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的生物利用障碍,使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并继发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全身营养状态不良;加之长期高血糖所形成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特另4是血管及神经病变,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引起各种感染而继发败血症。糖尿病患者合并败血症常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极易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甚至引起休克、DIC或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死率较高,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标新  李莎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071-1072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提供指导依据。方法设计出可能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的因素,随机选择调查57例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具备这些危险因素以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获得的数据经SPSS软件行相关分析。结果病程、高血压、高血糖与大血管病变有统计学关系;病程、家族史、肥胖与微血管病变有统计学关系;病程、高血糖与神经病变有统计学关系。病程是三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家族史和肥胖是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综合防治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糖尿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人口趋于老龄化和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使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中约90%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为血管病变(大血管和微血管),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周围动脉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与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的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而由冠心病引起的死亡占糖尿病患者死因的60%。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神经病变诊疗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病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导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子。无论T1DM和T2DM,高血糖都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致病因素。然而,糖尿病其他病理生理改变同样可以导致靶器官的损害,包括葡萄糖依赖的通路,如多元醇形成、蛋白激酶C活化、糖化终末产物生成等。此外,非葡萄糖依赖的机制也同样可以导致器官损害。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在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大型的临床研究验证了RAS阻断药除了降低血压所带来的好处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作用减少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长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异常的代谢紊乱。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变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加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预防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主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时可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让糖尿病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了解病情,防止并发症,很有必要。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起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电解质等物质的代谢障碍的慢性疾病。由于糖尿病可引起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所以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导致糖尿病患者残废、早亡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它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其中微血管病变可以引起肾脏、视网膜以及神经病变,而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冠心病、脑卒中以及下肢血管病变等。约5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这其中以急性冠脉事件如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对生命的威胁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防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艺捷 《临床荟萃》2000,15(2):86-88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主要是指在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 ,主要累及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等。它虽不是糖尿病所特有 ,但与正常人群相比 ,则趋于更为常见 ,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现综述此方面近年研究的若干新进展。1 发病机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长期慢性的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改变、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它们互为因果 ,而高血糖则可能是病变发生的始动环节[1] 。1.1 蛋白质非酶糖化 葡萄糖分子可在非酶促反应的条件下 ,与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ε 氨基形成不…  相似文献   

11.
黏附分子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谊文  仪秀芳 《临床荟萃》2004,19(21):1257-1259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微血管、大血管和神经病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lnopathy,DR),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除高血糖、多元醇-肌醇代谢异常、蛋白激酶C激活、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氧自由基形成、细胞因子等机制外,近年来,随着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了糖尿病心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症表征与超声应用价值,希望医院可以依据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应用合适的超声诊断方法,强化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也是导致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血管的病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慢性持续性高血糖与慢性波动性高血糖[1],慢性波动性高血糖是指慢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发生心脑肾等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心脏病变又是糖尿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症状不典型,心功能恶化快,尤其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且治疗难度大,预后差。针对糖尿病转归的这一特点,为强化疗效,并有效防止并发症或减少并发症,我们结合疗养院的康复治疗和疗养功能,适时提出对患有糖尿病的疗养员应把握的预防治疗关键点,即重视糖尿病教育;将血糖控制达标;纠正血脂异常;注意高凝状态;严格控制体重和血压;警惕心脏变化。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长期高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蛋白质、脂肪代谢障碍,进而引起一系列慢性并发症,其中心、肾、眼、脑及周围神经等的慢性并发症多较易引起重视,但作为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亦可受到损害,其发生率为10%-30%。我们对10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了肝功能的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糖尿病并发症很多,其中以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等常见,以下是对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相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熊艳 《新医学》1999,30(7):424-425
1引言糖尿病是古老的疾病,发病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其对社会的影响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患者死于急性并发症已大为减少,但慢性并发症却逐渐增多,病人常常因此致残或致死,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寿命,其中各类大血管病变,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变,已成为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其早期诊断和积极防治,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脂质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压,高…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大连地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①收集2005-01/2006-1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579例。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收集个人资料,测量体脂测量参数(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股围)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糖、血脂、24h尿白蛋白、胰岛素敏感相关指标)。根据国际临床分类法,24h尿白蛋白情况,神经肌电图,彩超检查、头部CT、心电图以及酶学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③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各危险因子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贡献大小。结果:糖尿病患者57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其中42.3%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4.5%为增殖型视网膜病变;63.2%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7.0%合并糖尿病肾脏病变;56.6%合并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腰股比为糖尿病肾脏病变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05,0.019,0.069,6.693,P<0.05 ̄0.01)。②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24h尿白蛋白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14,0.158,0.536,0.039,0.006,P<0.05 ̄0.01)。③糖尿病病程、年龄、血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16,0.039,0.608,0.433,P<0.05 ̄0.01)。④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24h尿白蛋白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85,0.092,0.248,1.153,0.937,0.002,P<0.05 ̄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独立保护因素(偏回归系数为0.992,P<0.05)。结论:腰股比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沈阳地区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100O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志业  李萍  薛冰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9):2763-2763
近年来随着胰岛素的广泛应用及患对糖尿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因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减少,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逐渐成为重要的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l000例糖尿病患存在神经病变并发症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沈阳地区糖尿病患并发症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