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MCP结合CT复合保鲜剂对木纳格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采用1μL/L 1-MCP熏蒸(0℃、24 h)结合CT复合保鲜剂处理,研究0℃条件下贮藏期间各处理对木纳格葡萄呼吸强度、果梗褐变指数、腐烂率、落粒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熏蒸结合CT复合保鲜剂处理很好地抑制葡萄果实的呼吸作用和果梗褐变的发生,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贮藏末期好果率较高。1-MCP在木纳格葡萄贮藏上的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萨米脱和奇好樱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贮藏条件下不同处理方式(CK、Cl O2、1-MCP、1-MCP+Cl O2)对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Cl O2处理可明显降低樱桃果实的腐烂率,1-MCP处理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规律,1-MCP+Cl O2处理可明显降低萨米脱(4~12 d)、奇好(2~12 d)樱桃果实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硬度、V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藏保鲜期,但对乙醇含量无明显影响。1-MCP+Cl O2处理的萨米脱樱桃常温贮藏6 d,奇好樱桃常温贮藏12 d,可保持较低的腐烂率和失重率,且具有良好的风味和口感。  相似文献   

3.
1-甲基环丙烯与乙烯吸收剂对黄金梨防褐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 ℃条件下0.5 μL/L和1.0 μL/L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与乙烯吸收剂(1小袋以及2小袋)不同处理对微孔保鲜袋包装的黄金梨防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5 μL/L和1.0 μL/L 1-MCP处理均有效抑制了贮藏期内果实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降低了果心酚类物质、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和PPO活性的上升,延缓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减轻了果心褐变,但1-MCP处理均对果肉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贮藏210 d时产生果肉褐变;乙烯吸收剂处理可避免1-MCP对果实的伤害,其中乙烯吸收剂2小袋处理可使果实贮藏至240 d。  相似文献   

4.
贮藏环境乙烯对不同低温下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其在-1℃和2℃下不同乙烯浓度(0,自发气调,100μL/L)环境中果实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环境中的乙烯相比,温度对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影响较大;贮藏于-1℃的果实果皮颜色保持较好,硬度较高,腐烂率较低,而贮藏于2℃的果实品质则相对较差;相同温度条件下,处于自发气调环境中的果实腐烂率较低,果柄保鲜指数较高,但不同乙烯浓度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浓度为1.0μL·L-1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凯特杏果实16 h后,将其分别于(20±0.5)℃和(8±0.5)℃条件下贮藏15 d,研究1-MCP处理对杏果实采后生理、品质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贮藏温度下,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凯特杏果实的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有效延迟果实软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提高果面色泽亮度,抑制果实转黄,提高好果率,8℃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经1-MCP处理后,(20±0.5)℃下凯特杏果实具有商品性的时间可达7~10 d,(8±0.5)℃下凯特杏果实具有商品性的时间可达15 d。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对葡萄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为提高葡萄果实采后贮藏稳定性,延长贮藏期提供科学依据。以“玫瑰香”葡萄为试材,用拮抗菌溶液(TP-1)处理葡萄果实,以无菌水处理作为对照,处理后将果实分别置于25 ℃与4 ℃条件下贮藏,测定葡萄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电导率、硬度、果皮色度、VC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贮藏期间,贝莱斯芽孢杆菌TP-1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葡萄果实腐烂率,常温贮藏25 d时,腐烂率仅为42%,低于其他处理组;葡萄果实失重率在贮藏期内大幅上升,但贝莱斯芽孢杆菌TP-1处理果实失重率均低于对照组,在常温贮藏25 d时,效果最明显;葡萄果实硬度在贮藏期内逐渐下降,常温贮藏15~25 d果实硬度下降最快,贮藏25 d时,贝莱斯芽孢杆菌TP-1处理组果实硬度最高,为1.21 kg/cm2。此外,贝莱斯芽孢杆菌TP-1处理还可抑制葡萄果实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果皮色度和较高水平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可滴定酸和VC降解。贝莱斯芽孢杆菌TP-1处理组能有效维持葡萄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7.
对“新红星”苹果进行1-甲基环丙烯(1-MCP)、自发气调包装(MAP)与乙烯吸收剂(EA)处理,然后于0 ℃下冷藏,研究不同处理在冷藏270 d后20 ℃货架期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贮后货架期间,“新红星”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虎皮病增多;MAP包装与1-MCP+EA+MAP能较好维持冷藏期间“新红星”苹果果实硬度,同时1-MCP+EA明显降低了冷藏期间虎皮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并且抑制果皮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的生成。综合分析认为,1-MCP+EA+MAP处理能较好维持"新红星"苹果冷藏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并能显著控制果实虎皮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和验证1-MCP在"贵长"猕猴桃的最佳使用浓度和可用性,首先将采摘后鲜果经货架摆放得到最佳口感样品(S0),并测定其各项指标。"贵长"猕猴桃鲜果于(0.5±0.5)℃、RH 85%~90%条件下贮藏120 d,出库后经不同浓度(0、0.5、0.75、1μL/L)1-MCP处理后进行模拟运输(5 d、22~25℃)和货架(6 d、22~25℃)试验,并定期测定各项指标,将各样品与最佳口感样品(S0)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延缓"贵长"猕猴桃后熟,但过高的浓度(1μL/L)会影响其食用品质;0.75μL/L浓度的1-MCP处理不仅可延长出库后"贵长"猕猴桃鲜果运输和货架寿命,还可保证其后熟软化和品质。模拟运输和货架结束后(11 d),0.75μL/L 1-MCP处理组猕猴桃果实的腐烂率、丙二醛含量分别较CK组低63.20%和11.06%,VC含量、还原糖含量、硬度分别较CK组高17.91%、97.30%和54.84%,并且抑制了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保持果实较高的SOD活性,其硬度等指标与S0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1-MCP处理对黄金梨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常温(20℃)和冷藏(0℃)条件下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黄金梨采后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MCP(1-Methylcyclopropene)处理能显著地降低黄金梨果实呼吸强度,降低黄金梨果实冷藏期间的乙烯释放量。0~1℃贮藏180天+20℃7天或20℃30天,明显地延缓黄金梨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果实外观、风味的保持和梨果柄保绿。1-MCP处理对黄金梨果实长期贮藏保鲜效果较为明显。1-MCP处理显著地降低果心褐变指数,可完全抑制黄金梨贮藏期间果实黑皮病的发生,但可能会增强果实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丽江雪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分别经0.5、1.0、1.5、2.0μL/L浓度的1-MCP处理后,放置在(3±1)℃冷藏条件下贮藏27d及货架3d(16+2)℃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延缓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丽江雪桃的后熟和衰老进程.显著降低果肉褐变指数.较好地保持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维持果实硬度,抑制失重率的增加,提高果实品质。其中。以2汕L,L浓度的1-MCP处理对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失重的效果要好于其他处理,控制果肉褐变以1μL/L浓度的1-MCP处理效果为好。各浓度的1-MCP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与Ca2+对水分胁迫下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2004,23(4):26-27
本试验分析了赤霉素和Ca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蘸水处理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以‘卡罗拉’月季切花为试材,分别进行蘸水处理和不蘸水处理,于4℃下贮藏,并测定其腐烂指数、萎蔫指数、花朵直径、失重率、呼吸强度、丙二醛(MDA)含量。冷藏试验结果表明,蘸水处理能够降低鲜切花在冷藏过程中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鲜切花呼吸代谢的速率,从而延缓衰老,延长鲜切花的贮藏时间。瓶插试验结果表明,蘸水处理在冷藏15 d后瓶插期间最大花径达6.90 cm,大于不蘸水处理组的6.09 cm,蘸水处理可有效延缓鲜切花腐烂指数、萎蔫指数和失重率的上升,抑制月季切花贮藏和瓶插期间品质的下降。综上,蘸水处理对月季切花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延长‘卡罗拉’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及保鲜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驯食强度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驯食成功率(WSR)、残食率(CR)、死亡率(MR)及生长的影响。实验分6组,于1.0×1.0×1.0 m3网箱中进行,每日驯食2次,驯食强度分别为每次驯食1.0 h(S1组)、1.5 h(S2组)、2.0 h(S3组)、2.5 h(S4组)、3.0 h(S5组)和4.0 h(S6组)。结果显示:WS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强显著升高后降低(P<0.05);总C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总M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加先降低后略有升高。实验终期,体重特定生长率(SGRBW),全长特定生长率(SGRTL)和肥满度(CF)随驯食强度的增强显著增大(P<0.05);体重变异系数(CVBW)随驯食强度增加显著减小(P<0.05)。综上所述,在实验条件下,鳡最佳驯食强度为每次驯食3 h。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将通过低温(3℃~5℃)干燥处理花椰菜完全开放的花和不同大小的蕾,利用花粉活力测定、花粉萌发观察和杂交结籽率检测等手段分析了低温保存对其花粉活力及授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天开放花的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91.3%和45.6%,授粉效果也最好,每角果平均可收获11.3粒种子。3℃~5℃干燥储存8 d后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显著降低,储存16 d后花粉杂交结籽率显著降低,不适合作为花粉供体;开花前1 d和2 d的蕾,3℃~5℃干燥储存8 d的花粉活力分别为88.3%和85.2%,萌发率均为32.4%左右,授粉杂交结籽率分别达到9.8和8.3粒种子/角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及萌发率逐渐降低。3℃~5℃干燥储存32 d的花粉杂交结籽率仍可达到8粒种子/角果。本研究结果为花椰菜杂交一代制种和组合测配的花粉保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2006连续5年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0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B2、C2、D1a、E和N连锁群,其中1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另检测到15对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3.75%。环境互作检测中,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贡献率达到4.47%。  相似文献   

16.
大豆油分含量相关的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Charleston × 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 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年到2006年连续5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 并作加性效应, 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1个控制油分含量的QTL, 分别位于第A1、A2、B1、C2、D1a、D1b、F、H和O连锁群上, 其中2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 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 另检测到15对影响油分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 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7.84%。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 贡献率达到5.76%。  相似文献   

17.
外源硒对镉胁迫下芥菜种子萌发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的方法,以芥菜为材料,研究了施加不同质量浓度外源硒(Se)(1,2,6,8 mg/L)对单一质量浓度镉(Cd)(10 mg/L)胁迫下芥菜种子萌发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质量浓度Cd胁迫显著抑制了芥菜种子的发芽(P<0.01),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1),丙二醛(MDA)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 P<0.01),表明单一Cd对芥菜种子的萌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单一Cd胁迫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外源Se后,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使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外源Se可以有效地缓解Cd对芥菜种子萌发造成的伤害;当外源Se质量浓度为2 mg/L时,芥菜的发芽率、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为最大值,且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P>0.05),但均显著高于单一Cd胁迫下的相应值(P<0.01),MDA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和单一Cd胁迫下的相应值(P<0.01),表明当外源Se的质量浓度为2 mg/L时,对单一质量浓度Cd胁迫下芥菜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8.
A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which blocks the conversion of ammonium to nitrate may reduce the risk of leaching of nitrat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field experiments in 1988—1990 a nitrogen fertilizer enriched with the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icyandiamid (Alzon) was compared with a standard calcium-ammonium-nitrate fertilizer (CAN), using rates of N supply up to 360 kg ha−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AN and Alzon with respect to: stem length, apical lateral branchmg, fresh and dry weights of haulms and tubers at maturity, and nitrogen uptake. Alzon-treated plants showed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in stems and leaves than CAN-treated plants.  相似文献   

19.
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廖佳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213-218
【摘要】: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所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每公顷施N 180kg、P 90 kg、K 67.5 kg)的水稻产量最高,为10234.5kg/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每公顷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91.55kg,磷肥95.85 kg,钾肥64.80 kg。综合肥料间互效拟合成功的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推荐水稻每公顷施肥量为氮肥188~192kg,磷肥85~90 kg,钾肥63~66 kg。  相似文献   

20.
外源Ca2+及其相关物质对抛秧稻立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外源Ca2+及其相关物质处理水稻秧苗,然后将秧苗水平放置,观察它们对立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处理促进了立苗速度和立苗幅度的提高,而不利于Ca2+浓度增加的因素,如Ca2+螯合剂EDTA、Ca2+通道抑制剂TFP处理,都抑制了水平放置苗的立苗。这从实践上证明了Ca2+在调节植物正、负向重性反应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