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成纤维》2021,50(2):43-45,53
优化了乙二醇精制工艺路线,比较了该生产工艺优化前后的优缺点,探讨了优化前后不同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乙二醇的精制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优化后的工艺系统克服了优化前工艺中存在的气阻问题,从而提高了精制乙二醇的处理量和乙二醇精制程度。  相似文献   

2.
张彬  杨为民  杨卫胜 《化工进展》2020,39(z1):43-49
为提升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过程的操作平稳性、增加反应原料转化率和产品收率,提高装置节能降耗水平,本文针对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的特点,基于多变量预测控制技术、动态模型辨识、软测量、在线优化技术,搭建过程生产的先进控制结构及模型,实现了对各精馏塔关键指标——温度、压力、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测、预测及闭环优化控制。工业装置应用表明,先进控制实施后,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过程的精馏单元操作平稳性大幅提升,主要被控变量的波动标准方差降低20%以上,过程操作强度有效降低,蒸汽消耗降低3.67%。  相似文献   

3.
程世青 《云南化工》2023,(7):127-130
介绍了扬子石化EO/EG装置全环氧改造项目,并对改造后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技术标定。此次改造是在原联产装置上优化产品结构,增大精制环氧乙烷占比,同时优化原工况乙二醇蒸发、脱水及精制的操作,提高装置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改造后,装置能耗由350 kg标油/tEOE降低至270 kg标油/tEOE,EO在EOE中的占比从0.59提升到了0.94,系统运行平稳,产品质量达到甚至优于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相国寺储气库应用乙二醇脱水工艺,在采气生产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了乙二醇异常损耗现象。通过原因分析,采取预防性检修、优化脱水控制参数、加密排污与过滤器滤芯更换、优化清管作业、提高乙二醇浓度等措施,优化脱水装置运行逐步解决了问题,使乙二醇醇耗控制在正常水平,保证了装置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王楠 《山东化工》2023,(1):157-159
针对福建某石化公司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装置二乙二醇(DEG)、三乙二醇(TEG)产品色度异常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单元系统杂质生成、设备腐蚀、系统机械杂质累积、负压精制塔操作和水处理单元再生效果能直接影响DEG、TEG产品的色度,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操作,保证DEG、TEG产品质量均满足国家优级品控制指标,稳定装置生产运行,对指导装置各系统操作优化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可敏 《广州化工》2011,39(8):120-122
针对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开工初期精制系统真空度不稳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应采取措施,稳定精制系统的真空度及操作,生产出合格的乙二醇产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丁二烯装置溶剂精制工艺流程,分析了溶剂精制系统中产生的焦油、丁二烯二聚物及废水三大污染源及其危害。制定并实施了工艺改进措施,经过改进排焦工艺、丁二烯二聚物脱除工艺、溶剂精制系统脱水工艺,实现了排焦作业密闭操作、减少了作业过程带来的现场异味污染、消除了焦油池内人工开挖焦油带来的高风险作业、减少了装置废渣生成量、COD排放总量得到了控制,达到了净化溶剂品质、规避环保风险、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产目标,提高了装置运行质量,同时丁二烯二聚物污染源转化为副产品销售,增加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孙明立 《当代化工》2013,(1):111-115
针对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装置乙二醇产品UV值经常出现波动的情况,围绕影响乙二醇不同波长UV值的因素及产生途经展开分析,查清了主要因素有溶解氧、高pH值、醛类含量高、温度、碳粉等颗粒、氮基杂质等。通过采取减少杂质产生、增加杂质脱除量、优化系统pH和乙二醇精制塔操作、清再沸器等改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8):1732-1735
综述了近年来常见的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低温分离法、膜分离法等天然气脱水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场合,从优化设备操作参数、采用高效设备和引进先进工艺等三方面阐述了天然气脱水系统节能优化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天然气脱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常见的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低温分离法、膜分离法等天然气脱水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场合,从优化设备操作参数、采用高效设备和引进先进工艺等三方面阐述了天然气脱水系统节能优化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天然气脱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酯交换制备过程中甲醇?碳酸二甲酯共沸体系难分离的问题,分别选择变压精馏、碳酸乙烯酯(EC)萃取精馏与乙二醇(EG)萃取精馏3种分离过程进行模拟与能量集成,对比了3种工艺流程的分离能耗,采用有效能(?)分析方法分析了能耗最低的变压分离过程的有效能(?)损失. 结果表明,3种工艺流程的能耗EG萃取精馏>EC萃取精馏>变压精馏,碳酸二甲酯生产过程中内部循环物流能量是输入总能量的1.55倍,变压共沸分离过程的?损失为7.9%。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热集成变压精馏乙二醇脱水再生系统存在的操作不稳定等问题,基于Aspen Plus和Aspen Dynamics软件,在全流程稳态模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动态模拟及控制方案优化。设计了改进型控制方案CS2,与常规控制方案CS1相比,两个塔的操作压力的控制回路是相互独立的,高压塔的塔釜液位由再沸器的导热油流量控制,低压塔的塔釜温度由塔釜的采出流量控制,再分别对进料流量和进料组成中乙二醇含量的阶跃变动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方案CS1基本能够抵抗进料流量和进料组成扰动对系统的影响,但相关控制响应会出现一定的滞后性,难以保证产品满足要求。改进的控制方案CS2对相同的进料流量和进料组成扰动有更好的抵抗能力,控制性能显著提高,保证乙二醇的质量分数不低88%,趋于稳定时产品质量变化幅度小于2%,且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的操作相对简单。本文为相关双塔耦合过程的稳定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于双塔耦合在其他体系的工程应用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als with design and control of an extractive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 (EDWC) for ethanol dehydration using ethylene glycol as entrainer. An initial design, based on a section analogy procedure for a conventional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sequence, was obtained and then used in an optimization process to minimize the total annual cost. It was shown that the EDWC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 savings over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As these savings sometimes go along with a decrease in the control properties, an investigation of two control structures for the EDWC and one for the conventional column configuration was performed next.It was observed in closed-loop simulations that the EDWC with an appropriate structure exhibited good control properties and that its closed-loop respons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for the operation of a conventional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双再沸器间歇萃取精馏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ified operation mode of batch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with two reboilers.The separation of ethanol and water using as ethylene glycol is well done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ode.The pilot-plant experimental data under the identic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 between the regular mode and the modified mode are in particular discussed.The studied results prove more practical advantages of the modified mode over the regular mode such as easier operation control,more flexibility and higher separation efficiency etc.So it supplies certain guidance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batch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The batch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is compared with the hybrid process (absorption+distillation) by feasibility studies and rigorous simulation.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feasibility of the hybrid batch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The limiting values of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Calculations are present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the minimum boiling azeotropic mixtures of acetone-methanol and ethanol-water by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and ethylene glycol as heavy solvent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王赟  王勇  周瑞 《广东化工》2013,(20):3-4
在乙二醇循环系统中,重点是乙二醇的再生问题。乙二醇再生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天然气处理工艺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和产品气的质量。详细介绍了三种乙二醇再生的方法:传统再生、预热—换热再生、换热—预热再生,并说明各自工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乙二醇再生工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乙烯精馏塔异常工况在线侦测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雄麟  赵晓鹰  吴博  孙琳 《化工学报》2014,65(11):4517-4523
精馏塔是化工过程经常用到的一种分离设备,操作条件不当,易使精馏塔进入异常工况.正常工况时,出料温度随回流量增大而降低,模型增益为负;回流量继续增大,导致板效率下降,出料温度开始上升,模型增益变为正,精馏塔进入异常工况.针对此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乙烯精馏塔模型增益在线辨识方法,在线实时辨识出模型增益符号,根据辨识结果,判断乙烯精馏塔是否进入异常工况.建立正常与异常工况的乙烯精馏塔控制系统,根据模型增益辨识结果,由负反馈原理确定正常与异常工况中控制器正反作用,使得回流量和出料温度均控制在正常工况允许范围内,保证乙烯精馏塔在正常工况工作,实现乙烯精馏塔正常与异常工况控制.  相似文献   

18.
刘宗语 《化工进展》2013,32(6):1214-1218
综述了传统石油路线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乙二醇的技术进展,分析了不同类型银催化剂的技术特点、工业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研究了环氧乙烷生产工艺技术的主要进展,包括高选择性银催化剂在运行初期和老化阶段的配套开车技术,简化环氧乙烷吸收和解析工段流程、提高环氧乙烷纯度、减轻设备腐蚀的技术,催化水合技术,乙二醇产品精制技术和新型乙烯氧化反应器。概述了煤经合成气制乙二醇的技术开发、工业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环氧乙烷/乙二醇银催化剂开发、成套工艺技术开发和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四氢呋喃-甲醇-乙酸甲酯-水四元物系中存在多个二元共沸物的特点,本工作提出了常规双溶剂萃取和热集成双溶剂萃取两种精馏工艺。基于WILSON方程计算得到热力学数据,并对萃取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于四氢呋喃-甲醇和乙酸甲酯-甲醇共沸物系,选用水作为萃取剂最为合适;而对于四氢呋喃-水和乙酸甲酯-水共沸物系,则选用乙二醇作为萃取剂最为合适,且总溶剂比为0.65,乙二醇和水的比例为1.3。在此基础上,以能耗和年总费用(TAC)作为精馏工艺的评价指标,对提出的常规双溶剂萃取和热集成双溶剂萃取精馏工艺进行了模拟,并利用夹点分析技术对双溶剂萃取精馏系统的换热网络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换热网络其冷公用工程消耗降低44.12%,热公用工程消耗节约42.49%。与常规双溶剂萃取精馏工艺相比,热集成双溶剂萃取精馏工艺其能耗降低约43.29%,节省TAC约26.89%,热力学效率提高了3.25%。可见,热集成双溶剂萃取精馏工艺用于分离以上四元共沸物系,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