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16例均行CT平扫,其中2例行CT增强扫描;16例中8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单侧6例,双侧10例;肿瘤局限于鼻腔内4例,延伸至鼻腔外12例;肿瘤侵犯邻近结构13例,浸润鼻旁或面部皮下组织8例,伴骨质破坏9例。CT显示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充填鼻腔并沿鼻黏膜蔓延,增强后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MRI T1WI肿瘤呈等信号,信号强度类似或稍低于肌肉;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肌肉但低于鼻黏膜,增强后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可提示诊断、显示病变范围和程度,有助于临床准确分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原发于咽淋巴环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10例,NK细胞或T细胞来源占5例。7例腭扁桃体淋巴瘤表现为扁桃体窝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向咽腔内突出生长,5例为双侧受累;8例鼻咽及鼻腔淋巴瘤均表现为鼻咽腔内弥漫生长的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较大,向周围呈弥漫性生长,可累及邻近鼻甲及鼻窦骨质骨无颅底受侵;CT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与周围界限清楚,MRI上T1WI呈与邻近肌肉组织相似的等密度,T2WI及DWI呈稍高密度,信号均匀,呈轻中度强化,无坏死和囊变;15例淋巴瘤中有10例同时可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咽淋巴环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CT、MRI表现其密度、信号、边缘及强化特点有一定特征,需与结核、鼻咽癌及扁桃体癌等鉴别;CT、MRI能清楚显示肿瘤位置、形态、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周围组织的侵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累及鼻咽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病变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肿块或对称性黏膜软组织增厚,均伴不同程度慢性鼻窦炎.大多数病例咽缝间隙清晰(n=13),仅2例有颅骨破坏.鼻咽部局限性病变5例(局部肿块3例,肿块充填鼻咽腔2例);鼻腔鼻咽腔同时受累9例,其中以鼻腔病变为主5例,向后累及鼻咽腔前部,伴鼻前庭皮肤增厚1例.结论 NHL在鼻咽部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病变常呈多部位受累对称性分布,鼻部受累者可伴有皮肤的改变.病变局限者需与鼻咽癌等肿瘤鉴别.CT可显示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鼻腔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根据2001年WHO淋巴瘤分类方法,27 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B细胞淋巴瘤4例,T细胞和NK/T细胞性淋巴瘤22例,1例NHL未分型。CT表现:①病变绝大部分位于鼻腔前部(13/27)和前中部(6/27),密度均匀,呈膨胀性生长,未见坏死液化。多伴有鼻翼、鼻背、面颊部软组织增厚、肿胀或肿块(24/27)。②向周围蔓延,浸润筛窦(15/27)、上颌窦(6/27)、蝶窦(4/27)、颞下窝(2/27)、翼腭窝(2/27)、眼眶(2/27)、鼻咽(2/27)等。③骨质破坏少而轻,一般上颌窦前壁未见破坏。④鼻前庭受累少(3/27)。⑤颈部淋巴结受累少(3/27)。⑥放化疗后,短期内病灶明显缩小或消失(14/16)。结论:鼻腔NHL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CT扫描能直观全面地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和程度,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6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肌肉淋巴瘤病人的CT、MRI和病理资料,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例为单块肌肉受累,5例为多块相邻肌肉受累.CT平扫及MRI T1WI信号与周围正常肌肉相似,T2WI高于肌肉信号,且内部信号轻度不均匀;CT、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密度或信号高于正常肌肉.病变肌肉呈弥漫性增大,累及整块肌肉.结论原发骨骼肌非霍奇金淋巴瘤CT和MRI表现为肌肉弥漫性膨胀,密度或信号均匀,于CT和MRI TIWI上与肌肉呈等密度或信号,MRI 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弥漫性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6.
眼眶原发淋巴瘤CT、MRI表现及文献复习(附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眼眶原发淋巴瘤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7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原发淋巴瘤患者均经CT平扫增强和延迟扫描,其中3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CT及MR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双侧眼眶原发淋巴瘤2例,分别位于双侧结膜和泪腺。单侧眼眶淋巴瘤5例。1例位于泪道;另4例跨越眶隔前后部呈不规则铸型累及泪腺及泪道,其中3例浸润肌锥内外间隙。所有病例均未见眼外肌推压移位、眼环增厚与变形。2例可见眶骨明显骨质破坏。所有病变CT平扫呈软组织肿块,密度类似于眼外肌,边缘清晰,增强后,4例呈中度强化,3例呈轻度强化,延迟期中度强化4例密度下降,轻度强化3例无明显变化。MRI上3例肿块在T1WI和T2WI上与眼外肌信号相比,呈等信号,增强后2例病变信号强度高于眼外肌。所有病变在CT、MRI上均呈匀质性。结论:眼眶原发淋巴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高度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型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学证实的39例鼻腔NK/T细胞型淋巴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位于鼻腔前部20例(52%),位于鼻腔后部8例,呈弥漫表现的11例。39例中,累及鼻前庭、鼻翼、鼻背及邻近面部软组织29例(75%),累及鼻道窦口复合体12例,累及中下鼻甲10例,蔓延至鼻咽部9例,蔓延至翼腭窝2例,累及眼眶3例,累及鼻中隔6例。2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等密度10例,等低混杂密度14例;中等程度强化。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29例(与肌肉比较,以下同),呈略低信号10例;T2WI呈等信号22例,高信号13例,低信号4例。增强后中度强化15例,轻度强化18例,不均匀强化6例。结论:对大多数鼻腔NK/T细胞型淋巴瘤来说,结合CT和MRI两种检查方法能够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淋巴结以外多系统侵犯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平片或CT),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侵犯骨骼系统4例,分别累及髂骨、股骨和肱骨,其中溶骨性破坏3例,混合性改变1例。鼻腔及鼻窦侵犯3例,CT表现为鼻腔及鼻窦内软组织肿块和相对较轻的骨质破坏。3例胸部侵犯表现为纵隔、肺门区肿块影,增强扫描不强化。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外多系统侵犯因其侵犯部位和生长方式的不同而具有相对特异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和相关资料,可使其诊断准确率提高,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眼眶、五官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眼眶、五官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对特征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资料。结果 13例中,眼眶淋巴瘤4例。上颌窦淋巴瘤2例,鼻咽淋巴瘤4例,扁桃体淋巴瘤2例,鼻腔淋巴瘤1例,其中伴眼睑肿物2例,相邻鼻背、颌面部皮肤软组织肿胀3例,局部骨质吸收2例,结论 眼眶,鼻窦,上颌窦,鼻腔肿物,相邻鼻背,颌面部皮肤肿胀或形成肿物,不伴骨质破坏,是提示淋巴瘤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征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鼻腔NHL的病理资料与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0例NHL中,NK/T细胞性淋巴瘤5例;B细胞淋巴瘤5例.CT表现:①病变多原发于鼻腔前部如鼻中隔前部、鼻前庭或下鼻甲,倾向于沿鼻黏膜弥漫浸润生长,病变多累及面部皮肤及邻近结构;②病灶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③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④无骨质破坏或少数骨质轻度压迫吸收;⑤放射治疗后病灶可明显好转或消退.结论 鼻腔NHL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直接显示病变情况及周围侵犯范围,可提示淋巴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MRI和PET/C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新诊断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咽部MRI和/或全身PET/CT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48例接受鼻、咽部MRI检查的患者中,原发病灶在鼻腔者有41例,在眼眶、鼻咽部者各有2例,在鼻窦、口咽、喉咽部者各1例,病灶表现为占位性病变或粘膜增厚,向邻近部位播散,多呈等T1等T2信号,内部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95.8%患者的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25例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中,原发病灶在鼻腔者有22例,在口咽侧壁者2例,在眼眶者1例,病灶表现为有放射性浓聚的占位性病变,SUVmax为11.1±4.3,有13例患者还发现存在鼻、咽部以外的远处播散病灶。对17例接受了两种检查患者的阳性发现进行比较,两种检查的一致性不佳,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咽部影像学所见有其鲜明特点,有条件者应积极推荐行全身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与病理特征.结果 14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共检出15个病灶,病灶位于卵巢6个,宫颈6个,子宫体3个.10个病灶表现为极低回声,10个病灶内部回声均匀,所有病灶后方回声均增强,13个病灶边界清晰,5个卵巢病灶呈椭圆形,5个宫颈病灶呈分叶状,所有子宫体病灶宫体呈弥漫性增大,子宫内膜完整,13个病灶血流信号较丰富.14例患者病理结果均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超声检查中,极低均匀性回声、后方回声增强为其主要特征,最终确诊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结外淋巴瘤的一部分,临床上多首次就诊于耳鼻咽喉科,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与原发于韦氏环的恶性淋巴瘤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若对该病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误治.对我院1991-11~2002-12收治原发性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宾精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11-3713
目的:提高对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结果:11例肿瘤9例位于幕上,2例位于小脑半球,均为单发,且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术前诊断困难,较易误诊,确诊依靠手术和病理检查。结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鉴别比较困难,综合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征象,有利于对本病作出更好地诊断。[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5.
施健  曾启龙  费强 《浙江临床医学》2014,(12):1985-1986
目的:探讨MRI与CT影像特征在原发性脑淋巴瘤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与CT影像学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25个病灶,包括幕上24个与幕下1个,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螺旋CT诊断的深度病灶阳性率为91.07%,表层病灶阳性率为48.21%,MRI诊断的深度病灶阳性率为83.93%,表层病灶阳性率为37.50%,螺旋CT诊断阳性率高于M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检查诊断分析,MR或CT均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起到较好的提示作用,准确率高。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与CT表现各具特点,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骨淋巴瘤不常见,仅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8%c大多数为弥漫型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骨霍奇金病(HD)相当罕见,本文报道25例骨霍奇金病,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对岁。其中3例为原发孤立性病变,2例为原发多灶性病变,二者均未累及非骨部位。门例HD同时见于骨及非骨部位,8例为骨的复发性HD。大多数病人仅有骨痛症状。几乎所有病变都位于中轴及邻近关节的骨骼。放射学特点为骨硬化、骨溶解或混合性。50%病例有骨皮质破坏、骨膜新骨形成及软组织肿块。骨的霍奇金病的组织学诊断有时是困难的,常误诊为骨髓炎。免疫组化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WHO统计年增长率7.5%,美国每年以3%~4%速度上升[1]。NK/T细胞淋巴瘤是侵袭性极高的NHL,大部分来源于成熟的NK细胞,少部分来源于NK样T细胞,属于结外NHL的少见类型,多原发于鼻腔,称为鼻NK/T细胞淋巴瘤,原发于鼻以外的则称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2],且发生于结外的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原发肠道NK/T细胞淋巴瘤4例肠镜表现及病理结果,旨在提高对原发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提出早期诊断此类疾病的合理有效方法。方法:对临床29例病理确诊原发于喉部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与同时期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29例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病例均进行了手术干预,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后进行了后继的放射及化学综合治疗,病员的平均住院日较原发于鼻腔鼻窦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为长。结论:本病的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需早期明确诊断和判定病变累及范围,在尽可能早期获取病理诊断基础上,提高对喉部影像学的认识,对于此类疾病及时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获得更好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NHL的5%~15%,由于其多原发于鼻腔,80%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为鼻NK/T细胞淋巴瘤~([1]),因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又称鼻NK/T细胞淋巴瘤(NNKTL)~([2])。本病最常累及鼻腔和鼻咽部,也可原发于皮肤、胃肠道、肺、睾丸、肾上腺等。皮肤为鼻腔/鼻咽部以外最常累及的部位~([3])。2016年我科收治1例首发于皮肤的  相似文献   

20.
NK/T细胞淋巴瘤是中线面部最常见的淋巴结外原发的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多原发于鼻腔,故称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原发于肠道的少见[1],预后差,因此,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年来发现的2例肠道NK/T细胞淋巴瘤,结合国内外文献、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