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队伍建设。从师生互动、导师学术水平、导师德育建设、导师学术作风及导师考核体制等方面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减少导师行政负担、规范导师选拔、重视师德建设、改革导师考核模式、放宽择师标准、建立导师团队等措施来改善现有问题,以切实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51-54
目的探讨导师团队采用重点专科轮转,实践操作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新型带教模式在培养专业型护理研究生护理核心能力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随机抽取的2011、2012级护理临床型研究生15名为对照组,2013、2014级护理临床型研究生16名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由护理研究生导师带领的临床导师团队带教。结果实验组实习研究生出科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实习护理研究生对临床导师满意度、临床导师对实习研究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研究生导师带领的临床导师团队带教,重点专科轮转有利于专业型护理研究生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黄锁义,1964年10月出生,广西南宁人,中共党员,二级教授黄锁义教授为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西中医药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和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化学学科带头人、广西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民族医药教学团队带头人、自治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药学专业硕士培养为例,阐述了药学专业硕士常规的模式及存在弊端,提出基于专业导师团队指导的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包括基于优势互补的多学科导师团队构建、实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坚持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依托医院教学培养基地,探索药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模式。方法:针对新形势下高层次药学科研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临床和基础结合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导师团队等措施,完善药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学培养模式。结果:医院科研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平台,有益于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个性化培养;同时研究生读写能力培养,参与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导师团队青年科研骨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带头作用,都与研究生培养绩效显著相关。结论:发挥医院办学的优势,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扩招形势下,在研究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校对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通过培训提高新硕士生导师的自身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们面临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要想使本单位、本学科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就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有着主导地位.导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是研究生培养中最关键的因素。导师队伍直接影响到学术力量与水平。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促进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知乎、微博情感表露数据为样本,探索导学关系异化现象,从医药院校导师及研究生双重视角对导学关系进行现代检视,总结导师德学培养行为失范以及研究生志向不明学业难成的成因,提出重构“德学交融,互通成长”的新型和谐导学关系。导师应坚持立德树人、言传身教;研究生应做到尊师重道、德业竞进;学校及社会应加强制度约束,涵养学风校风等。基于此,为提升我国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研究生导师育人成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立明  宋鄂  杨春梅  常乐  张敏 《淮海医药》2004,22(2):167-168
目前 ,我们面临着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变化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防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 ,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要想使本单位、本学科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就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下面就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谈谈我们的体会。1 各级领导要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 近年来 ,随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扩大 ,尤其是新遴选的年轻导师数量的增多 ,如何较快地提高硕士研究生导师水平非常重要。要建立严格的导师资格制 ,加强培训与教育 [1 ] ,对新遴选指导教…  相似文献   

10.
张婷  常徽  糜漫天  朱俊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68-2869
在研究生的学习和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影响作用的是导师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与科研精神。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成才赋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导师既要做研究生学术的指路人,又要为研究生做出表率,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11.
培养药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级人才的培养质量,这是我国当前药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本文从研究生导师的角度出发,从培养良好的科研创新和自学意识、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指导、营造学术创新氛围、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和参与医院药学科研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培养医院药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进行较为深入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吴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916-1917
我院针对目前研究生导师考评机制的不完善,通过建立客观并具有操作性的研究生导师工作质量过程考核指标、目标考核指标,并配套建设相关的奖惩措施及动态管理办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导师工作质量评估方案.实践证明,方案的实施,能有效促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给外科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问题.作为导师,应该指导学生认清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优势和劣势,认真规划人生的方向.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始终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培育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实验能力和临床能力培养,为以后成为外科学研究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昭前     
《肿瘤药学》2011,(2):81-81
刘昭前,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专家,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副所长、遗传药理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遗传药理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药物安全评价协会理事、湖南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  相似文献   

15.
扬州大学医学院对2020级中药学硕士研究生三门重要专业选修课进行了课程群整合教学改革,全程贯穿“整体观念”,通过授课教师(导师)团队建设,按课程总学时分阶段进行师生角色互换,通过“记忆调取重构-讨论升华反思-沉浸体验融合”逐层递进方式,运用多元化教学及考核方法,对师生进行双向综合评价,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为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16.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高水平口腔临床医师,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口腔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为目标,其教育的核心是口腔临床技能的培养,但受研究生自身素质、培养体制等因素影响,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完善培养制度,落实管理细节,强化执行力度;加强导师的临床指导力度;注重研究生口腔临床综合素质培养;严格研究生轮转出科考试管理等入手,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口腔临床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历史重任,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无疑起着主导核心作用.结合中医学研究生培养类型,首先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的主要职责,其次重点论述在明确培养类型,制定培养计划,指导合理选课,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答辩等各环节如何体现和发挥导师的主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林颖 《临床医药实践》2009,(8Z):1984-1986
<正>仝小林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内分泌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中医内科糖  相似文献   

19.
肖恒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二区副主任。  相似文献   

20.
《东南国防医药》2008,10(3):F0003-F0004
学科带头人:史继新 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南京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指导老师,南京大学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