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6例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晓荣  石春生  宫淑艳 《中国药房》2011,(23):2191-2193
目的:了解中成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集的136例中成药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6例ADR涉及药品41个品种,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119例、26个品种。引起ADR的主要品种为心脑血管疾病药品。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重视中成药ADR,慎用中药注射剂,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72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56例次,占总例次数的59.6%;新的一般的ADR为18例,占25%,严重的ADR较少,为3例,占4.2%;西医科室上报ADR的比例较大,为50例,占69.4%。结论:临床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选择溶剂,避免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联合用药,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恒金 《北方药学》2013,(12):128-129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不良反应(ADR)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线资料。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11年1月~2012年6月179例中药ADR报告,以年龄、性别、用药品种、给药途径及涉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利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9例中药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结论: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工作,降低ADR的发生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常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治疗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并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数据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ADR报告中,老年(> 60岁)、女性的发生率更高;涉及中药注射剂主要为参麦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ADR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样反应、全身性损害、累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ADR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2h内。结论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重视ADR监测,积极采取降低ADR发生风险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中药注射剂ADR报告176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用药种类、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分级及关联性评价等信息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176例报告中涉及22种中药注射剂,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39.20%),中药注射剂ADR主要发生在用药开始30min内(56.82%),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0.34%),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产生的ADR发生率最高(49.43%)。结论导致中药注射剂ADR产生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医院的122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2例ADR报告中,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个体差异、用药方法不当等原因均可导致ADR发生。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ADR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我院1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日-12月10日15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8例ADR中,以儿童和中老年人群占比例较大。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ADR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中药。6例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有4例为新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加强ADR监测,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12年上报的338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8例ADR报告涉及药物9大类10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占全年ADR报告34.02%,位居第一;中药制剂占19.23%,位居第二,静脉用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78.99%。ADR类型主要以皮肤系统及胃肠系统受累为主。结论必须加强静脉注射给药ADR的观察,对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应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42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占总ADR的11.63%,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寒战、发热、注射部位反应、胸闷等。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应加强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报告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43例ADR报告。结果: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最多,皮肤及胃肠道损害是ADR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不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是引发ADR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1年上报的158例不良反应报告,对ADR病例中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累及器官,以及ADR转归、预后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8例ADR报告中以女性及老年患者居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较多,所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和中成药发生例次较高,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及附件损害为主,严重病例1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应重视分析ADR报告资料,特别是抗感染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临床,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98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发生率居前10位的中药、严重的ADR、ADR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中药ADR共涉及31个中药品种,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39.80%);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6.7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3.33%);中药注射剂是引发中药ADR的主要剂型;注射用穿琥宁引发的ADR最多(21.43%);严重的ADR有7例(7.14%);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比例最大(85.71%)。结论:应提倡合理使用中药,重视中药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子琴 《中药与临床》2012,3(6):46-48,5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探讨临床使用不当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为合理用药、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5月中药注射剂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报告,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按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涉及器官、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中药注射剂ADR发生规律及特点.结果及结论:中药注射剂是诱发ADR的主要剂型,本组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损害为主,应提倡中药采取口服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ADR的检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30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整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的收集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临床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 对30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117例,占38.36%.其次为中药注射液,有57例,占18.6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137例,占44.92%,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 我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提示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慎重.用药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4-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上报的158例ADR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ADR发生例数最多(49.5%),其次是中药注射剂(21.5%)。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异常、皮疹、瘙痒发生率最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合并用药)ADR发生率最高。结论临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Events,ADR/ADE)发生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上报的254例ADR/ADE报告,按照患者的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254例ADR/ADE报告中以抗微生物药物的发生例次为首位,占37.66%;中药注射剂次之,占15.82%。静脉滴注是引发ADR/ADE的主要给药途径,占68.99%;ADR/ADE累及的主要系统-器官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以皮疹、瘙痒为主。结论:应加强ADR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ADR/ADE监测工作的认识,增强上报意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39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六安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集到的392例不良反应填报完整上报并作分析评价的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的392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导致ADR比例占首位,有277例,占70.7%.我院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占第1位,有138例,占35.2%,中药注射剂、调节水电解质及营养药分别占第2、3位;ADR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有184例,占46.9%;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有70例,占17.9%.结论 加强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工作,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制定新年度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6年度所发生的244例ADR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中40~6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生素、中药针剂领先;ADR临床表现上,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赵滨红 《中国药房》2007,18(18):1417-1418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6年87例涉及中药制剂的ADR报告分别从临床表现、相关药品及剂型、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ADR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发生率最高的是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67.34%);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比例最大(67.82%)。结论:及时报告中药制剂ADR,加强对其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使用中药制剂住院患者的科室、病种、用药种类及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5535例次患者使用中药制剂,涉及35个科室、1400种疾病、267种中药制剂、20种剂型,其中抗肿瘤、益气扶正、清热宣肺类中药制剂为主要使用品种。此期间我院共收集中药不良反应92例,涉及29种中药制剂,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发生率最高为29例,占31.52%;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我院住院患者中药制剂的使用较为合理,但应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