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搁浅事故是指船舶搁置在浅滩上,造成停航或者损害的事故。船舶搁浅的位置通常是住航道附近或港区水域,船舶损坏的部位和损坏程度不易确定,可能会造成船体、螺旋桨、舵的损坏;可能造成燃油或其它污染物的泄露;可能会因为危险货物的泄露而引发污染、火灾、爆炸等连带危险;受潮流或风浪、底质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船舶断裂或倾覆;在航道或港区可能会影响其它船舶的安全航行和作业,导敛连锁事故的发生。对船舶搁浅事故所引起的危险或潜在危险,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或消除可能带来的对人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长江中游航道水位变化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根据随机振动的首次穿越理论建立水位变化下船舶搁浅风险定量计算模型,实现不同水位下长江中游航道船舶搁浅风险的定量计算。利用航道水位、船舶吃水及富余水深三者间的动态关系,分析水位变化对允许船舶最大吃水及船舶搁浅概率的影响。利用船舶运动模型推导波浪载荷下船舶升沉运动的位移响应,同时根据首次穿越理论构建船舶首次穿越失效(搁浅)模型。运用Simulink仿真工具箱,根据船舶首次穿越失效模型计算得到不同水位下船舶的搁浅风险。利用该方法计算长江中游典型船舶在不同水位下的搁浅风险,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量化水位变化下船舶的搁浅风险,还可确定不同船舶搁浅概率对应的水位临界值。  相似文献   

3.
进出宝山港池的船舶经常在浏河沙浅滩上搁浅,本文就搁浅水域的水文、地理、航道等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在没有清除航道的浅滩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引航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复杂的航道、多变的气象和对被引领船舶性能状况的不确定性,都会给引航的安全引领带来巨大的挑战,稍有不慎或遇意外情况,都将造成船舶搁浅或碰撞沉没。在港口迅速发展的今天,到港船舶的大型化和越来越密集的航线航班,对引航业的引领技术和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在2001年11月23日做出的我国港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时,就对引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主要阐述广州港进出航道的特殊性,机器故障,船舶操纵的局限性等造成船舶搁浅事故的发生以及如何安全脱浅。  相似文献   

6.
船舶搁浅是荆江河段主要事故险情之一。造成船舶搁浅既有水文、航道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更与船员素质、安全意识等密不可分。近年来,荆州海事局结合荆江河段特点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成效显著。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标准化、规范化入手,把创造良好通航环境与严格监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预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喀麦隆杜阿拉港进口航道由于电子海图偏差、航道灯浮常年移位、航道水深回淤严重等因素的制约,经常出现船舶进出港航行偏离航道而搁浅,对进出杜阿拉港船舶造成很大困扰。笔者采用常年在此施工的疏浚船舶和测量部门的统计数据,介绍该港进口航道环境,为进出杜阿拉港船舶提供精确、翔实的航道环境信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引航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复杂的航道、多变的气象和对被引领船舶性能状况的不确定性,都会给引航的安全引领带来巨大的挑战,稍有不慎或遇意外情况,都将造成船舶搁浅或碰撞沉没.在港口迅速发展的今天,到港船舶的大型化和越来越密集的航线航班,对引航业的引领技术和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在2001年11月23日做出的我国港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时,就对引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江海联运综合大通道建设,内河航道交通流增大,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内河水域通航环境复杂,航道弯曲狭窄,水深浅、滩涂多,受潮汐和天气影响水位变化大且流速急。位于珠海、澳门交界的十字门水域经常发生船舶搁浅险情,制约着西江流域、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介绍珠澳十字门水域水文特征,分析船舶交通流特点,梳理船舶搁浅案例,深挖事故原因,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郑贤俊 《中国水运》2004,2(4):118-119
船舶航行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船舶驾驶员最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船舶在内河航道行驶,由于受到雾、水深、航道窄、船舶密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船舶搁浅、碰撞等事故屡见不鲜.本文作者就内河船舶在有雾的情况下,驾驶员冒雾航行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作为运输工具的船舶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吨位上都有很大的增加,造成船舶密集程度增大,使受限水域(如港口、航道、狭水道)成为事故的多发地,其中搁浅就是这些海事的主要事故之一。文章对造成搁浅的各因素,从人、船、环境的角度加以定量分析和研究,并对船舶的搁浅危险度做出预报,以期对船舶的航行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船舶在回淤严重航道发生搁浅的概率较大,其所引起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本文借鉴营口老港"恒帆178"轮的成功出港,分析了营口辽河港区船舶搁浅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在引航过程中如何预防船舶搁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船舶在航线过程中船舶搁浅是十分常见的事故之一,该事故的发生不但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也会造成相关财产的损失。为减少船舶搁浅造成的损失,需要及时对搁浅船舶开展救助活动,在实际救助过程中拖轮救助是较常使用的方法,能确保搁浅船舶脱浅的效率。本文通过对拖轮救助搁浅船舶的实践与应用进行探讨,希望为拖轮救助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船舶结构碰撞与搁浅风险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刚  张圣坤 《船舶工程》2000,119(6):57-61
统计资料显示,船舶(特别是油船)的碰撞和搁浅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是造成海洋原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总结了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分析的一般方法,全面地回顾了目前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分析以及人和组织因素(HOF)对船舶碰撞与搁浅事故的影响的研究现状,最后就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李金生 《珠江水运》2002,(11):29-29
山区河流航道上的一些浅滩,如右江的 刀塘、洞帮洲、那龙洲尾,郁江的西竹坑口等滩(点),在洪枯(9—11月)、枯洪(3—月)交换时期常出现“飞沙”现象。若航行船舶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人为的沙滩、沙突,导致船舶搁浅甚至发生海损事故。因此,作为一名航务技术人员及船舶驾驶员必须掌握航道上出现“飞沙”现象及采取应急的措施,以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什么叫做“飞沙”?“飞沙”的成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某船舶在中国广西北海港入航道搁浅后,盲目用车和用拖轮协助脱浅失败及成功的经验的教训,说明船舶在发生搁浅事故后不能急于求成,盲目采取措施,更不能盲目使用拖轮协助脱浅。  相似文献   

17.
梁锡  尤敦强 《中国水运》2010,334(7):54-54
<正>我国的内河航道资源丰富,内河航运是我国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内河航道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以珠江流域为例,受洪水、枯水、桥梁、冲刷等外界因素影响,特别是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枯水季节,为船舶搁浅事故多发期。同时随着船舶向着大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一旦发生船舶搁浅事故,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及潮水涨落脱浅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搜救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江鸡笼洲滩近年来发生多起船舶偏航搁浅的问题,对航道线平面布置进行研究,通过对原形进行流态观测和实地调查,从水流运动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在弯曲河段航道航行的船舶在横流作用下容易偏离航道,横流作用是引起船舶偏航的主要原因,临河建筑物及其设施对船舶航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鸡笼洲滩航道线平面布置的优化方案,为实施3000吨级航道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与水电部门联系、协调,解决航道堵船问题,严格说来,这并不是海事部门的职责,但为了广大船民和全局利益,梅州海事局却把它看作是份内之事,尽力而为。 今年5月份以来,由于久旱未雨,韩江上游多次发生船舶搁浅、航道堵船事件。梅州海事局急船民之所急,想船民之所想,一方面积极与各水电站联系,要求他们兼顾水运利益,集中水量发电放水,帮助解决船舶搁浅、航道堵船问题;另一方面不辞劳苦到堵船现场指挥和维护船……  相似文献   

20.
交叉河口淤积影响船舶正常航行,易发生搁浅事故。为充分发挥航道的航运功能,应及时分析碍航原因,制定航道疏浚方案,确保航道通航顺畅与安全。以通扬运河与泰东河交叉河口为研究区域,构建二维Delft 3D水沙模型,结合实测分析其泥沙运动规律与地貌演变特征。基于不同疏浚高程和疏浚边坡设计6个航道尺度方案,并通过模拟分析得到兼顾过往船舶航行安全和疏浚经济成本的优化方案。本研究可为类似交叉河口的航道尺度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