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房市“救”与“不救”——费思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7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批准一项总额:3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以帮助数10万无力支付月供的购房者保留房产,应对因次贷风波带来的严重的房地产萧条.来自国际知名销售代理机构戴德梁行报告显示,中国房价收入比已经超出国际合理水平,在目前资金缺口高达3000亿元的空前压力下,房市调整还将持续一年多.  相似文献   

2.
<正>2007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欧元区、日本等西方主要经济体全部遭遇危机的袭击,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就是在这个时候,2008年12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却发表报告称,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日益浓重,成交量急剧萎缩,众多房地产企业承受资金紧张压力。面对这种形势,开发商不能坐以待毙,一些企业纷纷站出来呼吁政府救市,以寄希望于政府在资金等政策方面为其"松绑";然而,反对"救市"之声亦是不  相似文献   

4.
从2007年底,广州、深圳等少数大城市出现了房价回落、销售面积下滑等现象;同时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出、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征兆的显现等,都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房地产开发企业谋求角色的转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宋非: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引发了经济萧条,而房地产市场在经济萧条中更是雪上加霜。全球化使中国企业、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如何载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要不要救市?2008年以来,由于观望情绪渐浓,市场持续低速,一些开发商以及业内人士提出‘救市"言论,尤其是美国政府出资救市以后,更是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而对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绝非仅仅是"救市"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日益浓重,成交量急剧萎缩,众多房地产企业承受资金紧张压力。面对这种形势,开发商不能坐以待毙,一些企业纷纷站出来呼吁政府救市,以寄希望于政府在资金等政策方面为其“松绑”;然而,反对“救市”之声亦是不绝于耳,称楼市根本无需救。“救市论”随即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7年以来,加息等调控政策频出,房地产企业拿地成本越来越高,信贷紧缩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目前楼市的低迷和外部次贷危机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系数越发提升。更有人预言:  相似文献   

9.
<正>越是直接降房价,其反弹的机会越大,暴涨的可能性越大这次"大救市"会重振中国经济,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短时期的"通货紧缩"阶段,也就是总体房价持续下降。这绝不是直接降房价得到的,而是中国经济由"房地产投机经济"、"虚拟经济"转型到"实体经济"促成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如今房地产市场调整已经悄然开始,美国次贷引发了新一轮金融危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缺口日趋严重,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远离了曾经的暴利和行业霸气,几年前房地产市场繁华鼎盛之时,少有人提及的“拐点”论、“秋天”说,如今已经是热门的词汇。当曾经大浪淘沙的英雄们高呼“救市”的时候,正是我们应该反思房地产行业和市场之时。是市场选择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夏志琼 《住宅产业》2009,(10):77-78
“地王”频出必然推高房价,但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始终不可能超越链条终端——购房者的承受能力。没有普通百姓真实消费支撑,仅靠银行资金硬撑的高房价和假繁荣,势必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底,广州、深圳等少数大城市出现了房价回落、销售面积下滑等现象;同时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出、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征兆的显现等,都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房地产开发企业谋求角色的转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周岩 《中州建设》2009,(4):104-105
美国房地产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酿成此次次贷危机.次贷危机会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冲击?会发生“中国版次贷危机”吗?中国房价将走向何方?李延喜的《次贷危机与房地产泡沫》一书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介绍.更是给读者一种分析全球经济热点的思路,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我们都很清楚眼前的形势有多严峻,相信中国目前所有的无论规模大小的房地产企业都在苦苦地挣扎。美国次贷的风险还没有消褪,具有158年历史的"百年老店"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引发全球性金融震荡,对全球多个行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花旗、美林巨额亏损事件的演绎,世人越来越关注美国的次贷危机,但大多数分析都将视角局限在次贷本身,对次贷危机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较少触及。在笔者看来,次贷及次贷衍生产品的总规模并不很大,对经济与金融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但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房价下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日本式的长期衰退。房价下跌,美国经济"很受伤"  相似文献   

16.
易宪容 《中州建设》2008,(14):100-101
最近,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某种程度下跌,住房销售的严重下降。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人又如2003年那样,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面临一个调整的临界点,政府应该重新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在这些人看来,如果房地产市场不改变目前他们所认为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7.
这次“大救市”会重振中国经济,房地产市场将迎来短时期的“通货紧缩”阶段,也就是总体房价持续下降。这绝不是直接降房价得到的,而是中国经济由“房地产投机经济”、“虚拟经济”转型到“实体经济”促成的。  相似文献   

18.
周海滨 《中州建设》2008,(17):32-33
最近,网上广为流传的《负资产已达30万,深圳中产很受伤》和《深圳银行断供过千亿次贷危机浮现》这两篇博客文章让“断供”这个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比较陌生的词语一下子为大家所熟知。而“断供潮”的出现更是让水深火热的深圳房地产市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各地媒体的关注下“断供”的影响波及到全国。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宋非: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引发了经济萧条,而房地产市场在经济萧条中更是雪上加霜。全球化使中国企业、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如何载得住金融风暴,金融风暴的走向如何?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房地产业,成为政府、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国家产业政策持续调整,以及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风暴,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在每天被人谈即色变的“CPI持续高涨、原材料涨价、次贷危机风波及金融海啸风暴突袭、房地产市场萎缩”等关键词中,各行各业走过了战战兢兢、异常惨烈的一年。地板业作为家居业最下游的产业链,也在此时迎来了首个拐点。地板产品供大于求、利润下降,运输费上涨、出口退税增加、企业资金流不畅通等等,都成为桎梏地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因素。摆在木地板企业面前是一个严峻的“选择题”;要么创新,要么消亡。创新,不仅是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