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历代药学典籍和历代医家对麻黄功效论述的分析,发现现代教材中对麻黄功效的表述,均是麻黄的配伍功效,而非麻黄的药物功效。麻黄的功效仅为宣肺和发汗。  相似文献   

2.
通过历代药学典籍和历代医家对麻黄功效论述的分析,发现现代教材中对麻黄功效的表述,均是麻黄的配伍功效,而非麻黄的药物功效。麻黄的功效仅为宣肺和发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麻黄生物碱为依据,对平喘Ⅰ号中麻黄与甘草的配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麻黄与甘草配伍时,从外观看虽有不少沉淀,但麻黄生物碱的含量并无明显减少。从而证明中药的配伍研究要以有效成分作为指标。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法探究麻黄药对配伍与证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黄常用药对的配伍与相关的证治规律。方法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证研究室自建的方剂资源数据库,收集含有麻黄的方剂,对相关数据进行建库、筛选、去噪、转化等整理后,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出麻黄的常用药对配伍中药和其所主治的相关病症。结果麻黄的常用配伍中药为甘草、防风、JlI芎、当归、杏仁等,常见的相关主治病症为咳嗽、中风、伤寒等。结论该研究可揭示麻黄临床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古方中,许多方剂配伍用到麻黄,这些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束表、卫阳被遏、经气不利等,因病因不同而病症表现不同,在临床实际中的配伍也会不同,但临床的辨证治疗只要符合麻黄功效,进行适当的配伍,就可以发挥出较好的疗效。以名方中麻黄为研究对象,浅谈麻黄的活用。  相似文献   

6.
孙婧  张燕玲  顾浩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6):3327-3330
药性是中药的特定属性,药性理论是中药配伍的重要原则,该文以性味归经共同组成的药性组合表征中药药性,多个药性组合再构成药性组合模式,把中药及药性组合模式按功效划分,将各功效作为概念进行归纳逻辑编程,得出针对不同功效的药性组合配伍规律,通过实体语法系统构建药性组合配伍理论模型,实现由药性组合配伍向功效的自动推理过程,并对推理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合理性及局限性,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及药性与功效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麻黄是一味经典中药,其"发表散寒、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的经典功效,从古一直沿用至今。后世逐渐发现了麻黄的新功效或突破了原有的应用禁忌,但对麻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用途的阐明、发挥和使用禁忌方面,所拓展的很多功效在后世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拓展应用的原理也不能很好的阐明。笔者从麻黄功效特点及临床经典应用出发,从药性结合药理角度,探讨了麻黄临床拓展应用的可能原理。麻黄碱类物质是麻黄功效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拟肾上腺素作用是其功效的药理基础;把握阴与阳特点及互根互用的辨证关系,理解自主神经功能、交感/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皮质之间交互作用是麻黄临床拓展应用的关键环节。笔者讨论了临床应用麻黄的基本思路和配伍原则,以及炮制对麻黄化学成分及药效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药物临床拓展应用的基本研究流程,为中医学经验的传承和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灌木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因“丛生如麻,色黄”而得名.麻黄入药历史悠久,首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其后,古今医家对此药颇多论述,逐渐总结出本品的主要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是临床常用中药.麻黄与不同药物配伍后,作用有所偏重.本文试就麻黄的常用配伍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11)
目的分析治疗支气管哮喘中成药剂型、组方配伍规律及核心用药、功能主治。方法收集目前正在使用的治疗支气管哮喘中成药,对其剂型、构成、核心组合、功能主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种中成药共有95个剂型,其中以片剂、胶囊剂、丸剂多见,共涉及233种中药饮片。中药配伍中以麻黄与甘草、苦杏仁与甘草、苦杏仁与麻黄等多见,核心中药组合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味构成,功能主治主要为平喘、止咳和化痰,27.17%的中药饮片为化痰止咳平喘药。结论通过支气管哮喘中成药剂型、构成、核心组合、主治的挖掘分析,可为临床辨证用药及支气管哮喘中成药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麻黄治疗各种肺系疾病所发挥的不同功效及一般配伍规律,系统梳理近年来麻黄治疗肺系疾病的优势病种。方法查阅麻黄配伍治疗肺系疾病的相关文献,结合当代临床工作者应用经验及临床研究成果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麻黄治疗各类外感表证以及内伤肺系咳喘具有确切疗效,麻黄治肺功效不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通滞散结,与诸药配伍则功效发挥灵活,恢复肺之宣降功能。结论麻黄配伍治疗各种肺系疾病具有显著优势,为中医临床更有效地进行临床辨证选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分析了传统及现代的中药复方功效研究思路与探讨方法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立足中医原创思维,从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中药复方,方能揭示中药复方的功效。复方的配伍不仅是"君臣佐使"和"药物七情"理论下的中药功效的配伍,也包括复方中药的药性配伍。药性中的气、味、归经的配伍才是中药复方配伍的核心,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思路不能偏离药性配伍。明确以药性配伍为复方功效研究的核心,寻求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这是中药复方功效研究上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的适应证十分广泛,通过不同的用量及不同配伍发挥着不同的功效,通过梳理《伤寒杂病论》中所有含麻黄条文的方剂,探求张仲景使用麻黄的用药规律。发现以麻黄为角药的配伍在发热、咳喘、痰饮、疼痛、黄疸、水肿等不同病症中发挥着不同作用,且麻黄角药配伍严谨,灵活多变,为拓宽麻黄的临床使用范围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范媛  朱佳 《现代中医药》2013,33(1):52-53
麻黄是一味比较常用的中药,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不仅能治疗外感表证,也能治疗多种内伤杂病,并治疗外科、伤科、儿科以及风湿科、皮肤科的疾病,应用广泛,导师应用麻黄的经验多体现在其配伍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9,(5)
目的基于Apriori关联规则研究治疗中风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1 130首治疗中风方剂,采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以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为指标对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高频中药、配伍规律及核心中药组合。结果治疗中风常用中药类别为解表药、补虚药、祛风湿药,常用中药为防风、川芎、当归、附子、麻黄,最常用的2、3、4味中药组合分别为川芎-防风、川芎-麻黄-防风、川芎-防风-麻黄-人参,提升度较高的潜在关联规则为金箔→朱砂、蝉蜕→僵蚕等。结论以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中风病因病机对治疗中风方剂进行研究时,能较好地反映中医临床用药规律,发现潜在中药配伍规律,并能明确其核心药味,有助于现代中药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15.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为一味多功效中药。"药对"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是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桂枝在不同的配伍环境下,发挥不同的功效。桂枝常用的四类药对分别为辛温解表类桂枝-麻黄、桂枝-柴胡药对;活血通络类桂枝-茯苓、桂枝-桃仁药对;调和气血类桂枝-白芍药对;温达通阳类桂枝-附子、桂枝-黄芪、桂枝-甘草药对。配伍后,药对中的化学成分产生了一些变化,如桂枝-麻黄配伍后,两者有效成分含量均降低,且产生了单味药中没有的化学成分;桂枝-柴胡配伍后,有效成分溶出量与配伍比例有关;桂枝-茯苓药对、桂枝-白芍药对、桂枝-附子药对中的有效成分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桂枝-黄芪、桂枝-甘草配伍后,黄芪及甘草中有效成分含量均增加。不同药对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其中桂枝-麻黄药对可发汗解热;桂枝-柴胡药对可镇痛;桂枝-茯苓药对具有利尿、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桂枝-桃仁药对可抗凝血;桂枝-白芍药对可抗炎镇痛等;桂枝-附子药对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桂枝-黄芪药对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等作用;桂枝-甘草药对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血栓等作用。本文对桂枝四类药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进行综述,为更好的开发利用桂枝药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儿遗尿,是儿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临床中发现,中药麻黄在治疗小儿遗尿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药归经理论、临床实验研究及药理学研究等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以麻黄为主药的方剂以及在辨证选方基础上配伍麻黄治疗小儿遗尿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中药归经的多种确定依据、功效的多样性以及炮制、配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药归经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8.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腰腿痛综合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越魁 《陕西中医》2005,26(8):765-765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通络、驱风活血散寒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腰腿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地龙、黄芪、桂枝、麻黄、附子、当归、川芎、细辛等)治疗慢性腰腿痛综合征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通阳,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257-262
马钱子性味功效明确,临证应用疗效突出,因其毒性大制约了药用价值,为了安全高效应用于临床,可通过配伍达到增效减毒目的。尽管马钱子现代药理研究及化学成分确切,但缺乏规范化配伍模式,本文通过挖掘分析常用对药应用情况,遴选出16味与马钱子最具中药七情配伍特征的中药:活血药乳香、没药、苏木,解表药麻黄、生姜,平肝息风药全蝎、地龙、僵蚕,补血药当归,泻下药大黄,清热凉血药生地、赤芍,补虚药甘草、白术、肉桂、麻油,分析七情配伍应用机制发现抗炎、镇痛、止痉、抗凝、抗血栓、抗肿瘤、免疫调节、减毒效果理想,且存在最佳配伍比例功效最大化的特点,可见药理作用效应下的靶向作用有利于拓展临床遣药组方思维,能够客观呈现七情配伍的安全合理高效性及科学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平肝哮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彩凤  崔小平 《陕西中医》2005,26(12):1271-1271
目的:观察平肝理气、化痰平喘类中药配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平肝哮喘汤(麻黄、僵蚕、蝉蜕、全蝎、半夏、苏子、沉香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平肝理气,化痰平喘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