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和脑血管造影技术在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Brilliance CT 64,对30例发病12h内急性脑缺血患者行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计算出缺血区脑血流参数,包括:脑血容量图(CBV)、血流量图(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与对侧相应区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所有病例在发病后3~14天复查CT平扫。结果:30例患者中16例头颅平扫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14例常规平扫未发现异常,而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CTP表现为CBF及CBV减低、MTT及TTP延迟;患侧CBF、MTT、TTP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侧CBV与对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重建CTA图像显示16例一侧颈内动脉狭窄,8例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其中1例伴大脑后动脉狭窄、左侧后交通动脉闭塞);4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结论:CTP能够早期、及时、准确地反映缺血部位及程度,预测半暗带;CTA可以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联合应用两者,对早期诊断急性脑缺血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病史或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或闭塞50例患者分别行CTP和CTA扫描,评价CTP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以及造影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结果36例TIA患者患侧MTT延长较健侧具有显著性意义,rCBF侧较健侧无显著性意义,rCBV患侧较健侧无显著性意义。34例梗死组患者患侧MTT延长较健侧有显著性意义,rCBF患侧较健侧无显著性意义,rCBV患侧较健侧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CTP联合CTA可以同时判断颈内动脉狭窄和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CT脑灌注在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诊断为可疑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常规头颅CT平扫,CT灌注扫描(CT perfusion,CTP)及CT血管成像扫描(CT angiography,CTA).CTP可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图,CTA采用CPR,MPR及VR等重建方式重建头颈部血管.观察CTA所示的颈动脉狭窄率与CTP灌注参数变化间的关系.结果 38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10例轻度狭窄者,患侧各灌注参数变化与健侧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9例中度狭窄与19例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中,患侧MTT与TTP较健侧显著延长,而CBF与CBV无明显变化.结论 灌注参数MTT与TTP能敏感地显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诊断脑缺血最敏感的指标,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灌注(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分析在烟雾病(MMD)血管重建术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烟雾病患者于术前及直接重建术后1周、间接重建术后3个月分别行CTP、CTA检查,对手术前、后术侧额、颞叶的CBV、CBF、MTT、TTP进行定量、定性及对比分析,评估颈内、颅内、外动脉的血管情况,为血管重建术术前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手术侧别,术后评价吻合血管的通常及手术疗效。结果 18例患者中1例行直接重建,术后吻合血管通畅,手术后术侧额、颞叶与术前比较,CBV、CBF增加,MTT不变、TTP延长,17例行间接重建,术后侧枝吻合血管形成,手术前、后术侧额、颞叶比较,CBF、CBV增加,MTT、TT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联合CTA能获得血管成像及全脑灌注成像,有助于MMD术前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迭代重建(IR)技术对低剂量脑CT灌注(CTP)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低剂量脑CTP,CTP原始图像分别经IR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得到两组图像,比较两组图像客观质量及灌注参数图的主观质量。结果:对经IR及FBP重建的灌注参数图(CBV、CBF、MTT、TTP)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各灌注参数图脑灰白质分界评分P值分别为0.317、0.157、0.257、0.083,图像伪影严重程度评分P值分别为0.083、0.046、<0.001、0.011。经IR重建的CTP原始图像客观质量及灌注参数图的图像均匀性、总体图像质量均优于FBP重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脑CT灌注迭代重建能明显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改善图像质量,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灌注技术联合头颈部血管造影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我院临床接诊怀疑急性脑卒中的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常规CT平扫、动态灌注技术CTP联合头颈部血管造影CTA检查,比较CTA及CTP联合CTA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析梗塞灶核心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参数,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与头颈部血管狭窄的相关性,评价CTP及CTA图像质量。结果CTP联合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P<0.05),核心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与健侧镜像区灌注参数CBF、CBV、MTT和TT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没有相关性,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中等强度相关。CTP及CTA图像质量均可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动态灌注技术联合头颈部血管造影能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供血动脉及血流灌注进行有效评估,在基层医院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部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与脑灌注降低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患者进行CTA和CTP联合检查,根据CTA图像选出颈内动脉无狭窄者为对照组,其余患者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分级,分轻、中、重三级,每级独立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选择感兴趣区进行脑灌注成像CBV、CBF、MTT、TTP测量,单侧颈内动脉狭窄者病变侧与健侧对比,进行配对t检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者与对照组对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颈内动脉无狭窄者共15例,CBV CBF MTT TTP值分别为(分水岭区2.5±0.6;38±12;5.4±0.6;21±6。基底节区5.5±0.4;95±15;3.2±1.1;20±5)。单侧颈内动脉狭窄者共33例,其中轻中度狭窄者各为12例,且CBV、CBF、MTT、TTP四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者9例,分水岭区CBF、MTT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MTT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者共28例,重度狭窄者11例,CBF、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侧枝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与脑内血流灌注降低有相关性,轻中度狭窄与脑灌注降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CT灌注(CTP)探讨不同程度慢性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联合CT血管成像(CTA)评价MCA狭窄程度及颅内血管情况与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89例MCA狭窄患者根据其狭窄程度分为3组.分别计算各组中MCA供血区CTP的均值和狭窄侧/对侧比值,评价各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利用CTA联合DSA评估MCA狭窄程度及颅内血管情况与灌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大部分患者长期处于"良性灌注不良"状态,脑血流量(CBF)维持稳定,脑血容量(CBV)升高,最大峰值时间(TTP)延长.(2)TYP比值(rTTP)与MCA狭窄程度具有较强的等级相关性(r=0.713,P<0.01),CBV比值(rCBV)与狭窄程度有弱相关性(r=0.365,P<0.01).(3)对于Willis环发育异常或狭窄患者,其rTTP明显延长,提示脑血流动力学损害严重.结论 CTP联合CTA能够全面了解MCA狭窄脑血流动力学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CT灌注技术分析慢性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性分水岭脑梗死的血流灌注特征.资料与方法 搜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单侧慢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分水岭脑梗死12例,均行CT灌注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分水岭脑梗死的CT灌注特征是脑血容量(CBV)及脑血流量(CBF)降低、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延长;分水岭周围缺血区的CT灌注特征是CBF降低、MTT及TTP延长,CBV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慢性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基础上所致分水岭脑梗死灶周围往往伴有大面积的慢性低灌注脑缺血区,低灌注是分水岭脑梗死的重要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第三代双源CT行全脑动态CTA结合CT灌注(CTP)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单侧MCA闭塞患者,于发病7 d内行CTP检查。根据动态CTA改良的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SIR)侧支评分标准对MCA闭塞血管远端软脑膜侧支循环进行分级,50例中侧支循环较好(3~4级)A组11例、侧支循环中等(2级)B组25例和侧支循环较差(0~1级)C组14例。分析3组各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与软脑膜侧支循环分组的关系,记录患者出院时及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3组各灌注参数比值(r CBF、r CBV、r MTT、r 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CTA结合CTP可从结构和功能上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烟雾病患者实施血管重建术前、术后分别行全脑CT灌注成像,对手术前后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CT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18例患者术后CTA均显示搭桥血管通畅。血管重建术后1周手术侧异常灌注明显改善,TTP和MTT较术前减低,CBF和CBV较术前增高,手术前后灌注参数绝对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脑CT灌注成像能评价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前和术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还可评估桥血管再通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时间分辨力对CT灌注成像(CTP)参数图数据测量以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例急 性脑缺血患者的CTP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全部数据和按一定时间间隔选择部分数据进行CT灌注图像 的计算,每组数据的时间分辨力分别为0.5s、1s、2s和4s,并在不同时间分辨力的CTP图像上选择相同部位的ROI进行 灌注参数(CBF、CBV、MTT)的测量并对每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降低时间分辨力在一定范围内(≤2s)对各灌注 参数图的图像质量以及CBV绝对值的测量影响不大,但对参数CBF和MTT的绝对值测量产生显著影响。以健侧大脑 半球作为内参照时,降低时间分辨力不会影响对病变的检出。结论:降低CT灌注扫描的时间分辨力可以在不影响临床 诊断的情况下扩大灌注扫描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脑血流灌注(CTP)在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的价值.方法 SAH患者71例,通过Philips 256排CT同时进行CTA及CTP扫描,使用Philips 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后处理工作站,用AVA软件,以动脉期的数据重建容积再现(VR)脑动脉图像,以Brain Perfusion软件,生成全脑灌注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图像和CT灌注彩虹图.在检出动脉瘤的同时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并以灌注参数评估SAH继发脑缺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71例SAH患者中,检出动脉瘤67例,其中有两处或以上动脉瘤12例;33例在CTA上表现中、重度血管痉挛;14例发生于大脑前动脉、19例发生于大脑中动脉;而出现DCI的患者有25例,分别位于大脑前、中动脉血管支配区,占SAH患者总数的35.2%.其中,CTP彩虹图异常诊断DC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78%);有DCI的SAH患者大脑前循环脑血流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导致局部灌注减低;并且本组患者脑血流量及脑血流循环时间在后循环变化相对较小;CTP的四个参数中,CBF诊断DCI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4%、85.7%).预后差的患者与是否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严重程度及CT灌注彩虹图、CBF值密切相关.结论 CTA联合CTP不仅能发现SAH的出血原因、是否存在脑血管痉挛,而且有助于判断SA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用容积穿梭扫描模式(volume shuttle)的80 mm CTP)及80 mm动态4D-CTA诊断大脑Willis环血管狭窄或闭塞.方法 55例大脑中动脉(MCA)或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CT平扫、脑CTP和头颈部CTA检查,CTP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同时获得80 mm(0.625 mm×128)扫描覆盖范围内动态4D-CTA.采用K Independent Samples分析ICA或MCA狭窄或闭塞者脑血流灌注参数CBF、CBV、MTT、TTP.结果 40例单侧MCA或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中4例脑血流灌注未见显著异常改变,36例患者TTP和MTT均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延迟区,病变侧MTT(7.18±1.34)s、TTP(19.65±1.81)s与健侧MTT(5.22±1.14)s、TTP(17.62±1.65)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833、25.817,P值均<0.017);CBV、CBF未见明显异常.15例双侧MCA或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5例责任病灶侧与非责任病灶侧比较,脑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差异.10例责任病灶侧与非责任病灶侧比较,可见明显的脑血流灌注异常区,TTP和MTT较非责任病灶侧延迟,责任病灶侧 CBF(42.85±6.09)ml·100 g~(-1)·min~(-1)、CBV(2.63±0.42)ml·100 g~(-1)、MTT(11.27±1.43)s、TTP(21.07±1.44)s和对照组CBF(71.20±6.30)ml·100 g~(-1)·min~(-1)、CBV(2.29 ±0.15)ml·100 g~(-1)、MTT(3.38±0.61)s、TTP(17.64±1.70)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314、5.913、17.334、13.834,P值均<0.017).应用容积穿梭扫描模式获得80 mm动态Willis环4D-CTA图像,27例单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中右侧MCA狭窄患者13例,左侧MCA狭窄患者9例;单侧MCA闭塞患者5例,其中右侧1例,左侧4例.9例双侧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4D-CTA图像显示双侧MCA狭窄.4D-CTA图像与常规CTA、DSA显示Willis环血管狭窄或闭塞结果一致.结论 64层CT容积穿梭扫描模式可同时获得80 mm脑血流灌注和80 mm动态Willis环4D-CTA,对MCA或ICA狭窄或闭塞不仅能确定脑灌注异常范围,而且能够进行病因诊断,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价疗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技术检验接受脑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手术疗效。方法 28例烟雾病患者接受脑血管重建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颞肌贴敷术)等方法,手术前后分别行CTP检查。在手术前后分别测量并比较患者术侧灌注参数的绝对值、术侧与对侧镜像区灌注参数的相对值,对比分析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结果 28例烟雾病患者桥血管均显示通畅,CTP术侧灌注参数中比较后CBF(颞叶和顶叶)、CBV(额叶、颞叶、顶叶)、MTT(顶叶)、TTP(额叶、颞叶、顶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侧比镜像对照区的rCBF(颞叶)、rMTT(顶叶)、rTTP(顶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干预后,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重建有所改善,特别是在严重的灌注受损患者中。因此,CTP不仅能反映脑微循环信息的功能成像,有助于判断烟雾病脑缺血的部位、严重程度、选择手术侧别和手术方式,更能快速了解术后缺血情况是否得到改善,可作为检验手术疗效的重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维CT血管造影(4D CTA)-CT灌注(CTP)成像评价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患者侧支循环分级的价值及其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医院确诊为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的3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4D CTA-CTP检查。在4D CTA图像上采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上采用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侧支循环改良评分系统对患者侧支循环情况进行评分并将其分为侧支代偿Ⅰ~Ⅲ级。在CTP图像上选择基底核层面勾画兴趣区并测量各灌注参数, 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延迟时间(DLY)。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侧支循环分级各灌注参数的差异, 两两比较以Bonferroni校正。采用Kappa及Spearman检验分析4D CTA和DSA对侧支循环分级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 4D CTA与DSA评估患者侧支循环分级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93, P<0.001)且相关性极强(r=0.8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新疆兵团总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46例发病24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一站式头颅CT平扫、全脑灌注(CTP)及血管成像(CTA)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同时获得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图,并于入院后3天内完善MRI.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对CTP、4D-CTA及MRI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患侧灌注区与镜像灌注区各参数值得差异,对相对灌注参数(rCBF、rCBV、rMTT、rTTP)与NIHSS评分、mRS评分之间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 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灌注图像,患侧灌注区与镜像灌注区各参数(CBF、CBV、MTT、TTP)的比较,其中MTT、TT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1);相对灌注参数rTTP与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具有相关性(p=0.042,p=0.001).4D-CTA发现28例卒中患者相应责任血管闭塞或狭窄,其中6例患侧可见血流缓慢,排空延迟及侧支血管形成.结论 全脑灌注CT联合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提供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及血管情况、供血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MTT、TTP值差异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双低剂量”320排 CT 全脑灌注成像联合 CTA 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双低方案”对40例拟诊为急性脑缺血患者行320排 CT 全脑灌注成像联合 CTA 一站式检查。利用软件包处理得到 CTA、4D-CTA、4D-perfusion、Fusion 图像,40例患者均经3.0T MR 行 DWI 作为对照。分析评价 CTA 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及缺血病变位置。结果有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33例,其中8例经 DSA 证实。CTA 质量达优率为82.5%。CT 灌注成像(CTP)发现297处灌注异常区,其中202处病灶 DWI 证实为脑梗死区,95处 DWI 未见异常:49处 CTP 表现为延迟时间(DLY)、达峰时间(TTP)升高,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轻度降低;21处 DLY、TTP 升高,CBF、CBV 正常;25处 DLY、TTP 升高,CBF、CBV 轻度升高。结论“双低剂量”320排 CT 脑灌注联合 CTA 是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可以准确观察颅内血管形态结构及脑组织梗死前期缺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通过对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行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A一站式扫描,对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Willis环侧支循环代偿作用进行评价,为临床血管再通治疗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方法:对40例经颈部血管超声或头颈CTA检查确定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狭窄率>70%)行320排CTPI检查,重建灌注参数图及4D-CTA图。在基底节层面选取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及前、后分水岭区作为感兴趣区行灌注参数测量,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对患侧与健侧的各项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根据CTA图将Willis环分为开放组及未开放组,对两组的dTTP(患侧TTP-健侧TTP)、dMTT、rCBF(患侧CBF/健侧CBF)及rCBV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比分析两组间各个兴趣区的缺血程度(rCBF<80%为重度,>80%为轻度),评价Willis的代偿能力。结果:与健侧比较,患侧脑区MTT、TTP延长,CBV增大,CBF略下降,其中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前、后分水岭区CBV、MTT、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供血区MTT、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lis环未开放组各兴趣区dTTP、dMTT、rCBV和rCBF均高于开放组。仅前分水岭区的脑缺血程度与Willis环是否开放有相关关系(P=0.001)。结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的患侧脑组织MTT、TTP延长,部分脑区CBF下降,处于低灌注状态;Willis环对患侧有一定的代偿作用,在前分水岭区代偿作用明显;CTPI可以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提供血管再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全脑灌注(CTP)、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技术在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脑梗死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CTP及ASL检查,根据ASL及CTP检查情况分为A组、B组、C组。统计ASL及CTP检查情况、ASL及CTP检查所呈现病变面积、CTP检查病灶不同部位灌注参数(MTT、CBV、CBF)。结果 本组106例脑梗死患者经ASL和CTP检查,其中104例两种方法所显示灌注状态一致(均呈现为低灌注),其余2例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不一致(CTP检查呈低灌注,ASL检查无异常); A组、B组、C组ASL及CTP检查所呈现的病变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CTP检查中心区域MTT大于边缘区域,而CBV、CBF小于边缘区域(P 0. 05)。结论 CTP和ASL技术在脑梗死患者缺血半暗带评估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且在脑血流评估中具有较高一致性,临床可联合两种技术对脑梗死进行综合评估,保证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