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供肝切取修整及肝动脉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供肝切取修整的方法,提高供肝质量和利用率,熟悉肝动脉常见变异,预防供肝切取修整过程中肝动脉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4月共计128例供肝切取修整及肝动脉变异资料,供肝采用肝肾联合切取方法,腹主动脉插管灌注,胰腺下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插管门静脉灌注.结果采用此方法切取供肝128例,供肝及供肾的灌注及保存良好,其中3例同时完成心脏切取,1例同时完成心肺切取,未发生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发现11例肝动脉变异.切取及修整过程中未出现肝动脉、肾动脉损伤.结论原位腹主动脉插管动脉灌注、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处插管可保证供肝、供肾的质量,缩短热缺血时间, 降温迅速,灌注充分;可以减少直接对肝十二指肠韧带分离或劈开胰腺组织造成的变异动脉损伤;不影响心、肺、胰腺、脾脏等其它器官同时切取;提示肝动脉变异的少见类型,避免肝动脉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位灌洗多器官联合快速切取的改进技术。[方法]沿腹主动脉插管灌注HC-A液,经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向门静脉插管灌注UW液,取56例供体。[结果]应用该技术共获取肝脏56个,肾脏112个。热缺血时间平均为(3.0±1.5)min,肝、肾切取时间平均为(18±5.0)min。同时行2例胰肾联合移植,与心胸外科合作完成心脏切取6例、肺脏1例。进行的移植手术未出现肝脏、肾脏的灌注不良及移植物原发无功能。[结论]改进的原位灌洗多器官联合快速切取的技术方法的优点为保证器官充分灌注、减少污染、保护变异动脉、解剖固定,入路简便,减少热缺血时间、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肝肾联合快速切取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和完善供肝切取修整与保存技术,提高器官利用率,减少肝移植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0年1月~2010年5月我院实施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手术32例,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系统UW或HTK液灌注,整块切取肝脏、双侧肾脏。结果:供肝热缺血时间为3~6min,平均4min,冷缺血时间3~17h,平均8h,肝动脉解剖变异4例,术中肠系膜上静脉插管26例,门静脉插管4例,肠系膜下静脉插管2例。供肝均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无肝脏弃用。1例行肝肾联合移植,1例行劈离式肝移植。结论:脑死亡供者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技术能够可最大限度地缩短热缺血时间,有效避免变异血管损伤,为移植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843例肝移植供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移植供肝动脉的解剖类型和避免变异肝动脉损伤的供肝切取及修整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7月共计843例供肝切取和修整过程中肝动脉变异资料.结果 在843例供肝中,肝动脉解剖总变异率为20.4%(172/843),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变异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占6.67%(57/843),其次为肝左动脉来自胃左动脉占6.41%(54/843),来自腹腔干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66%(14/843),变异肝右动脉来自腹腔干、肝总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54%(13/843),变异肝左动脉和变异肝右动脉同时存在占0.83%(7/843),肝总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占1.54%(13/843),肝总动脉来自腹主动脉占0.95%(8/843).结论 肝动脉变异发生率较高,在供肝切取及修整过程中易受到损伤.熟悉肝动脉常见变异类型,并保持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和腹腔干的完整性是减少供肝变异肝动脉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移植中血管的分配和重建。方法采用腹部器官联合切取法完成40例尸体供胰的切取和修整,行胰肾联合移植术。结果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平均热缺血时间3.2(2~5)min,所有供器官、血管无损伤,修整时未发现变异肝动脉。2例行胰腺切除术,1例术后1周因肠瘘致腹腔感染胰腺切除,1例术后2d胰腺静脉血栓形成切除胰腺。结论胰腺修整中,血管的分配及重建胃十二指肠动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肾联合供体快速切取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适用于临床的肝肾联合供体快速切取方法.方法 对48例肝肾联合供体快速切取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功获取可利用的肝脏44个,肾脏96个.施行44例同种异体肝脏移植.1例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1例术后出现DIC.其余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原位灌注肝肾联合供体快速切取技术是理想的肝肾切取方法,不仅充分利用了供体器官,而且可缩短热缺血时间,提高移植器官保存质量,降低器官的废弃率.  相似文献   

7.
华燕艳  钱斌 《广东医学》2012,33(5):672-674
目的分析中晚期肝癌患者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及分布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35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观察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及分布情况。结果 351例肝癌患者中63例(17.9%)变异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变异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4例(6.3%),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46例(73.0%),起源于肝总动脉1例(1.6%),起源于腹腔干6例(9.5%),起源于腹主动脉3例(4.8%),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4.8%)。结论直接参与肝癌瘤体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分布有一定特点。肝右叶肿瘤直接供血的变异动脉常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叶肿瘤直接供血的变异动脉常起源于胃左动脉。  相似文献   

8.
原位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方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适用于临床的肝肾联合切取方法。方法 在动物原位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12例次肝肾联合切取,其中7例肝脏切取前未行灌注,5例实施原位灌注后肝肾联合快速切取。结果 成功获取可资利用的大器官27个,施行5例同种异体肝脏移植和22例肾移植。所切取的器官5例肝移植通血后10min内有金黄色的胆汁泌出,术后每日分泌胆汁约200mL;22例肾移植通血后1-10min内有尿液泌出,术后每日排出尿液约2000mL。结论 原位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是理想的临床供器官(肝、肾)切取方法,不仅充分利用了供体器官;而且可缩短热缺血时间,提高移植器官保存质量,降低器官的废弃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在大鼠胰十二指肠肾脏联合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及丹参注射液保护机理。[方法]大鼠制成胰十二指肠肾脏联合移植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丹参生理盐水在切取移植物时灌注保存,移植时受体尾静脉注射。术后1 h测定血清淀粉酶、肌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胰腺和肾脏组织SOD、GSH-PX及MDA含量。[结果]大鼠移植后,血清淀粉酶、肌酐、MDA水平及移植胰腺、肾脏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的SOD、GSH-PX及移植胰腺和肾脏SOD、GSH-PX含量明显下降(P〈0.01)。应用丹参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灌注保存和移植时联合应用丹参作用更明显。[结论]氧自由基是大鼠胰十二指肠肾脏联合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在器官灌注保存和移植时静脉应用丹参有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联合应用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多器官联合切取是解决供体器官来源短缺的有效方法。本文报告了对狗进行腹部多个器官(脾、肝、胰、肾等)原位低温灌洗,整块联合切取和短时冷贮存的实验程序和操作方法。实验中,至少有4个大器官可以联合进行移植(肝、脾、胰和肾脏)。总的原则是:(1)尽可能减少对切取器官的机械性损伤;(2)供移植用器官的所有管道系统(血管、胆总管、胰管、输尿管等)应保持其完整性和足够长度;(3)应根据不同器官对缺血耐受性的差异计划切取的先后顺序;(4)防止多器官切取过程中因忙乱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陈宏  余元龙  周载平  邓德成  周华扩 《广东医学》2004,25(10):1193-1194
目的 探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供肝快速切取及修整方法。方法 在 4例猪动物实验基础上 ,共进行 9例人原位灌注供肝快速切取。结果 成功获取可以利用的 9个肝脏 ,修整后行临床肝移植 9例。供肝热缺血时间平均为 4min ,冷缺血时间平均为 10h。 9例肝移植通血后 10min内有金黄色胆汁流出 ,肝移植术后短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原位灌注供肝快速切取的方法 ,可充分利用供体器官 ,缩短热缺血时间 ,提高移植器官的保存质量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们发现2例变异的腹腔动脉均为胃左动脉与脾动脉共干,肝动咏异常,现报告如下:例1,12岁,男尸。腹腔动脉仅为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的合干,发自腹主动脉,干长0.7cm,胃左动脉和脾动脉分出后无异常。此干下方0.8cm 处腹主动脉又发一肠系膜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合干,干长2.5cm,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动脉。肝动脉经门静脉后方返向上达肝门。沿途分出胃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胆囊动脉由肝右支发出,其他无异常。例2,约30岁,男尸,腹腔动脉也为胃左动脉和脾动脉的合干,直接发自腹主动脉,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尸体胰十二指肠、肾脏和胰十二指肠获取与保存的方法。  方法 :采用在体灌注、整块切取的方法自无心跳尸体获取胰十二指肠、肾脏和胰十二指肠各 4例 ,4℃ Perfadex液保存胰十二指肠和肾脏。  结果 :胰十二指肠和肾脏联合获取热缺血时间 5.9± 1.2 min,获取时间 14.6± 2 .5min,胰十二指肠获取热缺血和获取时间分别为 6.2± 1.4 min,11.4± 2 .1min。Per-fadex液分别保存胰腺和肾脏 10 h、2 4 h组织结构正常。两种方法获取的胰腺保存 10 h后组织ATP含量 ( 1.80± 0 .2 5nmol/ g湿重 vs 1.88± 0 .39nmol/ g湿重 ,P>0 .0 5)无差异。  结论 :在体灌注、整块切取的方法适合自尸体获取胰、十二指肠和肾脏 ,Perfadex液可有效保存人胰腺、十二指肠和肾脏分别为 10 h与 2 4 h。  相似文献   

14.
供肝切取灌注和保存是肝移植手术的重要环节 ,对其后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我院 2 0 0 0~ 2 0 0 1年共行 3例无心跳供肝者的供肝切取灌注与保存。本文主要讨论尸体供肝切取灌注要点及保存技术 ,总结器械和巡回护士配合的技巧和经验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3例供肝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3~ 33岁 ,2例供肝者全身检查均正常 ,1例肝脏表面有钙化点 ,考虑患过肝炎。供肝切取采用腹部大十字切口 ,肝周覆以冰屑 ,分别经肠系膜上静脉和主动脉进行静脉与肝动脉灌注 ,灌注液用乳酸林格氏液(初期灌注 )和欧洲 Collins液 (代替 U W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器官原位灌洗整块切取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9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原位灌洗整块切取法切取供肾52只、供肝9只,手术方法主要分二步:①原位低温灌洗;②整块切取双肾或整块联合切取肝、肾等多个器官。结果:建立低温灌洗的手术时间约1,5分钟,供肝、肾平均热缺血时间4分钟,50例肾移植患者,肾脏开放血流后于1~8分钟内均有尿液泌出,无1例需透析治疗。结论:本器官原位灌洗整块切取方法能有效地缩短器官热缺血时间,避免因器官血管变异而造成的切取损伤,实现多器官联合切除,降低器官废弃率,保证切取器官质量,是解决供体器官紧缺极为有效的切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情况,以更好的指导临床介入治疗。方法从该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随机选择350例进行研究,均行DSA检查,对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肝动脉起源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50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变异动脉直接参与到肿瘤的供血之中,46例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6例起源于腹腔干,4例起源于胃左动脉,3例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起源于腹主动脉,1例起源于肝总动脉。结论肝癌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直接参与肝癌瘤体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在分布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临床可以结合患者的DSA资料来制定介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脏移植供肝的快速切取和修整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1~6月快速26例供肝的切取和修整的资料.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灌注附加下腔静脉引流,快速切取供肝,4℃UW液中保存和修整肝脏.结果供肝切取时间平均为10min,无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2.11±0.26)h;供肝的修整时间为26~90min,平均46min.结论快速供肝切取法要求术者技术娴熟、动作迅速和准确,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供肝热缺血时间.快速切取法能保证供肝的质量和确保供肝切取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器官获取与修整的方法与技巧。方法:采用原位灌注及联合切取及体外修整的方法共进行64例CDCD供体腹部器官联合获取及修整。结果:64例CDCD器官热缺血时间范围为3-7min;冷缺血时间为6-16h。经获取和修整后的器官,成功进行64次肝移植、128次供肾移植,目前,大部分患者移植物功能良好。结论:所建立的CDCD供体腹部器官联合获取手术和修整技术,可同时为不同的移植受体提供供体肝、肾等器官,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猪胰肾联合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胰肾联合移植(SPKT)大动物模型.方法:选用杂种猪作SPKT的供受体,经猪腹主动脉原位灌注,多器官联合整块切取,胰、节段十二指肠、双肾、脾脏.切除受体胰腺,制作1型糖尿病模型, 切除受体双肾,供体门静脉远端与左肾静脉吻合, 门静脉近端及带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左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分别与受体下腔静脉及肾以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侧壁与受体上段空肠行侧侧吻合, 输尿管置管外引流,未作预防及抗排斥处理.结果:10头动物移植后,2头受体因术后内环境紊乱死亡,8头受体顺利完成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移植肾、胰均迅速恢复功能, 存活期胰肾功能基本正常.术后3~5 d因排斥反应及体内代谢紊乱8头受体死亡.结论:建立猪SPKT模型是可行的,良好的外科技术是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尸肝、肾联合切取的手术方法。方法:1993年9月至1996年12月采用原位灌注,联合切取供体器官11例次,切取供肝11只,供肾22只,手术方法主要有3个步骤:①建立低温灌注;②切取供肝;③整块切取供肾。结果:建立低温灌注的手术时间约为15min,供肝、肾热缺血时间平均3min。19例肾移植术后第一个24h尿量平均为7000mL;11例肝移植恢复肝血循环后约16min即有金黄色胆汁泌出,其中1例成功地进行了肝、肾联合移植,现患者已存活480+d,生活自理。结论:此法热缺血时间短,供肝、肾质量高,并提高了供体器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