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助产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危险职业,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给助产士带来的职业危害,使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疾病因素的侵袭,还可以消除因院内感染给病人造成的伤害.在本文中,笔者站在一名助产士的角度,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剑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临床工作中.护士应提高对自身职业的防护意识,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这样不仪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助产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中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机会很多,且有锐器刺伤的可能,使得助产士对多种血源性、接触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几率增多,对其健康安全构成危害.现将助产士血源性、接触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懂的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4.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安全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随着职业暴露、防范工作的重视以及医院内预防感染管理的发展,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引起了广泛重视。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避免其自身遭受各种危害,更是防止医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如果每个人都能按要求做好自我保护,防患于未然,就能有效地避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梅毒感染在产妇中比较常见.由于助产士的职业特点,使其成为感染梅毒的高危人群.为增强助产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本文就助产士在日常的助产工作中如何防护来自产妇的梅毒感染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强国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407-2408
本文总结助产士在生物、物理、化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护对策。如重视职业安全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防护意识;实行弹性工作制,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合理配置人力;加强自我防护措施,调整自我心理状态等。通过这些措施改善助产士的工作环境,减少医院感染,促进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病人密集的场所,具有病人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医疗仪器集中、护理工作强度大的特点.重症监护室护士是护士中的特殊群体,有较多的机会遭致感染,从而危害其身心健康.如护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还可能成为医院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给患者带来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所以护士的自我防护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侵袭,同时也可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让危重患者得到安全可靠的护理.现将防护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以尽量降低对助产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以尽量降低对助产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相似文献   

10.
产房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部门,助产士在工作中随时接触着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如血液、体液等感染性危害因素以及化学消毒剂等非感染性危害因素,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不容忽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对策.结果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对策,以尽量降低对助产士身心健康的危害,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相似文献   

12.
平燕 《中国伤残医学》2008,16(3):139-140
由于助产士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助产士工作存在许多职业有害因素,从而导致了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为了将这种危害降至最低,保障助产士的健康,助产士应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3.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亚杰  黄丽梅  陆小娟 《当代医学》2010,16(12):116-117
助产士由于其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容易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对其身心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给助产士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分析总结了助产士健康影响因素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促进其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由于护士独特的工作环境及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工作中,如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工作的环境中存在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如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紫外线、放射线、利器等。而锐器伤则居职业暴露最危险的因素之首。因此,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操作中的环节防护,提高自身的职业防护意识。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能够避免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最大限度地保护护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梅毒感染孕产妇在分娩期间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抽取2010年2月到2015年2月所接收到的30例梅毒感染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负责对照组的助产士自身并未采取特殊防护措施,而负责实验组的助产士采取了自身防护措施;观察与比较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期间,助产士做好全方位的自我防护措施,可有效避免或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此病的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种器官组织,产生各种症状。早期主要侵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引起胎传梅毒,危害极大。。而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致使梅毒孕产妇增加,加上助产士的职业特点,使助产士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产房助产士。因此,助产士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自身的防护,预防梅毒的感染。本文就产房助产士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对梅毒防护进行分析总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的几种职业危害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方法:通过对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的4种职业危害的阐述,分析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正确地了解血源性职业危害的传播途径,感染危险和化学污染造成的损害,压力对护士造成的心理负担,以及血源性感染的防护,化学污染、心理压力的自我防护。必须在临床工作中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自身防护,减少护士的职业性感染。结论: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风险意识,在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能够有效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8.
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地,符种病原菌在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相互传播,直接危害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健康。供应室是医院内最易感染的地方,各科室用过的物品直接送至供应室处理,如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上院内感染,所以供应室护士通过做好自身防护来减少院内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助产士是医院易受感染的高危群体,经常接触到多种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危害着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关注并降低助产士的职业风险势在必行.方法 探讨医院助产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本文总结了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职业性劳损、社会心理因素等,从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化学消毒剂的防护、物理因素、个人防护、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针对性提出防范措施.结论 结合临床针对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以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职业暴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助产士暴漏的危险性,保证其工作质量和生命健康。结果:产房助产士发生职业暴漏的主要原因与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特定液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包括生物、化学、物理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医院相关部门要增强产房助产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职业暴漏预防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流程,确保主产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职业暴漏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