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an J  Chen ZX  Wang W  Cen JN  Xue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5):1260-1264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基因表达谱,试图发现与MDS发病相关且具有诊断意义的基因改变。方法 应用含500个基因克隆的定制cDNA芯片分析10例MDS患者(4例难治性贫血、1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4例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和1伴有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转化型)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的转录谱,并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5个基因在50例MDS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5例以上MDS患者中均有表达差异的基因共有95个,累及细胞生长和分化调控、细胞周期调节、信号传导、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聚类分析将不同阶段MDS患者分在两个组内,同时也将1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与其他难治性贫血聚在2个独立的亚组。半定量RT-PCR揭示5个所选基因中3个基因(60%)的表达水平与芯片结果一致;RNA螺旋酶相关蛋白(RNAHP)、G1/S期转化因子(GSPTI)和DNA损伤诱导的转录因子(DDIT3)在MDS患者与正常对照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态势。结论 MDS患者BMNC具有其内在的分子性质,检测DDIT3和RNAHP等基因的表达可能对MDS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中P16基因表达异常态势,为寻找MDS患者分子诊断标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44例初诊和18例治疗后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与15例非MDS贫血患者相比较.磁珠分选8例初诊MDS患者CD34+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检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中P16表达水平.结果 在单个核细胞中,初诊MDS组与治疗后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纯度为96.7%,在CD34+细胞中,初诊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患者P16表达异常可发生在CD34+细胞,也可发生在分化后较成熟的单个核细胞.P16基因可作为MDS鉴别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MDS患者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兵  徐晓兰  周淑芸  孟凡义 《广东医学》2003,24(11):1186-1188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DNA水平FLT3基因及FLT3 /ITD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联合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 3 6例MDS患者FLT3基因及FLT3 /ITD基因突变。结果  3 6例MDS患者中 9例 ( 2 5 %)FLT3基因检测阳性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和转变中的RAEB(RAEBT)组FLT3基因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难治性贫血 (RA)和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 (RAS)组 (P <0 0 2 5 )。FLT3基因检测阳性MDS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时间显著短于FLT3检测阴性患者 (P <0 0 5 )。 3 6例MDS患者中有 2例 ( 5 6%)出现FLT3 /ITD基因突变 ,RAEB及RAEBT各 1例。结论 部分MDS患者可检测出FLT3基因表达和FLT3基因突变 ,FLT3基因及FLT3 /ITD基因突变检测可能有助于MDS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细胞周期分布及CD34、Ki67抗原的表达.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住院及门诊患者68例,MDS组30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组18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FLT3基因表达水平及FLT3基因长度突变(FLT3-LM),以探讨其对MDS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8例诊断明确的MDS及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并提取单个核细胞,应用基因组DNA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FLT3基因表达水平和FLT3-LM。结果  38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有11例检测到FLT3受体的表达,阳性率为28.9%,10例对照组均无FLT3受体的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FLT3受体表达阳性患者中有2例检测到FLT3-LM,阳性率为18.2%,10例正常对照均无FLT3-L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3/ITD(+)和FLT3/ITD(-)患者在年龄、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之间无相关性。FLT3/ITD(+)患者倾向于有较高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0.102)。结论  MDS患者中存在FLT3-LM, FLT3-LM与疾病危重程度相关,可能有助于MDS诊断、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as(CD95)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25例MDS患者血浆可溶性Fas(sFa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BM)CD34+细胞、CD34-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Fas抗原的表达。结果:MDS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AEB)/转变中的RAEB(RAEB-t)组患者骨髓CD34+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难治性贫血(RA)组(均为P<0.01);RA组及RAEB/RAEB-t组骨髓CD34+细胞Fas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其中RA组高于RAEB/RAEB-t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骨髓CD34-细胞Fas表达高于对照组及RAEB/RAEB-t组患者(均为P<0.05)。两患者组血浆sFas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均为P<0.01),sFas水平与患者血红蛋白(Hb)浓度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MDS患者骨髓、外周血细胞Fas抗原广泛表达,Fas表达异常与M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我院1975~1990年确诊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8例,进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8例MDS均为住院患者,男性18例,女性10例,男:女为1.8:1,年龄17~58岁,平均37.5岁,其中40岁以上16例占该组病人57%,发病后来院就诊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其中难治性贫血(RA)18例,伴环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AISA)5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4例,转化中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  相似文献   

8.
继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近十几年来国外已有记载,国内文献报道很少,本文报道了10例继发性MDS,并结合文献讨论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1临床资料MDS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1),参照张、陈二氏规定(1,2),与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相符合的62例MDS住院病人中10例属继发性MDS(发生率16.2%),男3例,女7例,年龄33~58岁,平均45.5岁。其中难治性贫血(RA)3例,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1例,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4例,转变中的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2例。临床表现 10例均有贫血,发热4…  相似文献   

9.
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的电镜观察结果,其中4例难治性贫血(RA)和5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三系统血细胞有类似的病态造血变化,如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红细胞各种核的异常变化,小巨核细胞,粒细胞颗粒过少或过多等,提示RA和RAEB是本病的不同阶段,由本病过渡到白血病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及骨髓巨噬细胞对正常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的影响. 方法 ①免疫介导(γ射线照射和淋巴细胞输入)的方法 建立再障小鼠模型.②RT-PCR方法 检测再障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T-bet mRNA的表达.③正常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骨髓型正常巨噬细胞株Ana-1培养上清刺激后,用RT-PCR方法 检测T-bet mRNA的表达. 结果 ①再障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bet mRNA的表达(1.49±0.18)较正常对照组(1.03±0.06)增高(P<0.05);②正常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再障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和Ana-1细胞株培养上清刺激后,T-bet mRNA的表达分别为1.29±0.03和1.54±0.03,均较正常对照组(1.03±0.06)增高(均P<0.05). 结论 结果 提示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增加T-bet的表达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