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采用 HPLC 法测定分析了29个西兰花品种的硫代葡萄糖苷组分与含量,结果检测到8种硫代葡萄糖苷,包括4种脂肪族硫苷:3-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2-羟基-3-丁烯基硫苷、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4种吲哚族硫苷:4-羟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3-甲基吲哚基硫苷、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总硫苷含量平均为11.27μmol/g,RAA、GBC 和 NEO 是西兰花三种主要的硫苷成分,分别占总硫苷含量的34.78%、25.02%和23.25%。不同西兰花品种的总硫苷含量变异范围5.60~17.04μmol/g,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保护地土壤在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特点,并探讨了目前在保护地土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宜昌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宜昌楠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中国特有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介绍了宜昌楠的生物学特性,详细分析在园林中应用的优良特性,阐述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葛藤是石漠化治理的优秀先锋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藤是豆科葛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优良的生态学特性及顽强的生命力,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和水源涵养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高,缺水少土,生境严酷,在植被恢复初期,需要较为理想的先锋树种。本文分析研究了葛藤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以及生态功能,分析表明葛藤是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优秀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HPLC法,对11个结球甘蓝叶片硫代葡萄糖苷(硫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叶片中共含有9种硫苷,分别为3-甲基硫氧烯丙基硫苷(IBE)、2-羟基-3-丁烯基硫苷(PRO)、2-丙烯基硫苷(SIN)、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RAA)和3-丁烯基硫苷(NAP)等5种脂肪族硫苷,4-羟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4OH)、3-甲基吲哚基硫苷(GBC)、4-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4ME)和1-甲氧基吲哚基-3-甲基硫苷(NEO)等4种吲哚族硫苷;IBE、SIN和GBC是结球甘蓝叶片中硫苷的主要组分,三者总量占总硫苷含量的63.60%~91.06%。结球甘蓝叶片总硫苷含量在3.59~19.70μmol·g-1(DW)之间,总脂肪族硫苷含量在2.74~15.15μmol·g-1(DW)之间,总吲哚族硫苷含量在0.81~7.19μmol·g-1(DW)之间。  相似文献   

6.
张国华 《现代园艺》2012,(21):34-35
红叶石楠因其鲜红色的新梢和嫩叶而得名,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景观绿化树种,也是很好的绿篱植物,近年来在园林建设中备受推崇。本文介绍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扦插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华山松是松科松属中的常绿乔木树种,此类树种原产地在中国。华山松自身木质良好,同时育苗过程相对容易,因此在中国西部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在恢复植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华山松人工林的间伐工作也相应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华山松人工林间伐情况为依据,分析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特性的影响、抚育间伐对天然更新特性的影响、抚育间伐对植物多样性特性的影响等,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城市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的一项市政工程,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根据植物特性进行绿化设计是现代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手段。避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颜色单一,多采用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搭配。这样不仅增加了园林绿化的层次感,还让园林绿化更丰富多彩。通过分析不同种类的彩叶植物特性,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沪菌3号”是我们最新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的新品种。通过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研分,掌握了该菌株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在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百合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赏特性。通过相关的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观赏百合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观赏百合的人文内涵,针对不同的园林绿地类型,合理搭配乔灌草,利用观赏百合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优势和造景方式,进行组合配景,打造别致的园林景观,旨在为观赏百合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豇豆轮纹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新发现的病害——豇豆轮纹病的发病症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鉴定,
对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通过柯赫氏法则证病试验,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
定,并与基因库中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序列进行比对,相似性达99%,鉴定豇豆轮
纹病的致病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and Curt.)。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
菌丝在豇豆叶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碳源和氮源以甘露醇和牛肉浸膏最佳,最适温度为28 ℃,最适pH
为8~10;分生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豇豆种子煎汁培养基,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牛肉浸膏,
最适温度为28 ℃,最适pH 值为9,光暗交替培养利于孢子的产生;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 ℃,
最适pH 值为7~10;菌丝致死温度为65 ℃,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0 ℃,10 min。  相似文献   

12.
利用SRAP 标记对111 份芥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记载了其形态特征。从300 对SRAP 引物中筛选出21
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0 条条带,其中106 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70.67%。
SRAP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1 份芥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8~0.89 之间,分为5 大类和若干亚类。对芥菜的叶片性状及根、
茎、叶、薹的发育状况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1 份芥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1.00 之间,分为4 大类和
若干亚类。这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SRAP 标记可以应用于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葫芦科蔬菜苦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味是葫芦科蔬菜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主
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苦味物质组成,苦味检测方法,苦味形成与品种遗传特性,苦味形成与环境条件
及栽培管理,相关分子标记与功能基因的精细定位。并对今后葫芦科蔬菜苦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
期为葫芦科蔬菜苦味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甜瓜抗蔓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蔓枯病是由真菌葡萄壳梭孢引起的危害甜瓜生产的主要病害,可以侵染西瓜和黄瓜等其他瓜
类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本文介绍了蔓枯病病原菌的相关研究内容、不同接种鉴定方法对抗性鉴定
结果的影响以及我国近年来审定的部分抗蔓枯病的甜瓜新品种。甜瓜蔓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容易受病原菌自
身致病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相关的分子标记来辅助抗性种质的选育。然而,现有的一些分子标
记还存在很多不足,影响了育种的进程。因此,应该明确不同病原菌之间致病力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接种
鉴定方法,不断完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体系,明确甜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5.
西瓜连作引起化感物质积累,导致产量下降,研究西瓜化感作用对揭示西瓜连作障碍机理、
克服西瓜连作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西瓜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西瓜化感现象的研
究现状、化感物质及其释放途径、化感物质的作用特点、以及化感作用在西瓜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
西瓜化感作用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制定增强西瓜抗逆性能和提高西瓜产量、品质的科学途径提供一定
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秸秆对日光温室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蔬菜连续栽培使有机基质地力严重下降,为维持有机基质的可持续栽培利用,向温室多
茬栽培后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腐熟秸秆,研究了添加秸秆对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不
添加秸秆的连作有机基质比较,添加秸秆使有机基质容重下降25.0%~30.4%,总孔隙度提高,有机质含
量增加,且有机质含量随着秸秆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秸秆提高了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
含量,其中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玉米秸秆=1 V∶2 V 的基质中全氮、全磷及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最高。
添加秸秆可使春季早晨基质地温提高0.80~1.50 ℃,但基质的含氧量明显降低,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
麦秸秆=1 V∶2 V 的基质含氧量最低。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明显提高了黄瓜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含量
和根系活力,增加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麦秸秆=1 V∶1 V 处理的黄瓜产量
增加最多,与对照相比增加20.87%。因此多茬栽培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改善基质理化性质,
提高黄瓜产量。综合效果以连作有机基质∶小麦秸秆=1 V∶1 V 的处理进行黄瓜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姜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徐坤  李秀 《中国蔬菜》2013,1(16):1-6
姜古名薑,别名生姜、黄姜,为姜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以地下肥大的肉质根茎为食用器官。姜既是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的主要香辛保健蔬菜之一,也是食品、医药及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姜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以及利用自然选择、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开展姜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取得的进展,并对今后姜新品种选育及良种保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黄瓜品种南水1 号、超市1 号和南抗1 号贮藏5 a 的陈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固体基质引
发对老化黄瓜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基质引发处理可以改善老化黄瓜种子的膜透性,减轻膜脂
过氧化作用,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其萌发,蛭石和珍珠岩引发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化黄瓜种子的
萌发率和萌发速度,降低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提高SOD 活性;椰糠
引发处理的黄瓜老化种子萌发特性及生理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兰州百合叶枯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叶枯病是兰州百合生产中的主要叶部病害,在多雨年份危害尤其严重。由于2012 年
6~8 月降水偏多,兰州百合叶枯病大发生,至8 月中旬重病田兰州百合枯死株率达50%~70%,部分田
块兰州百合地上部全部枯死。经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比对,将兰州百合叶枯病病原菌鉴定为椭圆葡萄孢
Botrytis elliptica(Berk.) Cooke。病菌菌丝在5~30 ℃均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 ℃ ;30 ℃菌
丝生长受抑制,菌丝褐化;35 ℃菌丝不生长,但在35 ℃培养7 d 后转放至20 ℃培养,可于5 d 后恢复生
长。菌 核产生温度为5~25 ℃,菌核的产生时间、位置及大小在不同菌株、不同培养温度及同一菌株的不
同重复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幅。性孢子稀少至极丰富。分生孢子在自来水中20 ℃条件下3~5 h 即开始萌发,
15 h 萌发率达50%~99%,通常萌发产生1~2 个芽管,并在孢子中间形成0~2 个隔膜。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扩散模拟试验及盆栽试验研究了茄子专用缓释肥氨挥发特性以及对茄子产量、品质,
NPK 养分吸收以及肥料表观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室内扩散模拟试验中,与大颗粒尿素(PUR)相比,
茄子专用缓释肥(QSRF)显著降低了氨挥发速率和氨累积挥发量。培养前期大颗粒尿素(PUR)氨挥发
平均速率最大,28 d 以后茄子专用肥(QCCF)挥发速率则为最高。QSRF 处理的表观挥发量比等氮量的
PUR 及QCCF 降低了62.17% 和56.76%。在盆栽试验中,QSRF 显著提高了茄子产量。2 个品种的QSRF
处理分别较普通复合肥(OCCF) 增产37.1% 和37.8%, 较商品缓释肥(MSRF) 增产1.4% 和27.6%。
QSRF 处理增加了果实VC、氨基酸含量,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OCCF 处理。QSRF 处理可显著提高氮
素和钾素的表观利用率,而对磷素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