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家庭口腔健康行为对辽宁省城乡儿童乳牙患龋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诊断标准对辽宁省城乡792名5岁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并随机抽取50%受检者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辽宁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3.86%,龋均(dmft)为4.38;其中城市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4.14%,农村儿童乳牙患龋率为83.59%,城乡之间儿童乳牙患龋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口腔健康行为分析表明,农村儿童进食糖果、巧克力、糖水、碳酸饮料、果汁等的频率高于城市。城市儿童开始刷牙时间、频率、用含氟牙膏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城市家长普遍学历高,收入多,儿童定期检查和采取预防措施的人数高于农村。结论辽宁省,尤其是农村地区应加强对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城乡3~5岁儿童家庭口腔健康行为与乳牙患龋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吉林4个地区幼儿园(城乡各2个)抽取3~5岁儿童共512例,城市儿童268人,农村儿童244人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并对受检者的家长进行家庭口腔健康行为问卷。结果:①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1.23%,龋均4.16;城市儿童乳牙患龋率62.26%,农村81.41%,城乡儿童之间乳牙患龋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农村儿童进食甜点心、碳酸饮料、果汁、糖果/巧克力等的频率高于城市。城市儿童开始刷牙时间、频率、用含氟牙膏的比例高于农村。城市家长对儿童定期检查和采取预防措施的人数高于农村。结论:加强对农村儿童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福建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福建省城乡5岁年龄组儿童共720名,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病情况.同时随机对其中1/2的儿童家长就儿童的生活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乳牙患龋率为75.8%,龋均4.92,龋齿充填率为0.34%.患龋率在城乡、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龋均城市高于农村,不同性别之间乳牙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牙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活在城市、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过去12个月内有过牙痛或不适因素与儿童患乳牙龋有关.结论 应加强儿童乳牙龋的预防工作,增强口腔健康教育,减少睡前进食甜食,控制儿童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6岁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93名孤独症儿童及207名正常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其中正常儿童乳牙患龋率71.50%,龋均3.360;孤独症儿童乳牙患龋率59.14%,龋均3.245。二者相比较,孤独症儿童吃甜食频率较低,且多由其家长帮助刷牙;正常儿童开始刷牙的时间更早,大多数家长能够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口腔健康检查。结论:加强对家长及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指导,培养科学的饮食方式及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乳牙龋病。  相似文献   

5.
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冯靳秋  沈庆平  米君国 《口腔医学》2009,29(12):652-655
目的了解上海5岁儿童龋病流行情况及易感因素。方法对上海市15所幼儿园1478名5岁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对患龋高危儿童和无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筛选出乳牙龋病易感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5岁儿童无龋率为33.58%,33.21%儿童dmft≥6,这部分龋高发儿童龋、失、补牙数之和占总龋、失、补牙数之和的75.53%,患龋状况呈明显的两极化分布。②睡前进食甜食、家长是否监督或帮助刷牙在两组儿童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父母口腔健康知识态度、父母受教育程度、牛奶加糖、开始刷牙年龄、进食甜食频率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是否早产、孕期患病、喂养方式、刷牙频率、是否使用含氟牙膏因素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牙龋与父母口腔健康知识态度、睡前进食甜食、开始刷牙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家长监督/帮助刷牙有关。结论加强对父母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刷牙指导,限制糖的摄入及避免不当进糖方式对预防乳牙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5岁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探讨影响龋患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对东北三省2353例5岁儿童进行患龋情况调查,并随机抽取1191例儿童家长问卷。应用SPSS12.0软件包对影响乳牙龋的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东北地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82%,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吉林省儿童患龋率最高,黑龙江与辽宁省较低,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农村患龋高于城市。父(母)的文化程度(P<0.001)和孩子睡前进食甜点(P=0.006)对乳牙龋有显著影响。结论:加强对东北地区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卫生指导,控制儿童睡前甜食和饮料摄入,是防止乳牙龋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曾晓莉  张颖  李存荣  章燕  王艳  徐玮  王勋 《口腔医学》2016,(11):1032-1036
目的分析上海市5岁本地和外来儿童患龋状况和口腔健康行为的差异,为设计口腔卫生服务项目和相关政策制订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共575名5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并对家长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5岁乳牙患龋率为65.74%,龋均为3.35,本地儿童明显低于外来儿童(P<0.05)。5岁儿童龋失补充填构成比为12.57%,本地和外来儿童有显著差异(P<0.01)。外来儿童睡前进食甜食的比例高于本地儿童(P<0.05)。外来儿童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仅占19.44%,明显低于本地儿童(P<0.01)。从没看过牙的外来儿童比例比本地儿童更高(P<0.01)。结论上海外来儿童患龋状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均比本地儿童差,未来需加强对外来儿童的口腔保健力度,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及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北京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北京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5岁城乡常住儿童共792名,男女各半,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的方法,检查全口乳牙患龋情况.结果 在792名受检儿童中,北京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8.59%,乳牙龋均为2.57,农村高于城市;龋齿充填率为17.96%,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乳牙龋病的宣传和预防工作,提高儿童家长对乳牙龋病的重视程度,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测和防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口腔医疗及人力资源配置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20名5岁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同时对其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先采用卡方检验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57.50%、2.90,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家庭的孩子数、儿童进食甜食的习惯、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每天刷牙的次数、父母是否检查孩子的刷牙效果、对含氟牙膏的知晓率、对孩子口腔健康的评价、家长的学历等相关因素都对乳牙患龋有明显影响。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儿童进食糖水的频率、家长对口腔健康的评价、家长的学历是儿童乳牙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家长应提高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主动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口腔行为。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调查农村地区儿童与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 ,为开展农村社区口腔保健项目制订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两个省的二个乡镇社区 1~ 12岁儿童及 15岁、18岁青少年共计 2 793名。采用WHO的基本调查方法进行龋病与牙周病患病状况的调查 ,分析学龄前无龋儿童与高龋儿童 (龋均 >3)的分布状况 ,以及调查青少年的牙周健康状况 ,评价疾病的分布范围与严重程度 ,以便确定干预的重点。结果 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水平很高 ,6岁儿童患龋率为 72 .9% ,龋均 3.6 4 ;其中无龋儿童为 2 7.15 % ,高龋儿童 5 2 .2 % ,97%的龋未经治疗。 7~ 12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随年龄增长逐年下降 ,至 12岁仍有乳牙龋残留。恒牙患龋水平很低 ,12岁患龋率 2 1% ,龋均 0 .38,95 %未经治疗。青少年软垢指数为中等水平 ,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 ,牙龈炎与牙石严重 ,浅牙周袋很少 ,无深牙周袋 ,未发现牙周炎问题。结论 农村儿童乳牙龋患严重 ,恒牙龋水平很低 ,大多数龋未经治疗。口腔卫生状况较差 ,牙龈炎、牙石严重。发展农村社区保健项目 ,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应是重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广州市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广州市5、6、9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的现状,为广州市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越秀、海珠、白云、花都、增城、从化6个区5、6、9岁城乡常住城市儿童3 240人,农村儿童1 080人,男女各半。调查标准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查标准》,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推荐的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采用SAS6.12软件统计乳牙患龋率、龋均。结果广州市5、6、9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为56.11%、60.76%、64.86%,龋均分别为3.04、3.36、3.29。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城市为48.52%,农村为78.89%;龋均城市为2.28,农村为5.33,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城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患龋率和龋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市农村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严重,龋齿治疗率非常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广州市农村儿童龋病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西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420名5岁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同时对其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80.7%、6.06,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城乡差别、是否壮族、家长职业、学历、父母有无获得口腔健康知识途径、对含氟牙膏知晓率、是否检查孩子刷牙效果、儿童开始刷牙年龄、儿童喝奶习惯等相关因素都对乳牙患龋有明显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壮族儿童、家长没有听说过含氟牙膏、家长不检查孩子刷牙效果是儿童乳牙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广西儿童口腔健康工作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壮族儿童,通过提高儿童家长应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主动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口腔行为。  相似文献   

13.
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在四川省3个城市、3个农村随机抽样选取调查点,共调查780名5岁儿童的患龋情况,并将调查结果与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8.72%,龋均为2.77,龋齿充填率为2.32%;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在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乳牙龋齿充填率则存在性别和地区间的差异。与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相比,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龋齿充填率有所下降(P<0.05)。结论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而龋齿充填率相对较低,今后儿童龋病防治工作应加强乳牙保健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乳牙龋充填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乳牙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口腔医学》2017,(9):826-828
目的分析儿童龋病发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择来我院体检以及就诊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搜集儿童资料,分析儿童龋病发病现状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检查322例儿童,其中患龋病132例,总体患龋率为41.0%,上颌患龋率(29.5%)显著低于下颌患龋率(70.5%),P<0.05。龋病组患儿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嗜好甜食、睡前刷牙习惯以及刷牙频率等因素差异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嗜好甜食、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刷牙时间过短是引起儿童龋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患病水平较高,口腔卫生行为较差,建议定期组织小儿进行口腔检查,普及口腔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6岁孤独症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以期为孤独症儿童的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哈尔滨市3个城区3~6岁孤独症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等方面内容,问卷由儿童家长填写,专人发放与回收;口腔检查采用儿童龋补牙数作为评价儿童乳牙龋病的指标.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孤独症儿童93例(男81例,女12例),患龋率为59%( 55/93),龋均为3.245.随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增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龋齿、每天喝甜饮料量、吃甜食频率、睡前吃零食是孤独症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饭后漱口、谁给孩子刷牙、每日刷牙次数、父母文化程度是孤独症儿童龋齿的保护因素.结论 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对龋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孤独症儿童乳牙龋病及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有待于家长及医护人员的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3~5岁儿童低龄儿童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 296名4个区、12个幼儿园中3~5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对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3~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龋均分别为58.07%、2.99,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病相关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均显示,饮用甜饮料频率高、睡前吃甜食、刷牙频率少于每天1次、开始刷牙年龄大于2岁、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及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差是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加强儿童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行为教育,提高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是防治儿童龋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3~5岁儿童龋病流行现状,为江苏省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分层多阶段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3~5岁儿童1 337人,其中3岁组441人、4岁组455人、5岁组441人。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冠龋情况,计算患龋率、龋均、充填率等。结果 3、4、5岁人群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7.39%、60.22%和71.43%;龋均分别为2.22、2.94、4.05;龋齿充填率分别为0.72%、1.72%、2.63%。不同年龄组的患龋率和龋均不同(P<0.05),随年龄增长,患龋状况加重。患龋率和龋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岁人群患龋率农村高于城市(P<0.01),4岁、5岁人群患龋率在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岁人群龋均农村大于城市(P<0.05),3岁、5岁人群龋均在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样本地区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不同。3、4、5岁儿童乳牙显著性龋均指数分别为6.01、7.44、9.03。乳牙患龋率最高的牙位是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高于2005年,充填率仅有小幅提升。结论江苏省3~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严重,应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四川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现状,监测龋病和牙周疾病患病趋势,为四川省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和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12岁城乡儿童常住人口720人,男女各半,检查恒牙龋和牙周情况。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结果12岁年龄组儿童龋均0.5,患龋率25.7%。龋补充填比F/(D F)6.7%,城市高于农村(P<0.01)。窝沟封闭率0.7%,农村为0。显著性龋均指数1.47,73.40%的恒牙龋分布于12.74%的儿童中。牙龈出血检出率76.3%,牙石检出率72.0%,人均7.5颗牙齿有牙龈出血,9.9颗牙齿有牙石。农村均高于城市(P<0.01)。结论调查人群患龋率较低,但龋病预防与治疗情况差,龋病主要集中在少数高危儿童;农村儿童牙周状况差,农村口腔保健工作亟待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应趋向区域性、合理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地区2~6岁儿童龋齿发病率的年龄分布特点;口腔保健与儿童患龋率的发生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及乳牙龋病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13.0软件统计龋齿患病率、龋均、检验及秩和检验等分析。结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总患龋率为51.88%,儿童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口腔卫生好对儿童乳牙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与口腔健康行为的相关关系,为0~3岁婴幼儿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395名1岁以下无龋儿童进行2年的纵向观察,每半年定期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指导.统计分析喂养、口腔卫生状况、定期口腔检查等因素与ECC的相关性.结果 进入课题观察终点253人,平均月龄(27.67±5.98)个月,患龋率36.76%,龋均1.04±1.68.口腔卫生状况、检查次数、奶瓶喂养、夜间喂养、睡前进食后清洁和刷牙频率是ECC的影响因素(P<0.05).口腔检查次数是婴幼儿龋的重要负相关影响因素(P<0.05),每增加1次口腔检查,患龋风险降低61.6%.结论 定期口腔检查和菌斑控制是预防婴幼儿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