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4):303-3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现已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级治疗方法^[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早期干预,可获得良好的疗效^[3]。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会引起患者肺性脑病、呼吸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调查[2]显示,老年AECOPD约占COPD患病人群的5.6%,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是常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氨溴索是一种抗胆碱药物,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扩张支气  相似文献   

3.
闫培清  卜宪聪  葛长胜  于晓红 《临床荟萃》2008,23(24):1787-1788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1]。对严重呼吸衰竭[2]患者,多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3]。我们对36例符合有创通气标准[4]患者施行NPPV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  相似文献   

4.
钟玉莲  胡小萍  罗会华 《全科护理》2013,(28):2601-2602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中的应用。[方法]60例AECOP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撤机拔管后给予鼻导管给氧。[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27例,对照组治疗有效12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病人效果优于撤机拔管后鼻导管给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AECOPD患者20例临床资料,均行机械通气。结果 16例治愈(80%),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 AECOPD患者经过早期积极治疗有望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往往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要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的目标是在改善氧合的同时,减少呼吸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减少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1]。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是最新的呼吸模式之一,是一个闭环式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可以通过呼吸频率和分钟通气量组合,降低患者的呼吸功。本研究比较AECOPD患者行常规通气模式(A/C)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病人疗效的影响,并改进早期康复活动流程。[方法]将60例重度和极重度AECOPD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活动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和随意运动锻炼,早期康复活动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针对其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早期活动康复护理方案。在病人出院或转出ICU前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并发谵妄例次、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早期康复活动组VAP发生、并发谵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活动可减少AECOPD机械通气病人VAP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镇静麻醉肌松剂在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极重度AECOPD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用氯胺酮、异氟醚等全身麻醉剂。【结论】极重度AECOPD病情危急,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治疗效果不佳,但经过积极、及时的机械通气联合镇静麻醉肌松剂及其他综合治疗,仍可使大部分患者好转。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1]。COPD患者以肺部的持续性、进展性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的危害性主要与其急性加重(AECOPD)及合并症有关,当AECOPD患者出现严重的通气功能损害时,可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肺动脉高压(PH)是AECOPD的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的急症。王辰等[1]根据AE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理生理特点,提出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概念,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治疗切点,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应用的方法,有助于患者早期脱机。作者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使再插管率下降至4.4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梁磊  王玉萍  顾建芳 《全科护理》2011,(34):3130-313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对125例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病人行NPPV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气道管理、饮食及口腔护理、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通气治疗后的护理等。[结果]102例病人经NPPV治疗后病情好转,顺利脱机出院,23例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其中15例顺利拔管,5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02例治疗有效病人在行NPPV治疗期间并发胃肠胀气12例,面部皮肤压伤或破损5例,误吸3例,刺激性角膜炎3例,气胸1例。[结论]N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效果良好;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人工气道的建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撤机可显著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1],但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气管插管患者.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文献报道无创正压通气(NPPV)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1-3]。我科近年来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通气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主要是由于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产生严重缺氧伴高碳酸血症[1]。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用于AECOPD的成功率可达80%~85%[2],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急性心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风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拔管失败的发生风险。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风险模型。结果:共纳入159例AECOPD患者,拔管成功125例,失败34例,失败率为21.38%。高龄、Hb水平低、ALB水平低、MODS、主动咳嗽力量弱和通气时间长是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此建立预测ICU内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列线图风险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907,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AUC为0.916(95%CI:0.895~0.938),在2%~75%范围内,预测净获益值较高,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年龄、Hb水平、ALB水平、MODS、主动咳嗽力量和通气时间与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显著相关,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拔管失败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收治的60例行无创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无创机械通气情况、干预前后肺功能[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活量(VC)]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研究组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COPD评分(CAT)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MVV、FEV_1及VC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肺康复训练可改善AECOPD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情况,提高氧合指数和肺功能,改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取得了显著进展,极大地改善了这类患者的预后,但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时间较长,能量消耗较大,且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在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OPD and asthma physiology score,CAPS)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239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机械通气分为无机械通气组和机械通气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住院后计算APACHEⅡ评分及CAPS评分。进行两种评分系统的不同组间比较;进行两种评分系统与住院期间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可能性及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分析;评估入院时两种评分系统对住院期间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可能性及死亡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①AECOPD无机械通气组患者两种评分均明显低于机械通气组[APACHEⅡ分别为(12.09±3.48)分、(18.74±4.06)分,CAPS分别为(18.70±5.70)分、(26.35±7.87)分,P<0.05];②AECOPD存活组患者两种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APACHEⅡ分别为(13.88±4.06)分、(20.86±4.43)分,CAPS分别为(19.66±5.37)分、(32.84±6.74)分,P<0.05];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ECOPD患者APACHEⅡ评分、CAPS评分与住院期间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可能性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694、0.525,P<0.05);④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ECOPD患者APACHEⅡ评分、CAPS评分与死亡发生风险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554、0.612,P<0.05)。结论AECOPD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及CAPS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期间需要行机械通气的可能性,APACHEⅡ评分优于CAPS评分;两者对于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基本相当,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16例,按照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或失败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将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纳入自变量并进行赋值,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糖尿病史、APACHEⅡ≥15分、pH异常、营养不良均是影响老年AEPOC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糖尿病史、APACHEⅡ≥15分、pH异常及营养不良均可能是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根据存在的风险积极给予干预,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呼衰)常反复发作,病程长.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咯痰出现超常变化,每一次发作将加重患者病情,甚至促进疾病的发展[1].急性加重期一旦出现呼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3].但机械通气可能使病情更难控制,临床常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采用中药治疗COPD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4-5].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