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向预处理的钛石膏中加入萘系减水剂和硫酸钠等外加剂,研究了各外加剂对钛石膏物理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外加剂的最佳掺量,并探讨了各外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当萘系减水剂掺量为3%时,减水效果最好,此时钛石膏试样的标稠用水量最小为126%,相比于空白试样降低了18%,2 h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1.09 MPa、1.98 MPa,绝干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2.24 MPa、2.77 MPa;硫酸钠掺量为1.5%时钛石膏物理性能最好,此时钛石膏凝结时间较短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8 min和10 min,2 h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1.21 MPa和2.32 MPa,绝干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2.43 MPa和3.02 MPa。  相似文献   

2.
利用XRD、TG-TDA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磷石膏的粒度、脱水温度、脱水时间对磷石膏脱水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细度0~0.3 mm,脱水温度150℃,脱水时间2h.采用此工艺制得相应磷建筑石膏的标准稠度为0.69,初凝时间8min,终凝时间10 min,抗折强度1.93 MPa,抗压强度4.7 MPa.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多聚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及蛋白类PT对建筑石膏凝结时间及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将三聚磷酸钠与PT复合,结果表明:磷酸盐类主要影响石膏的终凝,高掺量时(>0.3%)终凝可达1~2 d,强度降低50%以上;PT影响石膏的初凝,0.3%掺量时初凝达14h以上,对强度影响较小;三聚磷酸钠与PT复合对石膏的缓凝效果显著,PT掺量0.05%,三聚磷酸钠掺量0.12%时,缓凝时间达5h以上,抗折、抗压强度分别降低26%和5%.  相似文献   

4.
邓茂廷  解田  徐化  赵拉 《砖瓦》2011,(9):5-8
采用磷渣粉、石灰、聚羧酸减水剂及柠檬酸钠缓凝剂与磷建筑石膏混合,制备改性石膏墙体灌浆料,研究了各种组分掺入量对改性建筑石膏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分添加量恰当时,制备的磷建筑石膏墙体灌浆料综合性能优良,其初凝时间50min,终凝时间57min,干燥抗折强度3.70MPa,抗压强度8.39MPa,放射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自然状态下可达到基本干燥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探究轻质黏土陶粒粒径及掺量对磷建筑石膏保温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相关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掺入0.2%的纤维素醚能抑制轻质黏土陶粒的上浮,并提高了磷建筑石膏的保水性。轻质黏土陶粒掺量为12%,粒径为8~11 mm时,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为1102 kg/m3,绝干抗折强度为1.89 MPa,绝干抗压强度为8.12 MPa,导热系数为0.17 W/(m·K),相对空白组分别下降了13.2%、58.8%、45.6%、64.5%。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不同煅烧工艺、粉磨工艺、陈化工艺对建筑石膏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强度等的影响效果,探索脱硫石膏处理工艺对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脱硫石膏经210℃煅烧2 h后,球磨2 min,密封陈化3 d,即可制备出初凝时间为6 min、终凝时间为9 min、2 h抗折强度为3.24 MPa、2 h抗压强度为10.15 MPa的建筑石膏,符合GB/T 9776—2008《建筑石膏》3.0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浇磷石膏在住宅结构应用的研究现状及施工工艺,将磷石膏与磷渣粉、熟石灰和水泥混合成干物料,并掺入减水剂和缓凝剂加水搅拌,制作试件研究其抗压强度、放射性、凝结时间和含水率等基本性能。材料配合比9组,共制作27个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表明:现浇磷石膏墙体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在2.5~11.0 MPa之间,强度设计值可按0.478的标准值采用,完全可作框架填充墙及低层小开间住宅承重墙使用;另外,缓凝剂掺量对现浇磷石膏墙体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基于推荐配合比的磷石膏试件的检测表明,现浇磷石膏墙体的初凝时间为45 min,终凝时间为55 min,能满足现场浇筑工艺要求;放射性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对建筑主材放射性的要求;墙体5 d的含水率为2.6%,基本能达到干燥状态。  相似文献   

8.
赵焕起  李国忠 《砖瓦》2013,(10):53-56
以脱硫石膏作为胶凝材料,配以适量的外掺料和外加剂,研究石膏缓凝剂多聚磷酸钠对脱硫石膏抹面材料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掺加复合防水剂,研究其对脱硫石膏抹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多聚磷酸钠都能使脱硫石膏抹面材料的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达到抹面材料标准要求;掺加复合防水剂可以较好的提高脱硫石膏的抗折、抗压强度,脱硫石膏的软化系数随着复合防水剂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复合防水剂掺量为0.32%时,脱硫石膏绝干抗折强度增大为4.17 MPa,绝干抗折强度增大为12.36 MPa,软化系数为85.53%,脱硫石膏的吸水率为10.33%,基本可以满足脱硫石膏抹面材料对防水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砖瓦》2021,(7)
试验以酒钢高炉水淬渣为主要原料,采用无水偏硅酸钠为碱激发剂,制备矿渣地聚物。研究了激发剂添加量对地聚物强度的影响,并测定了适宜的激发剂添加量制备的地聚物初凝、终凝时间。结果表明:当激发剂掺量为5%时,所得地聚物28d抗压强度为55.8MPa,抗折强度为7.1MPa,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分别为35min、115min,强度性能优于525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增加激发剂用量,对矿渣地聚物的力学性能提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激发剂的作用下,利用矿渣改性磷石膏(PG)制备磷石膏基胶凝材料(PGS),然后研究掺入钢渣和粉煤灰制备磷石膏复合材料的性能情况。结果表明:当激发剂掺量在3%时,在20℃(湿度大于70%)养护下PGS固化体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41.9MPa和7.1MPa)分别较未掺激发剂的提高了47.3%和42.3%,28d软化系数为0.94;当钢渣比例在1:1时,磷石膏砂浆性能最佳,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57.1MPa和4.8MPa;粉煤灰掺量在20%时,磷石膏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22.1MPa和3.4MPa,吸水率和软化系数分别为4.9%和0.94,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和抗折强度损失率分别为1.5%、4.5%和4.3%。  相似文献   

11.
以改善石膏的力学强度和耐水性为目的,采用偏高岭土作为钢渣活性激发剂掺入钢渣-石膏混合体系中。探究了不同掺量的偏高岭土对钢渣-石膏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和初、终凝时间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初、终凝时间趋于缩短,吸水率不断降低,表观密度不断增大,当偏高岭土的掺量为5%,钢渣-石膏复合材料获得最佳的力学强度与耐水性,相对于未掺加偏高岭土的绝干抗压强度增加10.7%,湿抗压强度增加34.1%,软化系数提升22.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对硫铝酸盐水泥泌水率、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15%时,水泥水化1 h、2 h的泌水率均≯2.0%。试验范围内,随着聚丙烯酰胺掺量的增加,硫铝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逐渐延长,抗折强度逐渐提高,密度和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耐水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杜传伟  李国忠 《砖瓦》2013,(12):28-30
采用木钙、萘系和聚羧酸盐系三类减水剂对炒制钛石膏进行化学改性,研究不同减水剂对炒制钛石膏物理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三类减水剂的掺入,钛石膏的标稠用水量、凝结时间、力学强度均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其中萘系减水剂对炒制钛石膏的改性效果最佳,且萘系减水剂最佳掺量为3%,此时试样的2h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1.15MPa、2.37MPa,绝干抗折、绝干抗压强度分别为2.56MPa、3.36MPa。采用SEM对炒制钛石膏水化产物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并分析减水剂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熟料(SAC)与磨细高炉矿渣粉复掺改性对脱硫建筑石膏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吸水率、饱水强度、绝干强度、软化系数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SAC和磨细高炉矿渣粉掺量均为16%时,复掺改性脱硫建筑石膏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饱水强度、绝干强度、软化系数均明显提高,吸水率较低,微观结构中片状物体搭接效果好,孔隙率较低,致密程度和耐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不同掺量的有机硅BS94对脱硫石膏吸水率、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脱硫石膏中杂质对有机硅BS94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BS94对以脱硫石膏为原料生产的耐水纸面石膏板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以脱硫石膏生产耐水纸面石膏板的工艺中,但当脱硫石膏中的F离子含量较高时,防水剂的防水性能会有所下降,因此,应严格控制原料中可溶性F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以硫铝酸盐水泥为胶结料,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对硫铝酸盐水泥泌水率、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耐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聚丙烯酰胺的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15%时,水泥水化1 h、2h的泌水率皆不大于2.0%,随聚丙烯酰胺掺量的增加,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逐渐延长,抗折强度逐渐提高,密度和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耐水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和石膏多元复合体系辅以多种外加剂研制出高性能超早强灌缝材料(TUSPM),系统地进行了不同胶砂比和膨胀剂掺量的研究,并对胶砂比1.5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辅以多种外加剂可以配制出初始流动度达325mm,30min流动度280mm,终凝时间(50±5)min,1d抗折强度达13.58MPa,1d抗压强度达39.3MPa,7d抗折强度达17.92MPa,7d抗压强度达71.8MPa,28d抗折强度强度19MPa,28d抗压强度99MPa,该体系微观结构紧凑致密,膨胀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验中Al(OH)3、Na OH、Na2Si O3等合成了一种铝酸盐型改性复合液体速凝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试验表明,速凝剂掺量为5.6%时,基准水泥初凝时间缩短至2min50s,终凝时间为6min30s;1d抗折强度为2.9MPa,1d抗压强度为10.0MPa,28d抗压保留率为94%。另外还探究了钠铝比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规律和速凝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三聚磷酸钠、纤维素醚、PVA对磷建筑石膏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优化粘结石膏配比。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缓凝效果较优,但掺量太多导致强度明显降低;纤维素醚和PVA能够明显提高石膏的拉伸粘结强度,但不利于抗折、抗压强度发展;α-HH掺入使石膏强度明显提高,且凝结时间明显延长。最优配比为磷建筑石膏与α高强石膏质量比为1∶1,聚磷酸钠、HPMC、PVA掺量分别为石膏质量的0.3%、0.1%、0.2%,此时粘结石膏的抗折、抗压、拉伸粘结强度分别为5.1、18.8、1.3 MPa。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DF、PF两种复合缓凝剂对脱硫石膏凝结时间、水化进程、力学强度及耐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缓凝剂都能明显延长脱硫石膏的初、终凝时间和养护峰值温度出现的时间,且养护峰值温度皆出现在石膏终凝以后的一段时间,DF缓凝剂对脱硫石膏的缓凝效果大于PF缓凝剂。两种缓凝剂随掺量增加,脱硫石膏的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但抗压强度则呈先小幅度提高后下降的趋势,掺量越大,下降幅度越大。DF、PF两种复合缓凝剂对脱硫石膏的耐水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掺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下降拐点掺量为脱硫石膏质量的0.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