Ⅹ).其中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人参芦头中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并对其中9种主要人参皂甙进行了抗氯化钡诱发大白鼠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参叶中微量新皂甙-La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已报道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叶中分到三种微量新皂甙。在继续研究的基础上,又得到一个微量新皂甙,命名为人参皂甙-La(ginsenoside-La)。人参皂甙-La,无色针晶(MeOH),[α]D~(20)—18.4(Pyridine-d_5)。负离子FAB-MS  相似文献   

4.
以人参皂甙 Re 为标准品,5%(w/V)香兰素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用 TLC-比色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对红参中总皂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11种人参单体皂甙(Ginsenoside-R_0、Rb_1、Rb+2、Rc、Rd、Re、Rg_1、20(R)-Rg_2、Rg_3、20(R)-Rh_1、Rh_2)为标准品作对照,用薄层光密度法对国产主要商品红参与高丽红参中分组皂甙及单体皂甙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产红参总皂甙含量并不低于高丽红参,特别是红参中特征成分 Rh_2、20(R)Rh_1、Rg_3、20(R)Rg_2及三醇组与二醇组的比例均不亚于高丽红参。  相似文献   

5.
人参皂甙—Rh’_2的半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人参皂甙-Rh_2′的半合成。从廉价的人参茎叶中得到的甙元人参二醇与四乙酰基溴代葡萄糖缩合,再经脱乙酰基即得到人参皂甙-Rh_2′。  相似文献   

6.
人参叶微量新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叶中分离出14种单体化合物。其中4种微量成分用IR、MS、1HNMR、13CNMR及化学方法等分别鉴定为20(R)-原人参三醇(Ⅰ)、胡萝卜甙(Ⅱ)、3β,12β-二羟基-20(22),24-达玛二烯—3—0—β—D—葡萄吡喃糖甙(Ⅲ)及20(R)-原人参二醇—3—0—β—D—葡萄吡喃糖甙(Ⅳ)。其中Ⅲ及Ⅳ系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人参皂甙-Rh3(ginsenoside-Rh3)及20(R)-人参皂甙-Rh3[20(R)-ginsenoside-Rh2]。  相似文献   

7.
人参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及反相Lobar柱层析等方法,从人参花蕾中分离得到十八种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光谱分析并与标准品对照进行正、反相TLC,鉴定了其中十三种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罗卜甙(2),20(R)-人参皂甙-Rh_1(3),20(S)-Rg_2(4),20(R)-Rg_2(5),-Rf(6),-Re(7),-Rg_3(8),-Rd(9),-Re(10),-Rb_2(11),棕榈酸(12)和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3)。其中化合物(1),(2),(3),(5),(8)和(13)为首次从人参花蕾中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  相似文献   

8.
<正> 人参果皂甙不仅具有抗衰老、抗心律不齐作用,最近发现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作用。为更好开发利用人参地上部分资源,我们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又深入地进行了研究。日本学者Yahara等从人参果中分离鉴定了五种成分是Rb_2、Rc、Rd、Re和Rg_1,收得率分别为0.2、0.1、0.1、0.6、0.04%。我们采用吉林省桦甸县五年生人参果肉(鲜)20公斤经用D-吸附树脂吸附皂甙,除去水溶性糖类杂质及脂溶性杂质,经脱色得总皂甙,将总皂甙用低压硅胶柱层析及分子筛She-phadexLH-20层析方法,分离得到九种单体,经用IR、~(13)C-NMR、FD-MS及标准品对照等方法鉴定了八种结构,分别为人参皂甙(ginsenosides)-Rb_1(收得率为0.02%)、-Rb_2(0.09%)、-Rc(0.08%)、-Rd(0.06%、Re(6.0%)、Rg_1(0.02%)、-Rg_2(20S)(0.01%)、-Rg_2(20R)(0.01%)、-Rh_1(0.02%)及一种未知皂甙(结构式正在研究中)。其中人参皂甙-Rb_1,-Rg_2,-Rh_1系首次自人参果肉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微量皂甙类成分。本文对三种不同产地的人参果肉用高效薄层层析法定性检出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9.
达玛烷型皂甙是人参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作者为寻找收获具有高含量的活性成分的人参的最佳季节,分析测定当年3月至翌年2月共12个月的14批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样品,分别对下列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甲醇提取物(以根干重计算)、蔗糖、葡萄糖、果糖、皂甙A组[20(S)-原人参二醇:人参皂甙-Rb_1、-Rb_2、-Rb_3、-Rc和-Rd]和皂甙B组[20(S)-原人参三醇:人参皂甙-Re、-Rf、-Rg_1和-Rh_1、20-葡萄糖-人参皂甙-Rf](以甲醇提取物计算)。测定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的百分含量3月份较高(40.2%),4月中旬明显降低(29.3%),5~11月中旬则维持于20%或更低的水平,12月又明显上升(40%以上),至翌年1~2月又稍降低。其中蔗糖的百分含量也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甙通过海马增强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探讨人参皂甙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间接介导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结果;将微量人参皂甙经导管直接导入双侧海马(5×10~(-8)kg/侧,连续给药4d后,能明显增强脾脏T淋巴细胞ConA增殖反应,增强IL—2的产生,促进IL—2R的表达;提高SAC菌诱导的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脾脏NK细胞活性.这提示人参皂甙可能通过海马介导脾脏免疫功能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1.
海南冬青中的一个新三萜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闵知大  覃开活 《药学学报》1984,19(9):691-696
从冬青科植物海南冬青(Ilex hainanensis Merr.)的叶中分离得一新的△12-齐墩果叶-烷型的三萜酯甙,甙元的结构为齐墩果叶12-烯23α,28β-二酸3β,16α-二羟基(olean-12-23α,28β-dioic acid 3β,16α-dihydroxyl,Ⅱ),甙的结构为Ⅱ的β-D-葡萄糖(1′→28)酯(β-D-glucopyranosyl(1′→28)ester of Ⅱ),命名为海南冬青甙(hainanenside,Ⅰ)。  相似文献   

12.
白水茶中二种新黄酮甙的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广西野生的白水茶(Camellia sinensis L.)中分得三种黄酮类成分:Ⅰ,Ⅱ和Ⅲ。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鉴定:Ⅰ为已知成分芹菜素(apigenin),Ⅱ为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甙,Ⅲ为芹菜素-5-O-α-L-吡嘀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甙。Ⅱ和Ⅲ为首次报道的新黄酮甙,暂分别命名为山茶甙A(camellianin A)和山茶甙B(camcllianin B)。  相似文献   

13.
赤芝子实体中三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赤芝[Ganoderma lucidum (Fr.)Karst]的二氯甲烷溶解部分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内酯化合物,命名为灵芝内酯(ganolactone)。根据光谱(UV,IR,1HNMR,13CNMR,MS和2DNMR)解析,确定其结构为I式。同时还从赤芝子实体中分到三个已知化合物,即灵芝醇A(ganoderiolA,II),灵芝醇B(ganoderiolB,II)和灵芝三醇(ganodermatriolIV)。  相似文献   

14.
从叉蕊薯蓣(D.collettii HooK.f.)根茎的乙醇提取物分离到四个甾体皂甙,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推定化学结构为3-O-(β-D-葡萄吡喃糖)-约莫皂甙元(3-O-(β-D-glucopyranosyl)-yamogenin)[Ⅰ];3-O-[α-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约莫皂甙元(3-O-[α-L-rah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yamogenin)[Ⅱ];3-O-{α-L-鼠李吡喃糖(1→4)-[α-L-鼠李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约莫皂甙元(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ranosyl}-yamogenin)[Ⅲ];3-O-{β-D-葡萄吡喃糖(1→3)-[α-L-鼠李吡喃糖(1→2)3-β-D-葡萄吡喃糖}-约莫皂甙元(3-O-{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yamogenin)[Ⅳ]。其中Ⅰ为已知物,Ⅱ、Ⅲ、Ⅳ为首次从植物界得到的新甾体皂甙。  相似文献   

15.
王保钧  邓泳  马银凤  雷兴翰 《药学学报》1987,22(12):923-928
Synthesis of 35 new compounds of α-chloro-β-(5-nitro-2-furyl) acrylamides and 5-[α-chloro-β-(5-nitro-2-furyl ) vinyl]-oxadiazoles by known methods are reported. In preliminary test in mice 10 compounds were found to possess pronounced activity against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Among these Ⅰ12, Ⅰ13, Ⅰ14, Ⅰ20, Ⅱ1 and Ⅱ8 were shown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6.
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茅青  曹东  贾宪生 《药学学报》1993,28(4):273-281
从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ocranthoide Hand. -Mazz.)花的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溶解部分分得三个常春藤皂甙元的双糖链甙,其中一个为已知化合物川续断皂甙乙(dipsacoside B,Ⅰ);另外两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灰毡毛忍冬皂甙甲(macranthoidin A,Ⅱ)和灰毡毛忍冬皂甙(nmcranthoidin B,Ⅲ),两者的次级皂甙灰毡毛忍冬次皂甙甲(macranthoside A,Ⅱb)和灰毡毛忍冬次皂甙乙(macranthoside B,Ⅲb),亦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西南獐牙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巍  茅青 《药学学报》1984,19(11):819-824
从西南獐牙菜的全植物中分离出五个化合物,其中四个分别被鉴定为β-谷甾醇(Ⅶ),齐墩果酸(Ⅵ),1,3,7,8-四羟基咄酮(Ⅴ)和山楂酸(Ⅱ)。另一化合物系新的三萜酸糖酯甙,命名为獐牙菜皂甙(swericinctoside,Ⅰ),其结构为2α,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羧酸-28-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  相似文献   

18.
用GC和GC-MS研究了腋花杜鹃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α-蒎烯,β-蒎烯,对-繖花烃,1,8-桉叶素,醋酸冰片酯,反-丁香烯及环氧丁香烯等几种主要成分,并测定了其含量。比较了腋花杜鹃和牡荆、荆条挥发油的组成,结果表明成分大致相似,唯一明显差别为前者含有较大量的醋酸冰片酯和反式丁香烯而不是β-丁香烯,同时后二者含有香桧烯而不含β-蒎烯。腋花杜鹃和牡荆、荆条虽为不同科属植物,但具有同样治疗气管炎之效用,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有类似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尖叶清风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尖叶清风藤(Sabia swinhoei Hmsl.exForb.etHemsl.)的地上部分分离出8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解析,证明其中2个为新成分,分别命名为清风藤内酯(I)和清风藤酮(II),另外6个为已知化合物,即没药烯(III)、三十烷醇(IV)、β-谷甾醇(V)、二十八烷酸(VI)、齐墩果酸(VII)和胡萝卜甙(VI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