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初次行节制回肠造口术的患者贮袋的长期持久性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水平。患者:对1967~1974年间在Sahlgrenska大学医院初次行节制回肠造口术的88例患者中的68例进行分析。随访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极差40~89),中位随访期为31年(极差29~36)。方法:患者填写关于贮袋功能的问卷和36项健康调查问卷2.0版简短表格。从瑞士国家36项健康调查简短表格标准数据库中随机抽取年龄、性别配对的样本,与患者组进行比较。结果:大多数患者回报身体状况良好,贮袋功能令人满意。患者24h排空贮袋的中位次数为4次。12例患者(18%…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行重建性直肠结肠切除术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改道性回肠造口术与非改道性回肠造口术的临床预后。方法:245例连续患者接受了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及超声刀肛管黏膜剥除术,其中92例患者同时行改道性回肠造口术,另选择150例患者行改道性造口术。手术结束时决定是否行回肠造口术。结果:未行回肠造口术组中有12例患者(8%)发生贮袋相关并发症,其中5例(3.3%)需要进行二期回肠造口术。未行回肠造口术组和回肠造口术组分别有17例(11.3%)和12例(13.0%)术后发生肠梗阻,前者和后者分别有2例和1例需开腹行粘连松解术,两组其余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EM联合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33例,观察分析患者术中、术后情况,随访情况和患者术后对肛门功能的自我评价情况。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者和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26.4±20.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5.4±20.4)ml;手术切缘均阴性;16例未行回肠造口的患者中4例出现吻合口漏,行回肠造口术和引流后痊愈。术后随访24-36个月;术后12个月,患者肛门功能Ⅰ级19例、Ⅱ10例、Ⅲ级4例,患者对肛门功能自我评价满意率为90.9%(30/33)。结论:TME联合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58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并观察疗效。随访3~30个月。结果58例中52例成功完成手术,6例术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190±28)min,胸部操作时间(81±11)min,术中出血(110±32)mL;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胸腔胃150°扭转1例;平均住院时间(12±3)d。56例获得随访,生存>1a者48例(85.71%),死亡8例。结论VATS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邢涛  张斌  张友文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129+1131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近20年我院外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17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2例死亡,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8%,急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6.7%。结论:尽量避免急诊手术,对于长期内科治疗效果差的重症患者应主动手术;术式选择,择期手术采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或贮袋肛管吻合术,急诊手术可选择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或单纯结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左后外侧切口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同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3例冠心病合并可切除食管癌病变患者,经左后外侧切口同期行OPCABG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总结术中操作及围手术期管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无重大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其中1例术后30 d严重感染院内死亡?2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经积极治疗后顺利出院?术后并发症包括房颤?肺不张?肺部感染?平均手术时间(424.07 ± 91.68)min,术中失血(569.23 ± 343.10)mL,术后住院时间(20.00 ± 7.21)d?术后随访4~40个月,1例术后第3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第9?14个月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随访期间生存良好,无明显心肌缺血症状,无明显进食不适症状?结论:经左后外侧切口同期行OPCABG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引言:该研究旨在评价行Kock可控性回肠造口术后患的远期预后,明确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比较储物袋移除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回顾1974--2000年间在克利夫兰临床基金会进行可控性回肠造口术的所有患(n=330)资料。与患相关的术中及术后因素作为远期贮袋功能的预测变量。生活质量采用可控性回肠造口术随访问卷以及克利夫兰整体生活质量量表(n=216)进行评价。这些结果在可控性回肠造口术(n=181)患及可控性回肠造口术转变为终端造口术的患(n=35)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患中位随访11年(极差1—27),无贮袋修复术的中位间隔期为14个月(95%CI 11—17)。10年和20年贮袋患存活率分别为87%和77%,随访期间患出现并发症的平均数为3.7(极差1—28),吻合口重建为2.9(极差1—27),多变量分析显示,克罗恩病(HR4.5)、女性(HR2.4)、瘘管形成(HR3.0)及体重指数(HR2.4,每增加5单位)都是贮袋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陈镇武 《吉林医学》2011,32(16):3199-3200
目的:探讨和比较老年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LAR)实行回肠置管造口与横结肠造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5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33例LAR术后行回肠置管造口术为置管组,32例LAR术后行横结肠造口术为造口组,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置管组1例(3.03%)发生吻合口漏,造口组1例(3.13%)发生吻合口漏,置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0±3.5)d,造口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0±3.8)d,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置管造口术对老年人低位直肠癌LAR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预防作用与横结肠造口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提高了患者晚期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造口旁疝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本研究比较腹腔镜与开放结合的肠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式(Lap-re-Do术式)这一本团队创新术式,与其他相关术式在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以期寻求治疗造口旁疝的优化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4年9月—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通外科疝专科行造口旁疝修补手术的3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的肠造口类型分别为结肠造口(289例)、回肠代膀胱造口(35例)和回肠造口(6例)。依据病史和手术类型(包括开放式修补手术、全腹腔镜修补手术、Lap-re-Do术式及补片置放方法),记录造口类型、手术方式、术中并发症等信息。术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根据需要行门诊随访。主要随访终点为造口旁疝复发,次要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结果 261例完成随访的患者年龄为(66±7)岁,其中男性133例(51.0%),随访时间为(39±20)个月,复发65例,总体复发率为24.9%(65/261)。行开放式修补术的患者完整随访27例,行全腹腔镜修补术的患者完整随访53例,行Lap-re-Do术式的患者完整随访181例。行全腹腔镜...  相似文献   

10.
殷德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50-150,15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适应证及其术式选择。方法以我院2005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为对象,分析探讨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较多,结肠镜下病变症状严重,行回肠造口术4例,回肠直肠吻合术18例,可控性回肠造口术16例,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40例。结论手术治疗方法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手术适应证较多,手术方法以选择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较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回肠袢式造口术与结肠造口术治疗高龄梗阻性肠癌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高龄梗阻性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予以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结肠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Ⅰ、Ⅱ期手术指标(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手术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Ⅱ期手术时,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与结肠造口术治疗高龄梗阻性肠癌的疗效相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回肠袢式造口术更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探讨因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残胃癌患者,应用3D全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癌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既往因胃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本次入院术前均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病理情况、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随访其生存及复发情况。 结果 (1)手术情况:19例残胃癌患者中,行3D高清全腹腔镜根治性残胃切除术18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姑息性残胃切除术1例。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23.63±53.47)min,术中出血量为(136.32±82.95)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05±6.84)枚。(2)术后情况: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39±0.46)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08±0.92)d,术后进流食时间(4.45±2.39)d,拔除引流管时间(9.95±5.28)d,术后住院时间为(13.74±9.69)d。总费用(80271.69±22536.91)元。患者术后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3)随访情况:对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切除术患者随访,随访时间3~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随访期间死亡7例,存活12例。 结论 对于因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残胃癌,应用3D全腹腔镜行残胃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肠袋-阴道瘘是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一种少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回肠袋-阴道瘘的治疗极富挑战性,且存在多种可选性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评估本机构治疗回肠袋-阴道瘘各种术式的结果。方法:从西奈山医院的数据库中选择接受回肠袋-阴道瘘治疗的患者。收集人口学、病史、治疗经过、治疗结果数据。将治疗成功定义为:无瘘复发且回肠袋有功能且未行回肠造口术。结果:自1982年11月,共619例女性患者在西奈山医院接受了首次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其中24例(3.9%)发生了回肠袋-阴道瘘。5例女性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行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也发生了…  相似文献   

14.
目的:90%以上的家族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可发生上消化道腺瘤。除十二指肠和壶腹部癌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对于呈现低风险性的良性十二指肠腺瘤的家族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很少实施激进的外科手术(如壶腹部切除术)。方法:1995—2000年间,8例(5例女性)推测存在良性(壶腹部)腺瘤病灶的家族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接受壶腹部切除术(有冷冻切片),作者对这些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观察研究。其中6例患者在壶腹部切除手术前2~27年曾行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其余2例患者在接受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的同时行壶腹部切除术。结果:患者术后无死亡。住院时间为15±6.5d(…  相似文献   

15.
杨林 《吉林医学》2012,33(2):311-312
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表现及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游离型LDH患者56例,记录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行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取出术或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情况并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C)和Oswestry量表(ODI)评估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手术时间(1±0.3)h,平均出血量(300±30)ml。56例患者术前腰NRC、腿NRC、ODI评分分别为(7.24±1.53)分、(7.24±2.13)分、(53.35±6.50)分,术后8个月随访时分别为(3.36±1.24)分、(3.71±2.61)分、(74.78±8.60)分,术前和术后8个月随访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满意程度分别为优50例,良4例,可2例。结论:游离型LDH临床症状较重,行腰椎后路减压游离间盘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干预时机。方法:对76例ACS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介入组)与74例ACS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期间与随访的情况。结果:介入组住院期间死亡为1人,出院后死亡1人,平均住院天数11.3±3.2d,随访3个月,心绞痛再发3例, 再行PCI术2例,冠脉搭桥术(CABG)2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9.5±3.2)%,比入院时增加(5.3±1.31)%。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3例,平均住院天数16.2±5.5d,随访3个月,心绞痛再发22例,择期PCI术9例,冠脉搭桥7例,LVEF为(43.8±6.2)%,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结论: ACS患者行PCI术可使缺血心肌得以血运重建,明显降低ACS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改善左室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风险评分(preoperative risk score,PRS)对膀胱癌患者选择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行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膀胱癌患者(共303例)的PRS、并发症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complication index,CCI),分析不同术式的膀胱全切患者PRS值与术后并发症CCI值的相关性,得到PRS预警值,为尿流改道术式选择提供量化依据。结果:①3种手术方式间,输尿管皮肤造口术PRS平均值为0.72±0.23,回肠输出道为0.48±0.24,原位膀胱术为0.34±0.17,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而3种手术方式间,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CCI平均值38.19±16.34,回肠输出道为36.04±11.17,原位膀胱术为38.14±13.36,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②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向左取80%单侧可信区间时,PRS值位于区间外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该区间内的患者。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PRS区间位于 0.34~0.86,PRS>0.86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回肠输出道组PRS区间位于0.15~0.60,PRS>0.86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原位膀胱术组PRS区间位于0.14~0.42,PRS>0.42患者的CCI值明显高于区间内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S大于0.42时不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PRS大于0.60时不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PRS大于0.86时不建议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肌层切开术(Heller)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997年至2006年的3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胸腔镜Heller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2例术中发生食管穿孔,其中1例胸腔镜下修补成功,另1例改行Muscle-Sparing剖胸切口进行修补后愈合,1例在术后第一天发生食管穿孔后开胸修补,仍继发脓胸,经积极治疗后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排除学习曲线的影响,1999年至今26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11d,平均为6.7d;手术时间为57~94min,平均为(74.7±13.2)min。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1个月24例患者综合症状VAS评分由术前的6.8±1.6降至1.6±0.9(P<0.05);随访至6个月的21例患者VAS评分降至1.6±0.8(P<0.05)。结论胸腔镜下Heller术可作为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合理使用纤维胃镜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通过胸部3个微创切口非直视下完成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围术期死亡?1例中转开胸?右胸清扫淋巴结(12.5±1.3)个,左胸清扫淋巴结(11.3±1.2)个?手术时间为(122±30)min,术中出血量(200±52)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2±1.3)天,术后住院时间(9.3±3.4)天?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9.1个月),1例原发肺腺癌(ⅠB期)术后13个月发生同侧胸膜腔转移,余均未复发和转移?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袁翔  杨晓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51-2753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高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高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结肠造口术,研究组行回肠袢式造口术,比较两组Ⅰ期及Ⅱ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Ⅱ期术后3 d血清胃泌素(GAS)、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Ⅰ期排气时间、Ⅱ期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Ⅱ期术后3 d两组血清GAS、HGF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与对照组[11.36%(5/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高位结肠癌患者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