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廖霄玲 《华夏医学》2015,28(1):55-58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西米替丁注射液,两组患儿疗程均为5~7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较喜炎平单用好。  相似文献   

2.
姜倞 《吉林医学》2014,(11):2317-2318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顽固高热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顽固高热病例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结果:5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退热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顽固高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115例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10~15mg/(kg&#183;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5~10mg/(kg&#183;d)加入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1次/d,连用3~5d;对照组予喜炎平注射液10~15mg/(kg&#183;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d.两组均给予抗感染、退热、对症等处理,观察两组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愈合、退热及食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可以加速溃疡面的愈合和改善进食,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思密达及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用喜炎平联合思密达及西米替丁,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思密达及西米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张风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695-696
目的比较喜炎平与病毒唑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喜炎平组100例)和对照组(病毒唑组100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1~0.2 mL/(kg.d),加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3 d~5 d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10 mg/(kg.d),每天1次,3 d~5 d为1疗程。结果 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显著缩短病程及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确切,优于病毒唑注射液。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选取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使用病毒唑注射液静脉滴注,10 mg/(kg·d);治疗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10 mg/(kg·d)。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住院天数、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月—2009年6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病例进行分析,共计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8~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结果:喜炎平注射液治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程为(1.6±1.1)天,而利巴韦林注射液为(2.7±1.4)天。  相似文献   

8.
孙三侠 《当代医学》2011,17(16):139-140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2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0.1~0.2mL/(kg·d),加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3~5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按10mg/(kg·d)分2次空腹口服.结果 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总有效率99.06%,对照组总有效率88.6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联合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周玉琴 《中外医疗》2012,31(12):2-3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院162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81例患儿,喜炎平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5d;给予对照组81例患儿,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5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1.36%,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5.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咽痛、退热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可瑜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287-1288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72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进行对照治疗观察,治疗组除给予积极的抗感染及各种对照支持治疗外,加用喜炎平注射液,5mg/k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1%~0.5%的溶液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不用喜炎平,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83.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满意,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何足元 《河北医学》2013,19(10):1527-1529
目的:观察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6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进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5d;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分两次给药,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5d。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应用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显著缩短病程,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提高疗效,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常规均给予补液、纠正酸碱紊乱、补充电解质、改善肠道内循环和调整肠道菌群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2mg/(kg·d),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5~7d;醒脾养儿颗粒,小于1岁2g/次,每天2次;1~2岁患儿4g/次,每天3次,于三餐前服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轮状病毒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病毒的清除率,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月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8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采用喜炎平+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液体疗法等综合性治疗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发热、呕吐、腹泻、住院时间分别为(2.02±1.06)d、(1.01±0.46)d、(3.02±1.26)d、(5.61±1.39)d,对照组分别为(3.36±1.27)d、(1.52±0.78)d、(4.47±1.38)d、(7.25±1.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张建青  王晓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29-3030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治疗组(喜炎平组100例)和对照组(利巴韦林组100例).治疗组予静脉滴注喜炎平5~10 mg/(kg·d),每日分2次给药;对照组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15 mg/(kg·d),每日分2次给药.2组均3 d~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效果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71-72,76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微生态制剂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d.d),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同时加用喜炎平7.5mg/(kd.d),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显效率37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3.3%,研究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针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儿第3d、第5d、第7d、第10d、第14d的大便性状,观察组治疗前7d大便<3次/d,且由水样便向糊状便转变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第10d、第14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促使其尽快恢复健康,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永琴 《大家健康》2013,(9):102-103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80例小儿腮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1次/d,静脉滴注,连续治疗7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0.1-0.2ml/(kg·d),静脉滴注,1次/d,均连用7d。结果观察组腮腺肿胀消失时间为(4.1±1.1)d,退热时间为(1.6±0.7)d,对照组腮腺肿胀消失时间为(7.8±1.5)d,退热时间为(3.1±1.3)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腮腺炎疗效显著,症状消失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喜炎平治疗90例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喜炎平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168例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用喜炎平注射液20~30mL/d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5g/d治疗,疗程3~7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结果 喜炎平治疗组有效率(96.6%)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56.4%),P<0.01.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9.
熊志勇 《当代医学》2016,(21):130-13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患儿的其余治疗措施均相同,均连续给药5d,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在体温恢复至正常及咽峡疱疹消退所需的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轮状病毒肠炎、上呼吸道感染及小儿秋季腹泻等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复习近年文献,选择喜炎平与思密达、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锌、西米替丁以及黄芪注射液联合使用的文献,结合文献中数据,比较单独使用喜炎平或者喜炎平联合其他药物的疗效。结果:结合文献中数据,喜炎平联合其他药物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喜炎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