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多士炉有三种吸铁架结构形式,侧挂式吸铁架结构、正挂式吸铁架结构、悬挂式吸铁架结构。这三种吸铁架结构中正挂式吸铁架结构使用效果最好,装配方便,吸力不良率低,目前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贺勤 《电源技术》2003,27(3):290-292
为实现长期可靠的极柱密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极柱密封结构。研究了把密封结构基本单元归结为胶粘剂、橡胶、铅套和塑料电池盖、极柱等,并分别做了简要分析;把极柱密封结构归结为四种基本密封结构:机械压缩密封结构、胶粘剂密封结构、铅套密封结构和硫化橡胶密封结构,详细讨论了各种基本密封结构的优缺点,相应提出了设计与制造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构损伤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项目。近年来,基于结构振动实测数据的系统辨识和损伤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通常情况下,结构损伤可以透过结构物理参数的改变来预知,比如刚度的骤变。采用自适应二次误差平方和(adaptive quadratic sum squares error,AQSSE)方法识别结构参数的变化并由此判断结构的损伤。在该方法中,运动状态方程被视为一种约束并用来直接估计未知的参数,最终得到未知参数的解析递归解。同时为了确定时变结构系统的参数,使用了最新的追踪技术以便在线追踪结构的参数变化。针对非线性迟滞结构和平面薄壁结构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追踪能力,能较好地识别时变结构的参数,并由此检测结构的损伤,包括损伤发生的时刻以及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上述结论证明了该方法用于结构损伤识别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是我国火电厂主厂房最常用的结构型式之一,由于工艺布置要求,主厂房质量、刚度分布不均匀,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尤为必要。文章运用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大型火电厂框排架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该类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和破坏过程。结果表明,主厂房框排架结构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能满足变形要求,但结构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在设计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利用Maxwell 3D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开关磁阻平面电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对两种电机结构(动子宽齿结构、动子等齿结构)进行3D静磁场建模与仿真,获得磁场分布特性和电磁推力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等齿结构与宽齿结构相比,饱和程度低.而且等齿结构电磁推力的最大值较大,可控范围宽,即等齿结构要优于宽齿结构.仿真结果为电机结构设计和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某±800kV换流站阀厅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挂阀前后的框架剪力墙阀厅结构和全剪力墙阀厅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比较了阀厅结构挂阀前后的振型和频率变化,分析了地震作用下阀厅结构的扭转特性。另外,对悬挂阀塔的框架剪力墙阀厅结构和全剪力墙阀厅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对2种结构型式阀厅的扭转变形进行了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7.
赵忠杰 《防爆电机》2013,48(1):12-14,19
主要介绍了直流电机方案的选定方法和过程,电枢支架和电枢铁心的结构特点和优点,电机VPI绝缘技术,锥套联接的结构特点以及装拆方式;简单介绍了定子结构,换向器结构和刷杆座圈结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飞轮储能的动态电压恢复器的传统拓扑结构采用辅助整流器给飞轮充电,提高了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成本.为此,提出了两种新型拓扑结构:并联结构和串联结构.并联结构通过引入转换开关,使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电压源型变换器工作于整流状态给飞轮充电;串联结构使动态电压恢复器的电压源型变换器工作于逆变状态给飞轮充电,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并针对串联结构提出了自充电策略.最后将3种拓扑结构在经济和系统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拓扑结构和充电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分别简单介绍了定子风道板铆接结构、电阻焊结构以及激光点焊结构的优缺点。借助于CFD商用软件,分析定子风道板改为点焊结构后对径向风道流阻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定子风道板从铆接结构改为点焊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篇章语言学认为:虽然语篇的内容千变万化,但语篇的结构是有限的。常见的篇章结构包括议论结构、描写结构、说明结构和叙事结构等。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短文听力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叙事类篇章的结构特点,介绍此类篇章听力的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1.
在聚乙烯(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炭黑、LDPE/石墨、LDPE/碳纳米管的热压成型过程中施加稳恒磁场,研究了磁场处理对聚乙烯/炭系填料复合材料电导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处理能导致聚乙烯的结晶度提高,聚乙烯和LDPE/炭黑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增加;磁场在石墨片层内和碳纳米管中"诱导"形成感应磁矩,使得石墨片层和碳纳米管分别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和平行于磁场方向在LDPE中取向,从而导致LDPE/石墨复合材料沿平行于磁场方向的电导率减小,而LDPE/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沿平行于磁场方向的电导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The biocompatible and flexible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has a number of interesting pyroelectric an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with fast, dynamic response for use in touch/tactile sensors, infrared detectors and thermal vidicon/imaging devices. Pyroelectric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polyvinylidene fluoride nano-composite films were fabricated via the solution casting technique. The dielectric, pyroelectric and piezo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films were measured. Using foregoing parameters, figures-of-merit for infrared detectors, and thermal-vidicon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figures-of-merit of the composite film that were higher than pristine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lm.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composite films in medical devic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 discussion is given of thre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utilizing high-dielectric oxides for electrooptic devices. Included are nano-tubes, nano-rods, and nano-dots, and both ultra-lithography and self-assembly techniques for process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炭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俊  王先友  黄庆华 《电源技术》2006,30(7):555-559,562
以间苯二酚(R)和甲醛(F)为原料,碳酸钠(C)作为催化剂,制备了炭气凝胶。用红外测试(IR),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等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发现炭气凝胶具有珍珠串式的无序多孔网络结构,属于非晶态物质,其X射线衍射图是由一个或两个弥散峰组成,并研究了炭气凝胶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循环伏安性能,计算了它们的比电容。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在6mol/LKOH溶液中,炭气凝胶电极比容量可达110.06F/g。恒电流充放电试验表明,电极电化学性能稳定,循环寿命长,所制备的电容器比电容达28F/g。  相似文献   

15.
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田艳红  付旭涛  吴伯荣 《电源技术》2002,26(6):466-469,479
双电层电容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的材料主要为多孔碳材料 ,目前碳电极材料电容器已成功地商业化。介绍了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粉、活性炭纤维和炭气凝胶等的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结构控制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碳材料结构性能如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对双电层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双电层电容器用中孔碳材料的孔径控制方法如催化活化法、混合聚合物炭化法和模板炭化法等的研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利用聚苯胺(PANI)为原料,经炭化、水蒸气活化制备了一种氮氧原子掺杂的活性炭。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Brunauer-Emmett-Teller法(BET)研究材料的表面化学状态和比表面积;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表征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经活化后、氮氧原子的含量增加、材料获得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比电容达到220 F/g,并且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 000次后,容量几乎没有衰减,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超级电容器材料。  相似文献   

17.
慈颖  李文军  郭燕川  陈丽娟 《电池》2007,37(1):19-21
利用凝胶法在碳微线圈上进行氧化钌(RuO2)修饰,制备RuO2/碳微线圈电极,组装成纽扣式超级电容器,比较了两种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特性.结果表明:使用RuO2/碳微线圈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单电极比电容达213 F/g,高于碳微线圈材料组装的产品.与RuO2材料相比,RuO2/碳微线圈电极材料的大电流放电特性有了改善.  相似文献   

18.
碳材料作为电化学嵌锂宿主材料一直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重点。硬碳材料具备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较好、成本低等特点,使其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方面受到人们的关注。选用了硬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采用氧化镍钴锂(NCA)体系,探讨了材料体系、电极配方设计、电极制备工艺、隔膜对电池设计的影响。制备15 Ah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对电池进行了大倍率快充、快放性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的相关测试。  相似文献   

19.
于宝军  周江  李慧芳  郭瑞松 《电池》2022,52(1):12-15
相比人造石墨,软碳具有更好的低温循环性能.考察软碳与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在三元材料/人造石墨-软碳体系中的低温循环性能.使用软碳与人造石墨(质量比3∶7)复合材料的电芯,在-20℃下以1.0 C于2.5~4.2 V循环25次,放电容量恢复至初始容量的48.20%,高于使用人造石墨的34.73%.分析低温充电曲线可知,使...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活性炭(AC)为单质硫的载体,通过高温热处理的方法制备锂硫电池用S/C正极材料。通过对所得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热重分析、恒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及电气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锂硫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及循环性能受碳材料的影响较大,其中S/VGCF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当以0.1 C的电流在1.5~3.0 V进行充放电时,其首次和第10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 205.62、613.18 m 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