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针对胜利渤南十区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地层条件,研制出利用油田污水配制的预交联颗粒/水驱流向改变剂/聚合物弱凝胶复合深部调驱体系。确定了弱凝胶体系最佳配方:HPAM浓度为1200—1800mg/L,交联剂浓度为300—600mg/L;该弱凝胶体系粘度保留率高,老化稳定性好。在油田污水中,水驱流向改变剂和预交联颗粒均具有良好的吸水膨胀性,在90℃下、104d内具有较好的老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复合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庆油田盘古梁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严重影响到水驱油波及效率。针对该油藏地质特征和见水状况,研制了预交联颗粒/水驱流向改变剂/聚合物弱凝胶复合深部调驱体系,其中预交联颗粒/水驱流向改变剂具有较高的膨胀率,发挥了深部调剖作用,有效封堵大裂缝出水通道;聚合物弱凝胶主要发挥了驱油作用,有效启动中小裂缝中剩余油。利用该调驱体系在两井组进行了矿场应用,结果两井组在14和15个月中分别增油3564.38t和3801.00t。  相似文献   

3.
王健  张庆  王丹翎  吴丰豆 《油田化学》2016,33(3):437-441
为降低海外河油田油井含水率,改善水驱开发效果,针对油藏条件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有机铬交联剂配制了有机铬交联聚合物弱凝胶,研究了弱凝胶的耐温、耐盐、抗剪切性、注入性、封堵性及吸水剖面改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藏温度70℃下,配方为2000 mg/L HPAM+100 mg/L 有机铬交联剂弱凝胶调驱体系的成胶时间为3 d,成胶强度为C级。弱凝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抗盐性及抗剪切性,耐温可达90℃,抗盐可达3621.2 mg/L。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弱凝胶体系的注入性和封堵性良好,可提高采收率10.4%~12.7%;吸水剖面改善能力较好,对非均质性岩心的吸水剖面改善率大于90%。图2 表8 参15  相似文献   

4.
针对青海尕斯油藏条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筛选了适合油藏条件的交联聚合物凝胶+凝胶颗粒复合调驱体系,并对配方体系的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的最优配方为:1500mg/L水解聚丙烯酰胺(HPAN)+400mg/L有机酚醛+100mg/L稳定剂+100mg/L除氧剂;交联聚合物凝胶0.3PV+0.2PV预交联颗粒+0.1PV水驱流向剂颗粒组成的复合调驱体系可有效封堵大孔道,改善注入水剖面,并有很好的驱油作用,封堵效率可达到90%以上,采收率可提高17.8%左右。  相似文献   

5.
HPAM/柠檬酸铝弱凝胶体系的研制与成胶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岔河集油田油藏条件,研制出低毒性HPAM/柠檬酸铝弱凝胶调驱体系。考察了聚合物HPAM浓度、交联剂柠檬酸铝浓度及稳定剂浓度对弱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物HPAM浓度1500mg/L,交联剂浓度50mg/L,缓凝剂浓度450mg/L,除氧剂浓度100mg/L,稳定剂浓度200mg/L最佳配方条件下,体系成胶时间在3—15d可调,强度在100~1500mPa·s。并对这类弱凝胶配方体系的成胶反应机理和延缓交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聚合物HPAM为主剂,加入有机酚醛类交联剂和有机复配稳定剂,制备了高温弱凝胶调驱体系。考察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稳定剂浓度、温度、矿化度及pH对成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弱凝胶体系的最佳适用条件:聚合物HPAM浓度1200-1800mg/L,交联剂浓度800mg/L;稳定剂浓度80mg/L,体系pH为6~8,在此条件下可耐油藏高温达110℃。弱凝胶体系可实现成胶时间可控,凝胶强度可调。  相似文献   

7.
CDG深部调驱剂的室内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胜坨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针对其高温、高矿化度、非均质性严重等油藏地质特点,在探讨弱凝胶调驱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制备了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有机铬交联剂XE—1为主剂的CDG深部调驱剂体系。确定了CDG深部调驱剂体系最佳配方:HPAM浓度为l500~2000mg/L,有机铬交联剂XE-1浓度为800—1000mg/L,稳定剂浓度为300mg/L。利用SCDS-2型堵剂封堵能力评价仪,对CDG选择性、岩芯封堵率、运移性能等进行了评价,室内评价试验表明,CDG岩芯封堵率大于95%,适用于油田大剂量深部调驱作业,在胜坨油田试验应用14口井,调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根据沈67块的油藏特点和水井吸水剖面情况,应用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来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二次开发试验区油层动用程度。在特定参数条件下将弱凝胶调驱剂注入目的层中,在油层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堵塞物,在纵向上改善吸水剖面;在平面上改变注入水的渗流方向,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效率。通过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调驱对应油井含水稳定,油井液面降低,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胜坨油田高温高盐的油藏条件,开展了胶态分散凝胶驱油技术研究,设计了胶态分散凝胶驱油配方体系,即选用胜利油区常用聚合物KYPAM和Cr^3+交联剂,聚合物质量浓度为600~1200mg/L,聚合物与交联剂质量浓度比为20:1。研究结果表明,胶态分散凝胶驱油配方体系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在温度为80℃、矿化度为19000mg/L的条件下成胶性能较好。利用可动凝胶调驱软件FAPMS进行了方案优化,设计了最优注入方案,预计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7.1%,增加可采储量11.4×10^4t。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复合交联剂的交联机理,考察了聚合物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单交联剂有机铬、复合交联剂有机铬与酚醛、温度等因素对凝胶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物HPAM浓度1500mg/L,采用复合交联剂,其中有机铬浓度50mg/L,酚醛浓度150mg/L,多羟基酚和除氧剂浓度均为100mg/L,温度45℃条件下,可配制出粘弹性好、强度高、粘度保持率达95%以上的复合交联聚合物调堵剂。该调堵剂可用于温度低于50℃的中低温油藏条件。  相似文献   

11.
根据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需要,筛选了多元调驱体系的凝胶颗粒类型、交联剂最优浓度和洗油剂最优浓度,分别考察了单元注入体系(50 mg/L或100 mg/L交联剂、2000 mg/L阳离子凝胶微球,注入体积1 PV),二元注入体系(100 mg/L交联剂+2000 mg/L阳离子凝胶微球,注入体积1 PV)和三元注入体系(0.4 PV×2000mg/L阳离子凝胶微球+0.3 PV×100 mg/L交联剂+0.4 PV×2000 mg/L高效洗油剂)的调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二元注入体系转水驱突破压力为3 MPa左右,而且压力整体波动范围和波动幅度都明显高出单元注入体系的,这说明二元注入体系调剖效果比单元注入体系的好;在水驱采收率39.65%、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8.38%的基础上,三元注入体系提高采收率22.82%;水驱和聚合物驱阶段注入压力较低,凝胶微球注入后压力迅速上升,交联剂的注入保持了压力,高效洗油剂驱使压力进一步上升,转后续水驱后压力下降并稳定在2 MPa左右;与二元注入体系相比,三元注入体系的后续水驱压力明显降低,这保证了在不影响调驱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后续水驱压力,因此多元注入体系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图5表3参9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红29井区砾岩油藏水驱特征,研制出了弱凝胶配方。其组成分别为:聚合物DQ16001500,交联剂75,除氧剂50,稳定剂500—700mg/L。现场实施弱凝胶调驱2井次,增油7291t,投入产出比1:5.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吐哈盆地温米油田温八区块含水率上升快,无效、低效水循环严重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二次交联凝胶与聚合物微球复合的深部调剖体系。第一交联剂选用有机铬交联剂,第二交联剂选用JQ-1与FJ-1酚类交联剂的复配组合,25℃条件下,5 h后一次交联成胶黏度为374 mPa·s,78℃条件下,10 d后二次交联成胶黏度为17 005 mPa·s. 聚合物微球有良好的抗温抗盐和水化时间稳定性,在油藏温度78℃和矿化度40 000 mg/L下膨胀20 d,其粒径膨胀倍率为6.08. 得到的二次交联凝胶体系与SD-320聚合物微球进行复合调剖,通过流动实验测算阻力系数在20以上,残余阻力系数在18以上,采收率提高15.52%. 该复合调剖体系能有效降低漏失,且能够适应78℃的油藏温度,在温米油田温八区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弱凝胶调驱体系在岩心试验中的行为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弱凝胶调驱技术指采用接近聚合物驱的溶液浓度,加入少量延缓交联型交联剂,使之在地层内产生缓慢、轻度交联,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将聚合物驱和调剖有机结合的总体技术。研究了弱凝胶在常规岩心中的行为特性,包括已形成的弱凝胶在岩心中的运移行为、弱凝胶在岩心中形成后水驱的行为、弱凝胶选择性调驱作用及双管驱替的整体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弱凝胶在岩心中可发生运移;弱凝胶调驱剂具有较好的渗透率选择性,即优先进入高渗透的大孔道,进入低渗透部位则很少;弱凝胶调驱措施有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中国油田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以及调驱、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的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在这60年中,油井机械封隔器分层堵水技术、水玻璃-氯化钙化学堵水技术、聚丙烯酰胺-黏土注水井调剖技术、膨胀颗粒深部调剖、弱凝胶调驱技术、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区块整体调剖PI、RE、RS决策技术,以及近十年发展的水平井化学及机械控水技术、选择性堵水技术等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高温、深井、裂缝、海上等油藏的堵水调剖技术,水平井、气井的堵水技术,以及智能化学剂技术、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聚驱后的调驱技术等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现有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时间短,调驱剂不能深入油藏实现深部放置,导致了水驱开发效果较差。考察了在一定温度、热稳定剂作用下,延缓有机复合交联剂NQJ与聚合物的交联反应,形成了适用于大庆萨尔图北部油田油藏的延缓交联弱凝胶体系。该体系地面黏度较低,便于现场注入,且具有较好的延缓交联效果,可实现大剂量深部调驱。研究结果表明:抗盐聚合物、交联剂与热稳定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5%~0.25%、0.15%~0.2%与0.015%~0.025%时,形成的凝胶黏度大于5 000 mPa·s,成胶时间3~6 d可调,能够满足现场深部调驱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中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水驱效果差。受油藏高温、高盐的影响,常规颗粒型调驱剂存在粒径大、不能有效实现地层深部封堵、有效期短的难题。据此开展了冻胶微球深部调驱机理研究,采用微乳聚合方法合成了纳米级的交联聚合物冻胶凝胶,具有水中均匀分散、易进入注水地层后缓慢吸水膨胀的特性,达到了调(堵)、驱协调同步的目的,形成了耐温抗盐的冻胶微球深部调驱剂体系。该体系先后在文10块、文25块试验应用11个井组,并在现场实施过程中配套建立了“PI+FD”调驱注入参数综合调整方法,增加水驱动用储量21.35×104 t,对应油井累计增油3 562 t,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聚丙烯酰胺和自制的柠檬酸铝制备可动凝胶,在锦16块的地层条件下,确定了其最佳配方:聚丙烯酰胺浓度为1000mg/L,柠檬酸铝浓度为30mg/L,稳定剂浓度为40mg/L,利用室内驱替实验装置,研究了水驱和聚合物驱后可动凝胶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水驱和聚合物驱后可动凝胶驱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平均总采收率提高了23.57%。通过机理分析指出,可动凝胶优先进入低阻力的大孔道,改善了注入水的波及效率;可动凝胶的主要作用是驱替,而调剖只是前期或暂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