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闫利荣 《武警医学》2000,11(2):119-119
1 临床资料孕妇25岁,因孕足月第1胎有产兆于1997年1月5日入院。孕前及孕期无头痛、头晕、抽搐史。入院查体:血压15/10kPa,身高148cm,估计胎儿体重3200g,胎位lsp,骨盆外测量为23-25-19-7.0。化验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当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因骨盆出口狭窄而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顺利,历时40min。术中胎儿娩出后血压上升达18/12kPa,持续15min。术中患者神志清,能正确回答问话。胎儿娩出5min后因知胎儿性别而情绪反应剧烈,术毕突然喷射状呕吐1次,并哭闹数分钟。术后3h,再次呕吐。因当时呈朦胧…  相似文献   

2.
雷新玲  马飞  王学德 《人民军医》2004,47(7):433-434
1 病例报告例1 女,2 8岁。因孕39周先兆临产急诊入院。孕1产0 ,胎儿宫内窘迫。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顺利,15min后徒手剥离胎盘。术后2h阴道流血约10 0ml,考虑子宫复旧差,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美国西尔药厂生产,批号810 30 ) 4 0 0 μg ,促子宫收缩。服药15min后,突感手足麻木,胸闷心慌,面色苍白,胸前及大腿内侧出现大片红色皮疹,血压4 0 / 2 0mmHg ,因术中、术后均未用镇静剂等,疑为米索前列醇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平卧吸氧,肌注肾上腺素1mg ,静注地塞米松2 0mg ,异丙嗪2 5mg ,静滴0 9%氯化钠2 5 0ml 多巴胺2 0mg ,10min后…  相似文献   

3.
周瑛 《空军医学杂志》2012,28(3):173-174
1临床资料 女,30岁,一胎孕38N,产检臀位入院。平素体健,孕期规律产检,无异常。入院体温36.8℃,脉搏76次/min、血压120/80mmHg,因初产臀位不规律腹痛,急诊在联合麻醉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娩出顺利,胎盘胎膜完整,术中出血约200ml。术后心电监护,血压116/70mmHg、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氧饱和度98%,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周氏切口术式加臀牵引娩出胎儿效果。方法:选择第2产程胎头深嵌骨盆中改剖宫产手术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周氏切口术式加臀牵引娩出胎儿,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取胎头娩出胎儿。观察两组软产道撕伤、产后出血、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无软产道撕伤,术中出血〉500ml者3例(5.4%),胎儿娩出时间(3±2)min,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7.1%),无重度窒息;对照组软产道撕伤18例(30.O%),术中出血〉500ml者15例(25.0%),胎儿娩出时间(4±2)min,新生儿轻度窒息16例(26.7%),重度窒息1例(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周氏子宫切口术式加臀牵引娩出胎儿,可减少软产道撕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缩短胎儿娩出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全身麻醉对剖官产术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136例需全麻下行剖宫产患者,待手术区域消毒铺巾后,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1~1.5)mg/kg、瑞芬太尼1μ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即时开始手术,记录孕妇麻醉前、插管后、胎儿取出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观察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切开子宫至娩出胎儿时间;胎儿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及抽取新生儿脐动脉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插管后MAP、HR较麻醉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胎儿取出后10min的MAP、HR值均低于麻醉前和插管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切开子宫至娩出胎儿时间分另4为(276±88)s、(57±35)s;胎儿娩出lmin的Apgar评分大于7分120例、(4~7)分11例、小于3分 5例,5min均大于7分;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大于7.20有131例,7.00-7.19有4例,小于7.00分有3例。结论: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和评估的情况下,丙泊酚(1.0~1.5)mg/kg、瑞芬太尼(1—1.5)ixg/kg静脉诱导在高海拔地区行剖宫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病例 女 ,2 7岁 ,工人。孕 3产 0 ,孕 39周阴道流液2h ,于 1999- 12 - 14入院。因相对头盆不对称、胎膜早破于次日 16h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手术顺利 ,羊水清亮 ,量约 4 0 0ml;娩出男婴 ,体重 390 0g,1minApgar评分 10分。产妇术中未诉不适 ,生命体征平稳。术后5h于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约 5 0ml后 ,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烦躁及面色紫绀 ,并进行性加重 ,呼之不应。立即吸氧 ,血压测不到 ,心率 114次 /min,双肺底闻及中等量湿罗音。给予地塞米松 2 0mg、西地兰 0 4mg静注 ,15min后病情无改善 ,给予多巴胺 80mg、间羟…  相似文献   

7.
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的15min内与子宫壁剥离而娩出,若胎盘剥离过程中出血过多或第3产程延长≥30min,则称胎盘滞留.其发生率为0.1%~1%,由于胎盘滞留影响子宫收缩,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关闭从而导致产后出血.我国81.2%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而34.3%的产后出血是由胎盘滞留导致的[1].  相似文献   

8.
高树生 《人民军医》1998,41(1):36-37
1989年1月~1996年7月,我们在剖宫产术中采用逼迫法娩出胎盘,与自然娩出者比较,缩短了胎盘娩出时间,降低了人工剥离胎盘的发生率,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对剖宫产术中人工剥离胎盘的时机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自然娩出组532例和逼迫法娩出组530例,均除外前置胎盘、植入性胎盘。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盘娩出时间以剖宫产手术记录为准。两组的孕周、年龄、手术指征等,无显著性差异。1.2 方法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两组均即刻断脐,常规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各10U。自然娩出组用卵圆钳钳夹子宫切口两端及切缘,待出…  相似文献   

9.
熊丁  杨志玲  易棵 《西南军医》2011,13(4):719-720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3岁,主因"停经31+2周,阴道流液1天"于2011-02-01入院.G7P3,8年前剖宫产时发现"双子宫",多次人流史.LMP:2010-06-26,EDC:2011-04-03,入院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产科检查:胎心138bpm,宫高29cm,腹围102cm,胎膜未破,胎头未衔接;于2011年2月3日5:00在会阴保护下以RS位分娩一活男婴,胎儿娩出后3小时胎盘仍未娩出.故考虑"胎盘植入",在动态放射影像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给予抗感染、口服中药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钙剂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80例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对照组胎头娩出后给予米索前列醇,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前10 min内静推葡萄糖酸钙+胎儿娩出后静推地塞米松。比较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量及子宫复旧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NRD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钙剂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佳,止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胎盘植入二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例1 女,36岁,主诉因孕5个月余,孕3产1。外院羊膜腔内引产失败,转入我院改为米索前列醇引产,规律宫缩后引产一死男婴,胎儿娩出后1 5min胎盘不剥离,阴道出血约80 0ml,患者诉头晕,测血压1 0 6kPa ,即行抗休克,并行手剥胎盘,感部分粘连,部分植入,剥出粘连部分,植入面积约4cm×3cm ,阴道仍有少量新鲜出血,估计出血量已有1 0 0 0ml,即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患者阴道活动性出血停止,抗生素预防感染,穿刺侧下肢制动2 4h ,保留尿管,术后诉轻微下腹痛,体温最高37.8°C ,术后3d患者子宫明显收缩,阴道少许暗褐色分泌物,术后6d患者一般情况好,复查彩超…  相似文献   

12.
余玉琼 《西南军医》2011,13(2):227-227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5岁,G2P1,停经41+2周入院待产。入院查体胎儿估计3300g,头浮,入盆差,骨盆外测量正常,肛查内骨盆正常,先露头,S-3,诊断G2P1 41+3周宫内孕单活胎待产。要求剖宫产手术,术前检查发现子宫偏向左侧腹部。于入院后次日在我院施行持硬麻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腹后确认子宫偏向左  相似文献   

13.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及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结果中晚期妊娠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增长,分支明显增多增粗卷曲,与妊娠月龄成正比,胎盘血供丰富。15例术后平均4.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无产后出血。1例孕26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因引产失败(合并瘢痕子宫,有宫颈性难产史),栓塞术后6d行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约100ml。术后平均32.4d恢复月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疗效可靠,保留生育功能,有促进引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红梅 《人民军医》2014,(9):983-98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应用静脉输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脊柱畸形、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失败的产妇86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脊椎麻醉的产妇8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脊椎麻醉。观察两组胎儿娩出前和胎儿娩出后的血氧饱和度(S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新生儿1min、5min和10min Apgar评分。结果:两组在胎儿娩出前后SO2、HR、SBP、DBP等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新生儿1min、5min和10min Apgar分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静脉输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效果较好,且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相似文献   

15.
患者,26岁,以停经39 6周孕,腹痛2 h之主诉于2004-03-10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有痛经史,孕前B超提示: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大小为6 cm×5 cm,未行治疗。孕30周时突感左下腹持续性绞痛,2 h后自行缓解。B超未发现卵巢囊肿,胎儿无异常。患者要求剖宫产于次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冲洗腹腔及子宫切口对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将既往无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方法手术,一种是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结果:两组孕妇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结论:剖宫产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可有效地降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莹  刘丽  蒋莉 《民航医学》2006,16(1):38-38
1病例摘要 患者,女,30岁,孕40+6周,孕2产1,头位,先兆临产。2005年4月21日入院。入院当晚即临产。官缩2~3分钟/次,持续30秒,首次肛查宫口开大4crN,入产房破膜后宫口迅速开全。内诊:似臀位,羊水Ⅲ度,胎心正常。先露很快下降至出口,查为左颏横位,经手诊助转将胎位变为左颏前。胎儿很快顺利娩出。  相似文献   

18.
病例孕妇,40岁,宫内妊娠32w,于2006年3月30日1∶00由平车推送入我科。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胎心监护显示胎儿宫内窘迫,医师建议行剖宫产术,产妇及家属拒绝,于15∶10正常娩出一女婴,产时产后出血量正常,新生儿出生时重度窒息,胎盘娩出后30min见产妇面色极度苍白,全身冰冷,主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行介入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患者时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术前、术中、术后予以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总结该病护理特点.结果 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患者中,15例术后平均4.5 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无产后出血.1例孕26周因瘢痕子宫、有宫颈性难产史引产失败,在栓塞术后第6天行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约100 ml.16例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疗效可靠.同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周丽 《西南军医》2012,14(1):154-154
剖宫产术是妊娠28周后,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多为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施行剖宫产术一定要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剖宫产手术术中及术后都有一定并发症,并发子宫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但并发会阴血肿还属少见,现将我院2010年发生的两例剖宫产术后会阴血肿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